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处秘境即归处

2015-01-29本刊编辑部

中国西部 2015年4期
关键词:安州罗浮山秘境

文/ 本刊编辑部

安处秘境即归处

文/ 本刊编辑部

中国老话里有“既来之,则安之”的劝诫,这既反映出一种意味深长、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又暗含着把命运寄放在当下的“安”上。安,是当下可实现的现实,也是未来的理想。那么,自然地,一个现实中“宜来之,可安之”的地方则意味着幸福之所在。

中国的文字像是一个个有魔法的精灵,自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不倦地在历史的天空里张望、飞翔,然后纷纷栖息在九州大地的万千枝桠上,安了下来,让心灵和灵魂深埋在钟爱的土地上,吸取丰富的营养。四川省绵阳市的安县,古代的安州,在距今1670余年前,东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迎来一个“安”字的精灵。从此,“安”与安州同行千年,相伴千载。

追忆往昔,安州与其他千年古城一样,藏匿着故事,深埋着文脉,流淌着乡情,它的历史文化密码搁置于它的域名之中,外显于整个安州的山山岭岭、沟壑丛林。

安处即归,秘处即圣,举世唯绝。千百年来,安县雎水镇延续着每年一次的春社“踩桥”民俗活动,几十万人在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在太平桥上三上三下,祈求平安。安县踩桥的规模之盛大,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极为有名。这种来源古老,却与今时最新潮的行为艺术颇类似的民俗,生动地诠释着安县之安的根蒂。

也许,不同的历史时期,安之秘有着别样的文化境界,我国古代夏商周时期,文化由神本走向人本,到了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文化演绎为百家争鸣和恢宏大度的情怀。随着历史的推进,文化也随之丰富起来,比如,隋唐更多地表现出热烈奔放、丰富多彩,到了宋代则变为内敛闲雅、意在理趣,而元代和明清时期,恬淡清静、互通有无和斑斓迷离、颓势渐显成为了一股潮流。

安宁、安谧、安心,秘史、秘境、秘事,迷情、迷心、迷神,安县一如其名,被赋予了安的神韵和精神。罗浮山、白水湖、花果乡村等瑰丽秀美的奇山秀水不但安放了安县人民乐业安居的现实,也给乐山乐水者带来了寻安探秘的无限憧憬。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罗浮山,自古有“小罗浮”和“小西天”之称,我们知道,道教丹鼎派始祖葛洪,曾在另一处也名之为罗浮山的地方炼成了不老仙丹,而小西天本身就意味着超尘脱俗。仙境与佛国在这里合而为一,传说中的神仙与凡人共居一地。红尘人等,念兹在兹的适彼乐土,大概也不过就是这样一处天人合一之地、之境了吧!

以亿年为计的罗浮山海绵生物礁,把我们的思绪拉向浑沌初开的宇宙洪荒季,又在我们抬眼愣神的时候,跨过两亿年的时光,实实在在地站在我们的眼前。这些触手可及的、已变成岩石状的古生物体,显影着时间的纹理,把时间的秘密和盘托出。难怪四处云游、修丹炼药的道教始祖太上老君会把罗浮山定为修仙福地。

藏着两亿年秘密的海绵生物礁,说着仙道、佛道、儒家故事的罗浮山,给予安县一种有别于他处的从容不迫的底气。而现实生活中,安县正大力发展的乡村旅游则是其奉献给居于不安之处的人们的一份盛宴。锦绣中国的河山纵有千般美态,但根蒂上,它们都指向同一个方向——心安之境。厚重的历史文化、延绵不绝的民俗风情、独一无二的人间胜境、亲近亲切的乡村风情使安县有资格骄傲地对世人说,来安县吧,安处秘境即归处。

猜你喜欢

安州罗浮山秘境
《安州文艺》鲜活的文艺现场 超拔的精神高地
罗浮山与岭南道教
水果秘境
梦在前方 路在脚下
——安州区文学创作综述
秘境
去安州
博罗·罗浮山
《土镇的百年孤独—安昌河小说研究》首发式暨研讨会在安州举行
秘境 心境
走出《云南秘境》:仍非自圆其说(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