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每个生命都独特

2015-01-29陈刚

中国德育 2014年24期
关键词:文学社研究性校本

强调知识传授、统一步调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方式需要从“单一”走向“多样”。山东省宁阳一中以课程体系建设为抓手,以学生需求和适应社会发展为出发点,充分利用和挖掘校内外资源,优化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初步构建了基础课程、德育课程、校本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等四大课程体系,构建了高中培养多样化模式。建立个别化的教育体系,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促进其个性发展,让学生“人人成才”。学校学生以“学业扎实、志向高远、素质全面、特长明显”的优势受到高校和社会的欢迎。

德育课程突出体验和感悟

学校通过健全德育工作机构和德育工作制度,改进德育工作办法,构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三自”(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主发展)能力。“三自”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了道德品质、道德实践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的全面提高,增强了我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学校自1999年起至今,已举办了15届校园文化节。整个活动由学生自主承办,以班级为单位,由学生竞标承办各项活动。活动注重面向全体、全面发展,这个校园文化节的大舞台促进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开阔了视野,交流了技艺,展示了创造性和表现力,增强了集体凝聚力,丰富充实了学生生活,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成功体验与感悟。

校本课程激发兴趣和特长

学校制定了《宁阳一中校本课程及实施方案》,编制了《宁阳一中校本课程开发规划及保障制度》,学校对全体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培训,提高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鼓励教师积极开发、申报校本课程,要求教师人人能够自主开发课程,每人至少承担一门校本课程的任务,做“1+1”式的教师,把校本课程的开发纳入教师评价。学校的校本课程分为四大类(科学素养类、人文素养类、身心健康类、学科拓展延伸类)32个模块,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从中遴选出18个模块进行综合开发。年级为每一个学生建立“校本课程模块修习报告单”,把它纳入学生成长档案中。同时,为体现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校本课程修习报告单涵盖学生在校三年期间所选修的校本课程种类、数量、所选修校本课程的过程考核等第、学业考核成绩和学分认定情况,由年级认定。

如高一、高二各年级面向全体学生,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依据学生的学科兴趣、特长,指导学生选择参加不同学科的兴趣小组,学生实行选课走班方式上课。学校依托课堂主阵地,探索科技教育新路。学校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放在首位,巧妙地向学生移植创造智慧之光,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形象思维等训练,进行科技教育渗透。

学校组建航空飞行兴趣活动小组,通过各种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与英雄主义教育、国防知识教育和航空知识教育,培养学生对飞行职业的高度热情和充沛兴趣。近年来,学校为空军院校输送大量飞行人才,2007年以来我校有十二名同学升入空军航空航天大学,其中2014年,赵继扩同学还被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录取。学校校本课程的开设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兴趣,发展了学生特长,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凸现了学校特色。

实践课程引导创新和发展

学校把实践类课程分为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社团活动、校园文化生活五大类。学校立足本地资源,研发了《宁阳一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管理手册》,开展了“蟋蟀文化”“泰山文化”“孔子文化”和“汶河文化”等研究性学习课题228个,通过调查、访问、资料收集、演示、操作、表演、交流与讨论、反思、创作、体会等方式进行学习探究,每学年对研究性学习成果进行展示,编印了《宁阳一中研究性学习成果汇编》。面向社会,挖掘课程资源,挂牌组建宁阳一中学生社会实践基地10处,组织学生走上街头、走进社区,走进校外基地,组织学生赴敬老院献爱心,组织学生与贵州龙家小学手拉手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初步实现了教育资源的整合。

大力开展学生社团活动,涌现了一批以《洸河》文学社为代表的优秀社团。文学社刊物《洸河》由中国记者协会邵华泽先生题写刊名。文学社活动做到全员参与和个别培养相结合,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发展相结合,创新写作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精神鼓励和物资刺激相结合,学生的自我创作和对外交流相结合。文学社组织社员积极参加各类作文竞赛,尤其是创新作文竞赛,自2009年至今,共有4名学生获一等奖,多名学生获二等奖,并获得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名牌学校的自主招生资格,《洸河》季刊先后被评为《美文》(少年版)核心文学社社刊,全国中语会优秀文学社刊一等奖,全国中小学优秀校内报刊最佳社团刊一等奖。

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高中多样化办学实质上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为了让高中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学生,适应每个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坚持多样化办学、特色化发展,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多元的需要,从而实现从同质教育到品质教育、从教育执行到教育自觉的跨越。

【陈刚,山东省宁阳一中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高艺菲

猜你喜欢

文学社研究性校本
文学社怎么了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浅谈研究性学习在数列学习中的应用探究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紫石花文学社简介
关于“微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初探
利用体育活动,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
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