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下水污染场地的恢复措施探讨

2015-01-30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5年11期
关键词:原位污染源水平井

杨 强

(杭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浙江杭州 310014)

地下水污染是我国水资源利用的一大难题,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所以在治理过程中要合理应用治理方法,要本着控制污染范围,提高恢复效率为基础,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规则性控制。

1 地下水污染控制和恢复的原则

地下水污染控制要总结出相应的控制方法和控制原则。首先要保证去除污染源,要将污水进入地下土层的来源和渠道作为控制关键,其次在后续的污染治理中要避免污染源的扩大。任何污染源在控制中都要提高水污染的修复能力,要有效避免二次污染,和进一步扩大。我们在污染整治过程中发现污染源控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单一的治理已经不能满足治理速度,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治理速度低于污染速度的现象,所以在采取污染控制的同时,要做好对污染源的控制。另外要做好对污染物的控制,任何污染物和污染源在控制中都要利用有效方法进行综合控制才能够达到理想效果。地下水污染场地恢复控制方法

1.1 异位恢复法

这种恢复形式是直接将污染土体开挖,如果污染范围较小可以直接采取这种形式挖除土体。就处理效果来看对于小范围的污染问题,这种方法能够达到料号的处理效果。但是污染面积一旦增大,要想挖除土体就变得不现实。对于污染面积较大的现象可以采取抽取处理方法,既先抽取已被污染的地下水,通过表面处理形式加入微生物,使整体的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有所减小。保证含水层中的污染物质能够得到更好的清除,目前抽取法在使用性质上也发现了较大的改变,新型的活性剂通过增强性来提高地层介质颗粒上的有机物来提高整体溶解性,使污染效果得到控制。除此之外针对不同水层中污染地下水抽取性来看,采用环境工程污水处理方法进行控制的形式还有很多。

1.2 的原位处理方法

对于污染土壤可以根据污染恢复形式进行处理,原位处理的主要形式如下:井中汽提方法。通过挖井至蓄水层,并在井中注入地下水进行循环。通过地下水中挥发性来气化污染物。井中汽提法能够进入蓄水层中进行微生物降解。有的部分在处理后的地下水能够通过气包带,渗出。未被处理的地下水可以重底部和表面直接抽取出来。此外部分地下水又经过二次循环被抽出,以此达到整体循环。直到完成循环处理。

1.3 空气搅动法

空气在搅动时能够影响到含水层中的砌体稳定性,使地下水中的污染物气化,这种现象可以通过增加氧气浓度来实现。通过加氧处理,地下的氧气浓度能够提高微生物的降解作用。这种处理方式要保证微生物处理为主,实际挥发为辅。所以的空气搅动都是通过土壤和地下水的大量进行挥发处理。地下所存在的挥发性和半挥发物质也很多所以在操作过程中尽量选择物质均匀、渗透性好的场地。

1.4 水平井技术

水井技术在环境治理中应用较多,它能够结合原位微生物治理、空气搅动、真空抽取、土壤冲洗、等多种技术。在水平井技术中需要布置花管,来扩大污染物质的接触面积,以此来扩大水平井的处理效率。水平井的内部环境要保证与天然环境一致,这就能够扩大水平方向的传导效率,另外定向式水平井可以应用在有地下结构物的地区,但是钻井深度不宜过大,通过原位改变方法来控制好污染环境和温度控制特性,有利于污染物的去除。然后利用气体提取方法进行处理,保证蒸汽法最好控制为中等或高渗透性的地层。

1.5 处理墙/反应带方法

处理墙方法是一种被动的处理形式,尤其在污染源控制上从开挖槽的控制入手,并且通过添加反应介质来扩大地下水流径的处理,所有的污染物在处理上要依靠多种材料,例如反应介质的填充物包括铁、微生物、活性碳、泥炭、蒙脱石、等物质。这些物质在整体的处理中要能够充分和水发挥作用。

2 微生物处理方式

所有的微生物在处理和控制上都能够针对有机污染介质来完成,这项处理技术应用较早,在很多有机污染物的处理上都可以发生降解,并且微生物处理方法的应用十分普及。例如微生物控制形式上都是以污染物的好氧性为基础,地下水中很多环境都有氧气。例如每1mg的油污在处理中需要2.5mg的氧气。这就使地下的氧气被很好的应用,其次可以通过氧气注入形式创造出反应环境。

3 自然衰减方法

当有机污染物泄漏进入土壤或地下水中,会存在一些天然过程来分解和改变这些化学物质。这些过程统称为自然衰减,它包括土壤颗粒的吸附、污染质的微生物降解、在地下水中的稀释和弥散。由于土壤颗粒的吸附,使一些污染物不会迁移到场地以外,微生物降解是污染物分解的重要作用。稀释和弥散虽不能分解污染物,但可以有效地降低许多场地的污染风险。需要注意的是污染物一旦和地下水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环节就会终止衰减,所以单一的自然衰减法只是维持了水源的稳定状态,要想做到恢复污染场地还要进行进一步处理。

4 结语

地下水资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广大地区开展地下水污染场地恢复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目前我国地下水污染场树木较多,而且污染物和污染机理存在较大的不同。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将成为主要的工作方向,本文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污染恢复的防护措施,望为广大同行积累经验。

[1]张胜田,林玉锁,华小梅,徐亦刚,田猛,江希流.中国污染场地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06).

[2]赵勇胜.地下水污染场地污染的控制与修复[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7(02).

猜你喜欢

原位污染源水平井
手指复合组织块原位再植20例疗效分析
水热法原位合成β-AgVO3/BiVO4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催化性能
气相色谱法测定固定污染源有组织废气中的苯系物
持续推进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全覆盖
煤层气新型“L”型水平井精确连通技术研究
未培养微生物原位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十二五”期间佳木斯市污染源排放状况分析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 青政〔2017〕23号
浅论水平井压裂酸化技术的改造
水平井段超临界CO2携岩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