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改委:迟来的放手

2015-01-30栏目主持刘道勤

中国储运 2015年7期
关键词:中国邮政资费邮政

栏目主持/刘道勤

发改委:迟来的放手

栏目主持/刘道勤

老编有曰:国内特快专递价格改为市场定价,最有可能的状况就是价格降低。面对几大民营快递公司的业务冲击,邮政特快专递“一家独大”局面早就不复存在,此次定价权的进一步改革,势必倒逼邮政企业改善服务、提升效率。市场竞争既是方向标也是调节器,更是企业兴亡的试金石。面对激烈和残酷的市场竞争,倘若邮政跨不过关键的这一步,或迟或早将在快递的历史舞台上黯然失色。

国家发改委原本意在呵护国企的价格抓手,近些年无形之中却成为钳制邮政企业舒展腰身的桎梏。顶着恶名喝着苦酒,个中滋味惟有寸心知晓。

资费转轨优化活力

邮政企业一直就是中国快递业务市场定价体系的起草者,防止“既当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弊端,再次发生在此次市场调整环节,同样很有必要。就目前格局而言,邮政企业独家抬高价格可能极小;相反,适当下行调整价格,以利和其他同行竞争可能反而增大。然而,邮政企业作为国有企业,绝不能借着“市场调节”而损公肥私。对此,社会民众则当保持必要的理智,国内特快专递资费改革,实行市场化调节并非“一放就开”,更不是毫无节制地完全听任市场“比价杀价”,而是有个逐步实施地有序推进。“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一方面,享受任何形式的快递业务,都应该付出必须的成本或资费;另一方面,任何商品都是“一分钱一分货”,正常、健康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的资费价格与服务质量,一定是互成比例、相辅相成。邮政这样的“国字号”企业参与市场竞争,需要在体现企业社会责任、保障公众信息安全和优化国企内部活力、促进国资保值增值中做好平衡协调,经受市场与实践的多重检验。

国家管控多时的铁路、药品、邮政等价格,现在正一项项交还给市场之手。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可视为我国邮政改革向前迈出的一大步,对消费者来说,竞争肯定会带来更合理的价格和更多选择,而对于中国邮政来说,将意味着真正站到了市场环境下,和对手正面竞争,不过稍不留神则可能满盘皆输。

有曰一:既要听到打雷,还要看到下雨”,特快专递的价格如何调整、以及何时落地到位,则是民众普遍关心的热门话题。这次调整在满足充分参与市场竞争同时,又如何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及适当利润,无疑值得监管机构对此关注,有待适时消解民众针对这个方面的疑虑担心。

推向市场降价必然

在业内看来,市场调价对中国邮政的定价将产生影响,而其重要业务国内特快专递(EMS)将首当其冲。此前,国家之所以对这块业务管控较严格,一方面是基于安全考量,因为美国“9·11”事件后曾发生过通过邮件来散播炭疽病毒的事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邮政承担着政策性任务,比如将党报党刊递送到边远地区等,国家希望通过中国邮政的市场性服务,来支持其政策性任务。“但总体来看,随着民企和外资企业带来的市场冲击,政府定价模式开始制约中国邮政的发展,放开价格也是必然之选。”长期研究流通行业的中国社科院中国社科评价中心常务副主任荆林波强调。

在中国邮政EMS官网上的收费标准中,500克以下的特快专递首重费用是20元,且包装单和面单均需另收费。该价格按跨省业务分,除了与顺丰跨省价格相当外,要远高于“三通一达”主流的全国包邮价,若对于价格更低的同城业务,EMS更是毫无价格优势可言。此外,EMS在时效方面也并不占据主动。

由市场定价后EMS降价已是必然,但更重要的是改制后的EMS拿到浮动定价权。据了解,为适应市场化运作,早在五六年前,EMS已开始对大客户提供折扣价格,但普通消费者并不能享受折扣。随着民营快递企业的兴起,EMS市场份额逐年大幅度缩小。中国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表示,市场定价后,EMS完全可以根据成本、市场需求、竞争对手价格等多方因素进行“机票式”浮动定价。

6月1 日起,EMS放开部分国内邮政业务资费。本地同城快递价格已经悄然降价,如果拨打11183申请上门取件,起步价由20元降为11元,降幅高达45%,包装单和面单均需另收费,相当于12元起步。业内预测,邮政快递价格未来有可能实行浮动价格。

有曰二:此前EMS在各地收费标准不一,打折情况比较混乱,用变通的办法向市场化靠拢。此次文件的出台起到了规范作用,把EMS的定价权全部放开,完全可以突破过去的框框。文件中提到“此前与本通知不符的有关文件、规定同时废止。”应是对过去邮政服务价格的一个系统梳理。

禁锢解除利弊难料

其实,邮政定价体制改革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快递专家赵小敏表示,邮政业务定价权改革给外资快递企业及国内大型民营快递企业带来利好消息。随着政策的放开,以及更多业务的市场化运作,外资快递企业将加快进驻中国市场步伐。同时,政策与价格的双重作用也将加速国内快递业洗牌期的到来。诸多小型快递企业由于不能满足安全验示等规定要求,同时在更加充分的市场竞争下将加速淘汰。

但定价权的放开并不是EMS能迅速拿到占领市场的王牌。徐勇表示,邮政竞争性业务改为市场定价后对邮政改制必将产生推动作用,但短期内并不会对快递业产生影响。“除了目前快递市场格局已基本形成外,更主要的是邮政还要在服务、产品创新等方面进行深层次改革。”

数据显示,去年是国内快递市场竞争最严峻的一年,量增利润不增。受此影响,中国邮政总收入同比仅增长11.9%,且绝大部分利润贡献来自邮储银行,而非普通邮政和邮政速递业务。荆林波分析,放开部分邮政资费,将使这一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这必然会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但对于中国邮政来说,则真的到了考验其市场驾驭能力的时候。“目前,国内快递市场上,‘三通一达’等民企正激烈抢市,而高端国际业务则被DHL、FedEx、UPS等外国公司把控,中国邮政要想分食更大市场蛋糕并不容易。”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专家委员邵钟林说,文件把邮政资费分成两部分,即普遍服务和竞争性包裹。按照邮政法规定,信件和10公斤以下的包裹属于普遍服务范畴。国家通过委托邮政企业来担当普遍服务的责任,使我国公民享受均等的普遍服务标准。同时,邵钟林表示,现在民营快递企业也可以寄递包裹,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除了保证普遍服务的需求外,鼓励邮政企业参与社会竞争。只有价格放开了,才能参与竞争,鼓励邮政企业参与非普遍服务性质的业务,促进快递行业的良性发展。

据5月19日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14年度快递市场监管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快递业务量达到139.6亿件,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突破2000亿元,年人均快递费用支出149.5元。“报告”指出,2014年中国快递业务量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笫一快递大国。快递服务企业完成业务量首次突破100亿件,达到139.6亿件,同比增长51.9%。日均快件处理量3825万件,最高日处理量突破1亿件,人均快件使用量为10.2件。2010-2014年,我国快递服务企业完成的业务量增长了近5倍,年均增长56.3%,约为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7倍。

有曰三:邮政曾是显赫一时“邮老虎”,在一家独大的背景下,无论收费高低、素质快慢、服务优劣,国人别无选择。当下,在市场竞争的浪潮中,消费者是在比和选中抉择。如果不及时适应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基本规律,必定会走向穷途末路。把国有的邮政快递,放到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考验和锤炼,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题中之义,而恰恰是价格主管部委的迟钝与麻木,使邮政企业错失了发展良机,陷入了如今的尴尬境地。

诚然,邮政也有自身优势,比如其邮政网点众多,且大都占据优质地段,如果能够将现有的邮政网络盘活,自是其竞争的一大法宝。(本刊整合)

猜你喜欢

中国邮政资费邮政
中国邮政提速的意义
中国邮政
邮政农品
顺溜的怪招(一)
蒋玉美 海岛邮政的24年坚守
微信+报刊订阅网,即时下单、轻松收刊本刊已全面接入中国邮政线上订阅服务
邮政进化史
第六次中国移动再次下调资费
中国邮政首架国际全货机首航成功
电信资费解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