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石油化工业财务会计工作

2015-01-30

中国会计年鉴 2015年0期
关键词:总会计师财务管理

中国石油化工业财务会计工作

2014年,面对国际油价暴跌、国内成品油价格“十一连降”,市场需求不旺、炼化产能过剩的矛盾,面对盈利能力下降、经营现金流减少、付息债务增加、汇率双向波动幅度加大等一系列挑战,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石化集团)财务会计工作,以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转型发展、深化改革、从严管理为主题,全力加强财务管理,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在创效增效、管理创新、基础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石化集团转型发展发挥了保障和促进作用。

一、紧盯利润目标,开展创效增效工作

(一)积极推进“三大计划”协同融合。坚持效益优先,积极推动财务预算与生产经营、投资计划协同融合。强化月度滚动预算管理,坚持用利润、成本费用等效益指标优化生产经营运行,紧贴市场需求安排月度生产经营计划、编制效益预算,引导企业深化产品、原料、装置的结构优化调整,加强运行费用管控,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提升。坚持把资金承受能力与投资规模相衔接,以效益排队安排投资项目,企业投资回报意识进一步增强。

(二)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石化集团上下坚持以全员成本目标管理为抓手,以资源优化为重点,层层落实全口径成本管控责任,严格执行倒逼机制,努力挖掘成本潜力。在人工、折旧等支出同比仍然增长的情况下,公司油气单位完全成本、化工吨产品完全加工费、销售吨油商品流通费分别低于预算25元、132元、14元,炼油业务在加工量低于年度生产计划的情况下实现单位完全加工费与预算持平,初步遏制了近几年成本费用上升过快的势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办公费、会议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车辆使用费、出国人员经费等“六项费用”支出在上年下降17.7%的基础上又下降了24.2%。西北油田分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工程建设公司等46家单位获55项次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奖;江苏油田分公司、联合石化公司等30家单位在物资采购、原油采购、热电、水务业务等方面获奖;西北油田分公司采油二厂“一体化运行、全口径成本管控项目”、济南分公司常减压车间“系统管理法在装置节能降耗中的应用项目”等7个基层单位获得成本管理优秀项目奖。

(三)继续保持低成本融资优势。注重发挥石化集团整体优势,利用财务公司和盛骏公司两个资金平台,持续推进资金集中管理,调整完善融资策略,加强资金统筹运作,综合运用内部委存委贷、发行国际债券、SCP、USCP、组织国际银团贷款等形式,积极筹措资金,不仅按期偿还了债务,确保了生产经营和投资建设的资金需求,并且取得了较好的资金管理效益,全年综合融资成本仅为3.04%。

(四)财务资源优化扎实推进。一是加快清理处置低效无效资产,加速盘活处置待用土地,努力向盘活存量资产要效益。全年处置资产原值126.3亿元,盘活处置待用土地391宗、735万平方米,完成土地权证办理3 613宗。湖南石油加强政企联动,推进权证规范,土地、房产规范任务分别完成100%、97.2%。二是制定流动资产占用管控模型,组织开展清理存货和应收账款,加大外部应收款项清理力度,推进应收票据对外流转,大力压降营运资金占用,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2014年末,各类应收应付款项及存货占用较上年末下降126亿元。化工销售公司严格客户信用管理,货款全部回笼,多年来没有发生一笔坏账。武汉乙烯从严从紧安排资金支付,建立日资金滚动预算机制,节约了财务费用。江汉局对特殊资金实施集中管理,财务费用大幅下降。总部进一步规范关联交易行为,完善了资金结算协调机制,关联交易结算纠纷大幅减少。

(五)争取并落实财税价格政策。积极落实“十二五”财政资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推动国家出台了国内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调整政策。成品油优质优价实施范围稳步推广。中石化企业年金投资油品销售引资项目,成为人社部首个企业年金投资未上市股权试点项目。坚持内部市场化、整体效益最大化原则,动态优化板块之间原油、天然气、成品油、管道运输的互供定价,调整了炼化企业之间互供的氢气、石脑油等产品的定价原则。争取并落实了自用成品油消费税退税、汽柴油连续加工抵扣消费税、油品销售业务重组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等相关政策。河南油田、贵州石油等单位积极争取税收政策支持,在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消费税管控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二、推进财务管理创新,支持公司深化改革

(一)财务共享服务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力推进财务共享服务试点工作,完成了东营财务共享服务分中心的筹建,截至年底东营分中心已经到位300名财务人员,顺利完成了首批13家试点单位的业务迁移工作。积极推进财务共享服务信息系统建设,组织开发一体化共享服务技术平台,支撑了共享服务业务的顺利开展。制定财务共享中心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和财务共享服务目录,明确了企业与共享中心之间的业务界面和责任界面。组织开发费用报销管理系统,完成了胜利油田、齐鲁石化、广东石油等20家企业的试点上线。启动了财务共享服务扩大试点工作,在前期试点基础上选择齐鲁石化、金陵石化、山东石油、江苏石油,进行扩大试点。推进会计档案电子化工作,形成了初步方案。

(二)总会计师职责转变取得新进展。石化集团上下各单位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总会计师职责转变工作,修定了内控制度,细化了总会计师职责权限,总会计师工作介入面明显拓宽、作用进一步发挥。广大总会计师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参与生产经营、投资审查、资产运营、重组改制等价值管理活动,绝大多数企业的总会计师职责实现了转变。调查反映:总会计师的参与权、主导权、签批权、监督权等主要权责,“已经到位”和“基本到位”的达到55%,正在“逐步到位”的达到41%。各事业部、专业公司的总会计师,以做实事业部、建设事业部、实现专业化发展为契机,全面参与公司生产运行、结构调整、重组改革等工作,管理职责有了较大转变;下属各单位总会计师开始全面参与价值管理工作,燕山石化总会计师在深入参与投资、采购等管理的同时,全面负责制定生产经营计划,每月中旬组织生产计划和财务人员对下月所有产品进行盈利测算,亏损的不安排生产,并严格按预算考核兑现。这种事前算赢、直接指导生产的管理办法,为推动公司效益实现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全力支持公司深化改革。面对繁重的改革任务,石化集团总部强化政策研究,精心设计运行方案,加强与国家部委的沟通协调,积极推动各项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石油工程、仪征化纤、石油机械公司等单位,积极克服历史遗留问题多、基础薄弱等困难,全力组织开展尽职调查、盈利预测、业务调整等工作,在改革重组中承担了大量工作任务,确保了石油工程重组上市方案的按期实施。销售企业面对时间紧、工作量大、涉及面广的复杂局面,上下协同,按时完成了资产审计评估、税务筹划、土地房产权证规范等工作,成功完成了重组引资工作。转变总部职能、建设事业部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事业部、专业公司在预算、资产、土地等方面的管理职责和权限基本到位,部分产品定价权已交由事业部、专业公司协商确定,板块内部产品定价权也交由了各事业部、专业公司自主确定。

三、加强管理控制风险,不断夯实财务基础

(一)努力防范财务风险。严控债务规模,优化债务结构,保障现金流正常周转,防控债务发散风险。密切跟踪金融市场变化,及时警示汇率风险,把握结售汇时间窗口,积极防范汇兑风险,减少汇兑损失。规范评估机构选聘,严格审批流程,认真组织评估报告的审核备案,有效防范了资产处置风险,全年审核备案项目138个,评估增值项目124个。坚持套期保值不搞投机,严格执行金融衍生业务计划,有效防范了金融衍生业务风险。组织开展保险业务管理调查,为下一步加强管理打下了基础。

(二)狠抓各类问题整改。一是石化集团总部建立问题整改销号管理制度、实施全程跟踪督导,各下属单位狠抓整改落实,确保了各种内审外查发现问题的及时整改。华东局以整改促管理,修定了几十项管理规定,进一步细化了各类核算项目的管理要求。西北油田、江苏油田不仅整改问题,深究责任,更注重从制度层面找症结,从问题源头抓防范。二是在总部的统一组织下,各单位对照审计署发布的央企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公告,全面开展自查自纠,深入分析原因,认真整改,并追究了相关人员责任。

(三)财务基础不断夯实。会计集中核算管理系统顺利通过验收,全球资金池建设项目完成企业试点,盛骏公司核心系统功能得到提升,股份公司会计报表财务指标库建设初步完成。石化集团财务决算工作被国资委评为2013年决算先进单位。江苏油田实施“721”管理法,按照“首办责任70%、审核责任20%、批准责任10%”的原则,前移了责任关口,提升了会计信息质量。齐鲁石化对财务实施立体式改革,变“两级管理、两级核算”为“一级管理、一级核算”,财务机构减少56%,定员减少59%。山东石油实施跨区域集约化财务核算流程改革,提升了工作效率,财务人员减少115人。广东石油深化电子商务应用,自动开单率80%,人均劳效提高了5倍。高度重视财务培训工作,总部举办CFO、财务业务骨干等培训班11个,培训人员917人次;各单位大力开展学习培训活动,财务人员素质不断提升。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财务部供稿 巩祎昌执笔)

猜你喜欢

总会计师财务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地方协会负责人名录
2018年底前所有三级公立医院须设总会计师
水利财务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加快总会计师职能转型推进中石化价值管理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