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驻厂军事代表开展过程成本监督工作的思考

2015-01-29白志刚陈春喜

中国军转民 2015年2期
关键词:军事费用装备

■ 白志刚 陈春喜

对驻厂军事代表开展过程成本监督工作的思考

■ 白志刚陈春喜

有效的过程成本监督,是以寻求适宜的成本,消除失误和非增值活动带来的成本浪费为目的的基础性工作。特别是在当前推行军费绩效改革、提升军费使用效能的大背景下,给驻厂军事代表落实军品成本过程监督工作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

装备需求的无限性和装备经费的有限性始终是伴随着装备发展的一对突出矛盾。如何将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使用效益,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而有效的过程成本监控工作,可以为军方在决策时,通过对装备的费用—效能分析,准确掌握和合理确认其成本结构和成本开支情况,在促进企业提高成本管理水平的同时,实现装备经费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本文以工作实践为切入点,探讨性地提出了驻厂军事代表对过程成本监督工作的认识,以期与大家共享。

一、装备过程成本监督工作的现状

受我国长期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和习惯性思维意识的影响,长期以来,无论是企业还是军方,都或多或少的存在重技术轻经济、重质量轻成本、重进度轻费用的现象,且驻厂军事代表的工作重心始终放在质量监督方面。其主要表现有:一是在人员配置方面,有统计资料显示,全军军事代表系统为此配备了96%的工程技术专业技术干部,仅有4%的会计系列装备审价专业技术干部,其质量监督与成本监督的人员配置比例为24:1,而美军同期的人员配置比例则为2:1。二是在执行层面,企业往往把体现军品显性特征的质量作为关注的重点和宣传的亮点,而将其隐性的成本作为秋后算帐和讨价还价的筹码,与军品相关的成本管理要求在研制生产过程中往往被束之高阁。凡此种种,由于人力配置、落实制度等方面的缺位,直接导致了驻厂军事代表对过程成本监督工作的缺失。

二、对过程成本监督工作的认识

装备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成本的高低受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无论从装备的战技指标、或是装备的战斗力、还是全寿命周期费用看,其成本都是过程的产物,是诸因素相互结合、紧密相连的有机体。如果只重视装备的功能要素而忽视其成本因素,就会导致某些装备的功能提高之后,而与之配套的成本却不相符的现象;如果只注重产品成本而不考虑配套的武器系统,就会出现装备价格的局部合理而整体价格不合理的问题;如果只考虑装备的研制经费,而忽视其生产使用经费,就会导致昂贵的装备在部队难以形成有效的战斗力的不良局面。而且目前普遍存在的设计功能冗余,既是一种质量陷阱,也是一种成本浪费。因此,有效的过程成本监督,是以寻求适宜的成本,消除失误和非增值活动带来的成本浪费为目的的基础性工作。特别是在当前推行军费绩效改革、提升军费使用效能的大背景下,给驻厂军事代表落实军品成本过程监督工作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

三、驻厂军事代表开展过程成本监督工作的基本要求

驻厂军事代表长期工作在装备建设一线,日常工作中掌握着大量的第一手信息资料,为开展过程成本监督管理工作、为上级机关有效的成本决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们认为,做好对装备的过程成本监督工作,必须重点关注以下要点:

1.制订成本监督规范

目前,装备成本监督管理的法规文件、制度标准已经不少了,关键是如何将其落实到我们的具体工作中。通过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我们认为:应根据企业承担装备研制生产的特点和成本管理实际,以上级法规文件、制度标准为指南,制订适合本代表室管理特点的过程成本监督要求或实施细则,并以此为牵引,督促企业在装备研制过程中,建立健全成本管理体系,统筹考虑技术与成本的关系,完善成本管理工作,实现对技术状态和成本管理的双控制,避免企业因无法履行合同带来的装备采购风险。

2.建立成本监督体系

GJB6540军品成本管理要求,对装备的过程成本管理做出了明确规定。我们应切实督促企业像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一样,落实和完善成本管理体系,并建立由总承包商牵头,分承包商和配套产品供应商组成的厂际装备成本核算与管理体系,全面细化目标成本管理、内部成本控制等要求;在此基础上,还要建立由驻总体(主机厂)军事代表室牵头、驻分系统和配套单位军事代表室参加的厂际装备成本监督体系,并与质量监督体系一道纳入装备研制管理体系的范畴,实施对企业的同步监督管理。

3.落实节点监督要求

节点监督是军事代表按照装备研制程序的规定,对各个阶段的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以及按合同约定对成本开支情况进行的检查活动。与装备质量的节点监督一样,对成本费用的节点监督和审核也是军事代表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

从武器装备的寿命周期费用管理看,军事代表实施成本监督的主要节点和监督要求体现在:预研立项时对经济性指标要求的匡算、方案论证时的费用效能分析、方案确定时的目标成本测算与评估、工程研制时的目标价格过程管理、装备定型时的经济性评价和成本审核以及批生产阶段的目标成本符合性审核等。而在具体操作中,节点监督一般应在付款前、转阶段时、经费超概算时、质量进度和经费使用发生重大变化时以及合同终止前等时机进行,并依据军事代表平时掌握的成本信息,在厘清企业成本核算制度和流程、各项费用的归集中和分配方法等的基础上,进行料、工、费及综合费用的审核,并按GJB3886A的要求,对费用发生与分配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予以审核和确认。

4.加强过程成本的分析和验证

在成本监督过程中,为不断修正和完善目标成本的准确度,客观评价装备的成本水平,往往需要进行成本分析和验证,做好这项工作有助于规范驻厂军事代表的成本监督工作、提升成本监督能力。

一般来讲,应在需求论证阶段,运用全寿命费用分析方法(参数法、工程法、类比法等),研究项目全过程中与费用有关的各种问题,以确定影响费用的因素、风险和费/效比变化;在方案设计阶段,则运用定费用设计和价值工程分析方法,对研制经费预算及成本估算进行科学、合理的测算,明确费用增长因素、影响费用的潜在风险和费用/性能折衷方案;在工程研制阶段,运用功能成本分析法等对设计成本、工艺方案成本及其各项费用进行分析、测算和验证。并依据各节点的成本控制要求,通过合理运用变换方法计算、依据试验或仿真、与已证实的类似设计/状态进行比较、参加设计阶段文件的评审等适宜方式方法,适时开展成本验证,以纠正完善成本偏差,确保成本设计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

5.注重成本信息的管理

当今社会对信息的高度依赖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网络。在成本监督管理方面,应及时收集整理包括社会环境、市场需求及变化,国际国内同行状况,资源供应状况和价格水平,以及相关行业经济发展等外部信息资料;并根据企业和产品的实际,及时归集和完善其业务经营活动、成本价格、定额与物料管理、人力资源配置等信息资料;建立信息的收集处理、交流分析与报告制度,以保证成本预测、验证、决策、控制、考核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充分利用武器装备研制军事代表质量监督体系的资源共享机制,定期汇总和合理利用装备研制生产的质量、进度、经费三坐标分析、考核与监督信息,在反馈给企业作为改进技术状态和优化成本输入的同时,也为上级管理部门和决策机关及时提供详实、可靠的基础信息。

四、结束语

虽说成本控制的责任主体是企业,但作为装备的使用者,军事代表对装备的需求方向和成本定位应具有积极的导向和牵引作用。为此,我们的成本监督工作必须着眼于装备的全系统、全特性、全过程,在过程成本监督工作中,及时发现、揭示和纠正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落实装备成本的精细化管理要求,提升企业成本管理水平,改善装备采购环境,实现装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空军军通局)

猜你喜欢

军事费用装备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港警新装备
防晒装备折起来
关于发票显示额外费用的分歧
监理费用支付与项目管理
医疗费用 一匹脱缰的马
医疗费用增长赶超GDP之忧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