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财务会计工作
2015-01-30
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财务会计工作
2014年,中国石油天然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财务会计工作面对经营环境的重大变化,深入贯彻落实公司党组决策部署,围绕落实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方针的中心任务,服务于公司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价值引领、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控债降息、政策筹划、资产轻量化运营和产融结合等为抓手,推动财务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一、 实施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活动,确保公司业绩稳定
把实施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活动作为落实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方针的重要抓手,贯穿于全年工作始终。各级财务部门抓好活动的组织实施,细化工作方案和措施,分解工作任务和责任,加强宣传动员和舆论引导,强化目标进度跟踪监测,注重工作经验成果总结推广,确保了活动顺利深入开展。各专业公司、各所属企业及基层业务单元,围绕工作任务措施的落实,统筹谋划、综合施策,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通过公司上下共同努力,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活动取得实效,投资同比下降21%,主要成本指标增幅得到控制,销售管理费下降9.7%,五项费用(办公费、会议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出国费)下降25%,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增利明显。
二、 调整完善预算和经营机制,发挥财务价值引领作用
一是健全完善三级预算管理架构。落实简政放权要求,增强专业公司预算管理职能。健全以效益为导向的业绩指标体系,提高效益指标在业绩考核中的权重,体现差别化指引。二是强化以工效挂钩为主的激励机制政策。实施预算目标和奋斗目标双目标管理,实行增量工资与超预算利润阶梯挂钩,对落实以效益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健全完善配套经营机制。实施炼化销售一体化运行考核,推行成品油降库激励政策,引导降库促销,减少存货跌价损失超过40亿元。各地区公司持续深化全面预算管理,大庆油田向财务政策机制要效益,实施不同业务板块“收入、成本、投资、效益”一体化运营,健全配套激励政策,推动实现企业价值不断提升;辽河油田、吉林油田开展自主经营试点,有效调动基层积极性;湖北销售公司实行单站预算管理,强化了基层的效益意识;广西销售公司试行加油站经理和客户经理积分制管理,探索了薪酬、职位与贡献挂钩的新思路。
三、 坚持资金平衡运作,完成控债降息目标
面对严峻资金形势,在确保现金流安全稳定前提下,采取多种方式最大限度挖掘资金管理潜力,实现了“四个”降低:有息债务规模同比下降7.1%;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资本负债率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综合融资成本下降0.2个百分点。一是实施资金资源统筹运作。加强全公司范围内“资金池”集中管理,严格落实“年预算、月计划、周控制、日安排”的资金计划管控机制,以收定支、量入为出,有效解决存贷双高难题。二是深化债务融资的集中管理。成功在全球低成本发行2期美元债,增强了资金保障能力,并采取灵活措施有效降低资金成本。顺利完成中哈天然气管道等项目融资,保障对俄原油贸易资金的平稳运行,为海外重大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三是创新资金管理思路方法。实行上市企业存货占用资金和成品油外采资金差别化负息政策,发挥资金价值导向作用。推进商信通和票据集中贴现,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为公司补充了现金流。四是强化资金风险管控。深化外汇资金集中管控,统一结售汇管理,保障敏感地区资金需求。加强大额资金运营监控,严格参控股公司融资、担保管理。加大内部结算管理和外部欠款催收力度,遏制内部应收账款上升势头,实现了外部应收账款大幅下降。密切关注资源国汇率利率走势,最大限度减少汇率损失。
四、落实财政税收价格政策,为公司发展奠定基础
在宏观经济下行、财政政策趋紧背景下,国家调整和出台一批重大财政、税收和价格政策,有力增强公司发展后劲。一是天然气价格并轨。国家发改委发文明确非居民用存量气门站价格提高0.4元/方,两广门站气价提高0.12元/方,进一步放开进口LNG气源价格和页岩气、煤层气、煤制气价格。二是国家调整石油特别收益金征收政策。石油特别收益金起征点由55美元提高为65美元。三是落实一批重大税收优惠政策。矿补费并入资源税,取消油气价调节基金,出台水土保持补偿费政策等重大财税政策,降低了公司税费,缓解了企业地方纠纷,支持了相关业务的健康发展。四是开展国际税收协调筹划。梳理优化海外项目税收架构,制定俄罗斯等地区业务纳税筹划方案,协调解决哈萨克斯坦中哈天然气管道增值税退税、苏丹项目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争议等事项,有力支持了海外项目运营。
五、推进重大资产重组工作,提高资产资本运营质量
一是稳妥推进重大项目重组。做好重大管道资产重组和下游天然气利用业务整合方案顶层设计,注重对内对外沟通协调,为下一步工作开展做前期准备。二是推进资产轻量化运营。开展公司低效无效资产清查摸底。盘活土地资产,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土地处置收益。加大闲置资产处置调剂力度,创新采用金融手段等方式集中处置低效无效资产。三是积极探索推进混合所有制。按照公司党组统一部署,持续推进国新公司和中油勘探两大境外合资平台建设。积极推进未动用储量合作开发、新疆销售等的合资合作,健全合作项目商务运作和财务管理模式,确保规范有序运营。四是强化股权全生命周期管理。落实股权投资责任,严格股权投资项目考核,加快投资回收。开展股权项目评价,促进提升股权项目管理水平。
六、做强做优金融业务,助力主业发展
加强金融业务统筹管理,增强以融促产能力。2014年,金融业务克服宏观经济形势的严峻影响,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产融结合迈出新步伐。金融企业在境内外资金集中管理、对外融资、合资合作、保险管理等方面继续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助力油气主业发展。金融业务发展保持上升势头,产融结合的路子越走越宽、思路和办法越来越多、效果越来越好,在公司战略层面的地位进一步显现、空间进一步拓展。
七、加强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强化决策支持和协调沟通
一是增强财务决策支持能力。建立总部整体资源配置优化模型,为公司生产计划安排提供运行指导建议。深入开展不同层次的经济活动分析,为生产运行优化提供财务信息支持。特别是针对公司外部经营形势变化及油价下行趋势,开展专项分析测算,及时提出对策建议,有效发挥了财务决策支持作用。二是顺利完成业绩披露和关联交易上限申请。健全业绩报告编制制度,加强资本市场预期引导,圆满完成2014年年报及各期报告的披露工作,资本市场评价正面。经过总部和地区公司周密组织和扎实准备,股份公司2015~2017年关联交易上限申请高票通过。三是积极配合做好审计检查和问题整改。各级财务部门配合做好国家审计署经济责任审计和国资委监事会监督检查工作,强化全过程组织协调,深入开展审计问题专项整治,促进提升公司合规管理水平。四是组织开展税收自查及专项检查。公司所属千余家纳税单位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要求,全面开展税收自查,并配合做好税收风险管理抽查和消费税现场检查工作。
八、深化财务基础管理建设,提升财务服务和管理水平
一是财务决算时效和质量不断提高。通过广大财务人员共同努力,公司2014年财务决算满分通过财政部、国资委现场审核,股份公司财务报告连续16年获得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公司首家向财政部报送XBRL财务报告文件,一次性无缺陷通过。二是抓好财务制度建设。承担财政部《石油石化行业产品成本核算规程》的起草工作。紧密结合国际国内会计准则变化调整,及时修定会计手册,制定或修定《股份公司独立性准则》《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应收款项管理办法》《商业汇票管理办法》《税收管理手册》等一批规范性规章制度。编制了苏丹等10个国家《分国别纳税筹划指引》,促进提升国际税收筹划水平。同时,积极研究健全油气商业储备管理,确保规范运作。三是持续推进财务信息系统集成整合和有效融合。强化财务信息化建设统筹规划、归口管理,加快ERP与FMIS深化融合,完成了财务系统统一界面工作,实施集中报销平台和网上报销系统整合,实现了司库系统与资金管理平台版本统一及系统集成。四是强化财务队伍建设。加大核心业务、重点业务和国际业务培训。首次举办公司总会计师培训班,分两批对总会计师和财务主管领导进行轮训,课程设计和师资聘请坚持高层次高质量,达到了预期效果。开展全国会计领军人才、金融管理人才选拔,截至2014年公司有全国会计领军人才25名,居国内企业首位。“中国石油资金管理”被英国权威杂志《今日财资管理》授予2014年度亚当斯密亚太地区最为瞩目奖。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财务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