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西北震后村镇规划乡土景观元素应用研究

2015-01-28刘卿卿袁犁

中华建设科技 2014年12期

刘卿卿 袁犁

【摘 要】川西北地区山多地少,风景秀美,富有地域特色,居住着汉、羌、藏等民族。耕作景观装点着村落和周围的大山,与混交阔叶林一起构成了川西北的乡土景观特质。本文选取什邡市、绵阳市、绵竹市灾后村镇重建规划3个代表案例,研究震后规划对乡土景观元素的保留和继承情况,总结补充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元素,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川西北;震后村镇规划;乡土景观

1. 前言

“5.12”地震两年后,在四川重灾区,参与对口援建的许多省市已经提前一年完成了援建任务,村民从安置房搬出,住上了暂新的安居房和廉租房,显示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资源统筹能力和各省市人民积极援建无私奉献的精神。本文从乡土景观元素入手,以什邡市洛水镇渔江村,绵阳市北川县永安镇向阳村,绵竹市汉旺镇震后规划为例,研究川西北震后规划对乡土景观的保留和继承情况,总结补充可利用的具有川西北地域特色的乡土元素,并提出改进建议,希望在今后村镇景观规划中充分发挥其价值。

图1 川西北农耕文化层面乡土景观元素

2. 乡土景观元素应用分析

2.1 什邡市洛水镇渔江村。

北京市对口援建的什邡市洛水镇渔江村,在村落旧址上重建。新村规划延续了渔江村渔文化内涵,平面布局、产业设置、水系规划紧紧围绕“渔”来进行。街道规划有曲有直,部分沿用了旧村落的街巷空间。公共空间分为两级,共8个,全村以中央鱼眼广场为主要活动空间,在“鱼鳍”和“鱼尾”部分设计了7个几何形广场,体现了对公共空间的巧妙构思。

2.1.1 对基地乡土景观元素的应用。

2.1.1.1 建筑。灰瓦、白墙,坡屋顶、大挑檐的建筑继承了川西北民居形式,入村船形大桥上的桅杆造型,隐喻渔江村的“渔”文化。新规划院落统一定制的木质围栏呈现出千篇一律的现象,就地取材采用竹编围栏更能增加地域特色。

2.1.1.2 设施。川西北地区盛产卵石,村民常常利用卵石修建挡土墙、房基、排水道、花园围墙等。渔江村新村规划沿用这一传统,用卵石构筑建筑和基础设施,具有地域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筑台基、挡土墙采用卵石堆砌;水景驳岸、河道模拟乡村河流中自然散落的石块布局;利用较大的、不规则卵石设计为园凳,令人耳目一新;雨水排水道用卵石砌筑,提高了雨水渗透、涵养水源的效率。

2.1.1.3 园林。园林规划对乡土树种的保留和应用不是很充分,在鱼眼广场保留了一棵皂荚树,其中一个小广场上保留了几棵香樟树,先前村民宅基地上的本土化大树、竹丛被园林植物代替,如白玉兰、大叶女贞、银杏、扶桑等。

图2 川西北建筑层面乡土景观元素

图3 川西北物种资源层面乡土景观元素

2.1.2 对基地乡土精神的继承。

渔江村以“渔”立村,“渔”是新村规划的主题,从整体村庄规划,到旅游产业设计、局部标志性节点和设施设计,都紧紧围绕“渔”来进行,是对传统产业和生活方式的继承和隐喻,整体性设计手法构思巧妙,立意深刻。但是在震后规划在乡土精神和传统特色的应用和集成上,缺乏系统的挖掘和应用,具体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2.1.2.1 缺乏对原有村落街巷元素诠释 传统村落紧凑、围合、曲折的街巷空间,树木、田地包围的民居院落,祠堂、庙宇和界碑这些具有乡土精神特质的标志性景观元素在村落景观空间中消失了。一同消失的还有这些标注物所形成的生活空间和纪念空间。

2.1.2.2 古树名木的流失 宅基地上大量具有乡土特色精神内涵的古树、大树资源流失,统一栽植的广玉兰等苗木缺乏地域特色和环境认同感。全新的园林植物群落导致了依附于乡土植物群落的动物群落的消失和改变。

2.1.2.3 生活方式和田园氛围的改变 由于产业模式的调整,规划的院落没有考虑农民圈养家禽和家畜的空间,“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的田园图景会不会从此就消失了?乡土景观的平淡、安宁的精神内涵该如何体现?渔江村即将发展的旅游业需要“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的小村风貌,需要房屋前后茂密的修竹和清清的池塘等本土化元素,这些元素可以营造城市居民所向往的舒适、恬淡和安逸的氛围。

2.2 绵阳市北川县永安镇向阳村。

永安镇光明村是北川的羌族聚居区,全村共95户,震后仅留8户房屋未倒塌,村民在原村格局上积极进行灾后重建。光明村风景秀美,被玉米、水稻、果园所包围,自然融合,没有明显的边界。在民居二楼,开窗可迎接晨雾、远山、田野和树木入画。村居氛围宁静、祥和,幸福感很强。

2.2.1 对基地乡土景观元素的应用。

2.2.1.1 规划。 村民在统一村落风貌和建筑风格规划的指导下,延续原址了的村落景观,与耕地的无边界自然衔接,街巷布局继承了原有街巷空间,一同保留的还包括打谷场、村落节点和古树、大树等。

2.2.1.2 建筑。 重建保留下的传统民间建筑元素和装饰构件主要体现在外立面、山墙、柱脚和屋檐,如垂花柱头、羊头柱础以及建筑山墙上的羊头装饰等。循环利用倒塌房屋建材,如木头、砖石、装饰构件等,立面局部采用了青灰色文化石贴面,隐喻羌族文化。建筑外轮廓与人居环境的融合,反映了光明村劳动人民的智慧,错落的建筑型制和倾斜的排烟通道与远山轮廓的协调,无心之作,宛如天成。传统的农耕劳作的需要无意中促成装饰行为,外墙上的作物晾晒架,为青白灰墙增添了观赏效果。

2.2.1.3 园林。 作物果实、蔬菜与常见花卉共同装饰的庭院绿化,营造出浓浓的乡居氛围。重建保留的乡土树种有:枫杨、柚树、橘树,竹子,枇杷等,宅旁杂树林、竹林和果园穿插分布。庭院中集装饰性与实用为一体的蔬菜作物包括:空心菜、魔芋及野生草本商陆等,为庭院带来四季果香。本土性花卉是必不可少的,常用的有:小丽花、大丽花、扶桑、韭兰、旱伞草、细叶棕竹等,为庭院绿化提供鲜艳的花朵,也增加了街巷景观的生气。endprint

表1 川西北乡土景观元素总结与应用

提取层面 类别 乡土元素 应用方法 应用领域

乡村肌理 地形地貌 丘陵、山地、平地、洼地、台地、山谷、沟渠、河谷等

村镇格局 枕山面水、坐北朝南、土层深厚、植被茂盛;片状、点状、带状分布于山坳或小型冲击平原上;依山就势的城镇骨架、有界无限的村镇范域

景观格局 耕居相依、田园结合的居住模式;连续的人性化街巷空间、点状分布的社交活动场所等

保留引借模拟重新组合隐喻 村镇规划村镇空间格局规划人性场所构建

农耕文化 耕作景观 梯田、卵石挡土墙、水田、旱田、田埂、菜畦、稻草垛、豆荚和玉米晾晒架、晒谷场、农用道路、山路、荒地等 灌溉设施 自然河流、水渠、水库、沟渠上的石板桥、池塘等生活景观 碾子、石磨;柴垛柴捆;竹篱、竹门、卵石房基与花池等

农家装饰 玉米、辣椒、蒜头、柿子、山楂、柚子等手工艺品 羌绣、蜀绣(鞋子、鞋垫、围裙、衣服、帽子);竹编筲箕、篮筐、牌匾、篱笆和炊具等;草编:花鸟虫鱼、草鞋;年画等

保留引借模拟重新组合减舍转化隐喻工程施工艺术小品 水景规划小品设施建筑装饰 建筑装饰艺术小品设施设计

建筑层面汉族建筑 生土建筑:穿斗屋架、夹板墙、土坯墙、竹片墙、竹编墙、卵石墙、石作、木作(垂花、窗棂),卵石堆砌的基础和台阶;小青瓦、片瓦、筒瓦、雕花滴水;庙宇、祠堂、石碑、石像、墓碑;井台、桥,塔、亭、门楼等少数民族建筑 羌寨、碉楼,羊头、石敢当、白石、斗窗,柱础,腰线、墙裙和梯形窗套,片式墙、土夯墙等 引借材质截取片段隐喻石作遗迹用作雕塑隐喻历史场所构建建筑装饰隐喻

物种资源 家畜家禽 猪、狗、猫、牛(水牛、牦牛)、羊(山羊、绵羊);鸡、鸭、鹅、鸽等 野生动物 蝉、蝶、蜂、蜻蜓、萤火虫;蟋蟀、蚂蚱、蚯蚓、蚰蜒;娃娃鱼、泥鳅、鲢鱼、草鱼、鲶鱼、河虾、河蟹、蛙、水蛭、蛇;白鹤、白鹭、野鸭、山鸡、燕子、山雀、麻雀、喜鹊、布谷鸟、杜鹃、猫头鹰、山鸽子、鹌鹑、画眉;野兔、野猪、獾、狐等

农耕作物果园(橘、柚、枇杷)、藕塘;农田林网、村庄林地;油菜、水稻、小麦、玉米、甘蔗、青稞;丝瓜、黄光、南瓜、萝卜、地瓜、西红柿、豌豆、小白菜、空心菜等景观树“风水树”、宅前屋后树林、庭院大树、村口大树、竹林等

野生资源 森林、杂木林;荒野、荒地;野花、野草; 保留保留模拟引导引借保留引借引种驯化模拟

田园意境营造 物种栖息地建设,田园意境营造田园意境农业景观营造 人性场所 园林绿化

2.2.2 对基地乡土精神的继承。

永安镇震后规划,村民无意识的营建活动,应用了大量乡土景观元素,延续了乡土精神,凝聚了乡村匠人的劳动和智慧:

2.2.2.1 保留了村落的古树、大树、建筑和空间元素,留住村落的安逸氛围。

2.2.2.2 原址重建和废弃建材的重复利用,继承了乡土特质,复合我国节能节地节材的迫切需要,营建了熟悉的具有安心感的乡居环境。

2.2.2.3 传统经济形态的延续,保持了居住环境的乡土内涵和特色。

2.2.2.4 村民在自建的过程中,修复了具有乡土特色的房屋和居住环境,也修复了震前祥和的生活。

2.3 绵竹市汉旺镇。

汉旺新镇为异地重建,具有严格的功能分区,如行政办公区、居住区、产业园区、商业区等,各个区域相互独立。城镇景观色彩为灰、白色调,道路宽阔,绿地广布,体现了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简洁、快速和高效的思想,同时不可避免地重蹈发达国家现代城市规划的覆辙。行走在镇区中,可以感受到具有浓郁小镇生活氛围的街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的大马路、大广场和大片绿地。

2.3.1 对基地乡土景观元素的应用。

2.3.1.1 规划。 这座从农田上兴建的新镇,城镇景观设计忽略了对基地信息的解读,具体表现在:一对乡土景观特质的挖掘,二对乡土植物资源的保护。新镇规划基本上采用园林树木,现代化城市景观元素如铺装广场、U字形商业布局,标准化的房屋型制,整齐的街道,笔直的道路等堆砌在城镇空间之中,缺少居民熟悉的场所、传统节点和街道空间的营造。场所与街道的消失预示着人们精神家园的失落。

2.3.1.2 建筑。 居住建筑为统一的粉墙、灰瓦,小区边界采用白底灰瓦云墙,上面均匀分布着经典的苏州园林漏窗元素,整体呈现出异域化的景观效果,代表四川民居特色的穿斗式建筑型制,在建筑设计中没有得以有效地继承或隐喻。

2.3.1.3 园林。 从新镇景观感知来说,呈现的是苏州园林风格而不是巴蜀特色。成年大树、古树,富有人文内涵的耕作、生活印记,在重建的过程中被崭新的建筑与景观元素更替。但是值得肯定的是,河流景观的处理模拟了乡村中缓流的河道,缓坡草地,砾石固坡,河心弯岛上设计了自然错落的树丛,延续了基地乡村景观特性。

2.3.2 对基地乡土景观精神的继承。

同样为了满足村民震后安居的物质需要,在非常短的工期内从村镇规划,到设计施工,提前完成了援建任务,对精神层面的继承缺失在所难免,在后期漫长的景观设计与设施完善中,建议能很好的继承乡土景观的文化内涵,原因有三:

(1)延续老城镇街巷肌理和基地上的乡土文化,可以为居民营造熟悉的人居环境,增强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安心感,为城镇生活氛围增添活力。

(2)全新在精神意义上来说意味着割舍、放弃和重新面对与适应,应用没有本土化的城市景观元素,更新了基地上乡土文化地形地貌、民居风貌、乡村肌理等物质层面,也取代了乡土景观自然、平淡、天真、祥和的文化内涵。

(3)采用乡土景观元素可以增强地域特色,在营建特色村镇过程中在物质环境层面对其合理娴熟地应用,可以破解新建环境的陌生与单调,继承传统文化内涵。endprint

3. 川西北乡土景观元素提炼与总结

3.1 乡村肌理层面。

从地形地貌、村镇格局和景观格局三方面概括其乡土特征,总结代表性的乡土景观元素,为村镇规划选址、空间格局构建和人性场所空间设计提供有力参考(见图3)。

3.1.1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特征为丘陵、山地、平地、洼地、台地、山谷、沟渠、河道交织的复杂景观,风景秀美。

3.1.2 村镇格局,村镇片状、点状、带状分布于山坳或小型冲击平原上,枕山面水、坐北朝南、土层深厚、植被茂盛,依山就势,村镇范域有界无限,景观开阔。

3.1.3 景观格局,“山深人不觉,全村同在画中居”,景观格局富于诗情画意,耕居相依、田园结合的居住模式,连续的人性化街巷空间将散户串联起来,不乏点状的社交活动场所分布其中(见表1)。

3.2 农耕文化层面。

从耕作、灌溉、生活、装饰和手工艺几个方面进行景观元素提炼。元素的应用领域包括:工程施工、环境艺术小品设计、水景规划设计、建筑装饰以及对传统生活方式隐喻等(见表1)(见图1)。

3.3 建筑层面。

川西北民居是中国生土建筑的一支代表,尤其是羌寨,全部由石块垒砌而成,内部刷浆以使其平整和利于保暖。采用的原始材料土、石,略加工材料土坯、条石、木材和人工制品砖、瓦,不同材质的对比使建筑表现出不同的质感和肌理,其中,汉族和少数民族建筑元素又各具特色。元素的应用领域:建筑工艺与技术、环境艺术小品设计、建筑立面装饰等方面(见表1)(见图2)。

3.4 物种资源层面。

川西北地区动植物资源丰富,包括(见表1)(见图3):

3.4.1 乡土动物资源,包括家禽家畜和野生动物资源。

3.4.2 乡土植物资源,清代《阳宅会心集》中说

:“村乡之有树木,犹如人之有衣服,稀薄则怯寒,过厚则苦热。”这说明村落中的树木种植格局十分讲究。

川西北乡土植物资源包括:农耕作物、景观树和野生植物资源。景观树是指在村落中起到吉祥寓意、装饰和维护作用的树木,包括:“风水树”、宅前屋后树林、庭院大树、村口大树、竹林等。元素的应用领域:田园意境的延续与营造、物种栖息地建设、有果香的农业景观场所以及园林绿化等方面。

4. 川西北震后村镇规划乡土景观元素应用建议

4.1 景观规划应该充分挖掘乡土资源的价值。

村镇景观规划应该在掌握基地特质的前提下,充分关注基地景观元素,挖掘乡土资源的潜在价值,运用乡土材料、资源、物种和传统工艺营造与环境融合的连续性景观。积极向当地村民学习,村民看似无意识的构建活动创造了富有生气与活力的人居环境。乡土物种资源广为人们熟悉,利用其营造环境和场所更能给人带来安心感,因此在震后规划和设施完善中应加强对乡土资源的价值的认同,保护基地上的乡土树种和本土植物群落,为本土动物栖息创造了栖息的环境,也建立稳定的景观生态格局的首要前提。

4.2 乡土景观的继承包括乡土文化和乡土精神。

小城镇和乡村景观设计应该继承了乡土文化和乡土精神,村镇乡土设计主要通过文化、历史和生态等地理文脉的联系,使建筑及景观更趋向于地域特色,反映地方风貌。在人类景观发展史上,农业景观启迪了众多景观设计师的设计语言。费孝通先生说:“保护乡村和城镇的乡土文化印记,就是保护一个民族走向未来的根基。”应当利用灾后重建这一契机,提炼和升华乡土文化与乡土精神,传承中华民族博大精深、历久弥臻的建筑匠意、设计手法和营造技艺,以鲜明的民族语汇、独特的地域元素做好村镇规划设计,为人们营造具有归属感、安心感和幸福感的人居环境。

4.3 现代景观元素本土化和乡土景观元素现代化。

景观设计全球化导致了景观趋同化现象,徐千里教授认为:“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和结果是文化的多元化,是地域文化的共存。”多元化的实质是文化的交流、冲突、碰撞、适应、重构和融合,因此为了村镇景观设计保持和凸显地域特色和风貌,需要进行两个景观要素的转化步骤:一是现代景观元素的本土化,二是乡土景观元素的现代化,唯有这样才能延续文化地域性特殊内涵,继承村镇乡土景观特色,满足村镇居民现代生活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乡土中国,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P9~10.

[2] 赵新良,诗意栖居-中国传统民居的文化解读,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P158~160.

[3] 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1994,P19~3.

[4] 胡立辉,树华,刘剑,王之婧,土景观符号的提取与其在乡土景观营造中的应用,小城镇建设,2009年4期,P73~77.

[文章编号]1619-2737(2014)12-06-253

[作者简介] 刘卿卿(1984.12-),女,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在读研究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