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将成“欧洲阿富汗”?
2015-01-29
对于美欧和俄罗斯而言,抓紧乌克兰的手都不可能放开。那片土地上已经形成了一个短期内无解的困局,很有可能成为一个长期的溃疡。
由于国内政治斗争激化,加之这场斗争触及西方与俄罗斯战略平衡的底线,乌克兰很可能成为“欧洲的阿富汗”,那将是自上世纪90年代巴尔干战争以来欧洲最惨烈的军事冲突。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田聿
南方周末记者 陈之琰
“当大炮的引信已经点燃,无人能让它停止燃烧。”
今天的乌克兰,似乎已经陷入了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尽管2014年9月5日达成的明斯克停火协议仍被世界舆论不断提及,而这无法阻止一出出平民鲜血淋淋的“意外”——2015年1月13日,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主要指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两州)客车被火箭弹击中,并造成12名平民死伤;22日,顿涅茨克一处公交车站被炮弹击中,导致15名平民死伤。
“这场战争谁也不希望,但却不意味着战争不会发生。”俄罗斯战略评估中心主任科诺瓦廖夫说,战争的继续毋庸置疑,“基辅领导人希望通过战争来获得北约军事支持,乌东武装则希望拔除乌政府军深入其控制区的据点,以促成永久的独立状态”。
近来,在基辅经商的于凡心里总带着些复杂的情感,“没打仗的时候,1美金可以换8格里夫纳(乌克兰货币单位)。而现在的黑市里,1美金可以换到19格里夫纳。我在乌克兰吃火锅比在中国还便宜。”
乌克兰的未来可能就像是于凡心理的映射:不会向更坏的方向发展,但却同样难以出现和平的转机。多位乌克兰问题的研究者都将目前的局势称为“难解的困局”,“双方既不会使战火持续升温,但也不太可能马上熄火回到谈判桌上”。
交通线上的争夺
“从基辅到马里乌波尔的铁路还正常吗?”
“顿涅茨克的火车站还在上下客吗?”
从2015年1月中旬以来,英国一家报纸国际新闻记者科久林不断就这样一些问题询问身处乌克兰的朋友。在他看来,与乌克兰战事相关的消息,都隐藏在这些看似简单的“交通信息”之中。
翻开乌克兰地图,东部陆地交通的大动脉正是“倒L形”的“基辅-马里乌波尔”铁路(以下简称“基-马铁路”)。这条铁路维系着乌克兰政治中心与东南部第一大港的联系,而其一号大站便是顿涅茨克。
2014年4月至8月,乌克兰政府军对顿巴斯地区发起“特别反恐行动”,顿巴斯民兵则用防空武器切断了乌军空中航线。从而,基-马铁路就成为乌军赖以保持战线完整性的关键。
彼时,为了了解当地战况,科久林正好沿着铁路线一路南下。他记录道:“9次往返基-马铁路,有4次没能到达顿涅茨克以南地区。而正是在那段时间里,乌军恰好被民兵迟滞在戈尔洛夫卡、阿姆夫罗西耶夫卡一线动弹不得。”
综观整个乌东冲突,有一条主线贯穿始终,那就是围绕着交通线和边境线的反复争夺。
乌克兰总统办公厅副主任恰雷称,在2014年的战斗中,乌军尽管损失了约65%的技术装备(仅航空兵就损失至少19架战机,一些独立军事专家则认为不少于24-28架),但效果却是显著的,一度失控的顿巴斯地区有三分之二的土地重回政府手中。在他看来,能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正是由于恢复基-马铁路的运行,保持沟通顿涅茨克与哈尔科夫的三号国道的畅通。
与此同时,乌克兰政府还封闭了顿巴斯与俄罗斯接壤的约70%的陆地边界。于凡就注意到,从2014年11月起,来往于哈尔科夫和莫斯科的航班就都停飞了。
成也交通线,败也交通线。由于乌克兰军备常年废弛,政府军试图通过控制补给线来“窒息”民兵的努力并不成功。以俄罗斯为后盾的民兵在得到补充后,于2014年9月拿下重要港口亚速尔斯克,紧接着进逼重镇马里乌波尔,促使乌军进退失据,不得不接受停战。
最近,科久林都在持续联系乌克兰的朋友了解交通信息。他知道,自己曾经历的“不正常”和“未到达”又将在基-马铁路的运营中频频出现了。据新华社报道,2015年1月22日,乌克兰国民近卫军特种部队“亚速团”在社交网站宣布,乌克兰军人在坚守242天后不得不放弃顿涅茨克机场。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认为,交通要道和关键设施会是双方此后持续争夺的焦点。“对乌克兰而言,控制交通线意味着切断乌东武装与俄罗斯的联系,从而控制边境地区。而地方武装也必须通过争夺交通线来获取援助。”
“乌克兰丢失顿涅茨克机场意味着俄罗斯就会用飞机直接把‘志愿军和武器直接送到民兵手里。而夺得迪巴伊茨维尔,将使顿涅茨克、卢甘斯克的民兵控制区连成一体。”科久林说。
不要毯子,要军人,要装备
“今年的首次‘局部动员计划征召5万人。”2015年1月20日,乌克兰国防部发言人库什尼尔宣布。
“局部动员”与正常征兵相比更灵活,旨在补充兵员。服役时间不固定,通常为数十天或数月,最多不超过一年;服役年龄不固定,男子应征者的年龄可放宽至60岁。这样的“局部动员”还将在4月和6月再进行两次。
崔洪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乌克兰如此征召军人的背后,是其确信当面之敌不仅是东部民兵,还有在边境线上撕掉军衔标识的俄罗斯军人。
与此次“局部动员”开始几乎同时,乌军顿巴斯营营长谢梅琴科在卢甘斯克城西北面29、31号检查站遭遇了一群“小绿人”的进攻。
没有军衔的“小绿人”有600-700人,运用“炮兵进攻,步兵占领”的典型俄式战术。谢梅琴科对媒体说,眼前的这些“小绿人”和去年“闪电接管”克里米亚的俄军实际是一拨人。“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现在是和俄罗斯正规军作战。”
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议员巴什斯基称,顿巴斯的分离团伙及俄罗斯“志愿军”已超过乌克兰军人,因此需要征召更多的军人。
“当然,乌克兰还要通过‘局部动员来告诉美欧,从它们那里得到的援助的确用在了刀刃上,并将美欧继续‘拴在乌克兰上。”崔洪建补充说。
“乌克兰人正为了‘自由世界进行着战争,这不仅是我们的战争,也是欧洲和美国的战争。因此,你们应为乌克兰提供援助,但不是早前的军用毛毯、口粮,而是重型装备、反坦克武器、无人机和通信器材,靠毯子是无法赢得战争的。”2014年9月,波罗申科曾向美国喊话求助。
现在,位于乌克兰哈尔科夫的马雷舍夫机械厂仍在加班加点地生产T-72坦克。同时,那些本准备向乌干达、刚果(金)等国出口的坦克装备,也被一股脑地送进了自己的部队。
反观乌东民兵,依靠俄罗斯或明或暗的“援助”,已整编至少6个旅和16个特种营。通过向外出口煤炭和铁矿石,民兵换得了300-320辆新式坦克,以及装甲车、火箭炮、自行火炮等。
由于双方力量旗鼓相当,如果乌政府军发动新的进攻,并没有取胜的把握,“更重要的是,俄罗斯不会允许乌军战胜民兵”。俄罗斯地缘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弗拉德科夫的直接证据是,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表示,不允许乌克兰出现“种族清洗”的可能性。
“如果乌克兰仍然敢通过军事手段肃清叛军,不排除俄罗斯进行直接的军事干预。当然,还应该提请联邦委员会审议,但我不认为他们会坏了普京的事儿。”俄罗斯学者阿尔巴托夫对普京表态的解读更为直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所长冯玉军分析说:“这一次战事重燃背后重要的原因是,俄罗斯想要利用欧盟内部出现的分歧,进一步制造局势的紧张来向欧盟施加压力,改变欧盟对俄制裁的现状,并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
乌克兰军事情报部门已经确认,俄罗斯向乌克兰东部地区调派了T-72B坦克、BM-21“冰雹”、BM-30“龙卷风”式齐射火箭炮、“山毛榉”地空导弹和无线电对抗设备。尤其是无线电对抗设备,在顿涅茨克当地根本没有生产和列装,只有俄军精锐部队才拥有。
危机重重的现状,使得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不得不在最近的达沃斯经济论坛上指责俄罗斯,“俄军直接参与了冲突,装备了一系列重型武器,包括坦克、重炮和装甲车辆。如果这不是侵略,那什么才是侵略?”
还要打到2020年?
无论将顿涅茨克地区所发生的冲突称为“侵略”还是“同胞相残”,从2014年3月至今,那里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了4800人,而眼下的局势还看不到伤亡休止的可能。
中国社科院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弘曾于2014年10月末赴乌克兰进行学术访问,基辅商业机构和餐馆里随处可见军费募集箱,就连银行ATM机也有直接向军队捐款的选项。“乌克兰不仅向欧盟和北约求助,也在向本国的居民募集军费。”
尽管乌克兰政府军经过多次全国动员,但由于其军队元气大伤,战斗力有限,通过武力解决目前问题的可能性仍不明朗。
乌克兰安全局局长顾问卢布科夫斯基曾于2014年11月12日发表声明称,基辅和顿巴斯的调解还需4-5年。俄罗斯政治基金会主席尼科诺夫认为,卢布科夫斯基指的不是进行谈判或贯彻共同通过的决议,而是在4-5年内消灭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
对此,崔洪建的观察是:在乌克兰问题上,多方都在呼吁回到谈判桌上,但是军事与准军事行动却从未停止。
“这说明,在战场上拿不到的,在谈判桌上也拿不到。”崔洪建认为,乌东部敌对双方力量基本平衡,且双方都没有妥协的余地。而更重要的是,这场仗是否会打下去还在于美国、欧盟与俄罗斯的多方博弈。
2014年12月23日,乌克兰最高拉达高票通过波罗申科提交的关于乌克兰放弃不结盟地位法案,并增加为达到加入北约标准而深化与其合作的条款。这一法案的通过,为乌克兰今后加入北约从法律上扫除了障碍。
然而,在张弘看来,由于乌克兰目前的动荡局势,加入北约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乌克兰东部的战争使得乌政府完全倒向西方。即便乌克兰不会成为北约的成员国,也会成为北约紧密的伙伴。”
正因为如此,对于美欧和俄罗斯而言,抓紧乌克兰的手都不可能放开。“俄罗斯支持乌克兰东部民兵武装实际上形成了对美国权威地位的严重挑衅。奥巴马一旦后退,会直接使美国在全球政治中的威信下降。”张弘说。
普京的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则明确表示,俄罗斯需要得到100%的保障,那就是没有一个国家在打主意让乌克兰加入北约。
深究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逻辑,并非无根可循。美国《大西洋月刊》曾撰文指出,利用局部的民族冲突,俄罗斯屡次利用当地代理人和自己的部队取得原苏联国家某个叛离地区的实际控制权。从2008年的格鲁吉亚到2014的乌克兰,这样的套路沿用至今。
“在原苏联地区有很多被冻结的冲突,都是苏联解体后留下的后遗症。乌东问题不会引起俄乌两国大规模的战争,但很有可能像纳卡冲突、南奥塞梯冲突那样被冻结起来,成为一个长期的溃疡。”冯玉军说。
此外,俄罗斯始终将乌克兰视为斯拉夫文化的核心区,如此一来乌克兰问题对俄罗斯而言还会涉及民族感情。“如果俄罗斯失去了乌克兰,就好像以色列失去了耶路撒冷一样。”长期研究乌克兰问题的张弘这样比喻。
“不能说战争一定会持续到2020年,但想要让目前的僵局出现转机,只能期待有一方出现重大的战略调整,而目前看不到这样的趋势。”崔洪建分析说,“如果美国或者俄罗斯国内政治情况与战略发生变化,那可能会出现新的局面。”
换个角度看,一系列围绕着俄罗斯所发生的争端,正是由于冷战结束后,如何确认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在地缘安全上的平衡,现在仍无定论。张弘认为,北约和欧盟的两次东扩使得俄罗斯的不安全感越来越强。“地缘安全的边界是否必须是俄罗斯的边境才能达到完全的平衡呢?这是西方世界必须要去思考的。”
目前,美国、欧盟以及俄罗斯都很难放弃目前在乌克兰的立场,那片土地上已经形成了一个短期内无解的困局。
俄罗斯《航空航天杂志》警告,由于国内政治斗争激化,加之这场斗争触及西方与俄罗斯战略平衡的底线,乌克兰很可能成为“欧洲的阿富汗”,那将是自上世纪90年代巴尔干战争以来欧洲最惨烈的军事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