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观赏石资源区域分布及成因浅析

2015-01-30李姜丽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5年6期
关键词:观赏石化石

王 镝,赵 璧,李姜丽

(湖北省富硒产业研究院湖北省观赏石协会,湖北武汉 43003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观赏石鉴评标准》(DZ/T0224—2007),观赏石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观赏石,即在自然界形成且可以采集的,具有观赏价值、收藏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石质艺术品;广义观赏石则涵盖了不能采集的自然景观石(如奇峰异石、景观地貌),还包括虽然能采集,但又有自己特定含义的文房石等。它们都蕴含了自然奥秘和人文积淀,并以天然的美观性、奇特性和稀有性为其特点。

矿物和岩石是包括观赏石和宝玉石在内的天然产物,观赏石之所以能划分为不同大类和不同石种,首先是基于它们的“原料”矿物和岩石。

湖北省地跨秦岭—大别造山带与扬子陆块两大构造单元,可划分为7个二级构造单元,16个三级构造单元,36个四级构造单元,地质构造复杂;湖北元古代—新生代各纪地层均有出露,按物质来源、成分结构及成因结构划分,全省沉积岩可分为22个亚类,120多个岩石类型;湖北地层古生物化石丰富,根据已刊文献中有关本省的地层古生物资料的不完全统计,湖北省古生物至少分布有16个门类,近900多个属,达2 000多种;湖北地史期岩浆活动频繁,岩浆岩广泛分布,其中侵入岩分布面积达13 000 m2,侵入岩类型共计40余种,伴随岩浆活动,形成的各种岩浆矿物、热液矿物使湖北成为晶体矿物的著名产地;湖北省变质岩分布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0%,产生了多种不同温压条件下变质岩石类型。这些在不同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大量不同类型的岩石、化石和矿物,是全省丰富、珍稀观赏石资源的物质基础。

1 鄂西南地区的主要观赏石种

本区为云贵高原的东北延伸部分,主要包括恩施以及宜昌南部地区。其大地构造属上扬子地块,以发育巨厚的碳酸盐岩为主的沉积地层为特色,受地质条件影响,该区代表性的观赏石石种有菊花石、清江画面石、清江云锦石、腾龙玉、百鹤玉等。

1.1 菊花石

菊花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观赏石,通常指在灰岩中有白色形似花瓣组成菊花状晶簇的岩石,按颜色分类,可分为彩色菊花石、褐色菊花石及黑色菊花石等三种类型。菊花石石质细腻,里面有天然形成的白色菊花形结晶体,其“菊花”部分,“花蕊”是晶粒状矿物的集合体,“花瓣”是一个个菱面体晶体形态紧挨或断续连接所产生,矿物成分依据品种不同而有所区别,其长短不等柱状矿物集合体,以花蕊为中心向三度空间做放射状排列,形态千姿百态,优雅高贵,是赏石爱好者争相收藏的观赏石石种之一(图版1-1)。

鄂西南地区是中国黑色菊花石的著名产地,主要产于宣恩县长潭河乡、恩施市红土乡(新塘地区)及建始县等地,主要赋存在中二叠统栖霞组地层中,通常分2~4层产出,含菊花石的层位一般厚20~25 m,空间延伸达几千米,层位较稳定,规模较大。菊花石由黑色灰岩基底和白色菊花两部分组成,“花蕊”主要由近似圆形黑色燧石(SiO2)构成,“花瓣”则由菱锶矿或方解石组成,其形状各异,有匙状、鸡爪状、柱状、放射状、滴状、蝴蝶状及簇生圆头状等,一般有10~40瓣,长1~30 cm 不等,宽0.2~3 cm。

关于恩施菊花石的成因,目前有各种不同说法,由于恩施地区大面积出露沉积地层,无火山及变质作用,可说明菊花石的形成与沉积成岩作用有关。根据对恩施菊花石的地质产出及岩石特征研究,表明是含锶高碳酸盐岩在成岩埋藏后期通过结晶作用形成的。其过程是沉积阶段的晚期,二叠系含锶高的基底生物碎屑钙质沉积物埋藏到一定深度后,由于温度和压力的增加,沉积物中粒间水及层间水中溶有较多锶(Sr2+)、钙(Ca2+)、硅(Si4+)、碳酸根离子,离子间相互结合形成方解石(CaCO3)及菱锶矿(SrCO3),并围绕燧石核心逐渐发育成菱面体粗晶,晶体紧密连续排列,形成巧夺天工的菊花石[1]。

1.2 清江画面石(图纹石)

画面石(图纹石)以其石面上分布有天然清晰、优美的纹理、层理、斑块或文字为特征。清江画面石是指清江流域和长江三峡地区以砂岩为原石的具有图案特征的一类观赏石。原石主要产于长阳鸭子口—资丘—火烧坪一线的清江北岸地区中泥盆统云台观组,以具有不同颜色层的具有交错层理或斜层理的含铁砂岩成景最好。

由于云台观组上部层位正好是著名的“宁乡式”鲕状赤铁矿层,大量含有铁锰质氧化物的地下水或地表径流水等沿裂隙、层理面或渗流面侵染填充,形成画面石中最具特色的紫红色或灰绿色图案[2]。画面石图案的纹理类型主要有三种,即线型、条带型和梳型。线型是染色物质沿构造活动引起的节理、劈理等侵染而成的图案、现象,形成于成岩之后;条带型为原生沉积的层理构造经染色物质侵染或充填形成,主要类型有板状、楔状交错层理;梳型则是层理色差与裂隙侵染的复合类型[3],其成因复杂,可能在成岩或压实过程中,由于外来物质(如可能为地下水等)沿此压实界面向下渗流而成[4]。

清江石画面图案极为丰富,山水风景、人物动物,都有显现,成为一种独特的为赏石界喜爱的观赏石资源(图版1-2)。

1.3 清江云锦石

清江云锦石主要产于清江恩施市段黑龙潭河漫滩上,因其造型极象锦缎上的云朵而得名,云锦石呈浅黄、黄白、灰黄白等色调,石头大小不等,石面上的花纹图案十分美丽,令人浮想联翩。经鉴定,云锦石的矿物组成主要是方解石,其次是硅质、泥质。化学成分主要是碳酸钙(CaCO3)。摩氏硬度(H)为3~4,密度为2.7~2.8 g/cm3。有时局部硅化导致硬度较大[5]。云锦石的成因较为复杂,且条件苛刻。首先要有质纯灰岩的砾石被保留在发育完整、具三元结构的河流一、二级阶地中;其次,阶地中的孔隙潜水要有富含重碳酸钙的岩溶裂隙水的供给;第三,地下水能产生周期性的浓缩和稀释,即雨季孔隙潜水的供给以大气降水为主,旱季孔隙潜水的供给以岩溶裂隙水为主,形成钙华的不规则层状生长。因为云锦石表面钙华是围绕碳酸钙质点生长,所以与自然界常见的围绕树枝、树叶生长的疏松钙华不同,其坚实、致密、不易破坏,并且杂质少、色泽纯正,为藏石界所喜爱(图版1-3)。

1.4 腾龙玉

该观赏石主要产于利川见天坝吴家湾等地区,因与著名溶洞腾龙洞邻近而得名。其原岩为晚二叠世长兴组生物礁灰岩,在见天坝吴家湾生物礁剖面上,整个含礁地层厚达250 m,主要岩石类型是粘结骨架岩、障积岩以及两者间的过渡岩。由于生物礁灰岩主要由多种类的生物遗体构成,故岩石断面花纹复杂,具有特殊的美感,是鄂西南地区著名观赏石材之一。在采集自不同礁体部位的观赏石断面上可以观察到柱状海绵、水螅等造礁生物,蓝绿藻等粘结生物,以及腕足、棘皮、有孔虫、鹦鹉螺等附礁生物。腾龙玉的原岩是典型的堤礁组合,是鄂西台盆碳酸盐岩与台地之间的线性礁体,指示礁体两边水深差别很大的古沉积环境。

1.5 百鹤玉

百鹤玉主要产于鹤峰三岔溪等地区,“百鹤”谐“百合”之音,即含大量古生物海百合化石,“鹤”字代表产地鹤峰,“玉”字点出了这种石材的品质。原岩赋存在东溪湖背斜北西翼下志留统罗惹坪组中,岩性为海百合茎生物礁灰岩,除海百合茎外,尚有少量珊瑚、苔藓虫等化石,颜色以浅灰—浅褐色为主。其中,上部主要以苔藓虫及珊瑚为主;中部主要含海百合茎,颜色为浅灰—霞红色;下部除海百合茎外,尚含少量腕足类化石,颜色浅灰色,少数浅褐色[6]。按颜色可分为红百鹤石和灰百鹤石等5个花色品种,其中以红百鹤石类品质最佳。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石英,次为长石、云母、粘土矿物,微量电气石、锆石、钛白石等。具生物结构、生物—泥质粉砂结构。生物化石多呈圆管状、串球状、片状或不规则状,粒径0.2~40 mm。百鹤玉通常也被认为是产于台地边缘礁灰岩相,但在形态上多为点礁,不像腾龙玉(堤礁)那么广泛分布,故也更显珍贵[7]。

2 峡东地区的主要观赏石种

三峡东部地区是中国开展地质研究较早和研究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区内主要有以海相沉积为主的南华纪、震旦纪和古生代地层呈条带状围绕着前南华纪花岗岩、片岩和片麻岩基底的黄陵背斜周缘分布,各时代地层发育较好,化石丰富;世界第二大河长江自西向东切割出巍峨壮丽的峡谷,流水侵蚀作用十分强烈。在这种背景下,本区的观赏石种以化石类、特殊沉积岩、河流搬运的卵石为特色。代表性较强的有头足类化石、海生爬行动物化石、流纹石、三峡雨花石等。

2.1 头足类化石

峡东地区是中国头足类化石产出最多的地区之一,尤以在宜昌北部的分乡—荷花一线,多个乡镇因产出丰富、完整、精美的鹦鹉螺化石而声名远播。化石主要赋存于中上奥陶统中,主要产出在瘤状灰岩、龟裂灰岩岩层中。化石大小不一、外形多样,大者长逾1 m,一般20~30 cm,形状有直形、弓形、环形等。以震旦角石分布最多,尚有环角石、壳角石、梯级角石、中袋角石、房角石、直角石、林角石等。在生物分类上,其为软体动物门头足纲鹦鹉螺亚纲。这些软体动物底栖爬行或游泳底栖生活,是奥陶纪一类重要标准化石。本区头足类化石还有菊石亚纲等也比较丰富[8]。

2.2 海生爬行动物化石

海生爬行动物化石主要产于远安、南漳地区的早三叠世碳酸盐岩地层中。较著名的化石产地有南漳松树沟、远安落星村、鹰子山等地。本区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目前已查明的有3目6种,分别是湖北鳄目的孙氏南漳龙、南漳湖北鳄、长形似湖北鳄,鱼龙目的张家湾巢湖鱼龙,始鳍龙目的远安贵州龙、湖北汉江蜥。区内化石骨架均属于原地埋藏,大小不一,大者近3 m,小的数厘米。不少古生物个体保存有完整的生物骨架,其骨架经修复后已成为国内著名自然科学博物馆(如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古动物馆、上海自然博物馆等)的精美展品。本区的海生爬行动物化石还具有重要的科研意义,其是研究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生物大灭绝后古脊椎动物新物种的演化—辐射的重要化石证据(图版 1-10)[9]。

2.3 流纹石

流纹石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观赏石种,其主要产出于宜昌樟村坪北部西河流域附近的沉积岩中,因其特殊的花纹图案而得名。流纹石原岩层位位于晚震旦世灯影组上部,为一套硅质为主,夹有炭质薄层的滨海浅海陆棚相地层。在观赏石切面上,常表现为较厚的硅质层与较薄的炭质层波状起伏交错,黑色纹路穿插于灰白之中,构成似山似水、似云似雾的特殊意境。特别是原石经打磨工艺后,石面圆润,线条柔美,画面多种多样,引起观石者无限遐想。根据研究,该沉积构造应属于丘状交错层理,指示正常浪基面之下、风暴浪基面之上的独特沉积环境。

2.4 三峡雨花石

“雨花石”一词源自南京雨花台及江苏六合县八百里桥等地的第四纪更新世早期河流沉积“雨花台砾石层”中的以玛瑙为主的硅质彩色砾石。但在宜昌东南部的猇亭云池一带长江堆积阶地保留的第四纪砾石层中也有类似的石种产出,由于砾石多来自长江切穿三峡时所搬运黄陵背斜附近的基岩物质,一出峡口,河谷骤然变宽,流速减缓,而使之沉积于河流冲积层中,因其主要来自三峡地区,故名其为“三峡雨花石”。从上所述,三峡雨花石并非某种单一岩石、矿物或生物化石,而是长江及其支流两岸的各种岩石(包括三峡地区南华纪以来各时代沉积岩、黄陵地区的花岗岩—变质岩,以及各种脉岩、古生物类等)经过分解崩裂后被流水冲刷、搬运以及长期磨砺而形成的卵石。也因其来源复杂,使这类观赏石的色泽、形态各不相同,极为丰富,或似山似水,或构成各种文字与图案,或拟物拟人,栩栩如生;有的似像非像,若隐若现,令人遐想。

3 神农架地区的主要观赏石种

华中屋脊——神农架地区地层发育,自中元古代—早古生代地层均有出露,岩石类型丰富,局部岩石因受热动力作用和浅成基性侵入岩影响,有轻微变质,造就了较为特殊的观赏石类型和石种。如宝石砾岩、紫水晶、叠层石、玛瑙石、梅花玉(板仓红)等石种[10]。

3.1 宝石砾岩

宝石砾岩是神农架地区代表性观赏石石种之一,赋存于神农架群大窝坑组(Pt2dw)底部和石槽河组中,在宋洛乡八里坪—老虎顶及瞭望塔等地均可见原生层。其岩性为杂色硅质砾岩,砾岩中的砾石为紫红色、肉红色的石英、玉髓、燧石砾石,磨圆度很好,几乎全为椭球状,无定向排列。砾径一般2~3 cm,大者可达5~7 cm,砾石含量约40%,胶结物为白色的粉晶白云岩、硅质,含量约30%,含30%的燧石、石英等碎屑充填物。由于岩石质地坚硬,颜色绚丽,五颜六色,甚是好看,故常称“宝石砾岩”。

3.2 紫水晶

神农架的紫水晶赋存于神农架群石槽河组紫红色泥质白云岩及紫红色粉砂岩的破碎带晶洞中,主要发现于宋洛鹰窝洞一带。在破碎带内分布有裂隙状、透镜状、脉状晶洞,晶洞一般宽度约0.5~4 m。紫水晶晶体一般呈晶簇生于洞壁,晶洞内常充填褐红色粘土,次为围岩碎块、方解石及石英脉。该观赏石源自于岩浆热液及部分含有饱和的二氧化硅的地下水热液,地壳运动造成区域性断裂与褶皱后,热液进入裂隙,在2~3个大气压、550~600℃的温压条件下,逐步冷却后开始结晶成六方柱状的水晶晶体。当热液中渗入了微量Fe(铁)元素时结晶体呈紫色,含微量Ti(钛)元素时呈粉紫色(图版1-4)。

3.3 叠层石

叠层石泛指由蓝绿藻及菌类的生物作用和无机沉积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生物沉积构造体,常成同心状的叠层体,故名叠层石。神农架前寒武系地层中大多含有叠层石,已确定的包括31个群和69个形,由于其纹路清晰、形态多样、色泽鲜明、分布广泛,成为神农架地区最重要的观赏石之一。叠层石形态大小变化很大,最常见的有柱状、锥状、层状、板状、球状等。狭义的叠层石仅指柱状、锥状者。叠层石均系由向上凸起的基本层叠覆而成的叠层体,基本层由一亮层和一暗层组成。暗层富含有机质层,由藻菌等复杂组合构成。亮层由藻类粘附的细粒沉积物构成。叠层体分叉或不分叉,表面光滑,或具环脊、瘤刺等体饰[11]。

叠层石形成于海洋及淡水湖泊,主要产于石灰岩和白云岩中,在燧石层、磷块岩中也有发现,现代海湾和湖河中仍有少量叠层石存在。

3.4 经络石

经络石赋存于神农架群石槽河组中部的硅质白云岩地层中,是含二氧化硅溶液沿硅质白云岩中的剪节理充填后形成的。由于差异风化作用,原岩(硅质白云岩)部位被溶蚀形成凹陷,石英脉不易风化形成网络状凸起,这种岩石崩落后,经流水带入河流中,被河水冲蚀、磨蚀后,变得光滑、圆润,白云岩中的石英细脉极像人体中经络而得名。石英脉一般为浅褐色夹紫红色,条带一般宽0.03~0.08 m,长度一般约2~10 m,宽度不稳定,其形态自然天成、千姿百态,具有较强的自然美,成为神农架地区独特的一种观赏石。

3.5 梅花玉(又名板仓红)

梅花玉(板仓红)原岩主要赋存于神农架群石槽河组中上部,主要发现于板仓地区。该观赏石主色调为红白,犹如风雪中绽放的红梅,故而得名。并以较好的颜色和质地受到观赏石收藏者的关注。观赏石原岩的岩性主要为灰红、红色中—厚层含白云质、灰质角砾岩、角砾状白云质灰岩,砾石呈深紫红色—紫红色镶嵌(包裹)在灰色灰岩中,形成灰红相间且以红色为主的色调。岩石为粉晶—细晶结构,角砾构造。主要由粉晶—细晶方解石角砾组成,另有少量粉砂岩角砾,角砾间由亮晶方解石胶结。常见有不连续的方解石细脉穿切各种角砾,说明该岩石形成后又经历了多次构造作用。

4 鄂西北地区的主要观赏石种

鄂西北地区地处秦岭—大巴山余脉,在大地构造上属南秦岭造山带东段。区内构造活动强烈、岩石种类多样,以中浅变质岩为主,但未变质的海相及陆相地层也在一些稳定的小型地块和山间盆地中发育保存;在地壳间歇性抬升的背景下,汉水及其支流在本区多次下切,不少地段的河流阶地结构完整,河漫滩沉积保存完好。与地质背景相对应,本区观赏石以汉江流域来源复杂的水冲石、著名玉石绿松石以及晚白垩世恐龙蛋化石为主要特色。

4.1 汉江石

汉江石泛指汉江流域,包括汉江主流及重要支流,如堵河、南河等河流中形成的水冲砾石。这些经河流搬运、冲刷、泥沙磨蚀而成的奇石,石质坚硬致密、表面光洁盈润,且以图纹石为多,但也有一些精美的造型石令人拍案称奇。此类观赏石的原岩有:沉积岩中包括碳酸盐岩、碎屑岩、硅质岩;岩浆岩以浅成侵入的变基性岩—辉绿岩(俗名“釉光青”)最受石界喜爱;还有大量的变质岩等。

4.2 绿松石

绿松石,又称“松石”,因其形似松球色近松绿而得名。绿松石化学分子式为CuAl6(PO4)4(OH)8·5H2O,主要分布在陨县、陨西和竹山一带,其又称“松石”。绿松石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中国清代称之为天国宝石,视为吉祥幸福的圣物。鄂西北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绿松石产地之一,具有矿点多、原料个体大、玉石质量好和开采时间长等特点。目前已发现的矿点近80处。包括陨县的云盖寺、华金坡、金龙山;陨西县的羊尾山、偏头山;竹山县的喇叭山、喻家岩。绿松石均赋存于下寒武统杨家堡组的各类构造破碎带中,由围岩富含包括铜、磷、铝在内的多种元素经风化—淋滤形成的饱和溶液在张性裂隙中经溶解—饱和—沉淀作用而形成(图版 1-5)[12]。

4.3 恐龙蛋化石

鄂西北堪称是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恐龙蛋化石产地之一。区内恐龙蛋化石主要产出于郧县、郧西等地的白垩纪陆相红层盆地中,主要化石点分布在郧县青龙山、卧龙山、大柳乡、梅铺镇以及郧西金银山、丹江口温坪等地。产化石的层位是上白垩统高沟组、马家村组和寺沟组的含泥钙质砂岩和含砾钙质砂岩中。目前已查明有3个蛋科、3个蛋属、9个蛋种,并初步确定这些恐龙蛋化石是在晚白垩世炎热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冲积扇沉积环境下沉积埋藏的。本区恐龙蛋常成窝产出(最大一窝蛋数量多达89个,在世界范围尚无更多的报道),蛋窝基本保持完整,是一种原地埋藏的恐龙蛋化石。

5 鄂东南地区的主要观赏石种

鄂东南地区地处下扬子地块西段,主要发育震旦系—中下三叠统的海相石灰岩夹碎屑岩沉积。中晚三叠世开始,伴随滨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带,本区全面上升为陆地,转为陆相演化阶段。由于地壳剧烈活动,侏罗纪—白垩纪一系列中深—中浅成中酸性岩浆不断侵入到沉积盖层中,形成规模壮观的矽卡岩型和斑岩型铁铜金铅锌银钨钼矿床。在各种热液矿产形成过程后中及后期,形成了许多珍稀罕见的接触交代型晶体矿物、气液型晶体矿物和次生氧化矿物,主要种类有孔雀石、蓝铜矿、黄铜矿、黄铁矿、湖北石、红硅钙锰矿、鱼眼石、方解石、水晶晶簇、硅灰石、透石膏等。

5.1 孔雀石

孔雀石由于颜色酷似孔雀羽毛上斑点的绿色而得名。化学分子式为Cu2[CO3](OH)2,大冶地区是国内孔雀石的主要产地之一。孔雀石形成于铜矿床氧化带内,通常为含铜的溶液与碳酸盐岩作用后,形成的碱式碳酸铜沉淀在岩石之孔隙、裂隙中而形成。其晶体呈针状,通常呈放射状或钟乳状集合体。孔雀石为含铜硫化物在氧化带形成的次生矿物,是寻找原生铜矿床的标志性矿物(图版1-6)。

5.2 蓝铜矿

蓝铜矿又称“石青”,通常呈粒状、块状或放射状,以及土状或皮壳状集合体。其色为深蓝色(土状或皮壳状者常为淡蓝色),故而得名。蓝铜矿经常与孔雀石共生于铜矿床的氧化带中,也是含铜的碳酸盐矿物,化学分子式为 Cu3[CO3]2(OH)2,属单斜晶系,晶体形态呈柱状或厚板状,颜色深蓝,晶体具有玻璃光泽,靓丽夺目,是较之孔雀石更为罕见的矿物观赏石,主要产于黄石大冶地区。

5.3 湖北石

湖北石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矿物,它是在冯家山铜矿硅灰石矿区开采硅灰石过程中,由黄石市及大冶市的几位矿物晶体爱好者发现的(当时误认为直闪石)。20世纪末,几位加拿大矿物爱好者收集到了这种矿物,经鉴定,为一种新矿物,因只知道该矿物来自中国湖北,将其命名为湖北石,2000年,国际矿物命名机构通过了这一名称。湖北石是一种含水的钙锰铁复合硅酸盐,铁锰不同价,化学式为:Ca2Mn2+Fe3+Si4O12(OH)·2H2O。三斜晶系,常呈束状、放射状、球状集合体产于热液交代型矿脉中。中国湖北冯家山铜矿硅灰石矿区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唯一产区。

5.4 红硅钙锰矿

红硅钙锰矿是一种含水的钙锰复合硅酸盐矿物,化学分子式为:Ca2Mn7Si10O28(OH)2·5H2O。三斜晶系,晶体呈扁的柱状(刃片状),常呈束状、放射状、球状集合体产于热液交代型矿脉中。目前在中国、南非、美国、日本均有发现,但只有中国、南非产出的晶体大、品质好。本处产出的红硅钙锰矿单晶体大、透明度高、集合体形态丰富,有球状、蝴蝶状、束状等,从而挤身于世界名矿物之列。在本区常与湖北石、鱼眼石共生(图版1-7)。

5.5 鱼眼石

鱼眼石是一种含水的钾钙复合硅酸盐矿物,化学分子式为:KCa4[Si4O10]2(F,OH)·8H2O。四方晶系,晶体,呈双锥状、等轴状及板状;集合体呈叶片状,新鲜时无色,经风化或蚀变后呈雪白或乳白色,因其解理面上散射出的光线呈珍珠光泽,酷似鱼眼的反射色,故称“鱼眼石”[13]。在本区,鱼眼石经常与红硅钙锰矿、湖北石共生于热液矿床中(图版1-8)。

5.6 方解石

方解石也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常见矿物晶体,化学组成是碳酸钙CaCO3,属三方晶系主要为无色或白色,有时因含其他元素而呈浅黄、浅红、紫、褐黑色等,无色透明的方解石晶体称冰州石,是重要的光学材料。方解石以其晶体形态多样著称,常见的有柱状体、菱面体、板状体、三角面体等,其晶体集合体呈粒状、致密块状、钟乳状、结核状、鲕状、豆状、土状(白垩)等,形态丰富多姿,造型美观。湖北黄石大冶地区是重要的方解石晶体(簇)产地,主要产于接触交代矿床中(图版1-9)。

6 其他一些重要的观赏石种

6.1 松滋鱼化石

松滋鱼化石主要种类为湖北骨唇鱼(亦名江汉鱼),主要分布于松滋市老城西斯家场之北的黑水挡—旗林村一带,赋存于古近系始新统洋溪组薄层灰色粉砂岩中。化石分布密集,数量大,鱼化石长度一般为5~10 cm,最长>20 cm,似群鱼竞游,极有观赏性。此外,该层位还有珍贵的黑档口松滋鸟等古鸟类化石产出,但数量较少(图版1-11、1-12)。

6.2 阳逻硅化木

图版1 湖北观赏石精品展示Chart 1 Display of quality works of Hubei ornamental stones

化石主要分布于武汉市新洲区阳逻电厂、半边山、香炉山、青松山等处的长江四级阶地中。主要赋存在下更新统河流冲积砂砾层中。砾石层垂向上二元结构明显,下为砾石层,上为砂、粉砂等,砾石成分主要是石英岩、石英砂岩、脉石英、硅质岩和燧石,少量片麻岩和玛瑙。硅化木对应树种大部分为被子植物,基本上为常绿阔叶或落叶乔木。经鉴定,本处化石木共有14科24种:其中裸子植物有柏科的武汉柏木、湖北柏木、武汉园柏,杉科的杉木,松科的长苞铁杉等3科6种;被子植物有紫葳科的武汉猫尾木,等11科18种[14]。

6.3 通城绿柱石

主要分布在通城断峰山、云溪等地。绿柱石产于通城花岗岩体北西缘中元古界冷家溪群板岩外接触变质带中的伟晶岩脉内(云溪绿柱石产在通城岩体内部的长英质伟晶岩脉内)。其常与铌钽铁矿、长石、石英、石榴子石、锆石等共、伴生。绿柱石成分为AlBe3[Si6O18];六方晶系,晶体常呈六方柱状;柱面解理不完全;硬度7.5~8。绿柱石多呈灰白夹绿色,透明度较差,少数浅蓝色,可达宝石级(海蓝宝石),呈半透明—透明。

6.4 京山硅质岩

其为近几年新发现的品种,主要分布在湖北省京山县绿林镇一带。产出于大洪山晋宁期俯冲增生杂岩带中。其成分主要为SiO2,厚层状,野外层理不发育,岩石致密坚硬,多呈白色,少量红、紫红色,具有较好的油脂光泽。局部硅质岩成色较好,且颜色较纯,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其为典型的海底火山(海山)喷气成因。

6.5 大洪山叠层石

主要分布于大洪山东南部厂河、高关水库等地。与神农架地区的叠层石属同一沉积环境和沉积时代。叠层石赋存于打鼓石群下亚群罗汉岭组一段白云岩中,主要化石有:圆柱叠层石、罗汉岭圆柱叠层石、京山铁岭叠层石、蓟县叠层石等。

6.6 鄂西锅底灰岩

主要分布于鄂西秭归、巴东、枝江、宜昌一带,主要赋存在震旦系陡山沱组第四段(Z1d4)和下寒武统水井沱组(∈1sh)的黑色碳质页岩之中。可分为双面凸起、中心最厚,由中心至边缘逐渐变薄的透镜石;双面凸起、中心最厚,由中心至边缘突然变薄的飞碟石;单面凸出、一个中心,主体为饼状,但边缘有连续缺口,总体状似梅花的梅花石;由一大一小两个中心结合形成,具有乌龟形态的乌龟石;由多个大小不一的中心结合形成,具有怪兽形态的怪兽石;由一大一小两个中心叠置在一起形成,具有葫芦形态的葫芦石等六种形态。其应该是在极稳定水动力条件下,发育于强还原环境中陆棚浅海—滞流(海湾)盆地的产物[15]。

6.7 水晶

除上述神农架地区和大冶地区的有水晶产出外,湖北省还有多地曾发现水晶观赏石资源,如鄂西的兴山、神农架、巴东等地,鄂东北浠水、英山等地,鄂东南通山、通城等地。

7 结语

湖北省的观赏石种类多,品质高,在国内外观赏石界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全省的观赏石普查工作并未开展,以上内容鉴于资料掌握和个人认识的欠缺,尚无法真实反映荆楚大地珍贵观赏石资源的全貌,不当之处敬请不吝赐教,本文仅作抛砖引玉,以期有更多研究者参加关于湖北观赏石的研究讨论。相信随着地质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更多相关的科学研究成果必将面世,为客观认识湖北省观赏石资源,并对其开展积极的保护、开发、利用工作提供便利。

致谢:感谢湖北省古生物专家委员会李正琪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湖北省富硒产业研究院谭秋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对本文的指导;本文图版所列图片均由李正琪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提供,深表感谢!

[1] 赵珊茸,谭劲,王文魁.菊花石形貌测量及生长机理探讨[J].矿物岩石,1998,18(4):2-7.

[2] 宋芳,牛志军,陈荣,等.湖北清江画面石图案的纹理类型及其地质成因[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14,16(5):9-16.

[3] 明星.浅谈清江观赏石的岩性特征及颜色成因[J].华南地质与矿产,2015,31(1):57-60.

[4] 赖志云,赖伟庆.丘状交错层理的成因探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32(5):42-45.

[5] 钟华邦.趣谈云锦石[J].江苏地质,2006,30(2):119.

[6] 毛立音.湖北四大玉石[J].湖北地矿,2000,14(1):62-63.

[7] 虞人育.鄂西南一带百鹤玉矿床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J].矿产与地质,1996,10(1):55-59.

[8] 王秋军,马福军,董俊玲.宜昌峡东地区古生物之美[J].生物进化,2014,29(1):26-33.

[9] 程龙,阎春波,陈孝红,等.湖北省南漳/远安动物群特征及其意义初探[J].中国地质,2015,42(2):676-684.

[10] 何洪涛,姚燕,肖应祖,等.神农架宋洛一带观赏石资源类型、特征及分布[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1,25(4):318-322.

[11] 陈刚,柳艺鑫,吴冬妹.湖北京山厂河叠层石白云岩基本特征及开发利用研究[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4,28(3):363-366.

[12] 涂怀奎.陕鄂相邻地区绿松石矿地质特征[J].陕西地质,1996,14(2):59-64.

[13] 金敬方,金晖.湖北黄石鱼眼石宝石及其共生组合矿物[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00,2(2):33-35.

[14] 梅惠,李长安,齐国凡.武汉阳逻化石木及砾石层研究进展[J].地球与环境,2007,35(4):357-361.

[15] 张先进,彭松柏,李华亮,等.峡东地区的“三峡奇石”——沉积结核[J].地质论评,2013,59(4):627-636.

猜你喜欢

观赏石化石
寿
来和化石捉迷藏
中国观赏石协会观赏石鉴评师业务评价办法
观赏石鉴评专业人员名单公告
和化石“打个招呼”
关于举办第55期观赏石鉴评暨第9期观赏石价格评估培训班的通知
观赏石创意新义与实践后记
龙园观赏石交易基地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战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