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传统银饰溯源
2015-01-30胡嘉玮
胡嘉玮
(四川师范大学服装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1)
苗族传统银饰溯源
胡嘉玮
(四川师范大学服装学院,四川成都610101)
为研究与保护苗族传统银饰,本文运用田野调查与文献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探究苗族传统银饰的起源与发展。在溯源中梳理银饰进入苗族人民生活的历史脉络,解读传统银饰与苗族人民之间的关系,这对于现代首饰设计民族化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
苗族;银饰;溯源
中华民族,以金银为饰的传统由来已久。早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商代人便在自然界中发现了黄金。因为银比金活泼,很少以单质状态存在,故而对银的发现与开采略晚于黄金。据考古研究可知,我国金银细工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其形成可以追溯到商代中晚期至战国期间。苗族与金银结缘甚早,但银饰为何直至明清时期才真正进入到苗族人民的生活当中?探究苗族传统银饰的起源与发展,在溯源中梳理银饰进入苗族人民生活的历史脉络,解读传统银饰与苗族人民之间的关系,这对于现代首饰设计民族化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苗族关于金银的古歌及传说
(一)关于金银的古歌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创世史诗,《苗族古歌》篇幅宏大,包罗万象,用它独有的形式,与浪漫主义的情怀,记录着苗族的历史,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苗语中部黔东南《苗族古歌》一般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开天辟地》《枫木歌》《洪水滔天》以及《跋山涉水》。演唱时,通常分为主客两组一问一答进行对唱,如主唱方唱道 :“天已开成了,地已辟成了,开天辟地歌,已经唱完了,再唱什么歌,请你说一说。”答唱方应道:“嗒——唉,天已开成了,地已辟成了,开天辟地歌,已经唱完了,再唱运金银,你说好不好?运金做什么?运银做什么?”如此循环往复,直至一首古歌唱完。苗族以会唱古歌为荣,古歌的内容涵盖了苗族人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金银等贵金属进入到苗族社会的具体时间虽不可考,但从古歌的叙述当中,我们可以推知苗族与金银等贵金属结缘甚早。
具体来说,在古歌第一部分《开天辟地》当中,记录着《运金运银》《打住撑天》《铸日造月》的传说。这三章古歌,讲述了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天空摇摇欲坠,于是宝公、雄公、且公、当公共同想办法从遥远的东方运来金子和银子打造金柱银柱撑天,打了十二天十二夜,打成了十二根巨柱,终于将天撑住,但白天没有太阳,晚上没有月亮,世界一片漆黑。为使世界拥有光明,宝公、雄公、且公、当公以三冲三岭为架,熔化金子银子造了十二个太阳、十二个月亮。在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的古歌里,金银被拟人化,成为了苗族人民的朋友。古歌中不但体现了苗族“万物有灵”的世界观,同时也反映着苗族先民对事物的认知。
《运金运银》中便有这样一句,“金子和银子,住在深水潭,水龙和硼砂,来陪他们玩。硼砂这种冶金原料、专有名词出现在苗族古歌中,而且与苗族的关系这样密切,透露的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信息”[1]。据考证,“苗族来源于黄帝时的‘九黎’,尧、舜、禹时的‘三苗’,而商周时的‘荆蛮’则是三苗的遗裔,与苗族有着同源的关系”[2]。由此可知,距今五千多年前,苗族生活在相对丰饶的黄河流域,后迁徙至长江中下游一带。当时,黄河流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冶金技术已相对成熟。据此,我们可以推断苗族很早就掌握了金银的冶炼技术。
别林斯基曾经说过:“史诗是民族意识刚刚觉醒时,诗歌领域里一颗成熟的果实。”通过苗族创世史诗,我们可以了解到苗族先民对于金银的重视。我们虽未从古歌中读出苗族先民“以银为饰”的观念,但苗族对银饰的酷爱或许便是从那时种下的种子。这种子只需历史给予其一片适宜的土壤,便可开花结果,绚烂一方。
(二)冶金技艺的丢失
苗族虽然与金银结缘甚早,但在明朝以前的史料当中,并未见到苗族 “以银为饰”的记载。我们知道,苗族是一个苦难深重的民族,由于长期征战,他们被迫迁徙,“老鸦无树桩,苗族无故乡”便是古代苗族居无定所的真实写照。相传,苗族在不断的迁徙中丢失了自己的文字,也丢失了冶炼金银的技术,他们躲在与世隔绝的大山之中,现实生活使他们远离了金银。许多年间,传唱古歌成为了苗族人民与金银的唯一联系。
二、明朝时期银饰在苗族的兴起
史料中关于苗族“以银为饰”的记载始于明朝,且数量较多。“富者以金银耳珥,多者至五六如连环”[3]。“未娶者以银环饰耳,号曰马郎,婚则脱之”[3]。 “妇人盘髻,贯以长簪,衣用土锦,无襟,当服中孔,以首纳而服之”[4]。从这些史料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苗族“以银为饰”的风尚始于明朝,这一时期,在苗族出现了大量银饰品。银饰为何直至明朝才开始真正进入到苗族人民的生活当中,本文试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社会经济发展。自朱元璋建立明朝政权之后,生产关系得到调整,生产力有了长足的进步,明朝曾是世界上手工业与经济最繁荣的国家之一。十六世纪到十七世纪之间,在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等均成为热销品,世界上近三分之一的白银通过贸易流入中国。“随着明代商业流通的发展,使用金银制品的地区和阶层比以前更广泛了,金银制品不再是权贵和富豪人家的专属品,平常百姓人家也可以使用和佩戴”[5]。金银制品在社会中的普及,成为了银饰在苗族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
第二,贵州正式建省。由于贵州重要的军事地位,明洪武四年至十四年,明太祖朱元璋派二十万军民屯兵贵州。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二月,贵州正式建省,成为了明朝第十三个省级行政区。从此,贵州结束了千年来分散的状态,纳入了中央的直接管辖。在客观上,明朝改变了贵州原来的生产面貌,苗族东部和中部方言区的稻作文化复苏,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这为银饰在苗族的兴起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第三,白银成为通货。明朝之前,大山深处交通阻隔的苗族聚居区,很少将银钱作为流通货币,他们在商品交换时,多采用以物易物的方式。在明代贵州正式建省之后,以白银为货币的交易方式逐渐进入了苗族人民的生活,部分取代了“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白银的大量涌入,为银饰在苗族的兴起提供了原材料上的保障。
第四,迁徙中的饰物。苗族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五次大规模迁徙,今天仍然有苗族处于迁徙的状态之中。面对如此频繁的迁徙,将货币直接穿在身上,既安全又方便携带。故而,明朝时期,在白银进入苗族的流通领域之后,苗族人选择了“以银为饰”。这样的选择与银饰可以作为方便携带的财富是分不开的。
三、清代银饰在苗族的流行与普及
苗族银饰于清代开始流行与普及,在这一时期,史籍中对于苗族银饰的记载明显多于前朝。我们在对史籍的梳理中,可以发现清代苗族银饰的发展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银饰在苗族逐渐普及。清代方亨咸在《苗俗纪闻》中记载,“无老少,腕皆约环,环皆银”[6]。 也就是说,在当时无论男女老少,皆以佩戴银饰为荣。银饰以不仅仅作为装饰物,其以逐渐演化为一种民族符号而存在。
第二,苗族银饰在清代逐渐形成了以大为美,以重为美,以多为美的三大艺术特征。“项着银圈,富者多至三四,耳珰垒之及肩”[6]。“项带银圈七八颗,青苗冬菜不郎当”[7]。我们通过这样的记载,便可以了解到当时苗族人佩戴银饰时追求数量多,种类多,体积大。这样的夸富心理使得苗族银饰在佩戴方式上呈现堆砌的形式。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心理,苗族银饰才形成了延续至今的艺术风格。
第三,银饰在清代进入了苗族人的礼俗之中,被赋予了装饰意义之外的社会功能。
四、结语
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可知,苗族与金银结缘甚早 ,但由于战乱与迁徙,直至明清时期银饰方才真正进入到苗族人民的生活当中。如果说,银饰在苗族社会兴起,是因为明代社会经济的繁荣,白银进入了苗族的流通领域。但其在之后的流行与普及,便承载了苗族的民俗信仰、财富观念与价值追求。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如何对苗族传统银饰更好地保护、传承与发展?对传统首饰的再设计不失为一个解决之道。我认为,现代首饰设计民族化研究的前提,便是要深入了解民族传统首饰,这样方才能够将民族元素更好地融入现代设计之中。
[1]余未人.李黔滨.苗族银饰[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
[2]苗族简史编写组. 苗族简史[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
[3]明郭子章《黔记》卷五十九<诸夷>,第35册,贵州省图书馆藏复制油印本,1966.
[4]明嘉靖《贵州通志》卷三<风俗>,第3册,上海图书馆藏影印抄本,第16页.
[5]张盛康.老凤祥金银细工制作技艺[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2.
[6]清方亨咸《苗族纪闻》,《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八帙.
[7]任顷所《苗风百咏》,民国二十五年铅印本.
TS941.77
A
胡嘉玮(1989-),女,山西太原人,四川师范大学服装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