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奥氮平致心源性猝死1例
2015-01-30邵家龙
邵家龙
(宿迁市人民检察院,江苏宿迁223800)
诉讼与案例
Litigation and Case Report
口服奥氮平致心源性猝死1例
邵家龙
(宿迁市人民检察院,江苏宿迁223800)
法医病理学;奥氮平;心源性猝死
1 案例
1.1 简要案情
某女,38岁,因自语、多疑及行为异常2个月收住入院治疗,既往有呼吸系统感染及肝肾功能不全病史,入院后体检除肝功能轻度异常外,余未见明显异常。精神科检查:被动接触不合作,问语不答,不时自笑,注意力不集中,情感不协调,记忆、智能、自知力及思维不合作暂无法测知,未见怪异及冲动行为,治疗以奥氮平5mg bid缓解精神症状。患者入院后第4天午饭后突然大汗淋漓,呼吸急促,测血压13.3/8.00kPa(100/60mmHg),查EKG室上性心动过速,并出现面色苍白,再测血压8.00/2.67 kPa(60/20mmHg),立即给予吸氧、开通静脉升压等措施,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1.2 尸体检验
死后2d进行检验。尸表:右肘部、右腕桡侧、右手背、右足背遗留注射针孔,双手十指甲床未见明显发绀。解剖:喉黏膜皱褶减少,咽扁桃体肿大,右肺下叶后壁肺胸膜增厚、粘连,局部见灰白瘢痕,心脏各瓣膜未见异常、各心室未见明显扩张,冠状动脉及其分支未见明显异常。余未见异常。
1.3 组织检验
右心室外膜下脂肪组织向深层浸润,室间隔心肌间质少量脂肪组织浸润,心肌纤维呈波浪状改变,部分心肌细胞胞浆淡染、呈空泡变性,冠状动脉未见明显异常。左肺淤血水肿、部分肺萎陷、慢性炎症伴肺气肿,右肺下叶瘢痕区正常肺结构消失,被纤维组织、慢性炎症和肉芽组织代替,其周围有小灶性出血及巨噬细胞浸润。部分肝小叶中央肝细胞脂肪变性、小灶性或点状坏死、局部少量淋巴细胞浸润,汇管区小灶性淋巴细胞浸润。部分肾小管内可见蛋白管型,个别肾小球玻璃样变、纤维化、间质见小灶性淋巴细胞浸润。其他器官未见明显病理改变。
1.4 检验
血液中奥氮平质量浓度630 ng/mL;未检出其他常见药物、杀虫剂及毒鼠强成分;胃内容物中检出奥氮平质量分数1.68μg/g。
2 讨论
奥氮平是在氯氮平基础上经结构改造研发的一种新型苯二氮卓类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与多巴胺受体、α2-肾上腺素受体、组胺H1受体、胆碱能受体结合,引起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增加,从而改善精神症状,但克服了氯氮平引起粒细胞减少的不良反应[1],另外催乳素分泌少及锥体外系症状轻[2],因而得到国内外精神科医生的广泛应用。奥氮平引起致死性不良反应罕见,主要是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症(NMS)和心源性猝死。根据国内外文献资料,奥氮平引起死亡大部分归因于自杀或超剂量服药,也有使用长效注射剂引起中毒患者,而口服正常剂量奥氮平引起死亡未见国内外案例报道。本例患者口服正常剂量奥氮平5mg bid 3 d后出现快速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在较短时间内死亡,明显不符合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症病程长且有肌紧张体征的表现,而符合心源性猝死临床表现。
根据病理学检验和药物检验分析,该患者的肝、肾结构存在炎性病灶,使肝代谢、肾排泄奥氮平能力下降,导致患者口服正常剂量奥氮平在体内蓄积中毒;该患者死后血液中奥氮平质量浓度630 ng/mL,远高于通常潜在中毒质量浓度100 ng/mL[3];胃内容物中检出奥氮平质量分数1.68μg/g,排除一次服药过量的可能。结合患者既往有肝、肾功能不全和肺部有感染性休克史,分析患者是在双肺存在炎症损害呼吸功能的基础上,因肝、肾功能不全,口服正常剂量奥氮平蓄积中毒,出现心律失常致心源性猝死。
[1]李华杰,吴爱勤.奥氮平的药理学及临床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1,11(2):116.
[2]喻东山.奥氮平的递质效应与不良反应[J].山东精神医学,2004,17(1):51.
[3]Robertson MD,McMullin MM Olanzapine concentrations in clinical serum and postmortem blood specinens— when does therapeutic become toxic?[J].JFor Frorensic Sci2000,45(2):418-421.
(本文编辑:张建华)
DF795.4
B
10.3969/j.issn.1671-2072.2015.02.025
1671-2072-(2015)02-0121-02
2014-11-07
邵家龙(1965—),男,讲师,主要从事法医临床和法医病理检验工作。E-mail:sqjcysj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