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甘肃地域文化探析
2015-01-30赵宪军
赵宪军
(甘肃省社会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丝绸之路甘肃地域文化探析
赵宪军
(甘肃省社会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一带一路”是国家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战略,古老的丝绸之路横贯甘肃全境,留下了灿若群星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承载并见证了丝路文明历史。“和平友好、开放交流、包容互鉴、互利共赢”是丝绸之路文化所包含的丝路精神,探讨和分析丝绸之路甘肃地域文化富有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丝绸之路;丝路文化;甘肃地域文化
古老的丝绸之路横贯甘肃全境,留下了灿若群星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承载并见证了丝路文明历史。丝绸之路经济带贯通东西各种文明,链接欧洲和东亚乃至环太平洋经济圈,是我国与世界互通互联的大通道、大命脉,既有古老的历史渊源,又存在现实发展的需要,丝路文化、丝路精神无疑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纽带和桥梁。甘肃无疑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兰州、天水在中国历代都是丝绸之路上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重镇,而今依然是甘肃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城市,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通道,而随着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立体式、国际化交通网络的逐步形成,这些城市的作用也会与日俱增。
一、丝绸之路与丝路文明
丝绸之路文化是中华文化传承的标志性符号。古老的丝绸之路跨越历史两千多年,起源于先秦,兴盛于汉、唐,连接宋、元、明、清等七个朝代,是中国古代经中亚通往南亚、西亚、北非以及欧洲的商贸和文化交流之路,是沟通古代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艺术、科技交流的桥梁。丝绸之路分为陆路和海路两条,陆上丝绸之路,起始于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都长安(今天的西安)和洛阳,跨越甘肃境内东段的陇山山脉,向西穿过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和阳关后抵达新疆,然后继续向西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通过中亚、西亚和北非,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在16世纪以前,陆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
(一)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
这是一条连接东西方贸易往来的商贸之路。丝绸之路顾名思义,因“丝绸”而得名、因“丝绸”而著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养蚕和制造丝绸的国家,质地柔软、图案精美的丝绸,不仅有其使用价值,而且有其观赏的文化价值。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我们常用“锦绣山河”、“锦绣中华”来比喻祖国的大好河山,用“锦绣前程”、“锦上添花”来比喻民族和人民所奋斗追求的美好事业。丝绸文化早已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从古至今,精美的丝绸不仅深受我国人民所喜爱,而且也备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的丝、绸、绫、缎、绢、罗、锦、缦等丝制品,通过古老的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运往中亚、西亚和欧洲等地。据史料记载,东西方贸易中除了美丽的丝绸之外,还有铁器、金银、铜器、玉器、瓷器等,也通过这条通道输出到中亚、西亚、北非和欧洲大陆,与此同时,西域诸国的玻璃器皿、毛料制品、蔬菜水果、珍禽异兽、香料等,自新疆经甘肃源源不断地进入长安和中原内地。而今,我国农产品中的葡萄、西瓜、洋葱、核桃、胡萝卜、胡椒、胡豆、波菜(又称为波斯菜)、黄瓜(汉时称胡瓜)、石榴等都来自西域中亚、西亚地区。我国的葡萄酒最早起源于西域,经过历史的发展已经完全融入到我国的传统酒文化之中。所以,这条古老的商贸之路被冠之以“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和“香料之路”。19世纪下半叶,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此后中外史学家都赞成此说,沿用至今。
(二)丝绸之路的文化价值
丝绸之路也是一条古老的文化之路、友谊之路。它把古代的中华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罗马文化连接起来,对促进世界各地文明的交流发挥了巨大作用。伴随着商贸往来,西方文化以及各种宗教文化进入华夏大地,中亚、西亚、欧洲乃至非洲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随着悠扬的驼铃声来到东方;我国历史上的一些奇闻异事,如两度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永平求法的佛教东渡、西天取经的玄奘、焉支山隋炀帝二十七国经贸盛会、香妃东进京城、马可·波罗晋见忽必烈等,都与古老的丝绸之路有关;13世纪,不少欧洲旅行者沿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并将中国古代造纸印刷技术带回欧洲;15世纪,欧洲人谷腾堡利用印刷术印出了一部《圣经》,1466年,第一个印刷厂在意大利出现,令这种便于文化传播的技术很快传遍了整个欧洲;佛教于公元前87年传入西域于阗以后,在公元前60年至公元前10年左右沿着丝绸之路的分支,经甘肃敦煌、嘉峪关、酒泉、张掖、武威、兰州、天水、平凉传入我国内陆各地,并传播到韩国、日本与其他亚洲国家。所以,中国古代丝绸之路是中国、印度、希腊三种主要文化交汇的桥梁,是东西方文化和多民族文化相互交流、交融、传承的重要见证。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对“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进行世界遗产申报并获得了成功。世界遗产委员会是这样评述的:“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近2000年以来为人类的共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丝绸之路见证了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期间,亚欧大陆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方面的交流,尤其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之间的交流。丝绸之路在长途贸易、推动城市发展等方面是一个典范,深刻反映出佛教、摩尼教、拜火教等宗教和城市规划思想等在古代中国和中亚等地的传播。”[1]这再次证明了世界对丝绸之路的认同。
如今,丝绸之路文化中所蕴涵的“和平友好、开放交流、包容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依然富有时代价值和时代意义,不仅成为中华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西部大开发和文化强国的强劲动力,而且正被现代“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参与建设的各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所认同。2013年 9月,习近平同志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指出:“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强政策沟通、加强道路联通、加强贸易畅通、加强货币流通、加强民心相通。”现代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不仅给甘肃经济转型跨越、快速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而且对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于国家国际外交战略布局,对于中亚、西亚、非洲乃至整个世界,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弘扬丝路文化、传承丝路精神、创新现代丝路文明,是实现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重要纽带和精神动力。
二、甘肃地域文化中的丝路遗产
古老的丝绸之路全长 7000多公里,在我国境内有4000多公里,其中,甘肃段长约 1600公里,横贯甘肃东西全境。丝绸之路各个时期的线路基本都途经甘肃,其经过的地区占甘肃全境总面积的4/5。古老的丝绸之路穿越了两千多年浩瀚的历史时空,在甘肃留下了灿若群星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成为丝路文化的载体和见证,并在历史的演进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成为甘肃文化资源最宝贵的财富。
有关数据显示,甘肃共有远古时代以来的遗址遗迹17000余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 7处(敦煌莫高窟、嘉峪关万里长城、玉门关、悬泉置遗址、锁阳城、炳灵寺和麦积山)、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25处;非物质文化遗产27000余种,其中世界级2项(甘南藏戏、洮岷花儿),国家级61项,省级270项[2]。2013年 1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批复了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成为全国第一个国家层面的文化建设战略平台。这无疑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而文化资源又相对丰富的甘肃省实现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同时也是我国文化强国的重要战略举措。
(一)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
1900年发现的敦煌藏经洞文书达 6万多件,保存了上自晋、下至宋约700余年的历史,涵盖了宗教、考古、文学、哲学、书法、绘画、服饰、舞蹈等众多领域,包容了古代儒、佛、道、摩尼、景、祆等宗教之精华,也保存了古代汉、藏、梵、回鹘、于阗、粟特、西夏、吐火罗等语言文字,是真正的世界文化遗产,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意义、民族精神和时代价值,被誉为“古代学术的海洋”。由于历史的原因,敦煌遗书散居世界各地,直接催生了国际显学——敦煌学。目前,总数达6万多件的敦煌遗书被分散收藏在欧、亚、美洲的 9个国家的80多个博物馆、图书馆、文化机构以及一些私人手中。其中,英国大英图书馆大约收藏 1.5万多件,法国国家图书馆收藏7千多件,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1.6万多件,俄罗斯联邦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收藏 1.9万多件[3]460-461。以莫高窟为主的敦煌壁画,是敦煌文化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宏大、技艺精湛、内容丰富,著名的“敦煌飞天”、“反弹琵琶”、“千手千眼观音”、“九色鹿的故事”、现代舞剧《丝路花雨》和《大梦敦煌》等都出自于此。为此,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季羡林曾经说过:“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而这四个文化体系交汇的地方只有一个,这就是中国敦煌和新疆地区。”敦煌文化正如其名,敦者,大也;煌者,盛也。各种文化在这里开放、包容、共存,“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二)精美绝伦的石窟文化
原来罗漠与任何人都是一样的,他的独特,他的深情,都只为一人而已。他的爱那么忠诚,经得起各种各样的考验,她其实是满意的,可是她忍不住流了一路的眼泪。
甘肃是古代西域各国通向中原最重要的走廊和纽带,石窟文化随着佛教自西域传入甘肃河西,并在甘肃全境兴起和发展起来 ,经过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诸代相继凿建,遂成巨大的石窟群,从而使甘肃成为全国石窟最多的省份 ,被誉为“石窟之乡”或“石窟长廊”。从西到东分布的石窟有敦煌莫高窟、瓜州榆林石窟、张掖马蹄寺石窟、武威天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和庆阳北石窟。如同佛陀撒落的串串珍珠,石窟文化历千年而不毁,既是宗教、文化、艺术的结晶,也是丝绸之路历史的见证。值得一提的是敦煌莫高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它们与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共同组成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敦煌莫高窟又名敦煌石窟,素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始凿于公元366年,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保留了十个朝代、历经千年的洞窟492个,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像2100余尊。敦煌壁画题材多取自佛教故事,也有反映不同时期的民俗、耕织、狩猎、婚丧、节日欢乐等民间故事。石窟艺术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把外来的欧亚文化艺术吸收、融合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中进行再创作,形成独具特色的优秀的文化艺术。例如,敦煌莫高窟第 254窟“萨那太子舍身饲虎”、第 285窟“五百强盗成佛故事”、第249窟“说法图”、第257窟“鹿王本生”、第290窟“佛传故事”等,都保留着浓郁的古印度佛教文化艺术与希腊雕刻艺术的表现手法,是我国北魏、西魏时期的彩塑像和绘画,代表早期敦煌的最高成就。石窟壁画的题材主要取自佛传故事、佛本生故事、因缘故事,还有大量的菩萨、飞天、伎乐人、药叉等形象。而隋唐时期莫高窟造像、壁画在形象塑造上超越了北魏时期的符号化图式,其所专注的表现题材从强调牺牲、苦修、觉悟的佛传和本生故事转向净土变相、经变以及佛陀菩萨等。例如,净土变相展现了富丽堂皇的佛国理想境界,但其中一切迷人的事物都是以当时现实生活为背景依据,举凡狩猎、宴乐、车辇、泛舟、百戏、歌舞、耕耘、饲牲、经商、行医,无不是唐代社会生活的写照,莫高窟唐代壁画标志着佛教艺术中土化的完成。
天水麦积山石窟,被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始凿于中国古代十六国时期的先秦,现存佛教窟龛194个,泥塑、石雕造型7200余身,壁画1300多平方米[3]437-438。麦积山石窟系统 地 反映了我 国 泥 塑 艺 术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北魏造像秀骨清俊,西魏、北周造像温婉醇厚,隋唐造像丰满细腻,宋代造像写实庄重。从麦积山各个时代造像可以窥见当时艺术工匠们突破佛教的清规戒律,往往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主要素材,通过艺术的夸张、想象、概括、提炼而创作出来的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宗教人物形象。例如,第121窟中窃窃私语的佛家弟子;第 123窟中童男、童女所表现的虔诚,往往不是苦行者的虔诚,而是在时代思潮影响下的童稚般的真诚和愉悦,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艺术家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审美取向。
(三)见证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汉晋简牍
在我国,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竹木简牍就已经成为书写的主要材料,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工具。汉晋简牍是汉武帝以来中原王朝开拓甘肃河西走廊、经营西域的重要历史见证,是西汉后期至西晋近三百年间河西地区社会发展全貌的最原始记录。甘肃是汉简大省,河西走廊被誉为汉简之都。20世纪初,西北汉简、敦煌遗书同河南安阳甲骨、大内档案并称为中国文化史上的四大发现,同时兴起的简牍学、敦煌学、甲骨学成为三大世界性显学。截至目前,甘肃共发现历代简牍6万多枚,仅汉简就占全国出土汉简的80%以上,这6万多枚汉简中有1万枚居延汉简收藏在台北历史语言研究所,3000枚敦煌汉简收藏在英国大英图书馆,其余4万多枚收藏在甘肃博物馆。甘肃汉简按照出土地域可分为武威汉简、居延汉简、敦煌汉简、悬泉汉简、甘谷汉简和永昌水泉子汉简六类。据考证,这些简牍多是秦汉时期的文物文献,记载了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民俗、宗教、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研究秦汉史的直接材料。政治方面,如古代官制、法律;经济方面,如农垦屯田、汉代物价、区域经济、会计制度、屯戍军粮和粮仓等;军事方面,如边塞兵器、边防设施等;文化方面,如文书档案、历法等;社会方面,如两汉时期尊礼高年,有扶老人、医疗卫生等古代社会保障制度、西域人口发展、民族 关 系、宗 教传 播 等[3]504-508。
(四)“凉州会谈”见证了中华民族融合与祖国统一
《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是一份关系到西藏后来生存发展的告白书,是一份使西藏人民免受兵戈之苦的重要文献,著名的藏文史籍《萨迦世系史》对它作了完整记录。西藏地方各政教势力经过商谈,表示接受萨班与阔端达成的条件,和平的曙光终于降临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至此,西藏正式划入中国版图,结束了西藏地区近四百年的分裂局面,统一于元朝中央政权管辖之下。与此同时,藏传佛教文化也被带进了蒙古高原,对蒙古族产生很大影响,藏传佛教由此进入蒙古宫廷,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宗教。1260年,元朝皇帝忽必烈封八思巴为“国师”(后升为“帝师”),赐“灌顶国师”玉印,设宣政院,授权管理全国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此后七百余年,明、清和民国政府均沿袭这一统治。“凉州会谈”揭开了西藏历史发展新的一页,为西藏纳入元朝中央政府行政管辖之下奠定了基础。
(五)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宗教文化
甘肃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区,西戎、羌、氐、匈奴、吐谷浑、吐蕃、回鹘、党项、蒙古等民族都曾在这片土地上生活或建立过政权。据《甘肃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甘肃至今仍然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有 55个少数民族,24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 9.43%。世居千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回族、藏族、东乡族、裕固族、满族、保安族、蒙古族、撒拉族和哈萨克族等 16个,其中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是甘肃特有的三个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各民族相互融合,不同民族文化、不同宗教文化以及民族文化与宗教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碰撞、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成为各民族生生不息、繁荣发展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家园。目前,甘肃境内有伊斯兰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五大宗教,除了道教为中国本土宗教外,其余最早都是通过古丝绸之路经西域传入甘肃、再由甘肃扩散到中原内地的,实现了外来宗教中国本土化的演变过程,儒、释、道成为中华文化最核心的元素。在甘肃境内,伊斯兰教和藏传佛教信仰的人口最多,而且具有全民信教的特点。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主要是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哈萨克族等,其中,临夏是中国伊斯兰教三大教派、四大门宦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的“小麦加”;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有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等民族,始建于 1709年的拉卜楞寺,已有 300多年的历史,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以举世闻名的学术研究、古朴恢弘的藏式建筑以及神秘浓厚的宗教文化不断吸引着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学者慕名前来观光学习,大凡有关藏族历史、文学、哲学、语言学、修辞学、医药学、以及天文历算、工艺美术、冶炼铸造等知识的图书,应有尽有,其中不乏珍本、孤本、绝本,是一个研究藏学的知识宝库,也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财富。拉卜楞寺在研究和传播藏传佛教文化艺术、维护安多藏区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其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精通佛法、爱国爱教的高僧大德。天主教、基督教、道教在各民族中都有信仰,但人数不多。所以,甘肃民族宗教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除此之外,大地湾遗址和伏羲文化进一步见证了甘肃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著名的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更是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新石器文化,距今已有8000年历史的秦安大地湾文化是农业文明的源头,在这里出土的世界最早的彩陶就是农耕文化的典型见证。大地湾遗址创下了六个中国之最:最早的旱作农作物标本,最早的彩陶,文字最早的雏形,最早的宫殿建筑,最早的“混凝土”地面,最早的绘画。这些既开启了农耕文明的源头,又见证了甘肃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千百年来被尊称为中国历史上“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人文始祖伏羲,就是农耕文化的传承者和开创者,受到了中华儿女的称赞和共同敬仰。西晋史学家皇甫谧的《帝王世纪》载:“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母曰华胥。燧人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牺,长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燧人氏后,庖牺氏代之,继天而王,首德于木,百王为先。”伏羲是中华民族早期文明的创始人,是渔、牧、农业生产的先行者,是中华民族起源时期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先驱及社会制度的奠基者,以伏羲氏为代表的远古先民们,在长期的生存和治世斗争中,创造了亘古常新的伏羲文化。伏羲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表现在:社会经济方面,伏羲制嫁娶,以俪皮为礼,使人类由原始群婚杂居向夫妻家庭制度转移;作历度,定节气,总结了人们对自然的最初认识,形成了四季八节的中国历法基石;制琴瑟、作乐曲,使中国礼乐之邦文明初露;尝百药、制九针,开创了中华医药研究和针灸之先河;结网罟、养牺牲,教导人们结绳织网、从事渔猎,使原始先民由自然采集生活转变到农耕和狩猎时代,促进了原始畜牧业生产的发展。政治制度方面,伏羲立九部、设六佐,以龙记官,实现了人类社会最初的社会管理制度改革,开始了社会分工。思想观念方面,伏羲画八卦,立占卜筮术,形成了中华哲学发展衍变的一条文化主脉;造书契,代结绳之政,实现了中华民族认同的大飞跃,开启了中华文字的起源。这些活动都充满了创造精神、奉献精神、和合精神。
[1]复兴丝绸之路 凝聚共识和期盼[N].人民日报,2014-06-23 (3).
[2]我省四类文化资源丰富度排名全国进前五位[N].兰州日报,2013 -02-18(2).
[3]华夏文明在甘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4]天祝历史人物[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171-176.
责任编辑:王 珊
G112
A
1002-0519(2015)03-0076-05
2015-03-20
赵宪军(1966- ),满族,甘肃省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民族宗教文化和区域经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