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工作

2015-01-30

中国会计年鉴 2015年0期
关键词:研究生学院培训

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工作

2014年,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培训收入稳中有升,培训层次继续优化;学位教育有序开展,培养规模、质量逐步提高;远程教育取得突破,试运行反馈良好;办学特色进一步凸显,人大代表系列培训、对台学术交流与合作形成品牌;党委换届顺利开展,党建和文明创建持续深化。全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78期,培训学员40 753人次,206 426人天;招收MPAcc硕士研究生100人(全日制60人)。

一、围绕人才发展战略,加强高端品牌建设

(一)高端拓展,短期培训强化品牌建设。

1.重点明确,人大代表系列培训品牌影响持续提升。承办2014年第四期全国人大代表履职培训班。来自27个选举单位的400名全国人大代表参加本期学习班,其中,省部级干部代表38名,包括1名中央候补委员、17名军队高级将领、部分省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两院院士等。11月承办由全国人大培训中心举办的西藏自治区人大代表培训班,学院圆满完成任务并得到代表们的高度评价。在全国人大系列培训的辐射带动下,学院与地方各级人大系统继续保持密切合作,培训对象覆盖了省、市、县、区、乡各级地方人大系统,2014年,学院共举办24期人大代表或人大干部培训班,参训学员2 073人次,比上年有明显增长,人大代表系列培训品牌特色进一步凸显。

2.深耕市场,会计领军人才培训引领效应日渐凸显。2014年,学院相继组织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第九次联合集训暨2014年毕业典礼,以及行政事业类二期、三期、四期、学术类二期、三期、四期、五期、大赛班培训工作和行政事业类第五期面试工作。学院承办的第九次联合集训围绕“慎思、明辨、创新”主题,从中央会议精神解读、经济财政热点解读、军事外交形势解读、经济地理文化解读四大课程模块,组织10场专题讲座,受到领军学员好评。同时,学院联合国内财经专业新闻媒体和讯网,依托“9·8”投洽会网上投洽会平台,举办2014年度后领军人才论坛—中国CFO峰会企业并购与价值创造,推进领军学员毕业后的后续跟踪培养。

3.服务中心,素质提升工程辐射作用不断体现。2014年学院共举办总会计师素质提升工程各类培训班23期,参训学员达2 686人,较上年增长17.8%;中央和地方会计管理机构委托单位33家,较上年增长37.5%。其中: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事业单位类12期,参训 1 120人;其他企业类11期,参训学员1 566人。为保证培训效果,学院加强与主办单位的沟通,根据学员对象适当调整课程设置,满足学员需求。此外,在培训方式上,除课堂面授方式外,学院还通过安排小组讨论、团队建设与拓展训练、各种竞赛活动,加深学员之间的交流,加强团队建设和沟通,为参训学员构建交流、碰撞、提升的平台。

(二)积极探索,学位教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2014年,学院在校研究生达178人,招收录取MPAcc研究生100人(其中全日制60人),首届独立培养的30位全日制MPAcc研究生实现全部毕业、全部取得学位、全部就业。

1.拓宽渠道,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扩大。学院在招生宣传基础上,充分利用短期培训中积累的客户资源,成功实现院内外合作招生,全日制和在职研究生报考和录取人数逐年递增。报考2015年全日制MPAcc研究生人数为568人,计划录取人数为60人,招录比例为9.47:1,明显高于2014年7.85:1的招录比例。同时,学院创新招生模式,与广西注协合作招生,克服在职研究生招生难的客观现实,2014年共招收录取在职MPAcc研究生40人。

2.明确目标,研究生培养模式不断完善。在总结首届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2014年学院对学术交流、实训基地等问题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利用暑期组织研究生参加首届海峡两岸大学生会计文化研习夏令营、2014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新发展研究生暑期学校等学术交流活动,扩大研究生国际化视野。此外,组织参加中国MPAcc案例大赛,在114支参赛队伍中,学院代表队入围全国前60强,进一步扩大学院学位教育品牌影响力。同时,学院加强与相关企事业单位接洽,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包括致同(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厦门建发集团、厦门两岸股权交易中心在内的17家知名企业成为学院学位教育实训基地。

3.搭建平台,研究生就业形势喜人。2014年,学院独立培养的首届全日制MPAcc研究生实现了全部毕业、全部取得学位、全部就业。30位毕业生中1人考取厦门大学会计学博士研究生,1人应聘高校任教,5人考取公务员和事业单位,12人应聘于知名金融机构,11人应聘于大型国有企业和知名民营公司。2013级全日制MPAcc研究生基本落实工作单位,近40%研究生被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录用。

(三)明确定位,远程教育实现新突破。

1.首批课程开发进入尾声。为确保高品质的在线课程,学院向20多位在全国从事理论研究、教学、实务工作中有一定影响的财政和税收专业的专家征求意见,确定29门既符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财税体制改革精神要求,又能够结合我国财税系统实际工作需要的专题课程。已开发完成22门课程,其中财政类5门、税务类8门、公共类9门。

2.宣传推广多措并举。2014年学院完成远程教育门户网站的改版,设置了培训课程、教学专区、财税资讯、培训动态、名师介绍、公开课、学习指南等7大模块,并加强远程教育网站日常运维工作,确保网站内容充实、网页美观、更新及时。此外,学院举办远程教育管理员培训班,就教育平台、课程体系、业务合作展开推介,共有来自全国12家单位的82名相关人员参训。

3.远程培训试点运行良好。学院开展远程培训试点工作,庆阳市地税局、庆阳市合水县地税局、莆田市秀屿区国税局参与试点工作。从试点工作反馈情况看,远程教育的上线课程质量较高,平台运行稳定,客服支持到位,但在课程类别和数量上存在的数量不足等问题。

二、整合资源优势,着力构建核心竞争力

(一)立足学科优势,科研工作成果亮点突出。2014年,学院科研工作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教师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共发表论文23篇(其中境外顶级刊物2篇,权威期刊4篇,核心期刊3篇);出版专著1部、教材1部;3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申报成果并获得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财政部首批会计名家培养工程课题1项,福建省社科积极课题1项);获得多项省部级科研奖励。其中,黄世忠教授获得英国ACCA卓越成就奖,表彰其对我国会计教育和国内外会计审计准则所做出的贡献。蹇薇博士参与撰写的2篇论文(分别为第二作者和通讯作者)在国际顶级刊物《商业伦理期刊》正式发表。

(二)发挥智力优势,支持地方建设成效显著。一是人大代表系列培训中,学院在提供优质会务服务的基础上,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建设,为提升人大代表参政议政能力提供智力支持。二是学院积极响应地方政府号召,参与地方经济建设课题研究。2014年,学院参与了厦门市金融办委托的《两岸金融中心建设》课题研究、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委托的《全口径预决算审查与监督条例》修订课题、民建厦门市委主持的《关于拓宽厦门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渠道的政策建议》课题。

(三)依托地缘优势,对台学术交流开创新局面。对台学术合作与交流作为学院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地缘优势,以学院参与发起设立的厦门市会计交流合作促进会为平台,积极探索两岸高层次财经会计交流合作的可能性。11月22日,学院参与举办了2014海峡两岸管理会计最佳实践论坛。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和高级财务人员共计200多人参加了交流研讨。7月27日,首届海峡两岸大学生会计文化研习夏令营在学院开营,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台湾大学等13所两岸高校的55名大学生参加为期7天的夏令营活动。本次活动对于推动两岸会计文化的传承、提升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会计报》《厦门日报》厦门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报道。

三、规范内部管理,夯实支撑保障体系

(一)周密部署,岗位续聘有序推进。为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形成符合事业单位规律和特点的用人新机制,2014年5~8月,学院开展了在编教职工的岗位续聘工作。为规范续聘程序,制定发布《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事业编制人员续聘工作实施方案》,在续聘工作期间,学院及时公布拟聘岗位情况,广泛征求各部门及教职员工的意见建议,坚持公开、公平、民主、择优的原则,圆满完成73名事业编制人员的续聘工作。

(二)注重落实,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学院结合工作实际,对公务车辆使用管理进行补充修订,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公务车辆使用管理的补充规定》。认真研究学习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加强公务机票购买管理相关政策,为2015年落实公务机票政府采购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制定《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差旅费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差旅费管理,严格差旅费预算,控制差旅费支出规模。为建立按制度管人用规章办事的管理体制,学院在2009年版制度汇编的基础上,对新增和修订的制度进行梳理,收录整理包括综合管理、人事外事、财务管理等6个方面的81项规章制度,制作2014版《制度汇编》并发放至每位教职员工。

(三)规范运作,硬件设施日渐完善。2014年完成部分学员公寓、教师公寓、专家公寓改造,整改面积达18 810平方米;完成了连廊修缮工程,修缮面积2 518平方米;完成教学楼的渗漏整治工程;完成研究生综合楼绿化景观改造工程,改造面积4 646平方米。此外,学院还进一步加强了校园的安全基础设施,在水系周边安装网络摄像机45台,对监控中心大屏幕墙进行改造,监控系统采用全数字化的中央控制和录像存储技术,实现了学院视频监控全覆盖,为安全校园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四、加强党建和文明创建,营造和谐向上校园文化

(一)善做善成,推进教育实践活动后续工作。一是做好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工作,对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工作进行总结,重点对教育实践活动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形成教育实践活动总结报告报送财政部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二是对“两方案一计划”整改任务的落实情况开展了自查工作,为确保整改工作落实到位,学院对每项整改任务明确了责任领导、责任处室和整改期限,并建立整改工作台账,对需要整改的问题逐项进行整改销号,完成一件销号一件,定期更新整改任务落实情况表。截至年底 ,整改任务书中涉及的36项整改工作已全部启动,其中完成整改工作29项,修订出台新制度4项。

(二)预防为主,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一是传达学习2014年全国财政反腐倡廉建设工作视频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的工作部署;组织学习《中共财政部党组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实施办法》;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全国财政系统纪检监察干部业务培训班和厦门市直机关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提高理论和业务水平。二是加强公务接待、公务用车、考察调研、外事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并努力探索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细化、融入规章制度中,形成刚性约束。三是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动态管理工作,针对学院21个廉政风险点,从源头上着手,重点加强对财务、资产管理、采购、基建工程招标、服务外包等环节的监督检查,进一步增强反腐倡廉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坚持民主集中制,强化党委自身建设。7~10月开展换届选举工作,选举产生新一届党委领导班子。

(四)常抓不懈,深化文明创建工作。一是着重从文明行车、志愿服务、道德讲堂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学院文明创建各项工作,并于10月份开展了第十四届厦门市文明单位参评申报工作。二是坚持深入开展助孤助困、结对帮扶活动。三是继续组织青年志愿者到滨海街道演武社区看望慰问孤寡老人和空巢老人。四是组织开展无偿献血活动。五是向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捐赠1个爱心图书室,内含图书1 000册。截至2014年,学院共累计向福建省贫困地区捐建中、小学爱心图书室5个。

(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供稿 王丽娜执笔)

猜你喜欢

研究生学院培训
初等教育学院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学院掠影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