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财务会计工作
2015-01-30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财务会计工作
2014年,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财务会计工作紧紧围绕“创造价值”中心任务,以管资金、控风险、强管理为主线,切实加强财务管理体系化、个性化、数量化、信息化建设,有效应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全力克服融资难、融资贵的现实困难,切实满足企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进一步提高集团公司财务资源调控能力,初步实现打造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目标,为集团公司转型升级、打好三大攻坚战提供有力的财务支撑。
一、提高资金管控效率,提升资源配置能力
(一)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融资方式。一是进一步打通与国有四大银行融资渠道,与11家商业银行合作,累计获得授信额度1 595亿元。二是充分利用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方式扩大直接融资规模,累计直接融资600余亿元,共计节约财务费用17亿元以上。集团公司债券余额为268.4亿元(总部为188.4亿元)。三是有效维护债券市场信用等级,集团公司债券评级始终维持在AAA水平。四是积极探索境外低成本融资渠道,集团公司进入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集中运营管理试点名单,完成资格申请的申报工作。
(二)推进司库管理、提升资金集中。一是完善资金集中管理制度,扩大资金集中管理范围。修定资金集中管理暂行办法及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资金集中管理行为、优化资金集中管理流程。二是加大资金集中管理考核力度,将资金集中度、银企直联进度纳入总会计师年度考核指标,分类拟定35户企业总会计师资金集中度量化考核指标。三是稳步推进司库集中管理平台建设,已完成银企直联账户授权361个,实现司库系统在120余户企业的正式上线(试运行)。四是充分发挥财务公司资金经营平台作用,资金集中日均余额同比增加6.23亿元;汽车金融信贷余额较年初增加53.96亿。
(三)加强“两金”治理,突出资金效率。一是加大“两金”指标对标力度,开展与中央企业平均水平季度对标,提示存在的问题,督促企业内部整改。集团公司“两金”占比同比下降15.9个百分点,低于中央企业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二是开展应收账款和存货类低效无效资产清理,坚持应收账款风险月度滚动评估,全年清理存货和应收账款15亿元,“两金”同比增幅低于营业收入增幅8.4个百分点。三是大力开展现金流指标考核、对标、看板、预警管理,尤其是针对重点亏损工业企业制定了评价办法,强化对其经营现金净流量的考核。
二、突出财务风险管控,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一)严控负债规模,重点监管高债务风险企业。一是制定加强债务风险管控方案,把11户重点企业纳入债务风险监控范围,其中重点监控7户、重点关注4户。二是逐户核定年度信贷规模控制额度,从严控制亏损企业新增负债。三是加大企业资金运行监测力度,对天威保变、嘉陵股份、轻骑股份和建设股份等经营困难、资金紧张的企业,加强其资金运行情况监测和协调,落实倒贷资金来源,防止新增财务危机风险点。
(二)加强财务预警,实行风险提示看板制度。一是建立财务风险指标警戒线监测评价制度,按季度对超警戒线的企业进行分类排名评价。二是开展季度财务风险提示,选取毛利率、资产负债率、经营活动现金流3项关键指标,设定红线标准,全面清查高风险、低盈利的企业,累计对24户成员单位进行财务风险提示。三是加强财务风险预警看板管理,在月度、季度分析中对亏损前10名和减利前10名企业进行预警,督促企业整改落实。
(三)强化风险处理,积极应对天威财务危机。一是全力争取金融机构支持,确保天威保变资金链安全。加强与财务公司和合作银行的沟通、协调,维持输变电产业正常生产经营。二是密切关注债券市场对天威集团财务危机的市场反应。做好天威集团债券主承销商、评级机构以及银行间交易商协会的沟通协调,维护集团公司资本市场形象。三是做好天威集团财务危机应对预案,防止风险向集团公司蔓延。
三、努力打造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体系
(一)着力夯实财务管理基础,推进财务体系化建设。一是以全面预算为统领推动财务管理的横向一体化和纵向精益化,重点关注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融合,坚持工资总额与经营效益联动、投资收益与资金投放联动,打通预算与核算边界,推动预算管理工具落地实施,努力增加预算管理深度。二是狠抓会计信息质量,规范财务决算和财务快报编报标准,报表准时报送率始终保持90%以上,会计信息质量大幅提升。三是持续推进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在进一步完善二级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大力推动三级及以下成员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实现集团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全覆盖。四是完善财务队伍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总会计师委派管理、业务任职资格核准、专业履职绩效考核等系列制度,加大总会计师述职管理、重点任务管理、履职考核力度,制定财务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组织财务人员参加全国会计领军人才选拔、CMA考试认证、新会计准则培训,有效提升财务队伍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二)着力推行分类管理,突出经济运行和财务管控效果。一是分类制定工业企业、财务公司、资产公司、商贸企业等行业经营业绩考核办法,突出分类考核指标针对性,引导企业提升经济运行效果。二是针对重点亏损企业设定个性化考核指标,签订《限期扭亏责任书》,加大止亏、减亏、扭亏督促力度,指导亏损企业不断改善运营质量。三是准确把握行业特点,通过加强集团对标、板块对标、财务绩效对标、经营绩效对标等方式,深入开展对标管理,提升经济运行监控的针对性。四是突出管理会计工具应用重点,根据企业的不同特点确定管理会计推进类型,“分版本”推进管理会计工作。
(三)着力落实数量化管理措施,提升财务精细化管控水平。一是深入推进11项数量化管理会计工具应用,实施必须推进和鼓励推进的分类推进模式,编制7项工具指导手册,收集整理超过40项管理会计工具应用典型案例,获美国管理注册会计师协会(ICMA)2013~2014年詹姆斯·巴洛奇杰出贡献奖。二是持续优化经济运行监控,建立月度、季度、半年度各有侧重的分析监控体系,加强对整体经济运行质量效益和风险管控的关键指标的分析和监控,强化对标分析、趋势分析和问题分析,有效发挥绩效看板、管理短板、财务诊断、预警提示等监控措施的干预效果。
(四)着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发挥财务信息化决策支撑作用。一是加快司库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启动全部43户二级成员单位及其主要分子公司的司库信息系统客户端上线和银企直联账户授权工作,年内实现对全部单位在合作金融机构的资金业务数据、业务类型、资金存量和流量、资金异动等各类综合信息的实时查询和监控。二是全面推进基于管理会计应用的财务信息系统升级项目,确定全面预算、标准成本管理、会计集中核算等3大系统作为升级重点,完成项目建议书编制和评审,开展财务信息化体系设计,完成11户试点企业的推广工作,其中涉及全面预算4户、标准成本4户、会计核算7户。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财务部供稿 郭菲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