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文学鉴赏方法浅议
2015-01-29左镜明甘肃省民乐县第三中学734500
左镜明(甘肃省民乐县第三中学734500)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文学鉴赏方法浅议
左镜明(甘肃省民乐县第三中学734500)
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语文教学与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知人论世、问题导读、勾画批注、生发联想、同中求异等方面入手,以简单可行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语文阅读教学鉴赏方法培养能力
文学鉴赏是一种审美活动,鉴赏评论是教师、学生、作家、作品的多向对话交流过程。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北师大版教材还编排了“鉴赏·评论”篇目,旨在引领学生进行探究性、创造性阅读,以达成课程目标。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最基本的鉴赏评论方法。下面是我的一点具体做法。
一、查阅文献,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是我们鉴赏文学作品的基础。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若缺少对作者及其所处时代的了解,那么对作品思想内涵的理解也就不可能深刻。
查阅文献资料法是“知人论世”的首选。因此,教师应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搜集相关资料,才能使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更加透彻。如学习王维的《使至塞上》时,学生对颔联与颈联的理解很模糊。颔联即景抒情,正是诗人当时遭受朝廷排挤而去“问边”的形象写照;颈联意境雄浑,正是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时代风貌在诗中的体现。若不知诗人“问边”的个人背景,就无法理解诗人的抑郁愤激;若不了解盛唐边塞诗兴盛的时代背景,就更难体会诗人遭受排挤时却能吟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雄浑壮阔的诗句来。殊不知,正是时代精神的感召,才使得诗人难抑胸中激情。
二、问题引导,层层推进
鉴赏文学作品,我们一般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三步式”阅读思路,即初读整体感知,梳理思路,了解大意;细读局部揣摩,品味语言,把握形象;再读整体回归,探究写法,明确主题。这也是阅读教学的一般步骤。
采用“三步式”阅读鉴赏文学作品,我常用的是问题导读法。如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时,初读设问:小说的情节是怎样的?主人公是谁?细读再问:船长是个怎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的?哪些描写打动了你?三读跟问:文章在法写上有什么特色?表现了怎样的主题?这样就让问题引领学生对作品进行三个层面的分析梳理,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最终完成鉴赏目标。最后,结合板书总结(如下)。
船上一片混乱对比救援井然有序(悲壮的场面)
乘客惊恐万状烘托船长临危不惧(英雄的形象)
三、品味细节,圈点勾画
“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大家的共识。动笔的最好方式是圈点勾画,即让学生边读边批注,写感受,谈看法,进行个性化阅读。而“动笔”的阅读方式,应该成为一种阅读的习惯。
在阅读鉴赏文学作品时,教师让学生抓住精彩描写,尤其是细节描写“动笔”,效果会更好。高尔基说过:“应该采取微小而具有特征的事物,制成巨大的和典型的事物——这就是文学的任务。”这“微小而具有特征的事物”,便是细节。传神的细节描写正是阅读鉴赏的重点所在。如阅读茹志鹃的《百合花》时,教师应让学生抓住通讯员枪筒里插的树枝、野菊花、两个干硬馒头、衣服上的破洞等细节进行批注,这样就能体会到小战士爱生活、爱自然、细心机灵、天真风趣的特点。尤其是新媳妇“依然拿着针,细细的密密的缝着那个破洞”这一细节,通过批注与研讨交流,学生就会体会到作者将这惊人的“动”用出奇的“静”表现出来,才极为感人。
四、领略意境,生发联想
散文与诗歌的阅读鉴赏,要注意二者意境创造上的差别——诗境尚虚,文境征实。要善于由意境生发联想,才能加深对作品的感受。有人曾说过:“诗境强调想象与夸张,允许虚构与概括,追求避实就虚的空灵,给人‘水中之月,镜中之花’的美感;文境则强调真实,不允许夸张与虚构,追求避虚就实的真境界,给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感。”诚如斯言。
正因如此,所以诗歌鉴赏注重想象,而散文鉴赏则需要感受。想象能将诗人虚拟的东西变成真实的生活画卷,而感受会使散文里真实具体的东西再现于眼前。由此,我们才能领略诗文意境的美妙。如八年级“原野放歌”单元的教学,正是这样。赏析《敕勒歌》应该展开想象和联想,抓住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体会草原辽阔苍茫、雄伟壮阔的意境美,再现水草丰茂、牛羊肥壮的敕勒大草原那蓬勃的生机;《静默草原》则要抓住作者的具体描写,用心去感受草原的辽阔而苍茫,体会草原单一中呈现的丰富和自由中带来的局促感。
五、比较鉴别,赏奇析疑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描绘了一个多美的境界。鉴赏文学作品,追寻的不就是这样的境界吗?尤其是同题材的作品,更需“析异”,运用比较法,纵横联系,同中求异,异中取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没有分析,比较就不能进行;没有综合,事物间的联系也就不能确定。
同题材作品的比较,需选准角度,引导学生析同辨异,进行分析综合。如学习毛泽东和陆游的同题作品《卜算子·咏梅》时,教师要引领学生从意境、主旨及梅花形象等方面去辨析,才能看到陆游的局限性;从一“笑”一“愁”的对比中,才能感知作为革命家的毛泽东那份博大、从容与乐观。再如《游高粱桥记》,袁氏兄弟同日出游为何所见不同呢?这样取舍用意何在?带着这些问题去探究,才发现原来是两人的处境遭遇不同、心情各异所致:一个是借此表现自己沉醉“山情水意”的高雅情趣,故而所见景美如画;一个是借此批判自己“嗜进无耻”,故而所写风景大煞。
六、以一带多,拓展延伸
阅读鉴赏文学作品,让探究性、创造性的学习过程延伸到课外。当学生在课堂上生成若干探究性问题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课后查资料、搞研讨,再共同切磋,相互砥砺。如学习李清照的《如梦令》《声声慢》时,通过比较,发现她前后期词作风格迥异,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带着疑问查资料,搜集李清照的作品,探究词风变化的原因。通过课内向课外延伸、一首向多首拓展,对李清照词的学习形成一个专题。学生不仅明白了词风变化的原因,而且以一带多有了广泛积累。同时,一个风华绝代又才情无限的女词人、一个历尽劫难而痴心不改的爱国者的形象在大家心中复活了。她的国破家亡之恨,孤身飘零之苦,也深深牵动着学生的心。这就是研究性学习带来的好处。
巴丹说过:“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却能改变人生的终点。”学习鉴赏评论文学作品,一定要关注学生阅读心理需求的规律,尤其要教给学生阅读鉴赏的方法,让学生掌握鉴赏之法,并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遨游于情感的天地和智慧的世界,在通往精神“百草园”的路上,共同分享在阅读中成长的诗意和乐趣。
(责编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