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法治文化融合式发展的路径与探索

2015-01-30张光东江苏省司法厅副厅长

中国司法 2015年2期
关键词:普法江苏法治

张光东(江苏省司法厅副厅长)

强化法治文化融合式发展的路径与探索

张光东(江苏省司法厅副厅长)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涵盖依法治国各个方面,通篇闪耀着法治的光辉,尤其是把“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列为六大重点任务之一,强调“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把法治宣传教育推到一个崭新境界。我们要以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为契机,站在新起点上,坚持强化法治文化融合式发展,努力塑造全社会法治信仰,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江苏”建设提供有力精神支撑。

一是要坚持与发展大局相融合,高定位推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这几年,江苏的探索实践表明,强化法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规范作用,首先要培养固化全体公民的法治思维习惯和法治行为习惯,形成全社会的法治文化常态。2011年初,我们贯彻中央“六五”普法规划要求,提请省委、省政府转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以提升江苏软实力为着眼点,重点明确法治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实施途径和保障措施,拉开了江苏法治文化建设的大幕。在此基础上,省司法厅联合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等7部门出台了实施意见,全面开展组织保障体系完善、建设能力提升、作品创作繁荣、传播体系优化、法治文化惠民等“五大行动”,以“建设年”、“推进年”、“提升年”、“巩固年”活动为载体,推动法治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规划、同部署、同建设,促进江苏法治软实力的提升。当前,江苏省委已经把“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作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36项重点工作之一,单独列出,要求“充分发挥法治文化在法治建设中的教育、熏陶、示范、引导作用,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繁荣与发展,着力建设与全面推进依法治省进程相适应,集知识普及、观念引导、能力培养于一体的法治文化体系”,从宏观层面为全省法治文化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下一步,要力争把健全法治文化体系纳入“十三五”规划,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完善责任目标、分析研判、创新创优、社会联动、督查考评和保障支持等“六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健全扶持法治文化发展的制度,项目化管理、绩效化推进,进一步健全组织架构、完善政策措施、细化目标任务、硬化考核奖惩,使法治文化更为深入地渗透和影响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努力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是要坚持与法治实践相融合,全方位联动。江苏已经把法治文化建设纳入“法治建设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六五”普法考核办法,法治文化成为每年“法治江苏建设高层论坛”主要议题,《法治江苏建设的文化肌理研究》 列入2011高校协同创新项目,司法行政牵头,党委宣传、依法治理、文广新多家单位共同参与、各司其职,一系列上下联动、多方互动。在此基础上,要按照“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的新要求,大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升级行动”,推广泰州市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普法联盟”的经验,强化如东县“企业守法诚信指数评估体系”试点成果的运用,选派律师担任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的法律顾问,帮助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将法治元素直接导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组织引导群众参与法治实践,在基层党的建设、群团组织建设和社会组织建设过程中,培育全社会的法治信仰。

三是要坚持与文化建设相融合,多维度拓展。借力“文化强省”建设,借助“书香江苏”建设,江苏把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公共文化设施体系,把法治文化作品研创列为省“五个一”工程奖重点支持项目,各级宣传文化专项资金拨付专款,1.3万个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法治教育展馆、法治活动街区,构成了“覆盖城乡、便捷民众、设置合理、功能多样”的阵地体系。我们要以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为动力,主动对接,坚持把法治文化自觉纳入“文化强省”、“诚信江苏”建设以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等精神文明创建领域,借助基层“文化中心户”建设、“农家书屋示范区”创建等政策,扶持、孵化一批品牌化、专业化、公益性的法治文化团队组织,激发调动政府、市场、社会三方积极性,拓展社会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形成法治文化建设的社会合力,强力推动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的规模化、系列化,推动法治文化作品创作专业化、制作精细化,推动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的经常化、常态化,实现法治信仰培育与文化启迪、道德升华的深度融合,在文化的熏陶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全社会树立法治信仰。

四是要坚持与群众需求相融合,互动式渗透。凝聚法治共识,形成法治信仰,关键在于坚持法治的人民主体地位,遵循满足需求、服务群众的发展思路,由单一向多元转变,由输送向互动转变,由管理向治理转变。2014年11月13日,我们召开了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全覆盖工作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省委第十二届八次全会和司法部相关通知精神,对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作出了部署。在法治宣传教育全覆盖工作体系构建过程中,我们强调要以群众需求为中心,强调多元参与、包容合作、互动共治,努力探索互动型服务型创新型法治宣传教育新模式,更加健全基本队伍规范化、基本方法实效化、基本平台立体化、基本要求标准化、基本机制长效化“五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增强法治文化建设的统筹力、渗透力和掌控力。具体措施包括:积极健全“需求、研判、反馈、供给”的普法产品研发推广流程,推动市县两级法治宣传中心的实体化运作,加快“江苏网络普法联盟”建设,成立江苏普法志愿者总队,建立法治宣传公共产品研发制作基地,大力开展“法润江苏·法治阳光”行动,通过阵地布置、作品推广、媒体传播等手段方式,以身边人、身边事、身边物,形象诠释法律知识、直观揭示法治精神、生动展示法治成果,以贴近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单位的不同实际、不同需求,提高法治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法律知识家喻户晓、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五是要坚持与新兴传媒相融合,立体化辐射。落实省相关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加强新闻媒体公益法制宣传的意见》,完善新闻媒体公益法治宣传教育季度备案制,探索建立法治宣传教育公益广告监测评估体系,对全省的楼宇广告、户外电子显示屏,公交、地铁“移动TV”等新型广告传媒进行全面摸底造册,推动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建立法治专业人员以案释法制度,集中投放资源,积极运用公共活动场所各类电子显示屏等科技设备高密度、多角度地宣传法律法规、传播法治资讯、解读社会热点、引导法治舆论。整合现有广播电视报刊法制专题(专栏)和专业普法网站的优势,抓紧构建江苏网络普法联盟,打造全省统一的普法资源平台、信息发布平台、法律法规解读平台、法律咨询平台,实现江苏普法网与全省广播电视报刊法治专题(专栏)、专业普法网站之间的多方互动,电脑、电视、手机之间的三屏联动;充分发挥名人的社会效应,建立意见领袖、版主人才库,集中培养打造一批知名普法微博、博客,传播网络普法正能量;依托公务员网上培训平台、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网、有线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宽带网络校校通,着力构建覆盖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单位的网上学法平台。总之,传统与现代所有传媒手段,一切行之有效的信息传播媒介,都要用于法制宣传教育,形成“舆论全覆盖、媒体全联动”的传播态势,增强法治文化的穿透力、辐射力。

(责任编辑 赵海鸥)

猜你喜欢

普法江苏法治
数读江苏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数独江苏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数读江苏
江苏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普法
普法
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