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私学教育及其现代启示
2015-01-30范锋剑
范锋剑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1)
两汉私学教育及其现代启示
范锋剑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1)
两汉时期,官方采取了较为宽松的文教政策,加之官学的颓废和吏治的要求,使私学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促进了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提高了人们的知识水平、促进了汉代经学的兴盛等。两汉私学教育的发展对当今我国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的启示作用,主要表现为应注重教育对人的教化作用及教师素质的提高,重视家庭教育的影响作用,并形成正确的政策导向。
两汉;私学教育;社会影响;启示
在中国漫长的古代教育史当中,官学与私学一直是并行前进的两驾马车。自春秋时期孔子、墨子等人广收门徒、聚众讲学开始,我国的教育就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此后,儒、墨、道、法、名等各学派竞相出现,都希望自己的学说能够成为拯救乱世的利器。由此,中国学术界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之后秦一统天下,所采用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焚书坑儒”等政策使得之前的很多成果瞬间毁灭。西汉建立后,文教政策得以调节,私学又慢慢开始复苏,尤其是汉武帝“独尊儒术”,使儒家经学得到了大范围的传播。两汉时期的私学发展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仅促进了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而且提高了当时人们的知识水平,促进了汉代经学的繁盛。研究分析两汉时期私学教育兴盛的原因及其社会影响,对于现今我国的教育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两汉私学教育的基本概况和特点
两汉时期,由于官方采取了比较宽松的文教政策,各种私学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地发展起来。儒、道、法诸家及黄老学派相互争鸣而又相互兼容,呈现出一派兴盛景象。
(一)两汉私学教育的基本类型
1.蒙学教育阶段。汉代蒙学教育的场所叫做“书馆”,教授知识的老师叫做“书师”,八九岁为儿童入学年龄。而蒙学教育阶段所学的内容,首先是“学书”,即识字和写字的基本教学。汉初,闾里之师将周代史官的教学童书《史籀》、秦李斯所作《仓颉篇》、赵高所作《爰历篇》、胡母敬所作《博学篇》等合并为《仓颉篇》,作为私学的基本教材。汉武帝时期,司马相如作《凡将篇》,汉元帝时期史游作《急就篇》,汉成帝时期李元作《元尚篇》,汉平帝时期杨雄作《训纂篇》,汉和帝时期贾鲂作《滂熹篇》,都曾作为蒙学教育阶段学童所学内容。除了读书识字教学外,汉代蒙学还教一些算术知识。
2.专经准备阶段。汉代的学童在经过初步的启蒙教育之后,便进入了对经书的准备阶段。这个阶段的教学机构称为“乡塾”,教师称之为“塾师”。学习内容为《孝经》、《论语》等。因为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所以当时对经书的要求不高,只要求做到“粗知文义”或“略通大义”即可。于是记诵便成为当时学童学习的首要任务。此后,我国古代的教育大体都遵循先集中识字,然后记诵经书,最后进入专门经书学习和研究这样一个过程。
3.专经深造阶段。学童学习完字书、《论语》、《孝经》之后,即可就业。欲继续上进的人,必须专经。这个阶段的学习以学“经典”为主,即进行经典训作的学习。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如董仲舒、马融、郑玄等都以自己所长来招收大批门徒。精舍或精庐中的教师,多是学有专经的宗师,其教学内容较之官方的太学更为广泛和多元化。其教学形式,通常采用次相授业的方法,即教师对少数优秀学生面授知识,然后再由这些优秀学生传授给一般学生。精舍或精庐教学将学生分为“著录”和“及门”两类,“著录弟子”指登记在册、认可其师生关系但不来聆听教益的学生,而“及门弟子”则指不仅登记注册,而且要到学校受业的学生。
4.家庭教育。两汉的家庭教育大多以经学传授为重点内容,曾出现过很多著名的经学世家,如伏生家族传习《尚书》等。对于子弟,许多家庭从其幼年就开始进行教育。幼年就学有所成者,比如王充,6岁开始习字。在两汉时期,除了儒家经学,家庭教育也传授其他一些学术和技艺,如司马迁父子相继完成《史记》、杜周杜延年父子精习法律等。除了学术和技艺,汉代家庭教育更注重对子女进行人生及生活经验、道德、为人处世等方面的训诫。
(二)两汉私学教育的特点
1.教师多名士高儒。有的一边当官,一边讲学、授徒;有的先以课士闻名,后被征召授官,但仍从事教学;有的因种种原因,辞官归乡,著书讲学;还有一些人淡泊名利,以隐逸山林、研究学问为乐趣。当时的教师们大都学有所精,有不少人甚至是学科的翘楚。如西汉今文《尚书》最早的传授者伏胜,在齐鲁大地讲学,曾有山东学者“亡不涉《尚书》以教”(《汉书·伏生传》)之说。
2.传授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如西汉薛广德“以鲁《诗》教授楚国,龚胜舍师事焉”(《汉书·薛广德传》);东汉薛汉“世习韩《诗》,父子以章句著名”(《汉书·儒林列传》);孙期“以京氏《易》传授生徒”(《汉书·儒林列传》)。除了经书,有的教师还传授子书和法律,比如西汉严君平“闭肆下帘而授《老子》”(《汉书·王贡两龚鲍传》);东汉郭躬传父业,明法律,“讲授徒众常数百人”(《后汉书·郭躬传》)。
3.学生众多,且有不少人来自远方。《后汉书》曾记载,东汉的杨伦、杜抚门徒常千余人,曹曾门徒三千人,宋登教授数千人。有的私学甚至能够“车马填街”,“所居成市”,门徒遍及全国各地。
4.办学风格独树一帜。比如马融,他的课堂里挂着赤色的纱帐,马融在帐前讲课,帐后则奏乐,别具一格;有的教师则以自己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来影响学生,如郑玄居东莱,一面耕田,一面教书;孙期“家贫,事母至孝,牧豕于大泽中,以奉养焉,远人从其学者,皆执经垄畔以追之,里落化其仁让”(《后汉书·孙期传》)。
5.教师与学生关系融洽,感情浓厚。如董仲舒办学,“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生皆仰尊之”(《汉书·董仲舒传》);东汉赵典,“每得赏赐,辄分与诸生之贫者”(《后汉书·赵典传》)。教师如此关心学生,自然会受到学生们的尊重、感激和爱戴。如郑玄死的时候,“自郡守以下尝受业者,缞绖赴会千余人”(《后汉书·郑玄传》。此外,师生之间甚至可以相互戏谑,十分轻松愉悦。
6.勤教勤学,重视气节。如董仲舒专心学习,曾达到“三年不窥园”(《汉书·董仲舒传》)的程度;张玄“专心经书”,竟然整天忘记了吃饭。更为可贵的是,教师们重视气节,潜心治学,不慕名利,不畏权贵。如杨震及其孙杨赐,平日“明经博览”,“不答州郡礼命”。杨伦前后三次被朝廷征召,“皆以直谏不合”而去职,闭门讲授。这些真正的学者所表现出的良好学风,普通平民百姓都为之动容。如学者孙期,当年黄巾军经过他的里陌时,都不忍心侵犯他。
二、两汉私学教育兴盛的原因
两汉是我国封建教育和学术迅速崛起并蓬勃发展的阶段,对于随后历朝历代私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策的导向
汉初,由于连年战乱使生产力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因此汉高祖刘邦实行休养生息的黄老政策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力图逐渐恢复被破坏的经济和社会秩序。统治者从秦代禁止私学所带来的后果中吸取了教训,他们认识到对思想意识的控制需要私学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不能强行干预,那样只会适得其反。在相应政策的鼓励下,被秦时阻禁的私学遂如潜流扩充为奔腾咆哮的大海之势而蓬勃发展。
(二)官学的颓废
自汉朝开国到汉武帝登基的近70年间,由于各种政治及经济原因,太学等官学长时间只招收很少的学生,官学一直处于颓废的局面。“然而有干戈,平定四海,亦未皇庠序之事也。孝惠、高后时,公卿皆武力功臣。孝文时颇登用,然孝文本好刑名之言。及至孝景,不任儒,窦太后又好黄、老术,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汉书·儒林传》)。官学的如此状况,难以满足广大学者传授知识的需要,而识字、求知的社会需求又必须找到出路,由此私学应运而生,并得到了迅速发展。
(三)吏治的要求
西汉建立后,一大批开国功臣随之消失于历史的舞台,尤其是实现了由战乱向和平的过渡后,整个国家政权的运转需要大量的文治人才,而这方面的人才极度匮乏,私学在一定程度上正好可以满足国家政权运转的要求。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使得养士和选士都偏向于儒家的人才,所以平民如果想步入仕途,就必须学习儒家经典,而私学可以为其提供场所和条件。到了东汉时期,伴随着经学的分化,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对立斗争日趋尖锐,各派经师为了扩大自己的学术影响,争取到更有利的政治环境,都不遗余力地传授自己的学问,使得学习经学的人越来越多,私学发展的土壤越来越肥沃,且呈不断壮大之势。
三、两汉私学教育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一)促进了当时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汉代的私学传承了孔子“有教无类”的办学理念,对学生没有地位和地域等要求。早期的私学因为自身条件等各方面的原因,学生大多来自本地或者相邻的地区,但也有个别人是外地籍贯的。人们在蒙学阶段完成最初级的学习后,到了更高阶段,则可以按自己的方向自行拜师学习。汉代的私学办学需要遵守一个普遍的规矩,即《礼记·曲礼》中所规定的“礼闻取于人,不闻取人;礼闻来学,不闻往教”。这就意味着只能是学生到教师这里来求学,而不能让教师跑到学生那里去教学。在我国封建社会,一般对人口流动的控制是比较严格的,但能够为兴办私学提供较为宽松的政策,对于促进当时不同文化区域之间的相互交融是非常有益的。
(二)普遍提高了当时人们的知识水平
两汉的私学上承春秋战国百家私学之优良传统,下开后世一代风气之先。在对普通大众的知识普及及基础教育方面,私学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汉代私学教育,无论从规模、范围上,还是从质量、效果上,都要超过官方教育,实际上担负了教育的主要任务。官学教育内容具有严格的限制,即只能在官方确定的博士经学范围之内进行教学。而私学教育除传授经学外,还要传授黄老、刑名等诸学科的内容。可以说,两汉时期孩童启蒙阶段的教育,全部由私学教育来承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众知识水平的普遍提高。私学对想要求学的人来者不拒,而且不问高低贵贱,基本上做到了教育的平等与公正,整个社会的学术氛围也非常地严谨和认真。
(三)促进了汉代经学的兴盛
汉武帝时期,他听从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经学确立为官方学说,设五经博士,各地方郡国学和民间私学都以传授经学为主要内容,于是大批知识分子争相研习经学。由于官学在规模方面十分有限,因而私学就成为两汉时期知识分子读经、习经的主要场所。汉代私学的教授不是墨守于一章一句,而是兼容并包、注重义理,各家各派学说都能相互融会,使得私学弟子能够博览众采,这种学风对于促进学术的繁荣无疑是十分有利的。其实,汉代经学自身就存在着今文经和古文经的争执与交融,古文经与今文经也主要是通过私学来得到发展的。这种争论虽然不免具有门户与利益的性质,但同时也促进了汉代经学的繁荣与发展。可以说,正是通过私学教育,使得儒家经学在汉代达到了一个无可比拟的高峰。
四、两汉私学教育的发展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一)应注重教育对人的教化作用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教育的作用可以用一个“道”字来概括。无论是老子的清静无为、庄子的逍遥自在,还是墨子的“兼爱”、“非攻”,亦或孔子的“仁爱”,其出发点都是要追求“人道”,即实现对自身人生价值与精神状态的追求。两汉的私学教育对“道”的追求可谓十分突出,门徒们努力学习经学或其他门类的科学,极其重视学科的应用即实用性,希望能以自己所学积极地解决社会问题。最典型的当属东汉的“党锢之祸”,其淋漓尽致地凸显了知识分子对引导社会风尚、化育普通大众、实现激浊扬清所应有的担当与道义。
反观我们今天的教育,可以说过于追求功利性。小学生努力学习是为了考取重点初中,初中生努力学习是为了考取重点高中,而高中生努力学习则是为了考取好的大学,人们上大学之终极目的只是为了自己以后能够求得一个体面的工作、一份不错的月薪。于是,社会上各种“成功学”、各种培训机构盛行,无不充斥着急功近利的气息,人心浮躁,突破道德底线的事情不断发生,一次次地刷新着人们的容忍度与下限。反观两汉时期私学教育中师生的气节与求学精神,可以为当今我国的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即教育始终要强调对人的教化作用,要化育出高洁的人格,要引导人们朝着善的方向前进,要对社会产生出一股满满的“正能量”。如此,教育才有价值和意义,才能培育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应重视家庭教育的影响作用
家庭教育的好坏是传统社会鉴别贤才的一个重要方面。汉代以教授经学而形成的经学世家,无不具有良好的学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而对子女进行生活经验、道德品质以及为人处世等方面的训导,往往比传授技艺和知识更为重要。这一点充分体现在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家书上。两汉时期通过家书对子女进行告诫的内容多集中在治学和做人两个方面,如孔臧写信给儿子孔琳,强调要勤奋治学、日夜不息,如此方能成大业;王修之因离家求学,给儿子写了一封《诫子书》,告诉他要珍惜光阴,同时更要注重做人,培养高尚的气节,言行要出于情实道理。在当今社会,由于交通、通讯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人们基本上不再用家书形式来对孩子进行劝诫,但家庭教育仍然是极其重要的一环。从幼儿时代,家长就要注重对孩子进行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而且要形成自己家庭独特的教育模式。尤其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仅要教会孩子学习,更要教会其如何做人,唯此才能使孩子在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环境条件下健康地成长。
(三)应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
纵观两汉时期的私学教育,我们不难发现,凡开办私学者,基本上都是德艺双馨之人,其中有一大批是名家大师,他们对教育的普及及社会的推动作用是十分巨大的。目前,我国的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其中不少人与德才兼备、为人师表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为此相关部门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议程,给予高度重视。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大计,它离不开一大批心甘情愿作人梯、兢兢业业图奉献的德才兼备者投身其中,犹如两汉时期那些不慕荣华、潜心治学讲学的高洁之士,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贡献自己的青春。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出众多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
(四)应形成正确的政策导向
两汉的私学教育之所以能发展繁荣,与当时的官方政策和社会风气是紧密相关的。纵观我国历史上历朝历代,如果政府对教育采取较为开明的态度,其文化就呈现出光辉灿烂之势,而如果采取诸如“文字狱”等文化高压政策,则其文化必定万马齐喑、鲜有建树。现阶段,我国的教育要想得到好的发展,国家必须大力扶持教育,通过政策方针的导向作用,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同时,为国家培养大量的有用之才。目前,应大力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双百”方针,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社会上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让每个人都能够认识到教育对国家、社会、民族及个人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并通过身体力行推动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
〔1〕〔汉〕司马迁.史记〔O〕.北京:中华书局,2013.
〔2〕〔汉〕班固.汉书〔O〕.北京:中华书局,1962.
〔3〕〔南〕范晔.后汉书〔O〕.北京:中华书局,1965.
〔4〕〔晋〕陈寿.三国志〔O〕.北京:中华书局,1982.
〔5〕〔宋〕司马光.资治通鉴〔O〕.北京:中华书局,2013.
〔6〕胡晓林,季羡林,等.中国全史:教育卷〔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
〔7〕孙培青,等.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Private Education in Han Dynasty and Its Enlightenments
FAN feng-jia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 550001,China)
In Han Dynasty,government took the looser education policy,with the decadence of public education and the requirement of governance,private education developed rapidly,which influenced society at that time greatly.For instance,it promoted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s and different cultures,improved people’s state of knowledge and boosted the prosperity of Confucian Study in Han Dynasty and so on.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ducation in Han Dynasty gives important enlightenments to present education that we must focus on the function of education and improve quality of teachers,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effect of family education and form proper policy orientation.
Han Dynasty;private education;social influence;enlightenment
K232
A
1009-1203(2015)01-0104-04
责任编辑 冯耀明
2014-12-29
范锋剑(1991-),男,山西长治人,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