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胆石症超声检出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2015-01-29马亦飞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胆石症高脂B超

马亦飞

(浙江省诸暨市第六人民医院 B超室,浙江 诸暨 311801)

胆石症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较高,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1],其典型症状为胆绞痛,但出现者并不多见。胆石症是导致胆囊癌的重要因素之一[2],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但大多数患者无任何症状或症状轻微,因而容易被忽视。因此,早期检查发现胆石症,调查其相关的危险因素,从而根据其相关危险因素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进行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调查了在我院进行腹部超声检查的人群,统计其胆石症在超声检查中的检出情况,并调查其相关的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体检的人员2000例,其中男1055例,女945例,年龄23~77岁,平均(51.2±16.4)岁,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未合并精神疾病。

1.2 研究方法

1.2.1B超检查:采用TOSHIBA公司NEMIO17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仪进行检查,调整探头频率在4~6 MHz。所有受检人员进行超声检查前8 h禁食,在仰卧位下进行常规胆囊检查,记录胆囊形态、大小、胆囊内是否存在结石以及结石的大小、数量等,检查过程中根据检查情况,受检人员酌情转动体位或坐位。

1.2.2 问卷调查:自制调查问卷,由同一组医护人员仔细询问受检人员情况,主要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体质指数(BMI)、高脂饮食、早餐规律、嗜酒、胆石症家族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等。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危险因素的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胆石症发病情况及B超下图像表现

本次B超检查中,共诊断出胆石症患者267例,占总体检人数的13.35%。具有典型的胆石症超声表现的患者117例,占总体检例数的5.85%,主要为以下三个特征:(1)胆囊腔内无回声区内出现强回声;(2)胆囊腔后方伴声影;(3)结石的移动伴随着体位的改变。非典型的胆石症超声表现的患者150例,占总体检人数的7.5%,主要表现为:(1)胆囊的正常形态与轮廓消失,出现囊壁-结石-声影三联征;(2)结石位于胆囊颈部,活动度差,胆囊积液较多;(3)结石呈泥沙样,颗粒大小不等,胆囊后壁粗糙或伴有强回声带或声影,并可移动。

2.2 影响胆石症超声检出的单因素分析

体检人员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BMI、高脂饮食、早餐规律、嗜酒、胆石症家族史、糖尿病史和高脂血症等方面的胆石症超声检出结果有差异,且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1。

表1 影响胆石症超声检出的单因素分析

2.3 影响胆石症超声检出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胆石症通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有效控制混杂因素的影响,采用条件后退法构建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入选标准=0.05,剔除标准=0.10),选取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BMI、高脂饮食、早餐规律、嗜酒、胆石症家族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等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40岁、BMI>28 kg/m2、高脂饮食、胆石症家族史和高脂血症是胆石症发生的危险因素(OR均大于1,P<0.05),而早餐规律则是避免胆石症发生的保护性因素(OR<1,P<0.05),见表2。

3 讨论

胆石症在不同地区均有不同的发病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近年来呈逐步上升的趋势,成为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我国胆石症主要以胆固醇结石为主[3]。血液中增高的胆固醇经过肝脏转运分泌进入胆汁,胆汁中过量的胆固醇在胆囊内结晶,逐渐形成胆石症[4]。多数胆石症患者无任何症状,多通过体检发现,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胆石症的诊断方法越来越多,而B超诊断胆石症具有无创性、准确率高、经济方便等优点且随着超声仪器的逐渐改进,B超检查逐渐成为胆石症的首选检查方法[5]。

本研究通过B超调查本地区胆石症的发病率,共发现胆石症患者267例,占总体检例数的13.35%,这与其他学者的报道均有差别[6],可能与地域差别和生活饮食习惯有关。随着年龄的增加,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也随之增加,而胆酸的合成与胆酸池的大小呈负相关关系。本研究中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这与芮炳峰等[7]的报道相一致,可能由于雌激素增加了胆汁内胆固醇的含量,导致了胆石症更容易发生[8]。此外,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体检人员胆石症发生率较高,可能由于缺乏相关的生活知识以及对胆石症危险因素不足所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饮食使肥胖和高脂血症的人剧增,胆汁中胆盐、磷脂、胆固醇三者含量比例失衡,从而增加了胆石症发病的可能性。在本次调查中,糖尿病患者胆石症超声检出率较高,其可能的机制为糖尿病患者高水平的胰岛素促进小肠对胆固醇的吸收与合成,且此类患者胆囊功能受到抑制,胆囊排空减慢,胆汁淤积,从而形成胆石症[9]。本研究中早餐不规律是指不吃早餐或极少吃早餐,长时间的空腹使肝脏的胆酸分泌下降,胆固醇析出形成结石[7]。曾有报道指出,饮酒是胆石症的危险因素[10],但也有学者指出,饮酒对胆石症具有保护作用,而每日饮酒低于40 g则增加了发生胆石症的危险[11],而本调查结果认为嗜酒者胆石症超声检出率更高。曾有报道指出,胆石症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属于多基因遗传病,系谱分析发现,家族性胆石症病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12],此外,同一家族或家族偶相同或相似的生活习惯与胆石症的发病也有一定的关系[1]。

表2 影响胆石症超声检出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B超是检查胆石症的有效方法,在行B超检查过程中,B超医生应对患者进行变换体位的检查,多角度的扫描,进而更好的观察胆囊情况;部分患者胆内存在泥沙样结石,此类患者尽可能选择上午检查,且检查前禁食8 h;患者肠内气体较多时,应尽可能将气体排出以减少肠内气体对超声波的干扰,提高诊断的准确率。通过对B超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本地区胆石症的发病率较高,其相关的危险因素较多。针对本研究的结果,存在年龄>40岁、BMI>28 kg/m2、高脂饮食、胆石症家族史和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的人群应定期体检,对于可控因素如BMI>28 kg/m2、高脂饮食和高脂血症等应进行有效的饮食调整或治疗以减少胆石症的发病或阻止其病程的进展。

[1] 芮炳峰, 杨怡, 宋哲. 沧州城区成人胆结石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 [J]. 河北医药, 2013, 35(2): 280-281.

[2] 赵凤林, 冯志强, 张辉, 等. 胆囊结石与胆囊癌发病机制的相关性分析 [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1, 14(12): 928-932.

[3] 席子明, 马远方. 胆固醇与胆结石的关系 [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0, 18(7): 676-678.

[4] 石光煜, 姜杨, 张其超, 等. 脂肪肝及胆结石与血脂关系的临床研究 [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5): 200-201.

[5] 韩世英, 姚彩霞. 超声诊断结石性胆囊炎的价值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19(28): 3628.

[6] 敏志刚, 杨志勇, 王砚琴, 等. 甘肃甘南藏族地区胆囊炎发病率调查分析 [J]. 中国农村卫生, 2013, (z2): 368.

[7] 芮炳峰, 张丽丽, 闫瑞霞. 沧州地区40~60岁人群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调查研究 [J]. 中华全科医学, 2010, 8(9): 1166-1168.

[8] 施云剑, 陈大灵, 吴徐明, 等. 南通市成人胆石症患病及危险因素探讨 [J]. 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2, 22(4): 488-489.

[9] 向旭, 朱海杭. 糖尿病并发胆结石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J].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13, 33(6): 389-391.

[10]Diehl AK, Haffner SM, Hazuda HP, et al. Coronary risk factors and clinical gallbladder disease: an approach to the prevention of gallstones? [J]. Am J Public Health, 1987, 77(7): 841-845.

[11] Pagliarulo M, Fornari F, Fraquelli M, et al. gallstone disease:and related risk factors in a large cohort of diabetic patients [J].Dig Liver Dis, 2004, 36(2): 130-134.

[12] 陆怡, 刘丽艳, 王晓红, 等. 低血清谷氨酸转肽酶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23例临床分析 [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2,7(3): 172-177.

猜你喜欢

胆石症高脂B超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教您如何防治胆石症
高脂血标本对临床检验项目的干扰及消除对策
胆石症预防有对策
写字的尴尬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
腹部B超与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比较
胆石症术后T管引流蛔虫堵塞2例
运动降低MG53表达及其在缓解高脂膳食大鼠IR中的作用
高脂饮食诱导大鼠生精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