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干部队伍建设思想及其重要启迪

2015-01-30张永刚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干部人事干部队伍年轻干部

张永刚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河南 郑州 450002)

邓小平干部队伍建设思想及其重要启迪

张永刚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河南 郑州 450002)

邓小平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如要坚持干部“四化”方针、重视培养选用优秀年轻干部、重视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干部管理监督工作等。认真学习和借鉴邓小平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对于现阶段改进党管干部的方法、提高干部队伍的能力和水平、完善工作体制机制、推进干部队伍建设规范化和法制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启迪。

邓小平;干部队伍建设;思想体系;现实启迪

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邓小平非常重视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工作。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着眼于改革开放的新局面,邓小平大刀阔斧地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思想。这些思想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1〕新形势下,全面把握邓小平干部队伍建设思想,对于实现党的十八大重要部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做好干部人事工作具有重要现实启迪。

一、邓小平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新形势、新需要,邓小平对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干部制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提出了一系列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思想,为新时期执政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要坚持干部“四化”方针

用什么人,选拔什么样的干部,是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在相当长时间里关注的重大问题。“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干部队伍存在思想混乱、文化层次低、管理能力差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邓小平根据毛泽东确立的德才兼备标准以及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着眼于当时我国实际,提出应该按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要求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形成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推进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基本方针,即干部“四化”方针。“四化”方针的提出和确定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在我国干部人事工作管理上,毛泽东曾经提出了“德才兼备”的观点,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对这个观点给予了新的解释:“我们选干部,要注意德才兼备。所谓德,最主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在这个前提下,干部队伍要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并且要把对于这种干部的提拔使用制度化。”〔2〕3261980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召开,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首次系统地提出了推动我国干部人事工作的“四化”方针。邓小平指出:“要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使我们的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并且要逐步制定完善的干部制度来加以保证。提出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三个条件,当然首先是要革命化,所以说要以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为前提。”〔2〕361随后,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会议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要按照“四化”方针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这是干部“四化”方针首次写入中央全会文件。随后,干部“四化”又被写入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1992年春天,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讲话“,在讲话中他多次强调,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必须按照“四化”原则,将那些德才兼备的人充实到干部队伍中去。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际相结合,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有关干部队伍建设理论的创新发展,提出了加强我国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的“四化”方针,实践证明,这种创新符合我国实际,同时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二)要重视培养选用优秀年轻干部

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建设高素质年轻干部队伍,是邓小平高度重视的问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多次强调要从确保党的政治路线长期不动摇、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以及社会主义事业万古常青的高度,把建设高素质年轻干部队伍工作当作各级党委头等大事来抓。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要解决干部年轻化问题。1979年12月,在谈到我国现代化建设时,邓小平指出,如果我们不能培养一批年富力强的干部,我国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搞起来。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明确指出,对优秀年轻干部的提拔,一方面要做到快速地把真正优秀的人才选拔上来,同时也要考虑诸多因素,不能太着急,但考虑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如果太慢也会耽误大事的。1986年,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更加明确地指出,培养年轻干部,让党和国家保持活力,是中国共产党长期要做的一项工作。针对当时党内有人担心年轻干部经验不足、提拔到重要岗位可能不能胜任等担忧,邓小平深情地谈到:“同志们回想一下,我们中间许多人当大干部、做大事,开始的时候还不是二三十岁?应该承认,现在一些中青年同志的知识,比我们那个时候并不少。经过的斗争考验少一点,领导经验少一点,这是客观条件造成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嘛。放在那个位置上,他们就会逐步得到提高。”〔2〕324-325在邓小平看来,培养干部要走台阶,一个台阶一个台阶来,这对广大干部更全面地了解国情、熟悉专业以及更全面地对干部进行考验是需要的,但不能固守这种思想,当发现年轻干部中出现好苗子时,要敢于突破,要愿意并且善于给优秀年轻干部成长创造一切机会,要有这个胸怀和气量,在关键时刻还需要老同志能给年轻干部搭个便利的梯子,使他们能够有机会越级提拔起来。实践证明,邓小平大胆选用年轻干部的思想,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干部人事工作向前发展,同时也为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提供了人才保障。

(三)要重视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改革是邓小平整个思想体系的重要脉络,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则是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非常重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问题,早在1980年8月,邓小平就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专门作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报告,从原因、原则以及如何做等方面系统地论述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他明确指出,我们党在过去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时期所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当然与当时党内一些领导人有关系,但党和国家在一些制度特别是干部人事制度上存在缺陷也是重要原因。通过与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进行对比,邓小平指出了我国干部人事制度存在的弊端,强调要通过学习借鉴先进文明成果,大力推动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谈到资本主义社会在选拔人才方面的情况时,邓小平指出,尽管资本主义社会有诸多不好的方面,但是必须认识到,他们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比如在人才的使用和选拔上,他们胆子大,步子走得大,没有诸如论资排辈的束缚,只要发现有合适的人才,就敢于大胆使用,并且认为这种做法理所当然,这些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在谈到改革的目的时,邓小平明确指出,就是要通过改革,建立一个干部能上能下、进口和出口通畅的管理机制,积极营造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的良好社会环境。在谈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具体内容和方向时,邓小平认为:“关键是要健全干部的选举、招考、任免、考核、弹劾、轮换制度,对各级各类领导干部(包括选举产生、委任和聘用的)职务的任期,以及离休、退休,要按照不同情况,作出适当的、明确的规定。”〔2〕331在邓小平的推动下,中央于1982年正式颁布了《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在邓小平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思想的指导下,1984年中央出台了“管少、管好、管活”干部的原则,下放干部管理权限,充分调动了各级人事管理部门的积极性。在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明确强调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公务员制度,要根据分类管理的原则,推动我国干部人事工作。与此同时,我国还在干部的选拔、任命、交流、考核以及如何培养年轻后备干部等单项改革方面进行了试点。

(四)要加强干部管理监督工作

党的各级干部掌握着国家权力,管理监督干部的目的在于约束规范干部行为,使他们能够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证权力不会被私用、滥用。我国拥有一支庞大的干部队伍,如何有效地监督管理他们,是邓小平长期思考的重大问题。1950年6月,全国刚刚解放后不久,邓小平就向中央建议成立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在1956年召开的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作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在《报告》中他明确指出,我们党掌握国家政权成为执政党之后,党内有些同志居功自傲、脱离群众,出现了官僚主义,“为此,党除了应该加强对于党员的思想教育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从各方面加强党的领导作用,并且从国家制度和党的制度上作出适当的规定,以便对于党的组织和党员实行严格的监督”〔3〕。1957年4月,全国干部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邓小平在会议发言中再次指出,我们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宪法所规定的,这一点不能质疑,但要使我们党能够领导好这个国家,党必须接受监督,广大党员要克服与我们党要求不一致的作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鉴于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新变化,邓小平多次强调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在邓小平看来,广大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权力,党要管党,最为关键的是要管好干部,要强化对广大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和教育,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不断发展党内民主至关重要。为此,邓小平指出,党的监督形式有很多种,包括来自党内和党外的监督,最关键的是要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和国家民主生活,不断发扬我们党在历史上形成的优良作风,必须通过不断建立健全法规体系,为有效监督管理干部提高制度保障,同时要改进管理监督干部的方式方法,形成上下联动的监管体系。邓小平还特别重视人民群众监督的作用,指出要有群众监督制度,让群众和党员监督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

二、邓小平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重要启迪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搞好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既需要我们能够敏锐地把握世情、国情和党情不断发生的变化,也需要我们善于从邓小平干部队伍建设思想中寻找经验借鉴。

(一)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重视改进党管干部的方法

坚持党管干部是党做好干部工作的核心抓手,是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和灵魂,是保持党的执政地位不会发生变化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多次强调,只有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我国干部人事工作才会保持正确的方向,党在政治、思想方面的领导才能得到落实。与此同时,邓小平强调不能机械地理解这个原则,在干部管理的具体体制、机制以及管理程序等问题上,要根据环境和任务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否则干部管理工作就不能与时俱进,就不能适应、满足现实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方面坚持这一原则不动摇,同时又重视改进党管干部的方法,通过不断调整、完善党管干部的方法,使党管干部逐步向管方向、管方法、管程序转变。比如在干部管理体制的调整上,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采取了分部、分级的干部人事制度,这种管理模式的最大弊端,就是管理权限过分集中,中央管得太多、太死。鉴于此,改革开放以后,党中央及时对此进行了调整,通过采取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方式,重新划分干部管理范围,将传统往下管两级干部调整为下管一级,为干部管理松绑。事实证明,这种调整增加了干部人事管理工作的活力,干部人事管理也更好地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前,我们在推进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抓住这个原则不能丢,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不动摇,牢牢把握党对干部工作的主导权。另一方面,要善于根据执政环境的改变,积极调整党管干部的方法,使干部人事工作能够适应新常态。

(二)围绕党的政治路线,提高干部队伍推进改革开放的能力和水平

干部人事工作必须与党的政治路线保持一致,要服务和服从于党的政治路线,这是邓小平在处理干部人事工作中的基本做法和要求。尽管在干部人事工作的整个发展历程中,我们出现过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总的来说,这一要求得到了坚持。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不再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一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成为决定因素。为了适应这一重大转变,邓小平及时对党的干部人事工作进行了重大调整,强调要服从和服务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服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从而为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确立了正确方向。为了适应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邓小平提倡在干部选用方面要引进竞争机制,积极改进干部选拔任免、考核考察以及监督管理措施。实践表明,邓小平提出的要根据不同时期中心任务改革完善干部人事制度的思想,使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同时也提高了广大干部推进改革开放的能力和水平。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在新常态下,我们需要抓发展、抓改革、抓民生、抓稳定,这无疑对干部人事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干部人事工作必须适应这一新要求,紧紧围绕我国当前中心工作,进一步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三)立足改革创新,完善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体制机制

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2〕143新时期我国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之所以能够不断取得成就,根本原因就在于能够根据邓小平的要求,勇于解放思想和开拓创新,能够根据党的执政环境的变化去积极探寻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有效途径。实践表明,改革创新是促进我国干部人事制度工作取得成就的强大力量,正是在若干次的解放思想过程中,一些束缚人们思想的不合时宜的思维方式逐渐被打破,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人事管理制度得以建立。社会发展没有止境,解放思想也没有止境,面对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的新变化,党中央提出要继续加快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这一任务的提出是坚持邓小平解放思想理论的结果,同时这一任务的实现仍然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四)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推进干部队伍建设规范化、法制化

鉴于“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中,邓小平特别强调要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干部管理制度体系。在邓小平眼中,所有问题都要当作制度问题、体制问题提出来,并且要考虑从制度上进行解决。基于此,邓小平从制度入手,提出了通过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和干部人事制度,最大限度地解决现存制度中各种弊端的思路。同时,邓小平也非常重视制度的执行问题,把制度的执行作为重点问题加以考虑。根据他的要求,在一些原则性、指导性强的制度出台后,有关部门及时跟进,制定出了具体的贯彻实施细则。正是由于邓小平的坚持和不懈努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干部队伍规范化建设获得了长足进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要求,推进依法治国包括的内容很多,依法管理干部、以规章制度规范干部人事工作无疑是其重要方面。借鉴邓小平干部制度建设的经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要求我们必须以制度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推进干部队伍建设规范化、法制化。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2.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15.

Deng Xiaoping’s Thought on Construction of Contingent of Cadres and Its Realistic Enlightenment

ZHANGYong-gang
(The CPC Henan Provincial Committee Party School,Zhengzhou 450002,China)

Deng Xiao ping’s thought on construction of contingent of cadres has rich connotations,such as being persistent in“Four Changes”of cadres,focusing on cultivation and selecting excellent young cadres,attaching importance to boost reform of cadre and personnel system,and strengthening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of cadres,etc.It has important realistic enlightenment to study and reference to Deng Xiao ping’s thought for improving methods of party administrating cadres,enhancing ability and level of contingent of cadres,perfecting system of mechanism,and propelling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legislation of construction of contingent of cadres.

Deng Xiao ping;construction of contingent of cadres;ideological system;realistic enlightenment

D262

A

1009-1203(2015)02-0032-04

责任编辑 冯耀明

2015-02-10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4CDJ008)。

张永刚(1976-),男,河南信阳人,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党建部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政党执政理论、干部制度研究。

猜你喜欢

干部人事干部队伍年轻干部
基于体制改革视角下的国有企业干部人事管理研究
弘扬石圪节精神 锤炼干部队伍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年轻干部面对“三重门”
年轻干部要过“一道坎”
多措并举 建设高质量干部队伍
贫困地区干部要摆脱担当“贫困”——基于山阳县干部队伍担当作为状态的思考
年轻干部要做到“五个过硬”
参加座谈会的新任职年轻干部
水利系统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研究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