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人体温度测量仪的设计
2015-01-29郑宇
郑宇
摘 要 在医学上,体温的测量对疾病的判断相当重要,所以温度传感器应用广泛。设计了基于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人体温度测量仪,通过实验证明完全能满足测量功能。
关键词 全息瞄准器;半导体激光器LD;波长漂移;相差补偿
中图分类号:TH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22-0033-01
1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 1K)温度传感器
热敏电阻是利用半导体电阻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的,按电阻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或增大,分为NTC型(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型(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和CTC(临界温度热敏电阻)。NTC型热敏电阻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呈指数下降关系,但也可以找出热敏电阻某一较小的、线性较好范围加以应用(如35-42℃)。如需对温度进行较准确的测量,则需配置线性化电路进行校正(本实验没进行全范围线性化校正,仅选取35-42℃温度范围内进行相对线性化处理)。以上三种热敏电阻特性曲线见图1。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小于150℃)NTC热敏电阻的电阻RT与温度T之间有如下关系:
(1)
图1 热敏电阻特性曲线
2 基本电路设计
采用恒电流法测量热电阻,电路如图2所示,图2中,R为已知数值的固定电阻,RT为热电阻。Ur为R上的电压,Urt为RT上的电压。假设回路电流为I0,根据欧姆定律,I0=Ur/R,所以热电阻RT为:
(2)
图2
3 人体温度测量仪的制作和实验
1)制作温度测量仪。在小温度范围内,比如35-42℃内,取样电阻(1kΩ)上的电压UR与温度t基本成线性关系。可以将NTC测试电路的UR随温度变化的电压通过放大处理电路转化为正温度系数10mV/℃的电压输出,并将输出电压与标准温度进行对比校准,即可制成温度测量仪。将温控仪温度设定在37℃,待温度稳定后(2分钟内温度变化在±0.1℃以内),在加热井中插入水银体温计,通过温控仪温差修正功能,对其PT100测温进行校准,使温控仪显示温度值与水银体温计测试值一致;然后取出体温计,调整放大器的校正与调零电位器,使在35.0℃-42.0℃温度范围内,NTC传感器校正后输出电压与温度变化同步(即温度每改变1℃,输出电压对应变化10mV)。校正完毕后,利用设计的温度测量仪测温,在35.0℃-42.0℃温度范围内,每隔0.5℃或1℃测量一次并与实际温度进行对比。
2)实验数据。进行人体各部位(腋下、眉心、手掌内)的温度测量(除口腔外)并与水银体温计测量口腔的温度进行比较,了解人体各部位温差的原因。
图3 lnRT -(1/T)图
图3为热敏电阻的特性曲线,作直线拟合,得到直线斜率K=0.00101V,截距b=0.39271V,直线线性相关系数R2=0.99717,说明在35-42℃范围内UR-t基本成线性关系,可以通过外部放大器处理电路使其输出与温度对应10mV/℃,从而实现温度测量。
4 结束语
通过与标准温度计的比较,说明所设计的人体温度测量仪能够测量精度高,测量方便迅速,完全能够用于实验测量。
参考文献
[1]彭程琳.生物医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何希才.传感器及其应用实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黄贤武,郑筱霞.传感器实际应用电路设计[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endprint
摘 要 在医学上,体温的测量对疾病的判断相当重要,所以温度传感器应用广泛。设计了基于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人体温度测量仪,通过实验证明完全能满足测量功能。
关键词 全息瞄准器;半导体激光器LD;波长漂移;相差补偿
中图分类号:TH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22-0033-01
1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 1K)温度传感器
热敏电阻是利用半导体电阻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的,按电阻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或增大,分为NTC型(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型(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和CTC(临界温度热敏电阻)。NTC型热敏电阻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呈指数下降关系,但也可以找出热敏电阻某一较小的、线性较好范围加以应用(如35-42℃)。如需对温度进行较准确的测量,则需配置线性化电路进行校正(本实验没进行全范围线性化校正,仅选取35-42℃温度范围内进行相对线性化处理)。以上三种热敏电阻特性曲线见图1。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小于150℃)NTC热敏电阻的电阻RT与温度T之间有如下关系:
(1)
图1 热敏电阻特性曲线
2 基本电路设计
采用恒电流法测量热电阻,电路如图2所示,图2中,R为已知数值的固定电阻,RT为热电阻。Ur为R上的电压,Urt为RT上的电压。假设回路电流为I0,根据欧姆定律,I0=Ur/R,所以热电阻RT为:
(2)
图2
3 人体温度测量仪的制作和实验
1)制作温度测量仪。在小温度范围内,比如35-42℃内,取样电阻(1kΩ)上的电压UR与温度t基本成线性关系。可以将NTC测试电路的UR随温度变化的电压通过放大处理电路转化为正温度系数10mV/℃的电压输出,并将输出电压与标准温度进行对比校准,即可制成温度测量仪。将温控仪温度设定在37℃,待温度稳定后(2分钟内温度变化在±0.1℃以内),在加热井中插入水银体温计,通过温控仪温差修正功能,对其PT100测温进行校准,使温控仪显示温度值与水银体温计测试值一致;然后取出体温计,调整放大器的校正与调零电位器,使在35.0℃-42.0℃温度范围内,NTC传感器校正后输出电压与温度变化同步(即温度每改变1℃,输出电压对应变化10mV)。校正完毕后,利用设计的温度测量仪测温,在35.0℃-42.0℃温度范围内,每隔0.5℃或1℃测量一次并与实际温度进行对比。
2)实验数据。进行人体各部位(腋下、眉心、手掌内)的温度测量(除口腔外)并与水银体温计测量口腔的温度进行比较,了解人体各部位温差的原因。
图3 lnRT -(1/T)图
图3为热敏电阻的特性曲线,作直线拟合,得到直线斜率K=0.00101V,截距b=0.39271V,直线线性相关系数R2=0.99717,说明在35-42℃范围内UR-t基本成线性关系,可以通过外部放大器处理电路使其输出与温度对应10mV/℃,从而实现温度测量。
4 结束语
通过与标准温度计的比较,说明所设计的人体温度测量仪能够测量精度高,测量方便迅速,完全能够用于实验测量。
参考文献
[1]彭程琳.生物医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何希才.传感器及其应用实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黄贤武,郑筱霞.传感器实际应用电路设计[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endprint
摘 要 在医学上,体温的测量对疾病的判断相当重要,所以温度传感器应用广泛。设计了基于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人体温度测量仪,通过实验证明完全能满足测量功能。
关键词 全息瞄准器;半导体激光器LD;波长漂移;相差补偿
中图分类号:TH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22-0033-01
1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 1K)温度传感器
热敏电阻是利用半导体电阻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的,按电阻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或增大,分为NTC型(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型(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和CTC(临界温度热敏电阻)。NTC型热敏电阻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呈指数下降关系,但也可以找出热敏电阻某一较小的、线性较好范围加以应用(如35-42℃)。如需对温度进行较准确的测量,则需配置线性化电路进行校正(本实验没进行全范围线性化校正,仅选取35-42℃温度范围内进行相对线性化处理)。以上三种热敏电阻特性曲线见图1。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小于150℃)NTC热敏电阻的电阻RT与温度T之间有如下关系:
(1)
图1 热敏电阻特性曲线
2 基本电路设计
采用恒电流法测量热电阻,电路如图2所示,图2中,R为已知数值的固定电阻,RT为热电阻。Ur为R上的电压,Urt为RT上的电压。假设回路电流为I0,根据欧姆定律,I0=Ur/R,所以热电阻RT为:
(2)
图2
3 人体温度测量仪的制作和实验
1)制作温度测量仪。在小温度范围内,比如35-42℃内,取样电阻(1kΩ)上的电压UR与温度t基本成线性关系。可以将NTC测试电路的UR随温度变化的电压通过放大处理电路转化为正温度系数10mV/℃的电压输出,并将输出电压与标准温度进行对比校准,即可制成温度测量仪。将温控仪温度设定在37℃,待温度稳定后(2分钟内温度变化在±0.1℃以内),在加热井中插入水银体温计,通过温控仪温差修正功能,对其PT100测温进行校准,使温控仪显示温度值与水银体温计测试值一致;然后取出体温计,调整放大器的校正与调零电位器,使在35.0℃-42.0℃温度范围内,NTC传感器校正后输出电压与温度变化同步(即温度每改变1℃,输出电压对应变化10mV)。校正完毕后,利用设计的温度测量仪测温,在35.0℃-42.0℃温度范围内,每隔0.5℃或1℃测量一次并与实际温度进行对比。
2)实验数据。进行人体各部位(腋下、眉心、手掌内)的温度测量(除口腔外)并与水银体温计测量口腔的温度进行比较,了解人体各部位温差的原因。
图3 lnRT -(1/T)图
图3为热敏电阻的特性曲线,作直线拟合,得到直线斜率K=0.00101V,截距b=0.39271V,直线线性相关系数R2=0.99717,说明在35-42℃范围内UR-t基本成线性关系,可以通过外部放大器处理电路使其输出与温度对应10mV/℃,从而实现温度测量。
4 结束语
通过与标准温度计的比较,说明所设计的人体温度测量仪能够测量精度高,测量方便迅速,完全能够用于实验测量。
参考文献
[1]彭程琳.生物医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何希才.传感器及其应用实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黄贤武,郑筱霞.传感器实际应用电路设计[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