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矿产资源所有权的权益及其实现
——兼议矿产资源本身所固有价值
2015-01-30■刊评
■ 刊 评
热点评述
评矿产资源所有权的权益及其实现
——兼议矿产资源本身所固有价值
■ 刊 评
矿产资源是一种自然资源资产。所谓自然资源,是指“天然存在、有使用价值、可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和”1引自《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而作为资产的自然资源,是指“其中具有稀缺性、有用性(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产权明确的自然资源”2引自《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显然矿产资源属于这样的自然资源:第一,它本身具有天然生成的价值,所以当它转化成矿产品并销售之后取得的收益,再扣除所有应摊成本、平均利润和各种税费之后仍然有剩余,这个剩余就是它固有价值的体现。而决定它能否有剩余的有5个条件:①技术、知识和工艺的可得性;②社会需求的强度;③勘查、开发和环境补偿成本;④矿产品价格;⑤替代它的代用品的可得性和价格。由于这5个条件都是动态的,因此它的价值也是动态的。第二,矿产资源所有权的价值,由于各自生成条件和地质、地理环境不同,会形成不同的丰度,当人们用相同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去索取时,会得到不同的收益,这就是说它的价值是存在级差的。第三,矿产资源归国家所有,其所有权的权益就是矿产资源所固有的天然生成的价值,其中包括它的绝对收益和级差收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国有矿产资源实行有偿使用,并规定用资源税代表级差收益,用资源补偿费代表绝对收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税制通释》,中国经济出版社)。近几年,在税费改革中,强化了资源税的征收,先是对油气资源提高税率,尔后是在煤炭资源税的征收中把资源补偿费的费率调整为零。这意味着矿产资源补偿费正被边缘化,似有用资源税代替之的趋势。果真如此,将会使矿产资源所有权权益结构发生变化,也不利于通过税费促进矿产资源的节约和集约利用。
矿产资源的级差收益,是矿产资源作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的重要内容,现行的税费制度基本上没有管住这部分收益,它也是某些矿业老板(包括国有的、私人的)发大财的重要价值来源。还是这个薄弱环节,当前非但没有强化,反而更放松了。对此,建议开展一次专题调查研究,重点摸清矿产资源的级差收益占所有权收益总收入的比例,以及这些收益都流向何方?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化管理和进一步改革的建议。
矿产资源的节约和集约利用,是矿产资源管理永恒的主题,更是矿产资源所有权权益管理必须重视的主要课题。对此,现行的资源补偿费有“三率”的规定,体现了对矿产资源实物形态管理和价值形态管理的结合。但是当前正在被强化的资源税,并没有这方面的要求,这是不可取的。如果用资源税去体现矿产资源所有权的权益,显然它是对投入要素消耗的补偿,而它的计税基础则是产出矿产品及其价格,对资源消耗没有任何制约,这个欠缺必须研究解决。
矿产资源是耗竭性资源,在人类所经历的年代不可再生,从总体上说总是消耗一点少一点。它对权益主体的补偿,是以实物形态消失为代价,不是租金,当代用完,下一代就没有了;从权益客体来说,它又是天然生成的,没有成本。因此,对它形成的权益,应当十分珍惜,不能急功近利。从国家层面上可以考虑建立一种基金,起保值作用。在权益实现方式上也可以多样化,比如实现资源资本化,量化为股本,注入相关企业。由此形成的收益和分红,最能体现矿产资源所固有价值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