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医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
2015-01-29段海洋唐月荣
段海洋 唐月荣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医院药剂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0)
中医药临床合理用药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合理性及科学性的用药,从而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中医药用药的临床安全性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临床研究至关重要[1]。探索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阶段采取中药医治的196例患者,剖析其不良反应的产生,总结中医药临床用药安全性,探究提升中医药临床用药安全性的办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搜集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采取中药治疗的患者196例,女性96例,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48.56±3.67)岁;男性100例,年龄24~78岁,平均年龄(49.18±3.66)岁。入选标准:年龄22~78岁,在2014年至2015年间使用中医药药物并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排除标准: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对比患者的基本资料,差距较小P>0.05。
1.2 方法:搜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本院采取中药治疗的196例患者的临床用药信息给予分析,探究不良反应的产生,总结不良反应的类型和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探讨提升中医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办法,以便更好地保证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分析软件对本研究所得的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分别对所得计量和计数资料,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不良反应的产生状况对比: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100例男性患者出现不良反应15例,发生率为15.0%(15/100),96例女性患者出现不良反应14例,发生率为14.6%(14/96);对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另外,196例给予中药治疗的患者中,共出现不良反应29例,其发生率14.8(29/196),结果P<0.05。
2.2 中医药临床用药不良反应的原因探析:通过研究显示:中医药临床不良反应的因素中,药物用法、用量不当占44.8%(13/29)、未进行辨证论治占24.1%(7/29)、中药炮制不合理占13.8%(4/29)、中西医联合用药不合理10.3%(3/29)、其他占6.9%(2/29)。因此,导致中医药临床用药不良反应的因素主要是药物用法、用量不当和未进行辨证论治,结果P<0.05。见表1。
表1 中医药临床用药不良反应的原因探析[(±s),n(%)]
表1 中医药临床用药不良反应的原因探析[(±s),n(%)]
性别 不良反应例数药物用量、用法不当未辨证论治中药炮制不科学中西医联合用药不合理 其他因素男性 15 7(46.7) 4(26.7) 2(13.3) 1(6.7) 1(6.7)女性 14 6(42.9) 3(21.4) 2(14.3) 2(14.3) 1(7.1)
3 讨 论
3.1 中药临床安全性用药的价值:中药临床合理用药是指运用中医药临床治疗理论和知识,来指导其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合理组方,从而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及其保健的目的[2]。然而,日常的中药的使用中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主要与药物本身的来源、临床医师搭配不当、炮制加工、配伍、给药途径、剂型以及中西药联合使用不当等有关[3]。本研究是搜集本院2014年至2015年期间给予中药治疗的患者196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本次试验表明:①男性组患者发生1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15/100),女性患者发生1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6%(14/96),得出结论: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性别没有相关性;②在196例中药治疗的患者中,不良反应共出现29例,其发生率为14.8(29/196)。因此,中医药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要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3.2 中药临床用药不安全性原因的探究:此次研究是搜集我院2014年至2015年期间给予中药治疗的患者196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导致用药不良反应的因素。通过分析导致中医药临床不良反应的因素,发现药物用法、用量不当占44.8%(13/29)、未进行辨证论治占24.1%(7/29)、中药炮制不合理占13.8%(4/29)、中西医联合用药不合理10.3%(3/29)、其他占6.9%(2/29)。因此,中医药临床用药不安全性因素主要包括药物用法、用量不当、未进行辨证论治、中药炮制不合理、中西药联合应用不合理和其他因素。药物用法、用量不当是指中药长期服用和单次用药量过大,都是导致不良反应出现的原因,比如马钱子、阿胶、杏仁、麝香等中草药药物[4]。未进行辨证论治主要是由于对患者的体质了解不透彻和未根据病情发展及时加减药量,造成用药不安全性发生。中药炮制不合理主要是针对一些有毒性的中药材,在炮制的过程中会由于炮制的工序和火候等问题,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中西药联合应用不合理主要是由于单独药物服用的禁忌证和适应证和联合用药的药物成分之间相互作用等因素,会出现不良反应。因此,要针对中医药临床用药不良反应的因素,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降低用药不安全性。
3.3 提升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安全性的措施:本研究是搜集2014年至2015年期间我院进行中药治疗的1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显示:196例中药治疗的患者中,不良反应共发生29例,其发生率为14.8(29/196)。所以,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对提高中医药药物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提高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安全性的措施主要有:①药学监护:提高药学监护,可以发现并解决用药安全问题,保证用药安全性,从而起到减轻临床症状、治愈、延缓或阻止病情发生及发展的作用[5]。②严格控制药物的用法和用量:可以通过提高医师的知识水平和临床用药经验,并且在为患者治疗时要充分考虑患者的体质、年龄及疾病的发展情况,便于对中药材进行加减,提高药物的疗效。③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病情进展,严格掌握药物适应证和禁忌证,切忌错误给药和随意加减药量。④规范化中药炮制:可以通过控制药物煎煮的时间和温度、炮制的环境等进行规范,降低药物本身的毒性,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⑤合理配伍中西药:中西药联合应用的最佳情况是两种药物各自发挥作用,互不干扰或产生辅助效果,提高疗效[6]。因此,通过加强药学监护、严格控制药物的用法和用量、辨证施治、规范化中药炮制和合理配伍提高中药用药安全性。
3.4 对中医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进行监测:监测中医药临床合理用药可以对于我院中医药的药品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做出客观的评价,进一步规范药物的用法和用量,降低药物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提升医院的整体合理用药水平。另外,对中医药临床合理用药进行监测还可以加大药品监督管理的力度,为制定中医药药品政策提供数据支持,并且为中医药的合理配伍提供实践经验和指导。
综上所述,加强中医药的辨证论治和中西药联合应用,增强药物用法、用量以及中药炮制的合理性,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1]刘传夫.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188-189.
[2]刘丽萍.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J].中外医疗,2014,33(27):69-70.
[3]胡燕斌.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与应对方法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0):160-161.
[4]李在林.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4):592-593.
[5]卢绍江.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1,22(4):213-214.
[6]窦志良.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J].内蒙古中医药,2013,7(3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