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佳兆业债务违约或是楼市风险释放的前兆

2015-01-30余丰慧

IT时代周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前兆债务资金

文/余丰慧

佳兆业债务违约或是楼市风险释放的前兆

文/余丰慧

佳兆业债务违约危机在持续发酵。

最新消息是,1月8日,公司一笔2600万美元的到期债券利息面临支付,佳兆业或将成为首个美元债券违约的中国房地产企业。

在经历了掌门人辞职、在售房源被锁、上海青浦项目被卖、合作伙伴退出,尤其是一系列负面消息最终触发公司首例债务违约后,佳兆业危机四伏的处境已无法掩饰。从其接连到期、种类繁多的债务链看,似乎更大的债务压力还在后边。

虽然其在微信公众账号正式否认破产重组传言。但以笔者看,面对巨额债务压顶,资金流现金链断裂,债权人逼债等困境,倒不如走破产重组之路。一旦破产重组程序启动,实际上就通过法律程序将佳兆业“保护”起来,债务支付将得以延缓,债权人出于保护自身债券价值的初衷,也会暂缓逼债。企业赢得了宝贵时间之后,可以采取措施将优质资产兑现,将劣质资产剥离,各方利益或可获得最大化。

否则,虽然目前仅有汇丰银行4亿港元(约合3.2亿元人民币)海外贷款的强制性还款出现今年国内首单债务违约。如果8日2600万美元到期债券再出现违约,那么,必将引来内地银行以及其他借款人上门逼债,将可能引发其雪崩式债务违约,资金链彻底断裂,经营形势完全恶化,到时既是破产重组,也将遍体鳞伤。

同时,佳兆业其他还债出路也基本被堵死。地产公司大部分的项目,80%都已经有抵押贷款,卖项目回笼的资金都要先还银行贷款;佳兆业80%的企业控股股东股权都有抵押,再通过抵押股权融资也很难;深圳的三大项目被“封”,目前无法转让;未开工项目转让,在房地产低迷时,将会大赔,况且是处在这种极度不利情况下的转让;在建项目寻找开发商合作,也不是一时半会能谈成的,可谓远水难解近渴。目前,唯一的希望就是看大股东生命人寿会否通过借款出面相助。

其实,去年以来已经有不少中小型房企面临债务违约、资金链断裂危机。许多房地产以及金融分析人士预计2015年将是房企最难过的一年,也将是房地产大浪淘沙的一年,许多中小型房企甚至大房企不排除破产倒闭重组的命运。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第一个竟然是貌似销售业绩非常好的佳兆业,也没有想到的是新年伊始竟然来得这么快。

这是长达十几年来中国房地产粗放式、高负债泡沫式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么多年来,在高房价的财富效应诱惑下,吸引大量资本蜂拥而入房地产领域。大部分房企是采取高负债买地开发方式,空手套白狼者不鲜见。维护企业正常资金链和经营,基本依靠预售款、银行贷款、信托高息产品筹集,甚至民间高利贷;基本依靠借新还旧、滚雪球式维护买地开发、盲目扩张。这种方式的前提条件是,房价要一直上涨甚至暴涨,房地产要持续持久繁荣,要一直维持暴利。这样才能支撑高成本甚至高利贷融资,才能维持借新还旧的资金链。否则,房企资金链将会瞬间断裂,债务违约将会立即出现,经营立刻陷入困境,最终难逃破产倒闭命运。

2014年中国城市房价拐点已经出现,房地产整体低迷是不争的事实。2015年房价将会延续走低,房地产整体性不景气是大概率事件。考验房企的时刻真正到来了。特别是如佳兆业一样,大多数中小型房企将被资金链断裂所打垮。佳兆业债务违约危机或是中国房地产行业风险集中释放的前兆。

从宏观经济面看,房地产行业继续下行将是中国2015年最大的经济风险之一,甚至引发系统性银行坏账集中爆发的金融风险。对此,银行以及监管部门应该密切观察行业动态,争取保全资产,防范风险。

从房企自身看,佳兆业债务危机的最大警示,在房地产深冬季节,要以价换量尽快销售存量楼盘,立即回笼资金,现金为王这一时期最重要。切忌再盲目拿地扩张,甚至创出所谓地王。

博主简介:著名财经金融评论家

责编:张里E-mail:zhangli@ittime.com.cn美编:玲玲校对:媚子

您对本文有任何看法,可在新浪微博、腾讯微博@IT时代周刊,进行讨论。

猜你喜欢

前兆债务资金
不断滚动贷款,同时减记债务:政府如何才能从破产中更快恢复? 精读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论春秋时期天命观的变迁及其新标准
九江台前兆仪器监控软件
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要有预案
债务危机离我们有多远?
健康沙龙:我两次逃离了脑中风的“魔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