“驼峰航线”
——二战期间物流的一大亮点
2015-01-30王之泰
文/王之泰
“驼峰航线”
——二战期间物流的一大亮点
文/王之泰
“驼峰航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知名航线。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七十周年,已经看到一些回顾和纪念的作品,作为一个物流人,更关心的是二战期间的物流。在投入一些关注之后了解了一些情况。物流这个领域发生的事情,尤其是运输,当然有一些记录,虽然不如战争的记录多,初步的搜索有:驼峰航线、滇缅公路、中印公路、怒江大峡谷、碧罗雪山、独龙族、C-47新型飞机……,都和物流相关。
这方面的了解,取得了两个大的收获:
第一个收获是对“物流”概念形成的认知。“物流”是我国对美国词汇的翻译,原词汇是Logistics,这个词汇概念最初的起源和二战期间美国军队的军事后勤Logistics有关,“驼峰航线”便是军事后勤Logistics一个可圈可点的成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之后欧美等国家采用的词汇便是Logistics;
第二个收获是了解认知了“驼峰航线”。本文关注的“驼峰航线”是二战期间美国军事后勤的一个亮点。二战时期那么多的战场,那么长的战线,前线快速消耗的枪炮弹药必须及时保证供应和补充,军需物资的空前消耗,这都需要强有力的物流支持,所以,那个期间物流空前繁忙,可以说,二战期间物流功不可没!“驼峰航线”就这样进入了我的视野并对之议论一番。
可以说,“驼峰航线”不仅仅是物流,也是整个二战期间的一个大亮点。二战期间,中国从一开始就失去了向东、向南海上的物流通道;向北的方向本来就是荒漠连片,再加上日本侵略者的占领,已经没有物流通道可言;西南方向高山峡谷、荒山野岭,虽然尚有路,但是通过量很小;向西,陆上的物流可以依托的路当然也还有,然而,向西、向西北不但路途遥远,而且水平太低,难以作为战争支持的依托,再则,苏联、西亚也在战火之中,很难通过这些方向取得以美国为首的国际支援。于是“驼峰航线”就这样应运而生。
此处对于“驼峰航线”做一个简单的描述。
这是一条依靠大型运输机进行物资和人员运输,从印度到中国西南部的一条空中航线,一端位于印度,另一端是中国的云南高原和四川省。这条航线翻越知名的喜马拉雅山,还翻越高黎贡山、横断山等多条山脉,跨越萨尔温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多条江河。在此之前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空中航路,“驼峰航线”开辟的是一条新的航路。“驼峰航线”航线长达800多公里,下面的地势海拔在4500~5500米上下,最高海拔达7000米,山峰起伏连绵,犹如骆驼的峰背,故而得名“驼峰航线”。
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处于白热化,我国的抗日战争处于非常艰难的一个时间段,那个时候,中印公路尚未开通,有的通往境外的公路运量很小,中国的环境状态虽然仍然是地域无边,但是,和国际同盟国的物流和人员、军事交往却难以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处于与国际力量难以牵手的“孤岛状态”。既然陆上、海上都处于这样一种状态,可以作为主要选择的只有天空,用飞机解决这种物流的需求,就几乎成了唯一有效,当然这也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
现在,空中交通已经非常发达,今天看来,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成本高一些,已经没有太大的难度。然而,那是在七十多年以前,而且是战争导至的极端困难时期,那时飞机这种工具实用的时间不太长,能够进行大量输送的大型飞机也才诞生不久,要飞越绵绵不尽、无法给飞机实行补给支援的高山地区,而且是长距离的多架次的重载、大量、不断地飞行,这是必将付出巨大牺牲的冒险性的探索。这种冒险,如果不是探险家的有意为之,那就是为需求所迫,什么需求?如果在和平时期,那是发展的需求、科学研究的需求,但是那是在战争时期,而且战争进入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战争的需求迫不及待。“驼峰航线”就是战争需求导致的“不得已而为之”的产物。难怪有人把航线上飞行称之为“自杀式的航程”。
“驼峰航线”最主要的、不可磨灭的贡献是支持中国的抗日,已经载入历史史册。谈到它的作用,那是双向的:向外运送中国远征军士兵和与国外交往的人员,在境外打击侵略者,为支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贡献;将我们抗日战争需要的物资从境外运回到中国,为中国的抗日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特别要说明:“驼峰航线”主导力量是美国,付出和牺牲是巨大的:美军损失飞机1500架以上,牺牲优秀飞行员近3000人,这需要我们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