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州区危险废物处置监管现状和对策研究

2015-01-30李祥余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5年11期
关键词:危废通州区危险废物

李祥余

(南通市通州区环境保护局 江苏南通 226300)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危险废物(以下简称危废)数量的种类逐年增多。由于危废具有腐蚀性、致毒性、易燃性、爆炸性和感染性等危险特性[1],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存在着潜在的危害,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关注。然而,我国危废污染防治工作起步晚,基础薄,仍然面临底数不清、处置能力不强、监管技术薄弱、环境污染风险突出等问题[2]。因此,加强危废管理的研究,对改善环境、防治污染、规范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通州区危险废物处置管理现状

1.1 危废处置基本情况

目前,通州区纳入“江苏省危险废物动态管理信息系统”申报登记的产废单位有85家,持证单位2家,危废产生单位主要涉及钢丝绳、电镀、化工、电子元器件、船舶钢结构、机械加工铸造等行业。由于医疗固体废物主要由通州区卫计委实施统一管理,因此本文的研究对象只针对纳入环保局管辖范围内的85家产废单位,不涉及危废经营单位和医疗危废产生单位。

据统计,2014年全年通州区危废产生单位网上申报率高达99.89%。危废产生量为12525.28t,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量11245.53t,委外处置率达89.8%。产量排前五名的危废名称和产量分别为废酸(HW34)5758.05t、油 /水、烃/水混合物或乳化液(HW09)3138.27t、其他废物 (HW49)2099.67t、表面处理废物(HW17)540.31t和染料、涂料废物 (HW12)309.65t,合计为11845.95t,占产废总量94.6%。产量排前十名的企业危废产量合计达8216.89t,占85家企业所有总量的65.6%。

1.2 危废管理总体概述

为加强对危废产生单位的监督管理,准确掌握全省危废产生与处理处置状况,江苏省环保厅在2011年8月在全省试行“江苏省危废动态管理信息系统”中“危废产生源管理”模块,但执行效果不理想,申报率较低。随后,2013年9月,在南通、连云港、镇江三市试点积极推进危废转移网上报告制度,通州区作为南通市的一个区也率先落实执行了这项制度,申报率急速提高。自2014年4月15日起,江苏省内全面实行危废转移网上报告制度,至此,省内危废申报登记和转移制度完全形成,危废省内转移实行电子联单,取代了先前的纸质“五联单”。利用便捷高效的信息化监管手段,危废产生单位将转移过程进行网上报告,环保部门加强事中和事后监管,不仅节约了企业运行成本,也提高了环保部门的工作效率。

2 通州区危险废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危废处置能力明显不足

通州区暂时没有危废处置中心,且危废危废品种繁多,产生单位分布较散,区内危废处置能力严重不足。加上自2013年6月19日“两高”环境司法解释实施后,全国各地急需无害化处理处置的危废量大幅增加,危废处理处置能力不足、跨省(市、县)转移难的问题进一步凸显。有危废处置经营单位的省、市、县也都优先处置自己本地的危废,甚至有的地方政府或环保部门直接不允许当地危废处置企业接受外地的危废,否则不予以审批。因此,通州区有些企业虽与如东、天津等处置单位签订了合同,也无法将危废转移出去。

2.2 企业危废管理意识淡薄

近些年来,尽管通州区环保局强化了危废环境管理,特别是“两高”司法解释出台后,进一步加大了危废安全、规范化处置的宣传;但产废单位危废环境管理法律意识薄弱,没有认识到危废管理的重要性,无专人负责危废管理工作,未尽到企业主体责任。重废水废气治理,轻危废管理。加上处置单位难找、企业规模小、技术人员缺乏,难以达到危废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另外,企业不制定年度危废管理计划和应急预案、无危废管理台账或台账不完整、申报不实或种类不全、未分类贮存、超期贮存、贮存场所不达标、未规范处理处置危废等成为共性问题。

2.3 危废底数难以准确掌握

虽然全区实行危废信息网上动态申报和转移,但目前区内产废企业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数据填报一次通过率并不理想,还存在错报、瞒报、漏报的情况;还有一些危废产量很小的企业还未能纳入动态申报系统管理。此外有部分船舶钢结构单位涂装外包,油漆桶等危废由外包单位带走,部分单位产生危废由上游原料提供商回收;同时,还有一些新废物种类出现,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还无法判断是否属于危废,这些都导致无法准确掌握危废底数。

2.4 监管队伍力量亟待增强

通州区没有成立专门的危废监督管理中心,危废日常监管职能在污染防治科,监管人员严重缺乏,目前总共只有两名工作人员,且只有一名是专职,另一名还需要兼顾一些其他工作。但危废规范化管理督查检查任务多、专业性强,需具备一定的综合业务能力,工作人员少,难以应对。另外,工作协调机制不健全,对危废齐抓共管、监管分离的机制尚未有效形成,危废现场监管未得到足够重视;环保部门执法手段、技术支撑能力不足,对于发现的违法行为,危废鉴别能力极为薄弱,调查取证的技术手段非常有限。

3 通州区危险废物管理对策建议

要切实落实《“十二五”危废废物污染防治规划》提出的危废产生单位的危废规范化管理抽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的目标,通州区危废管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多管齐下促进增容减量

要解决危废无害化处置难的问题一方面是要提高现有的处置能力,另一方面就是从源头减少危废的产生,因此以下几点工作势在必行。

3.1.1 鼓励现有危废经营许可单位进行扩建和技术升级。通过在原址上采取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等措施后,进一步扩大危废经营规模。

3.1.2 主动对接南通经济开发区钢丝绳废酸污泥的处置利用项目和南通开发区固体废物综合处理工程项目,通过磋商争取分配更多的废酸和污泥处置量;同时督促先锋街道加快实施日处理能力500t污泥无害化处置中心建设进度。

3.1.3 推进危险废物国控源、省控源等重点源单位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鼓励采取改进工艺设备、实施清洁生产等措施,减少危废的产生量,从而推进源头减量。

3.1.4 加强与上级及其他省市固废监督管理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充分将其他地方一些有充足处置能力和许可出质量的企业引进到通州来,消化区内部分库存危废。

3.2 灵活多样提高环保意识

加强环保宣传力度,提高危废产生企业环保意识。不定期的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危废法律、法规、标准的宣贯。通过开设培训讲座、组织企业现场观摩、发放宣传画报、邀请参加污染环境罪审判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竭力搭建企业学习交流的平台,拓宽企业获得最新环保法律法规知识的渠道,破除企业侥幸心理,推动其树立环保理念、落实企业污染治理的主体责任。

3.3 重拳出击严打违法行为

进一步加大环保执法和钢丝绳、电镀、化工行业专项整治力度,严厉查处危废处置违法违规行为。对危废暂存场建设不规范、危废管理台帐不健全、管理计划或应急预案未编制的企业,一律限期改正;对超期贮存的,要求向环保部门申请备案;对未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危废、危废去向不明的企业,一律立案调查;对无证经营、非法排放、倾倒或处置危废的,依法实施查封、扣押;涉嫌构成环境污染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3.4 千方百计提升执法能力

为了便于与上级环保部门对接和管理,应成立专门的危废监管科室,增加危废监管人员编制和名额,充实监管技术人员,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充分利用现代化先进信息技术,采购一批能够初步满足基层环保开展危废鉴别的设备和仪器,提升危废监管和技术支撑能力,促进危废规范化管理。

[1]丁园,魏立安,刘艳,等.我国危险废物的定义及其存在的问题[J].江西科学,2008,26(3):500-503.

[2]中国行业研究网.《“十二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解读[EB/OL].2014[2015-9-4].

猜你喜欢

危废通州区危险废物
凝心聚力同奋斗 奋楫扬帆向未来——通州区劳模、先进工作者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
以危废焚烧尾气洗涤塔水处理飞灰水洗液的可行性研究
新标准下关于危险废物柔性填埋场运营的思考
上海市金山区危险废物处置现状分析
火电企业危废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危险废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引入环境监理的探讨
产能不足、去向不明,危废监管盲区依然存在
狐狸的把戏(续编二)
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协同处置优势显著
北京市通州区被明确为京杭大运河北起点 五河交汇处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