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数据库高被引论文TOP5

2015-01-30城市景观格局演变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15年3期
关键词:权衡

城市景观格局演变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陈利顶,孙然好,刘海莲

高影响力文章

国内数据库高被引论文TOP5

数据来源:中国知网 文献出版时间:2013.1—2014.11 检索时间:2014.12.1

普通生物学

被引频次:14

城市景观格局演变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陈利顶,孙然好,刘海莲

快速城市化过程剧烈影响着下垫面变化,直接带来了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诸多问题,所有这些问题的出现均与景观格局演变密切相关,研究城市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正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系统总结了城市化过程对景观格局演变的影响,分析了城市景观格局演变的热环境效应、水环境效应、生态服务效应,以及城市生态用地与生态安全格局设计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城市景观演变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1)现有研究侧重于景观格局演变的量化分析和景观格局指数的计算,较少关注景观格局演变对生态环境及其区域生态安全的影响;(2)城市景观格局演变与热岛效应研究多局限于两者数理统计关系的分析,对于城市热环境形成的机理缺乏深入研究;(3)城市景观格局演变与大气环境效应方面更多研究关注绿地及其空间布局在吸收和降解大气污染物、固体颗粒物方面的作用,对城市景观格局演变的大气环境综合效应以及大气灰霾效应影响机理重视不够;(4)如何通过合理设置生态用地,有效提高城市生态服务功能和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目前仍缺乏深入而又系统的研究.下一步的研究中,需要综合多尺度的景观信息来揭示城市景观的演变机理和环境效应,构建基于城市空间扩展和生态服务效应评价的城市生态空间优化决策模型,探讨城市生态空间优化模式与安全格局.

城市景观;格局演变;环境效应;热岛效应;生态用地

来源出版物:生态学报, 2013,(4): 1-3联系邮箱:陈利顶,liding@rcees.ac.cn

被引频次:11

白洋淀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及其调控

白杨,郑华,庄长伟,等

摘要:政策制定者在制定土地利用相关政策时需要权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协调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由于缺乏有效的评价与权衡办法,目前对这方面研究还较少.采用InVEST模型,评价了白洋淀流域7种服务功能指标,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通过情景(政策情景与保护情景)分析,较好的反映了农业直接经济收入与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固碳重要区域主要分布在流域西部、北部和流域中部山区;水质保护和授粉重要区域主要分布于流域东部、南部和中部平原区.政策情景下,产水量第二,农业产出有所下降,固碳能力较保护模式差,N/P输出最少.保护情景下产水量最大,农田产出价值不变,氮磷保持与政策情景差不多,但固碳效果最好.通过权衡不同情景下服务功能得失,筛选既不损害流域居民实际经济收入,又能使得水文服务功能得到提高的管理模式.研究表明InVEST模型可以很好的用于对自然资本评估和空间化特征分析,通过建立不同情景,评价结果可以用于权衡不同管理策略下服务功能得失,是一种评价和预测自然资本变化的有效方法,对政策制定和策略筛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InVEST模型;权衡;生态系统服务

来源出版物:生态学报, 2013,(3): 712-717联系邮箱:欧阳志云,zyouyang@rcees.ac.cn

被引频次:9

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曾冬萍,蒋利玲,曾从盛,等

摘要:生态化学计量学已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综观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相关研究目前尚存在着许多不足.基于此,从全球与区域尺度、功能群尺度及个体水平3个方面阐述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从空间、时间、生境和植物类型等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综述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驱动因素.并讨论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在限制性养分判断、生态系统稳定性、生长率与C∶N∶P关系中的应用.

关键词:生态化学计量学;限制性养分;内稳性;C∶N∶P

来源出版物:生态学报, 2013,(18): 5484-5492联系邮箱:曾从盛,cszeng@fjnu.edu.cn

被引频次:9

新一代Landsat系列卫星:Landsat 8遥感影像新增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意义

徐涵秋,唐菲

摘要:美国Landsat8卫星的成功发射使一度中断的Landsat对地观测得以继续.Landsat 8除了保持Landsat 7卫星的基本特征外,还在波段的数量、波段的光谱范围和影像的辐射分辨率上进行了改进.基于该卫星的首幅影像,针对这些新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发现:(1)新增的卷云波段有助于区别点云和高反射地物;(2)卷云波段设计的波长范围位于粘土矿物光谱反射的强吸收带,有利于土壤与建筑不透水面信息的区别;(3)新增的深蓝波段有助于水体悬浮物浓度的监测;(4)全色影像波长范围的收窄有利于该影像上植被和非植被的区别;(5)辐射分辨率的提高可避免极亮/极暗区的灰度过饱和现象,这对反射率极低的水体的细微特征识别有很大帮助.显然,Landsat 8这些新增的优点将会对全球生态环境变化的监测产生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Landsat 8;遥感;生态环境

来源出版物:生态学报, 2013,(11): 3249-3257联系邮箱:徐涵秋,hxu@fzu.edu.cn

被引频次:8

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时空异质性及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魏书精,罗碧珍,孙龙,等

摘要:土壤呼吸是全球碳循环的一个重要流通途径,是大气CO2的重要来源之一,是陆地碳循环的重要环节,对温室气体的排放产生直接影响,且关系到科学把握全球变化背景下CO2的排放动态,在全球碳收支中占据重要地位,越来越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研究土壤呼吸的时空异质性及其影响因子,可为探索陆地生态系统在碳循环方面的碳源/碳汇功能和揭示“碳失汇之迷”,以及减缓气候变暖等方面提供有力的依据.作为一个复杂的生物学与生态学过程,土壤呼吸受到气候、生物以及非生物等因子的影响而呈现时空异质性,并随着各种干扰因子影响的增强,人为因素的作用亦越来越大,该文阐述了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作用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并探讨了影响土壤呼吸速率的各种影响因子,剖析了导致土壤呼吸时空异质性的影响因子,指出自然因子、生物因子和干扰因子共同驱动着土壤呼吸的时空动态变化.并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作用的模型模拟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讨论了森林土壤呼吸时空异质性研究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同时提出了今后土壤呼吸研究中应关注的问题,同时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时空异质性及影响因子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时空异质性;影响因子;模型模拟

来源出版物:生态环境学报, 2013,(22): 689-704联系邮箱:胡海清,huhq-cf@nefu.edu.cn

细胞生物学

被引频次:9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胡鑫,高梅,李绍军,等

摘要:细胞生物学是当代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也是发展迅猛的前沿学科之一.为了促进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配合细胞生物学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已是大势所趋.该教研组经过多年的探索,从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对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旨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综合运用知识和科研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

来源出版物: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2013,(1): 110-114联系邮箱:胡鑫,huxin2007@nwsuaf.edu.cn

被引频次:5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功能与调控机制

庄秋宇,刘俊,韩家淮

摘要: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家族可以在一系列细胞外刺激下调控细胞的行为.作为该家族的四个亚家族之一,p38亚族在许多生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p38信号通路可以在紫外照射、热击、高渗透压、炎症因子、生长因子等细胞外刺激时被激活,调控细胞分化、细胞周期、炎症反应等多种生理过程.文章重点讨论了p38亚族各个成员的特性、该信号通路的组成部分、调控机制以及生物学功能.另外,还分析了p38与其他信号通路的联系以及对一些生理过程的影响.

关键词: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细胞外刺激

来源出版物: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2013,(2): 123-133联系邮箱:韩家淮,jhan@xmu.edu.cn

被引频次:4

启发式教学模式在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的探索

李正荣,朱栋梁,刘晓蓉,等

摘要: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基础医学教育的必然趋势,也是培养具有实战型和创新型医学人才的重要手段.尝试将以案例为引导、问题为基础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引入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教育,有效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理论与临床结合的创新思维等方面具有一定帮助.同时,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并思考进一步改进的措施,借此机会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来源出版物:基础医学教育, 2013,(6): 556-558

被引频次:4

实际指数脉冲电场对细胞跨膜电位的影响

熊兰,石岭岭,郑家波,等

摘要:为了进一步增大细胞跨膜电位峰值,提高脉冲电场电穿孔效率,基于相关文献中球形单细胞多层介电模型的细胞跨膜电位计算方法,分析了实际RC指数衰减脉冲上升沿时间对细胞跨膜电位的影响.通过Matlab软件对细胞跨膜电位的传递函数频率响应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频段的电场对细胞跨膜电位的影响不同.建立了一种改进的RC指数衰减脉冲模型,并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脉冲电场上升沿时间对细胞跨膜电位有很大影响:上升沿时间越小,频率响应就越高,减小上升沿时间可以提高细胞跨膜电位峰值.仿真结论对改进脉电场发生电路的结构和参数设计,以增大细胞跨膜电位峰值并提高电穿孔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脉冲电场;上升沿;跨膜电位;电穿孔;球形单细胞;多层介电模型

来源出版物:高电压技术, 2013,(1): 122-128

被引频次:3

多巴胺在POPC磷脂双层膜中扩散和透过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张继伟,卞富永,施国军,等

摘要:多巴胺作为脑组织内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细胞膜内外需要做合适的迁移,发挥其功能.多巴胺在细胞膜中扩散和透过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涉及到多巴胺分子保护通道的畅通,与精神分裂症等病症有关.本文采用 1-棕榈酰-2-油酰-卵磷脂(POPC)双层膜模拟细胞膜,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获得多巴胺分子在细胞膜中和透过细胞膜运动自由能变化,探讨多巴胺在细胞膜中扩散和透过过程的分子动力学.多巴胺分子在POPC磷脂双层膜中间层做扩散运动的自由能变化为10~54 kJ·mol-1(310 K),显示多巴胺分子在细胞膜中间层很容易横向和纵向扩散,保持多巴胺保护通道的畅通.多巴胺分子不容易透过POPC磷脂双层膜,因为透过过程自由能能垒为117~125 kJ·mol-1(310 K).因此,人脑组织神经细胞里生产的多巴胺分子可以储藏在生物细胞膜空间.而过量的多巴胺则可以通过保护通道进入磷脂双层膜结构中间,做横向和纵向扩散运动,并且透过细胞膜,避免精神分裂症的发生.生物细胞膜的正常功能对于保持多巴胺保护通道的畅通和避免精神分裂症的出现都是重要的.研究结果与其它实验观察和结果相一致.

关键词:多巴胺;POPC;细胞膜;分子动力学模拟;自由能

来源出版物:物理化学学报, 2014,(1): 183-193

遗传学

被引频次:4

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康静婷,梁前进,梁辰,等

摘要:概述了表观遗传调节模式、表观遗传调节的效应、植物表观遗传学的研究进展等.在每种细胞中,都会发生一部分特异基因激活、另一部分基因抑制的现象,形成多种基因表达模式.表观遗传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而基因表达发生可遗传改变的象.表观遗传学改变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作用等,产生基因组印记、母性影响、基因沉默、核仁显性、休转座子激活等效应.表观遗传变异是环境因素和细胞内遗传物质间交互作用的结果,其效应通过调节基因表达,控制生物学表型来实现.正是因为表观修饰对于维持生物体内环境和各器官系统功能的重要性,表观遗传的异常会引发疾病,这也成为药物和治疗方案设计的着眼点.

关键词:表观遗传;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基因表达调控

来源出版物:科技导报, 2013,(19): 66-74联系邮箱:梁前进,lqj@bnu.edu.cn

被引频次: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遗传学教学效果

马占强,李娟

摘要:遗传学是生命科学领域相关本科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是国内许多高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开设的一门通识课程.基于遗传学的教学内容抽象、繁杂,学生难以学习和掌握,笔者结合教学实践,通过案例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和科研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遗传学;教学方法;学习兴趣;教学效果

来源出版物:广州化工, 2013,(2): 128-129

被引频次:3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高分辨染色体制备技术的研究

张清健,郑立新,田佩玲,等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具有分裂指数高和染色体分散好等优点的550~850条带纹高分辨染色体的制备方法.方法:取10例健康人外周血为样本制备淋巴细胞高分辨染色体.固定5-氟尿嘧啶核苷、尿嘧啶核苷、胸腺嘧啶核苷、溴化乙锭、秋水仙胺的剂量,进行5个因素3个水平的正交设计15种实验方案.5个因素分别为培养时间、胸腺嘧啶核苷、溴化乙锭、秋水仙胺作用时间以及低渗时间.3个水平分别为培养时间64、72、80 h;胸腺嘧啶核苷作用时间16、17、18 h;溴化乙锭作用时间3、4、5 h;秋水仙胺作用时间10、15、20 min以及低渗时间30、40、50 min.每例样本同时采用15种方案进行实验,比较各方案带纹在550条以上时染色体分裂指数和分裂相分散的情况.结果:在15种方案中培养时间以及秋水仙胺作用时间对分裂指数有显著影响(P<0.01),其中培养72 h后加5-氟尿嘧啶核苷和尿嘧啶核苷进行同步化和秋水仙胺作用15 min高分辨染色体分裂指数最大.37℃低渗40 min高分辨染色体分散效果最佳.结论:本实验方案的高分辨染色体制备方法,具有分裂指数高和染色体分散好等优点,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高分辨染色体;G显带;秋水仙胺;分裂指数

来源出版物:癌变·畸变·突变, 2013,(1): 53-56

被引频次:3

氧化应激与DNA损伤

冉茂良,高环,尹杰,等

摘要:人和动物机体细胞在遭受氮氧化合物、钙和病原体等体内外环境的刺激后,氧化和抗氧化系统之间的平衡被破坏,从而促进细胞内活性氧分子(ROS)的大量产生和积累,最终导致机体产生氧化应激.氧化应激可以导致DNA链断裂、DNA位点突变、DNA双链畸变和原癌基因与肿瘤抑制基因突变等形式的DNA损伤;同时,DNA也在遭受脱嘌呤和脱嘧啶、X射线、紫外线、烷化剂和嵌入剂等体内外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刺激下造成DNA损伤,DNA损伤也能诱导机体产生氧化应激.本文主要对氧化应激与DNA损伤之间的联系作一综述,以期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氧化应激;ROS;DNA损伤

来源出版物:动物营养学报, 2013,(10): 2238-2245联系邮箱:陈斌,chenbin7586@126.com

被引频次:3

以人类血型为遗传学案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皮妍,李晓莹,怀聪,等

摘要:血型是人类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遗传表型,拥有丰富的遗传学内涵.随着科技的发展,其内涵不断得到新的揭示,新的研究结果不断补充,持续吸引着人们对血型遗传机制的探索.血型遗传案例除了与孟德尔遗传和连锁遗传、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四大内容关联外,还涉及到其他多方面的遗传学知识点.在教学中,依据遗传学的知识脉络,贯穿以ABO血型作为经典案例,结合拓展的白细胞血型,孟买、Rh、MN等血型的遗传规律及其应用,并且开展相关的实验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在遗传学实验教学中,有80%的学生选择ABO血型鉴定这个自选实验,并表示出对这个实验的浓厚兴趣.在讲授相关知识点时,用恰当的血型案例为引导,设计相关的讨论主题,开展PPT展示性讨论和辩论式讨论,所有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进来,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在辨析中得到操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刻理解遗传学基本理论知识.

关键词:遗传学;血型遗传;经典案例;案例教学

来源出版物:遗传学教学, 2013,(8): 1040-1044联系邮箱:卢大儒,drlu@fudan.edu.cn

生理学

被引频次:7

高半胱氨酸对慢性应激性抑郁大鼠海马谷氨酸及其受体的调节

刘慧,问黎敏,乔卉,等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应激性抑郁样行为发生中海马胶质细胞释放高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作用,以及与谷氨酸(glutamicacid,Glu)及其受体的关系.建立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性抑郁模型,海马单侧微量注射Hcy、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NMDA)受体拮抗剂MK-801和α-氨基羟甲基异恶唑丙酸(α-amino-3-hudroxy-5-methylisoxazole-4-propionic acid,AMPA)受体拮抗剂NBQX,观察大鼠体重变化率,并通过糖水偏爱测试、旷场实验和悬尾实验等检测行为表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海马内Glu水平及其NMDA受体和AMPA受体关键亚基的变化,运用酶联免疫吸(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ELISA)法测定谷氨酸NMDA受体和AMPA受体的磷酸化水平和Hcy含量.结果显示,CUMS诱发大鼠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样行为,且海马Glu和Hcy含量、NMDA受体的NR1亚基和NR2B亚基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而AMPA受体的GluR2/3亚基含量及其磷酸化水平均明显降低;正常大鼠海马微量注射Hcy,也表现出抑郁样行为,且Glu含量明显升高,NMDA受体NR1亚基和NR2B亚基及其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升高,AMPA受体的GluR2/3亚基含量明显升高,但其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CUMS和海马注射Hcy引起的抑郁样行为可被海马注射NMDA受体拮抗剂MK-801显著改善,同时MK-801可以显著抑制由Hcy引起的Glu升高,而AMPA受体拮抗剂NBQX不能改善其抑郁样行为,但同样可以使Hcy引起的Glu升高显著降低.以上结果表明,CUMS引起海马星形胶质细胞产生和释放Hcy增加,经NMDA受体和AMPA受体,引起海马Glu升高的同时,提高NMDA受体的NR1亚基和NR2B亚基表达,并促进其磷酸化,提高AMPA受体的GluR2/3亚基表达而降低其磷酸化水平导致抑郁样行为发生.可见,星形胶质细胞释放Hcy在应激引起海马Glu升高及NMDA受体和AMPA受体变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抑郁症;NMDA受体;AMPA受体;高半胱氨酸;谷氨酸

来源出版物:生理学报, 2013,(1): 61-71

被引频次:5

老鼠大脑海马区神经元活细胞的数字全息相衬成像实验研究

欧阳丽婷,王大勇,赵洁,等

摘要:针对生物活细胞的观测,基于预放大离轴光路设计和构建了一套倒置式像面数字全息显微成像系统,该系统的全息图记录平面与物体的像面重合,无需光学衍射传播步骤,简化了再现过程.对于引入到相位像中的畸变,采用简单快速的曲面拟合法予以校正;并利用分辨率板对系统实际分辨率进行测定,该系统可以分辨的最小细节信息为0.87 μm.以老鼠的大脑海马区神经元活细胞为成像物体,实现了其在自然状态下的定量相衬成像,清晰观察到了海马区神经元活细胞的胞体、树突等形态结构,获得了细胞形态的基本参数.结果表明,数字全息术可用于神经元等活体细胞的定量形态检测,为生物医学领域的细胞形貌分析提供一种无损的相衬成像手段.

关键词:全息;数字全息术;相衬成像;衍射传播;海马区神经元活细胞

来源出版物:中国激光, 2013,(9): 0909001

被引频次:3

探索大脑网络连接的几种方式——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

李亚鹏,沈蓉,戴慧,等

摘要:目的:在研究脑网络连接过程中,存在不同的连接方式.本文的目的在于探索不同连接方式之间的区别和特点.方法:利用3T磁共振设备,实验当中采集22个健康人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依据运动控制过程当中的活动脑区,提取出前额叶皮层、运动联合皮层、基底节、初级运动皮层、初级感觉皮层、小脑中部及小脑侧面区域的时间序列.然后,分别利用Pearson相关、偏相关、偏最小二乘算法、格兰杰因果方程建模、结构方程建模方法来构建上述七个脑区之间的连接.最后,把由五种连接方法建立的结构图与运动控制过程当中的信号传递图做比较,以比较五种不同的连接方法.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无向连接图里面,偏相关显示了较好的结果.在有向连接图里面,格兰杰因果方程建模与模板匹配更好.结论:在脑网络研究当中,不同的连接方法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不同的影响.实际研究当中,应该结合实际的实验条件和目的,选择合理的连接方法.

关键词:静息态功能磁共振;运动区域;连接

来源出版物: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13,(1): 3898-3902

被引频次:2

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薛璐

摘要:动物生理学是一门研究动物体机能及其规律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其实验教学在生命科学的教学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目前学生在动物生理学实验学习当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本文通过完善教学大纲,更新教学设备,合安排实验内容,加强师生交流,规范实验报告书写等方面,对如何提高动物生理学实验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

来源出版物:轻工科技, 2013,(1): 142-143

被引频次:2

动物消化机制用于木质纤维素的厌氧消化

吴昊,张盼月,郭建斌,等

摘要:木质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食草动物和食木昆虫能高效消化植物中的木质纤维素,模拟动物消化系统的厌氧消化反应器却达不到相应的效果.为了更好地理解动物消化机理,并应用于厌氧消化反应器的设计和运行,对食草动物和食木昆虫的消化机制以及木质纤维素厌氧消化工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动物消化系统的高效消化是其消化道中各种酶的协同作用以及一系列物理和生物化学活动的结果.强大的预处理过程能有效支持微生物发酵系统,如反刍动物的反刍、食木昆虫分泌的纤维素酶的催化及食木昆虫其消化道中的碱处理等;沿消化道形成的氧浓度梯度可能刺激一些微生物的水解活性;固体停留时间、消化物流动和终产物排除的有序安排,均能促进动物高效消化木质纤维素.源于瘤胃的厌氧消化工艺接种了瘤胃中的微生物降解木质纤维素,但其厌氧反应器内的环境条件对发酵的限制远远大于瘤胃发酵或后肠发酵的情况.因此,模拟动物消化机制可以更有效促进厌氧消化工艺降解木质纤维素类固体有机物废物.

关键词:木质纤维素;厌氧消化;瘤胃发酵;后肠发酵;反刍动物;白蚁

来源出版物:环境科学, 2013,(2): 810-816联系邮箱:张盼月,panyue_zhang@ bjfu.edu.cn

生物化学

被引频次:8

液态簧振动力学谱在蛋白质水凝胶脱水变性过程的应用研究

周恒为,刘君,雷婷,等

摘要:本文用液态簧振动力学谱(RMS-L)方法,对典型蛋白质水凝胶鸡蛋清的脱水变性过程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随水含量的减少,鸡蛋清至少存在4个力学谱的显著变化过程.基于此结果并结合力学谱的理论分析,作者推测,随水含量的减少,鸡蛋清可能依次存在下述4个状态:1)类体水(bulk-likewater)的蛋白质水凝胶态;2)键合水(bondwater)的蛋白质水凝胶态;3)键合水和键合蛋白质(bonding protein)的混合态;4)键合蛋白质态.而蛋白质的空间构型(spatial configuration)转变即变性,主要发生在拥有键合水的蛋白质通过失水向键合蛋白质转变的混合态.这表明RMS-L对鸡蛋清脱水变性过程的检测是有效的,所得结果对蛋白质变性机理、以及蛋白质水凝胶态的深入研究也应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力学谱;蛋白质水凝胶;蛋白质变性

来源出版物:物理学报, 2013,(7): 076203

被引频次:8

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全面推进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赵素梅,张永云,高士争,等

摘要:动物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具有知识密集、内容繁杂、涉及面广和更新速度快等特点.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要求,结合动物生物化学课程特点,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条件、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实践教学、合理评定成绩和教学科研相结合等七个方面进行改革和探讨.通过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使动物生物化学教学更好地适应人才培养和学生多样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精品课程;动物生物化学;教学改革

来源出版物: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3,(1): 63-66

被引频次:6

生物化学探究式教学的设计和实施

杨志伟,张玮玮,陈志玲,等

摘要:在2010—2012年间,以生命科学学院基地班学生为学习主体,进行了生物化学探究式教学活动.该活动以生物化学经典文献为主要研习资料,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研讨和全班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文献阅读能力、演讲与交流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对于拓宽学生眼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思维和情操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生物化学;探究式教学;自主学习;素质培养

来源出版物:生命的化学, 2013,(1): 105-108联系邮箱:杨志伟,yangzw@mail.cnu.edu.cn

被引频次:5

代谢组学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周秋香,余晓斌,涂国全,等

摘要:代谢组学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研究生物体代谢物的变化来认识生命体的生理与生化状态,从而找出其中隐藏的规律.对代谢组学的含义,研究任务进行介绍;综述代谢组学的产生和技术平台及其在植物、微生物、疾病诊断及毒物学等领域的应用,并对代谢组学的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等问题进行评述.

关键词:代谢组学;核磁共振;系统生物学;蛋白组学;数据分析

来源出版物:生物技术通报, 2013,(1): 49-55联系邮箱:李汉广,lhg7886@sohu.com

被引频次:5

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研究进展

陈秀华,王臻昱,李先平,等

摘要:植物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参与多种细胞功能的蛋白,具有参与初生代谢、次生代谢、除草剂解毒作用和保护植物免受氧化损伤及异源物质隔离等作用.同时,它又能作为配体蛋白在植物激素代谢方面发生作用.文章对GSTs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概述,并详细阐述了国内外植物GSTs的研究,特别是在参与植物非生物胁迫方面的进展,以期对植物抗逆基因工程的研究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可溶性GSTs;二聚体;异源物质;非生物胁迫

来源出版物: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3,(1): 149-153联系邮箱:陈勤,qin.chen@agr.Gc.ca

生物物理学

被引频次:7

高性能大规模分子动力学的前沿进展——近35年生物体系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回顾

蔡文生

摘要:对近35年来数值模拟方法,特别是经典分子动力学方法和相关的优先采样技术在生物体系研究中的应用作了回顾.由于生物体系研究对象的特点是体系空间尺度大且细胞机制时间跨度长,因此所涉及的结构生物学和生物物理学方面的研究构成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最大挑战.从生物学的角度对分子动力学的基本理论、算法发展以及在生物体系中的应用进行综述,重点阐释在生理活动相关的时间尺度上生物体系的模拟是如何逐步发展的.另一方面,回顾了生物模拟体系在空间和时间尺度上得益于计算机硬件和算法的飞速发展而急速扩张的历程.最后,基于最近生物体系分子动力学模拟领域的尖端研究成果,对该领域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思考和展望.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模拟;生物分子体系;理论和算法;高性能大规模计算;时间和空间尺度

来源出版物:化学学报, 2013,(71): 159-168联系邮箱:蔡文生,wscai@nankai.edu.cn

被引频次:4

靶向量子点的合成及其在活体成像研究中的应用

翟鹏,许改霞,朱小妹,等

摘要:利用水相法制备CdTe量子点,在不同细胞培养基及不同pH值环境中对其进行了稳定性表征,研究了量子点对HeLa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影响,而后利用耦联转铁蛋白的量子点对HeLa细胞进行了靶向性标记,最后将量子点与葡聚糖耦联,通过透明背脊皮翼视窗观察其在血管内的动态过程.结果表明:合成的量子点发射谱峰值为660 nm,在DMEM和M1640细胞培养基中具有良好稳定性,当缓冲液pH值由5升高到13时,量子点荧光强度先升高后下降;量子点浓度为13μg/mL时,HeLa细胞存活率高于80%;耦联转铁蛋白的量子点对HeLa细胞靶向用明显;可观察到耦联葡聚糖的量子点在小鼠血管中的动态运动.该研究表明合成的量子点可成功用于活体成像.

关键词:生物技术;靶向量子点;水相合成;靶向标记;透明背脊皮翼视窗

来源出版物:中国激光, 2013,(1): 0104003

被引频次:2

电子束辐照对壳聚糖分子量和结构的影响

马菲,邹朝辉,李淑荣,等

摘要:采用电子束辐照降解壳聚糖,并利用体积排阻色谱-十八角度激光光散射仪、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FTIR光谱仪、X衍射仪对辐照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壳聚糖的分子量逐渐降低;颗粒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在5~300 kGy的辐照剂量范围内,电子束辐照对其结构、脱乙酰度和结晶度几乎没有影响.

关键词:电子束;壳聚糖;分子量;结构;结晶度

来源出版物:核农学报, 2013,(7): 946-951联系邮箱:李淑荣,shurongli@hotmail.com

被引频次:2

二烯丙基二硫对12C6+离子束辐照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许帅,张红,刘阳,等

摘要:研究大蒜素重要活性成分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 disulfide,简称DADS)对12C6+离子束辐照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利用4 Gy剂量12C6+离子束对不同浓度DADS预处理的雄性昆明小鼠进行单次全身照射.随后检测骨髓细胞微核率和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蛋白质总羰基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谷丙转氨酶(ALT)活性.结果显示,与单纯照射组相比,低浓度DADS预处理组骨髓细胞微核率和肝组织ALT活性均显著降低(p<0.001),而肝组织T-AOC明显增强(p<0.05);中浓度DADS预处理组肝组织中MDA含量和蛋白质总羰基含量均显著减少(p<0.05).结果提示,DADS通过抑制氧化应激,有效地保护了脂质、蛋白质和遗传物质免受12C6+离子束辐照引起的损伤.

关键词:二烯丙基二硫;12C6+离子;辐射防护

来源出版物: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3,(1): 79-83联系邮箱:张红,zhangh@impcas.ac.cn

被引频次:2

量子点在基因转染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王琼,陈介南,张林

摘要:量子点因其独特的纳米尺寸效应、光学特性和生物相容性,既能作为纳米载体与目的基因结合,又能作为纳米荧光标记物跟踪记录其在转染过程中的位置,给基因工程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在阐述量子点用于基因转染的优势、标记基因的方法等基础上,作者系统综述了量子点在基因转染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量子点;纳米载体;荧光标记;基因转染

来源出版物:生物物理学报, 2013,(1): 3-14

分子生物学

被引频次:15

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核酸酶(TALEN)介导的基因组定点修饰技术

沈延,肖安,黄鹏,等

摘要:人工构建的序列特异性核酸内切酶能够识别并切割特定的DNA靶序列,造成双链断裂,从而引起基因组结构的定点改变.人工核酸内切酶技术使得研究人员有可能对任意物种的基因组进行定点修饰,开启了反向遗传学研究的新天地.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核酸酶(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 nuclease,TALEN)自2010年底开始成功应用于基因打靶,很快成为一种比锌指核酸酶(Zinc-finger nuclease,ZFN)更容易设计、特异性更高和毒性更低的人工核酸内切酶.文章综述了TALEN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重点介绍TALEN的结构、作用机制与构建方法和利用TALEN进行基因组定点修饰的策略,以及目前利用这一技术已成功实现突变的物种及内源基因,特别是在斑马鱼中的应用,为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TALE);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核酸酶(TALEN);人工核酸内切酶(EEN);基因组编辑;基因组定点修饰

来源出版物:遗传, 2013,(4): 395-409联系邮箱:张博,bzhang@pku.edu.cn

被引频次:11

毕赤酵母高效表达策略概述

陆永超,蒋琳

摘要:毕赤酵母表达系统是外源蛋白表达的较为理想的系统,但是并不是所有蛋白都能利用此系统获得高效表达,不同来源的蛋白,其表达水平、生物活性和稳定性均存有明显差别.概述了影响毕赤酵母高效表达的主要因素以及外源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策略.

关键词:毕赤酵母;外源蛋白;高效表达

来源出版物: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3,(1): 70-76联系邮箱:蒋琳,jianglin620@sohu.com

被引频次:9

转录组测序(RNA-seq)策略及其数据在分子标记开发上的应用

李小白,向林,罗洁,等

摘要:新一代测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转录组的研究(即RNA-seq),其数据几乎涵盖了特定组织和特定时期的所有转录本.由于其高通量和低成本的优势,RNA-seq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青睐,特别是在那些缺乏基因组信息的物种上.在此综述中,讨论了RNA-seq的测序策略,包括物种遗传背景的考量,测序平台和数据拼接软件的选择.RNA-seq数据对于SSR和SNP等分子标记的开发是非常有用的,由于这些标记在相关物种中有很高的通用性,因此在比较作图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

关键词:转录组;二代测序;分子标记;比较作图

来源出版物: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2013,(5): 720-726联系邮箱:谢鸣,xieming1957@yahoo.com.cn

被引频次:8

TALEN构建与斑马鱼基因组定点突变的实验方法与流程

沈延,黄鹏,张博

摘要: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核酸酶(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 nuclease,TALEN)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的人工核酸内切酶,它由特异性的TALE DNA结合结构域和非特异性的FokⅠ核酸内切酶切割结构域组成.TALEN能够根据用户需要切割特定的核苷酸靶序列,造成DNA双链断裂,从而诱导该靶序列产生indel突变,目前已成功地应用于多个物种或体外培养细胞的基因组定点突变.文章介绍TALEN靶点的选择与确认,采用“单元组装法”构建人工TALEN的原理与步骤,以及通过显微注射TALEN mRNA诱导并筛选斑马鱼突变体的实验流程与经验.这些方法理论上也适用于对其他物种进行基因打靶.

关键词: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核酸酶(TALEN);斑马鱼;基因组定点突变;基因打靶;反向遗传学技术

来源出版物:遗传, 2013,(4): 533-544

被引频次:8

非模式生物转录组研究

刘红亮,郑丽明,刘青青,等

摘要:转录组代表细胞或组织内全部的RNA转录本(RNA transcripts),反映不同生命阶段、不同组织类型、不同生理状态以及不同环境条件下表达的基因.转录组研究可以从整体水平上反映细胞中基因表达情况及其调控规律.非模式生物(Non-model organism)具有许多模式生物不具备的特征,其转录组研究对解决基因进化、遗传育种以及生态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非模式生物缺乏参考基因组信息,传统的转录组研究方法操作复杂,实验周期长,花费大,使得其转录组研究进展缓慢.新一代高通量RNA测序技术(RNA-seq)完全改变了转录组学的研究模式,迅速成为研究非模式生物转录组的先进技术.文章详细论述了近年来利用RNA-seq技术进行非模式生物转录组研究的进展情况,从样品准备、高通量DNA测序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方面介绍了利用RNA-seq技术研究非模式生物转录组的一般流程及方法,并对其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转录组;非模式生物;RNA-seq

来源出版物:遗传, 2013,(8): 955-970

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

被引频次:8

生物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邵文尧,肖宗源,陈成泉,等

摘要:从优化实验教学结构及开放式实验教学入手,阐述了生物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和重要意义.

关键词:教学模式;生物工程专业实验;开放式实验教学

来源出版物: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2): 162-164

被引频次:5

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占今舜,邢月腾,张彬

摘要:细胞培养是指将采集体内组织的细胞模拟体内生长环境,放置在无菌、一定营养条件、适宜的温度及酸碱度下,使其生长、繁殖,并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一种技术,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及应用广泛采用的技术方法.文章对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细胞培养;应用;研究进展

来源出版物:饲料博览, 2013,(1): 8-11联系邮箱:张彬,zhb8632@126.com

被引频次:4

表达单克隆抗体的CHO细胞无蛋白培养基的优化

刘国庆,陈飞,赵亮,等

摘要:在自主研发无蛋白培养基的基础上,考察了氨基酸、维生素和葡萄糖对CHO细胞生长、代谢与抗体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培养过程中消耗较多的氨基酸进行补充,虽然不能促进细胞生长,但有利于培养后期细胞活性维持与抗体合成;B族维生素的添加能促进细胞生长并延长培养时间;作为重要的碳源和能源,葡萄糖浓度较高时会抑制细胞生长,而浓度较低时不能有效支持细胞生长与抗体合成,维持其在适当浓度有利于细胞生长并能延长培养时间,从而有利于提高抗体产量.通过合理调整各营养物的浓度配比形成了优化的无蛋白培养基,CHO细胞在该培养基中的最高密度达到52.6×105cells·mL-1,抗体产量达到274 mg·L-1,与初始培养基相比分别提高了33%和63%.总之,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应维持充足且平衡的营养物成分,以有效供应细胞生长与抗体合成的需求.

关键词:CHO细胞;单克隆抗体;无蛋白培养基;优化

来源出版物: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13,(1): 96-101联系邮箱:赵亮,zhaoliang@ecust.edu.cn

被引频次:4

生物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与实践

崔凤杰,孙文敬,黄达明,等

摘要:介绍江苏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在新一轮本科生培养方案修订中的创新与实践,包括对比国内外重点高校开设的生物工程专业培养体系,归纳本版培养方案的特色,强调突出以工程能力和工程素养为主线的培养理念,体现“工科背景、基础宽专项强”的专业课程设置,强调国际化和前沿性,兼顾研究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等思路.

关键词:生物工程;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特色

来源出版物:轻工科技, 2013,(4): 142-144

被引频次:4

生物技术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荚荣,尹若春

摘要:生物技术是一门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新兴综合性学科,已经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为了培养符合21世纪生物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适应社会市场发展需求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我院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实践体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构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来源出版物:生物学杂志, 2013,(1): 103-105

古生物学

被引频次:5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陶海营子剖面林西组化石新发现

郑月娟,张健,陈树旺,等

摘要:大兴安岭地区上二叠统林西组一直笼统地被划归为上二叠统,目前仍旧缺少更进一步的划分对比意见.阿鲁科尔沁旗陶海营子剖面是林西组的典型剖面之一.剖面实测过程中,在多个层位均发现有孢粉、植物、叶肢介、双壳化石,其中孢粉化石首次发现.孢粉化石为Kraeuselisporites spinulosus-Alisporites communis组合,叶肢介化石为Palaeolimnadia-Cyclotunguzites组合.综合研究孢粉、叶肢介等门类化石的组合特征,认为该剖面林西组可与新疆吉木萨尔大龙口剖面的梧桐沟组—锅底坑组中下部进行对比,时代为晚二叠世晚期.

关键词:阿鲁科尔沁旗;林西组;晚二叠世晚期;新发现

来源出版物:地质通报, 2013,(8): 1269-1276

被引频次:5

南黄海北部晚第四纪底栖有孔虫群落分布特征及对古冷水团的指示

梅西,张训华,李日辉

摘要:底栖有孔虫和粒度分析结果表明,南黄海北部DLC70-3孔(36° 38' 15″ N,123° 32' 56″ E,水深72.00 m)71.20 m长的柱状样保存了130 ka以来的沉积记录.依据349个样品的底栖有孔虫丰度和特征种的分布,结合岩性粒度变化,可识别9个底栖有孔虫组合,对应5个海相层和4个陆相至过渡相层;结合AMS14C和OSL测年数据建立了钻孔晚更新世以来的年代地层,可以与南黄海其他钻孔的地层进行对比.应用属种组合和不同生态种的丰度变化,探讨了研究区末次间冰期以来的古环境变化,认为海平面频繁波动是该地区不同成因类型地层从陆相、潮间、滨岸、滨海、近岸浅海、到浅海反复演替的关键.孔段20.40~27.80 m(MIS3早期)和55.00~71.20 m(MIS5e)的底栖有孔虫优势种是Buccella frigida和Protelphidium tuberculatum,代表了与目前相似的冷涡边缘的冷水环境,指示南黄海古冷水团在MIS5e和MIS3早期高海平面时期已经存在.

关键词:底栖有孔虫;古冷水团;AMS14C;晚第四纪;南黄海北部

来源出版物:地质论评, 2013,(6): 1024-1034联系邮箱:张训华,xunhuazh@vip.Sina.com

被引频次:4

赛里木湖孢粉记录的亚洲内陆西风区全新世植被与气候变化

蒋庆丰,季峻峰,沈吉,等

摘要:通过对西风区新疆赛里木湖沉积岩芯的精确定年和孢粉、炭屑分析,重建了该地区全新世以来的植被和气候环境演化历史.结果表明,~9.6 cal.ka BP前的早全新世,研究区以荒漠植被为主,A/C比值和第一主成分样品得分所指示的有效湿度明显偏低,第二主成分样品得分所指示的气温回升,气候干旱.9.6~5.5 cal.ka BP的中全新世湖区为典型的荒漠草原/草原植被,区域有效湿度明显增加,气温较高,为温暖时期.其中6.5~5.5 cal.ka BP期间,研究区植被由荒漠草原/草原迅速转变为荒漠,有效湿度明显降低,同时温度升至最高,可能是一次千年尺度的高温干旱事件.5.5 cal.ka BP以来的中-晚全新世,研究区呈现出典型的草原/草甸景观,有效湿度相对较高,温度大幅降低,气候温凉湿润,相对较为适宜.赛里木湖孢粉、炭屑记录的温度和湿度变化与区域其他湖泊记录对比的一致性表明,太阳辐射是造成区域温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同时温度变化影响了区域的有效湿度变化.该地区早全新世气候干旱,中-晚全新世气候相对湿润的气候环境演化特征与季风影响区有着明显的差异.早全新世干旱是中纬度西风减弱和上风向蒸发减少的环流背景下局地温度高蒸发强烈的结果.

关键词:西风区;全新世;赛里木湖;孢粉;炭屑;古植被;古气候

来源出版物: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3,(2): 243-255

被引频次:3

贵州遵义寒武系底部硅质岩中细菌状化石的发现

谢小敏,腾格尔,秦建中,等

摘要:通过扫描电镜精细观测,在贵州遵义松林地区早寒武世黑色岩系剖面,于其底部的硅质页岩中发现了可能的细菌状化石,直径200~500 nm,形态不一,具有细菌的大小和形状,有机碳含量丰富,大部分细菌含磷.通过与已有报道中具相似形态生物体的对比,认为其可能是原生的、具有细菌生物结构的微生物小球体(Microbioids),本文称之为细菌状化石.这类细菌状化石可以赋存于石英颗粒表面、石英颗粒间,甚至嵌入石英颗粒中.据前人的模拟实验推测,细菌在石英颗粒沉淀过程中可能起到过重要促进作用,这从微观上为硅质岩的形成提供了新信息.

关键词:细菌状化石;微生物小球体(Microbioids);寒武系;硅质岩;贵州遵义松林剖面

来源出版物:地质学报, 2013,(1): 20-28

被引频次:3

辽西—冀北地区土城子组的地质时代、年龄及其国际地层对比

王思恩,高林志,万晓樵,等

摘要:辽西—冀北地区土城子组(后城组)含有各类化石,包括植物、孢粉、介形类、叶肢介、昆虫及恐龙类等,各门类化石都对土城子组的时代提出归属与生物演化依据.通过与国内外相关生物群(组合)的研究与对比,尤其是孢粉、介形类微体化石大区域的国际对比,将土城子组的地质时代划归为晚侏罗世早—中期(Oxfordian-Kimmeridgian).土城子组的地磁年代学研究,也得出大致相同的时代结论.笔者在辽西金岭寺—羊山盆地土城子组剖面中,采用SHRIMP 锆石U-Th-Pb 同位测定技术,对凝灰岩中的锆石进行了年龄测定,获得的206Pb/238U年龄为:第22层140.2 Ma±1.3 Ma(N=13,13个数据加权平均值);第30层139.6 Ma±1.9 Ma(N=12);小刘家沟剖面土城子组上部凝灰岩139.6 Ma±0.7 Ma(N=11);第83层137.3 Ma±1.0 Ma(N=13).由于第22层距土城子组底界369 m,据沉积速率推算约为1.5 Ma.因此,土城子组底界年龄应为141.7 Ma±1.3 Ma.第83层接近土城子组顶界,137.3 Ma ±1.0 Ma年龄值可大致视为土城子组顶界的年龄.如此推断,上侏罗统牛津阶(Oxfordian)底界年龄应接近141.7 Ma±1.3 Ma,基默里奇阶(Kimmeridgian)上界年龄应为137.3 Ma±1.0 Ma左右,而国际地质年表中推导、标注的两者年龄别为163.5 Ma±1.0 Ma和152.1 Ma±0.9 Ma,与笔者实测的年龄值分别相差21 Ma和15 Ma,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土城子组;生物地层学;SHRIMP锆石U-Pb年龄;侏罗纪

来源出版物:地质通报, 2013,(11): 1673-1690

微生物学

被引频次:10

黄瓜枯萎病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生物防效

韦巧婕,郑新艳,邓开英,等

摘要:从生长健康的黄瓜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1株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B,根据其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鉴定其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菌株B含有fenB、bam和ituA、ituB、ituC、ituD基因,它们分别是Fengycin、Bacillomycin和Iturin生物合成的相关基因.菌株B还对棉花黄萎病、甜瓜枯萎病、辣椒疫病等病原菌也有较强的拮抗作用.盆栽试验表明:拮抗菌B与有机肥发酵制成的微生物有机肥(BIO)对黄瓜枯萎病有显著的防治作用,发病率降低了66.7%,病情指数下降了67%,防治效果达到80.7%;而单纯使用有机肥(OF)发病率不仅不能降低,而且还有所上升.施用BIO能促进根际细菌及放线菌数量,抑制真菌及尖孢镰刀菌数量.施用BIO显著提高黄瓜植株的生物量及其体内SOD、POD 及CAT等酶的活性.结论:微生物有机肥能有效防治黄瓜枯萎病病害,促进植株生长.

关键词:黄瓜枯萎病;拮抗细菌;抗生素合成基因;生物防治;微生物区系

来源出版物: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3,(1): 40-46联系邮箱:沈标,shenbiao@njau.edu.cn

被引频次:7

体现不同专业特色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贾艳萍,张兰河,郑胜

摘要:总结了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根据专业特点设置基础验证性实验以加强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开设有专业特色的综合、设计性实验强化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利用创新性实验促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并依托网络化的实验教学信息平台与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实施开放实验,构建了体现专业特色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实践证明,体现专业特色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提高了实验效率与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微生物学,特色实验,改革,实践

来源出版物:微生物学通报, 2013,(4): 700-705联系邮箱:贾艳萍,jiayanping1111@sina.com

被引频次:7

微生物物理诱变育种方法的研究进展

王雅君,陈力力,廖杰琼

摘要:微生物育种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在现代食品工业及发酵工业中诱变育种是一个重要途径,在了解传统物理诱变育种的基础上,列举了一系列新的诱变手段,如离子注人、微波、激光、超高压、空间等新的诱变因素及诱变剂的出现,为物理诱变技术增加了很多亮点,进一步提高了诱变育种的效率和成功率.

关键词:微生物;物理诱变;育种

来源出版物: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3,(2): 25-31

被引频次:6

细菌-矿物接触方式对铝土矿降解的影响

孙德四,陈晔,曹飞

摘要:微生物可通过直接与间接作用方式影响铝硅酸盐矿物的降解,但这两种方式的贡献有所差异.利用微孔滤膜将细菌与矿粉隔离,通过静态与动态培养,研究硅酸盐细菌对铝土矿降解溶硅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细菌-矿物直接作用模式下,动态培养更有利于促进细菌生长与细菌-矿物复合体的形成,培养基中的生物量与细菌吸附的矿粉量分别是静态培养条件下的1.55和2.19倍;其浸矿培养基上清液中的SiO2的含量分别是直接静态培养与间接动态培养的2.96和2.22倍.比较细菌-矿物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模式,直接接触模式比间接接触模式对铝土矿的降解脱硅作用更显着,硅酸盐细菌对铝土矿的降解作用包括机械破坏、代谢产物溶蚀、络合作用以及多种因素之间的协同作用.

关键词:硅酸盐细菌;铝土矿;降解作用;脱硅

来源出版物: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3,(1): 122-128联系邮箱:孙德四,ssddss15@163.com

被引频次:5

低温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纤维素酶学性质

穆春雷,武晓森,沈德龙,等

摘要:目的:筛选一株低温产纤维素酶菌株并进行鉴定,初步探索其酶学性质,为微生物肥料生产筛选菌种资源.方法:常温条件下,采用CMC-刚果红染色法初筛纤维素降解菌株.采用低温条件诱导的方法,筛选耐低温且产纤维素酶能力最强的菌株,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试验、ITS序列等方面分析系统分类地位.单因素试验确定温度、pH及金属离子对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结果:从秸秆还田土壤中分离出一株在13℃低温环境下高效分解纤维素的真菌M11,鉴定M11为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发酵试验表明:以玉米秸秆粉为唯一碳氮源,13℃、200 r/min摇床发酵培养9 d时,纤维素酶活力最高为33.08 U/mL.对其酶学性质初步研究表明:该酶最适pH为5.0,最适反应温度为20℃,在5℃~20℃间酶活力仍能保持在90%以上.结论:Penicillium oxalicum M11是一株高效的纤维素降解菌株,在低温条件下可分泌纤维素酶且活性显著,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关键词:低温;诱导;筛选;鉴定;纤维素酶

来源出版物:微生物学通报, 2013,(7): 1193-1201联系邮箱:沈德龙,dlshen@caas.ac.cn

植物学

被引频次:13

北京野鸭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质关系研究

邓文丽,刘均平,王晓星,等

摘要:2011年4~11月,调查北京野鸭湖4个采样区6个采样点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计算其密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浮游植物群落指标与水质理化参数的关系,利用修正卡尔森指数及群落多样性指数等进行了水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1年4~11月,4个采样区共发现8门116种藻类,其中绿藻门、硅藻门和裸藻门占76.72%.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密度和多样性指数季节变化较大.在夏、秋季水温较高时,浮游植物种类较丰富,其中,以绿藻门(40.73%)最多,其次为硅藻门(26.96%)和蓝藻门(17.56%).春季和冬季水温较低,浮游植物种类比较少,但仍然是绿藻门和硅藻门植物占主导.各采样区的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之和,在6月达到最大值,为36119.9×104cells/L,最低值出现在11月,为5209.75×104cells/L.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在夏季和秋季较大,与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的季节变化具有一致性,即随着水温的升高和水中营养盐的增加,浮游植物的种类和细胞密度都在增加,且都是蓝藻占绝对优势,其次为绿藻.Ⅰ区~Ⅳ区浮游植物的年平均细胞密度分别为4881.36×104cells/L、1015.22×104cells/L、4875×104cells/L和2466 ×104cells/L,其中,绿藻门和蓝藻门植物细胞密度占浮游植物总细胞密度的99.81%,优势种为小颤藻(Oscillatoria tenuis)、大螺旋藻(Spirulina major)、微小色球藻(Chroococcus minutus)和蓝纤维藻(Dacty lococcopsis acicularis).野鸭湖浮游植物的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规律一致.野鸭湖春季和冬季水质相对较好,夏季和秋季水质相对较差.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野鸭湖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变化,很可能是由于浮游植物群落均匀度的变化而不是由于其种类数的变化.野鸭湖浮游植物的生物多样性较高.4个采样区的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之间没有明显差异.野鸭湖已经被污染,其水体为富营养型.水温和总氮含量是影响野鸭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北京野鸭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富营养化

来源出版物:湿地科学, 2013,(1): 27-34联系邮箱:洪剑明,hjm2910@263.net

被引频次:12

草原与荒漠一年生植物性状对降水变化的响应

闫建成,梁存柱,付晓玥,等

摘要:草原与荒漠生态系统中一年生植物是高度顺应气候波动、特别是降水波动的特殊类群.本试验以内蒙古草原与荒漠区4种一年生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5,20,70和150 mm 4个有效降水梯度,分析了4种一年生植物物候及其形态等性状对降水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草原与荒漠一年生植物类群生长期通常在40~90(<100)d;随降水梯度的增加,一年生植物的生长期、植物高度、叶长、生物量等均增加,5 mm有效降水能基本完成生活史,70 mm有效降水资源分配达到最佳化,结实量最大;一年生猪毛菜类在不同降水条件下的物候期长短的变化比一年生小禾草类小,倾向于以调整生殖生长期的长短的方式,减少结实量为代价加速种子成熟的方式响应降水量不足;一年生小禾草类能根据降水量变化及时调整各物候期长短以适应生长和繁殖;相同降水条件下小禾草类植物的生长期相对较长;在适应方式上,猪毛菜类植物表现出更强的避旱能力,而小禾草类植物则表现出相对更强的耐旱能力.

关键词:一年生植物;植物性状;模拟降水;物候;适应策略

来源出版物:草业学报, 2013,(1): 68-76联系邮箱:梁存柱,bilcz@imu.edu.cn

被引频次:10

河西走廊中部两种荒漠植物根系构型特征

单立山,李毅,任伟,等

摘要:在河西走廊中部,采用挖掘法挖取红砂和白刺根系,应用拓扑学与分形理论分析了根系构型的特征.结果表明:2种荒漠植物根系的拓扑指数均较小,根系分支模式均近似为叉状分支结构.红砂和白刺根系具有较好的分形特征,其分形维数分别为(1.18 ±0.04)和(1.36±0.06);分形维数、分形丰度与根系平均连接长度均呈显著正相关.2种荒漠植物根系的平均连接长度均较大,以扩大植物的有效营养空间,从而适应干旱贫瘠的土壤环境.2种荒漠植物根系分支前的横截面积等于根系分支后的横截面积之和,验证了Leonardo da Vinci法则.对17个根系构型参数进行主成分分析,根系拓扑指数、根系连接数量、逐步分支率和根系直径4个根系构型参数能很好地表示2种荒漠植物根系构型特征.

关键词:荒漠植物;根系构型;拓扑指数;分形维数;分支率;连接长度

来源出版物:应用生态学报, 2013,(1): 25-31联系邮箱:李毅,liyi@gsau.edu.cn

被引频次:9

贝壳砂生境干旱胁迫下杠柳叶片光合光响应模型比较

王荣荣,夏江宝,杨吉华,等

摘要:以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3年生杠柳(Periploca sepium)苗木为试验材料,模拟设置贝壳砂生境下的4种水分梯度,利用CIRAS-2型光合作用系统测定杠柳叶片在不同干旱胁迫下的光合作用光响应过程,采用4种光响应模型进行拟合分析,以比较贝壳砂生境干旱胁迫下适宜的光响应模型,探讨最佳光响应模型参数对干旱胁迫的适应规律.结果表明:4种模型对杠柳叶片光合作用光响应过程拟合效果的优劣顺序为: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指数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后3种模型均为没有极值的函数,故不能很好地拟合光响应曲线光抑制过程,并不能直接求解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和光饱和(LSP).光响应参数拟合效果最佳表现为: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的暗呼吸速率(Rd),直角双曲线模型的光补偿点(LCP),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的Pnmax和LSP.4种光响应模型对干旱胁迫具有不同的适应性,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适应各种水分条件,直角双曲线模型和指数模型较适合轻度干旱胁迫条件,非直角双曲线模型较适合重度干旱胁迫条件.随干旱胁迫的加剧,光响应参数表观量子效率(AQY)、Rd和LCP先升高后下降,净光合速率(Pn)、Pnmax和LSP逐渐下降.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LSP分别比对照下降5.2%、16.3%和34.5%,Pnmax分别比对照下降17.8%、39.0%和59.0%.水分充足条件下,杠柳叶片光能利用最强,光照生态幅最宽;重度干旱胁迫下,杠柳叶片表现出明显的光饱和、光抑制现象,光能利用减弱,光合能力受到较大限制.

关键词:光响应模型;净光合速率;光合参数;贝壳堤岛;土壤水分

来源出版物:植物生态学报, 2013,(2): 111-121联系邮箱:夏江宝,xiajb@163.com

被引频次:9

福建农林大学校园植物区系特征

叶宝鉴,兰思仁,李明河,等

摘要:对福建农林大学校园植物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福建农林大学校园植物丰富,共有种子植物1458种,隶属于168科843属.其中,原生植物137科469属696种,外来植物132科498属762种.(2)地理成分复杂多样,以热带分为主;外来植物科、属的地理分布型多于原生植物;外来植物与原生植物科、属地理分布型的相似系数分别达76.9%、84.7%,属的相似系数高于科的相似系数,外来植物在校园内的适生比例很高.(3)与国内其他农林类高校相比,福建农林大学校园的植物有很高的丰富度.

关键词:福建农林大学;校园;植物区系;地理分布型

来源出版物: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1): 51-56联系邮箱:陈世品,fjcsp@126.com

耳鼻咽喉科学

被引频次:10

TLR2和TLR4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顾兆伟,曹志伟,王韫秀,等

摘要:目的:检测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2,TLR2)和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蛋白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鼻窦炎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62例鼻窦炎鼻息肉黏膜组织中TLR2和TLR4蛋白的表达和分布,同期选取5例正常筛窦黏膜组织进行对照.按照1997年海口制定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鼻内镜下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将其分组,比较各组间TLR2和TLR4表达程度的差异.结果:①TLR2、TLR4主要表达在鼻腔黏膜上皮细胞、固有层炎性细胞及黏膜下层腺体的胞浆和胞膜上.②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各型各期均较对照组高;并且随着分型的升高,TLR2、TLR4的表达量也随之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R2和TLR4在鼻窦炎鼻息肉中的表达可能与鼻窦炎鼻息肉的发病机制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关联,TLR在该机制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鼻息肉;toll样受体2;toll样受体4

来源出版物: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13,(1): 43-47联系邮箱:曹志伟,caozw2008@yahoo.com.cn

被引频次:8

耳鼻喉科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谭亚荣,孙玉梅,刘发香,等

摘要:目的:探讨耳鼻喉科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0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耳鼻喉科患者37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52例发生了术后并发症,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耳鼻喉科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感染并发部位(P=0.000,HR=14.283,95.0%CI:9.365~21.038)、手术时间(P=0.000,HR=13.716,95.0%CI:7.147~20.275)、住院时间(P=0.002,HR=15.208,95.0%CI:8.918~24.237)、抗生素使用(P=0.000,HR=14.054,95.0%CI:8.163~21.739)、高血压(P=0.000,HR=13.976,95.0%CI:7.926~22.385)均是耳鼻喉科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控制耳鼻喉患者术后感染和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可以明显改善预后.

关键词:耳鼻喉;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出版物:医护论坛, 2013,(2): 182-183

被引频次:8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结膜炎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朱建霞,邓玫,陈雁英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结膜炎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0例过敏性结膜炎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内服和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过敏性结膜炎显效率高,过敏性鼻炎显效率显著高,半年复发率低(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合并过敏性结膜炎效果好.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炎

来源出版物: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2): 195-196

被引频次:7

败丹黄灌洗液鼻腔灌洗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影响

陈新野,张春林,洪海裕,等

摘要:目的:观察败丹黄灌洗液在围手术期鼻腔灌洗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wNP)患者的手术愈后影响.方法:选择90例2008年10月—2010年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CRwN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鼻内镜手术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同时采用鼻腔灌注抽吸装置进行鼻腔灌洗,治疗组采用败丹黄灌洗液,对照组给予庆大霉素加地塞米松盐水,将药液在鼻腔保留15 min.14天为1个疗程,第1个疗程,1次/3天;第2个疗程,1次/5天;第3个疗程及以后,1次/7天,随着时间推移,灌洗次数逐渐减少.分别对鼻塞、鼻漏、嗅觉障碍、头面部不适或疼痛4种临床症状进行VAS评分;鼻内镜检查采用Lund-Kenenedy量化评分法,评价息肉大小、黏膜水肿、瘢痕及鼻腔结痂情况,填写SNOT-20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调查.上述评估分别在术前及术后1.5、3、6个月进行,并在1年后对患者进行综合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1年后治愈率分别为79.25%和76.92%,总有效率为90.57%和84.6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鼻腔清洁时间及上皮化时间分别为(2.15±0.13)周、(9.17±1.67)周,早于对照组(2.65±0.15)周、(10.71 ±3.1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8周时治疗组治愈而结束灌洗22例,对照组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5、3个月VAS总分,及术后3个月单项评分,术后6个月、1年鼻漏评分均优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1.5个月鼻内镜总分和鼻黏膜水肿及鼻分泌物等单项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组术后1.5、3个月SNOT-20量表质量总分及五大指标积分较对照组积分减少(P<0.05).结论:败丹黄灌洗液鼻腔灌洗在鼻窦炎围手术期运用,能减轻术腔炎症反应,缩短术腔清洁时间,加快上皮化进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手术疗效,尤其在围手术期1.5~3个月,其治疗作用更为突出.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败丹黄灌洗液;中药配方颗粒剂;鼻腔灌洗;鼻腔灌注抽吸装置;围手术期

来源出版物: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2): 180-185联系邮箱:陈新野,zsufivehos@163.com

被引频次:7

地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分析

李琪,袁伟,白杨,等

摘要:目的:分析地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入选在我院门诊及住院部诊疗的65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其中研究组(n=35)患者口服地氯雷他定片5 mg,1次/晚;而对照组(n=30)患者口服安慰剂,1次/晚,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2 w.治疗后观察地氯雷他定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流涕、鼻塞、喷嚏、鼻痒以及下鼻甲肿胀等症状体征积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上述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也均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研究组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研究组有6例出现轻度的药物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17.14%.结论:地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安全有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过敏性鼻炎;地氯雷他定;安全性;有效性

来源出版物:西南国防医药, 2013,(2): 141-143

眼科学

被引频次:9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费玉喜,张志娟,吴春松,等

摘要:目的: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择Ⅳ~Ⅴ级硬核白内障患者269例291眼,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小切口组,139例157眼)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ECCE组,130例134眼).观察术后视力、角膜散光及并发症.结果:术后小切口组和ECCE组比较,裸眼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散光、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组更优.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好、角膜散光小、并发症少等优点,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硬核白内障

来源出版物:现代医院, 2013,(2): 34-36

被引频次:8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治疗近况

靳秋分,丁淑华

摘要:目的:概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治疗近况.方法:通过文献检索,阐述DR与糖尿病(DM)病程、血脂、血压及尿微量蛋白之间的关系;从西医治疗、中医治疗两个方面论述DR的治疗近况.结果:DR是一个长期的病理过程,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治疗上,主要是在控制高血糖、高血压、高血黏度等全身治疗的基础上,按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分型、分期采取相应的治疗,如药物、激光和手术.结论:在临床上应该重视DR的预防,定期复查眼底,早发现、早治疗,对降低DR的患病率和致盲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尿微量白蛋白

来源出版物:中医学报, 2013,(1): 98-101

被引频次:8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结膜炎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朱建霞,邓玫,陈雁英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结膜炎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0例过敏性结膜炎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内服和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过敏性结膜炎显效率高,过敏性鼻炎显效率显著高,半年复发率低,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合并过敏性结膜炎效果好.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炎

来源出版物: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2): 195-196

被引频次:8

玻璃体腔内注射 Avastin 联合睫状体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刘红,秦平

摘要: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Avastin联合睫状体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16例(16眼)虹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25 g·L-1Avastin 0.05 mL,并联合睫状体光凝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眼压、视力、虹膜新生血管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6 例虹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在玻璃体腔内注射Avastin后3 d内新生血管消退.睫状体光凝治疗后3 d平均眼压为(22.4±3.2)mmHg(1 mmHg=0.133 kPa),1周为(19.3±2.5)mmHg,1个月为(19.2±1.7)mmHg,6个月为(18.7±1.4)mmHg,与治疗前(52.1±6.5)mm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未发现眼内炎、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等并发症.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 Avastin联合睫状体光凝可作为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Avastin;睫状体光凝;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玻璃体腔内注射

来源出版物: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3,(3): 216-220

被引频次: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炎症的研究新进展

兰文,陆燕,王春红,等

摘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微血管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新的研究发现视网膜炎症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一些常见的炎症因子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血清、玻璃体、房水中含量增加,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了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就炎症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作用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分析更多的分子机制以寻找可能的治疗靶点.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炎症;细胞因子

来源出版物:眼科新进展, 2013,(2): 197-200联系邮箱:黄振平,hzp2012123@163.com

口腔科学

被引频次:11

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常春荣,韩东,孙尚敏,等

摘要:目的:观察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慢性牙周炎患者40例(治疗组)和健康者50例(健康组).对治疗组患者行牙周基础治疗,采集2组临床参数、龈沟液及血清样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龈沟液IL-6、TNF-α及血清hs-CRP.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龈沟液IL-6、TNF-α及血清hs-CRP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参数、龈沟液IL-6、TNF-α及血清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牙周基础治疗不仅能改善牙周局部临床指标及炎症状况,还能降低血清中hs-CRP水平,利于牙周炎的治疗及相关全身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牙周基础治疗;牙周炎

来源出版物: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3,(2): 135-137联系邮箱:潘亚萍,yap_nancy@yahoo.com

被引频次:10

渗透树脂治疗正畸后牙面白垩斑的一年疗效观察

冯朝华,楚小玉

摘要:目的:评价渗透树脂对正畸后牙面脱矿(白垩斑)的治疗效果及颜色稳定性.方法:对正畸治疗后 6颗上颌前牙均出现脱矿的患者8名(患牙共48颗)进行渗透树脂治疗.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周、6个月和12个月分别在同等条件下拍摄照片.效果分为3级:有效、部分有效和无效.部分有效的患牙测量术前、术后白垩斑(whitespot,W)及患牙唇面的面积(tooth,T),计算出W/T比值(%),统计方法采用两个样本的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数码照片以JPG格式导入Photoshop图像分析软件,转化为8位灰度文件,以柱状图的形式显示被治疗区域牙面的灰度值,对比不同时间点牙面颜色的变化情况,采用非参数 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有效患牙11颗(22.9%,11/48),部分有效37颗(77.1%,37/48),无效0颗.部分有效的患牙术前W/T(%)平均值是31.37%,术后下降为7.99%,P<0.05.术前白垩斑区域灰度平均值是188.07±5.62,术后1周灰度值是143.20±7.03,经Wilcoxon秩和检验,P<0.05;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灰度值分别是136.33±4.54和139.57±3.70,分别与术后1周相比,P>0.05.结论:渗透树脂能明显改善正畸治疗后白垩斑患牙的美观,渗透治疗后的牙面颜色在1年观察期内表现稳定.

关键词:牙釉质;牙失矿质;渗透树脂;美学,牙科

来源出版物: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1): 40-43联系邮箱:楚小玉,billy2@163.com

被引频次:9

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总结

王新,谢富强,潘红,等

摘要:目的:总结应用小型钛板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使用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技术治疗的157例下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经术后6个月、1年、2年随访,评价颌面部形态、咬合关系、骨折对位及愈合情况.结果:本组中151例咬合关系恢复良好,颌面部外形和咀嚼功能得以恢复,张口度正常,治愈率达96.18%.2例术后感染,4例发生钛板折断行二次手术取出,失败率 3.82%.结论: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技术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良好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下颌骨骨折;坚强内固定;小型钛板

来源出版物: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3,(1): 63-66联系邮箱:谢富强,xiefq@lzu.edu.cn

被引频次:8

135例牙隐裂的病因分析与临床治疗

王金川,周霞

摘要:目的:探讨牙隐裂病因及其治疗方法.方法:以135例患者的隐裂牙(共176颗)为研究对象,对其牙位、发病年龄及病因进行分析.结果:牙隐裂好发于30~72岁,以上颌第一磨牙近中腭尖最为多见.对135例176颗隐裂牙综合治疗成功131颗,改善29颗,失败16颗,治疗有效率为90.9%.牙齿的薄弱结构和发育缺陷是牙隐裂发生的内在条件,牙尖斜面是易感因素,而创伤性牙合力是重要的致病因素.结论:牙隐裂治疗的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对于伴发牙髓和根尖周疾病的隐裂牙对其根管治疗后行全冠修复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根管疗法;全冠修复;牙隐裂

来源出版物:重庆医学, 2013,(5): 511-512联系邮箱:周霞,zhoux20020549@163.com

被引频次:8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价

徐金标,孙鑫,魏军水

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期提高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 2007年 1月—2012年1月收治的58例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对其感染部位、感染源、细菌培养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CT、MRI表现以及治疗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并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58例患者感染部位以颌下间隙和眶下间隙最为多见,分别占36.21%、15.52%;感染来源以牙源性感染为居多,共35例占60.34%;影像学检查结果23例脓肿和35例蜂窝组织炎;细菌培养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最高,占22.41%,其对抗菌药物均敏感;经治疗痊愈50例,好转7例,总有效率达98.27%,出现并发症2例,分别是并发败血症和并发边缘性骨髓炎,经积极治疗痊愈.结论:口腔颌面间隙感染应结合各种辅助诊断方法快速、准确作出诊断,采用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法,积极给予有效抗菌药物、对症、控制感染等处理,局部形成脓肿时应及时切开引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诊断;治疗

来源出版物: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8): 1832-1834

(责任编辑姚玉琴)

猜你喜欢

权衡
本期导读
权衡“轻”“重” 吃透密度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择其所爱 爱其所择
权衡
诗性的权衡
最高的权衡境界
拉丁新风
变与不变的权衡
权衡方法及其在法学方法论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