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长陵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2015-01-28陈出新赵冬冬吕金波

城市地质 2015年2期
关键词:陵墓表层剖面

陈出新,郭 莉,赵冬冬,吕金波

(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北京 100195)

0 引言

明长陵[1]位于北京昌平区十三陵镇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年号永乐)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长陵的陵宫建筑占地约12万m2。其平面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其前面的方形部分,由前后相连的三进院落组成。第一进院落内,明朝时建有神厨(居左)、神库(居右)各5间,神厨之前建有碑亭1座。第二进院落内,北面正中位置建有高大巍峨的祾恩殿。再后是宝城,宝城上有明楼,宝城围着一座长满松柏的大土丘,称“宝顶”。

第一进院落和第二进院落地面铺满砖,已经无外露土壤,本项目对陵墓五供和宝城处的土壤,以及外围土壤特征开展地球化学研究。

1 方法技术

在明长陵宝城和五供东西两侧采集表层0~10cm土壤,五供院内地面杂草多,土壤含水量低,土质坚硬,仅能采集到0~10cm土壤。宝城内长满松柏,地面落叶多,土壤表层腐殖质丰富,除去表层腐殖质采集土壤剖面样品。在皇陵外围的东西南北向布设土壤剖面,采集表层0~40cm土壤样品,对皇陵内外的土壤特征进行地球化学研究。

土壤样品由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中心测试,以国家一级土壤标准物质(GBW系列)进行准确度和精密度监控。经检验,样品分析质量符合DD2005-03《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样品分析技术要求(试行)》要求。

表1 陵墓表层土壤中元素含量特征

2 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对明长陵陵墓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表1),陵墓表层土壤中Cl、S、P、N、C、Hg、Au和有机质含量显著富集。宝顶西侧土壤Cl、S、P、N、C和有机质含量高于其它土壤样品点,宝城土壤Hg和Au含量接近土壤自然背景值0.15 μg/g[2]和1.4 μg/kg[3],土壤pH值范围为6.09~7.34,为酸性-中性土壤。

陵墓五供东西两侧表层土壤Hg含量异常,西侧土壤Hg含量为1.623μg/g,东侧土壤Hg含量为4.067μg/g;五供西侧土壤中Au含量异常,为35.8μg/kg,远远高于陵墓其它土壤样品点Au含量值;东侧表层土壤中P含量为1425.6μg/g,高于宝城土壤P含量;陵墓五供区土壤pH值均大于8,为碱性土壤。皇陵石碑涂朱砂和建筑涂金颜料的使用,可能是造成表层土壤Hg和Au含量异常的主要原因[4]。

3 土壤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对长陵陵墓土壤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各采样点土壤稀土总含量范围为141.25~172.78μg/g,见表2,宝顶西侧土壤975样品稀土总含量略低于其它土壤样品,其它土壤样品之间稀土总含量略有差异,但是和土壤平均稀土总丰度171μg/g在同一数量级上[5]。

土壤镧系元素轻组和重组的比值低于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中国环境监测站,1990)。陵墓土壤δCe和δEu值均小于1,为负异常,土壤δCe略高于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土壤δCe与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相近。从土壤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图1看出,各采样点土壤稀土元素分布模式相似,土壤为同源物质。

表2 陵墓土壤稀土元素含量特征表 μg/g

图1 长陵陵墓土壤稀土元素分布标准化图

4 土壤剖面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1)垂直土壤剖面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在长陵陵墓宝城采集了3条垂直土壤剖面,对不同深度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开展研究,见表3。陵墓宝顶东侧土壤样品973的Cl 、S 、P、N、C、Hg、Au和有机质含量在表层富集,含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但是在深度40-50cm的土壤中各元素的含量突然增加,Cl 、S 、P、N、C和有机质含量超过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13.36%;土壤pH值由6.91降到6.04,然后又升高到6.95,土壤由中性降到酸性,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变为中性。

宝顶北侧土壤样品974的Cl 、S 、P、N、C 、Hg、Au和有机质含量也在表层富集,含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pH值均小于6.5,为酸性土壤。

宝顶东侧土壤样品975的Cl 、S 、P、N、C 、Hg、Au和有机质含量仍在表层富集,含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pH值在表层0~5cm和5~10cm分别为7.34和6.56,土壤为中性,10cm以下土壤pH值均小于6.5,为酸性土壤。

(2)水平土壤剖面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表3 陵墓宝城垂直土壤剖面元素含量特征

表4 陵墓外围水平土壤剖面元素含量特征

在长陵陵墓外围布设东西南北向水平剖面,对皇陵外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开展研究。外围土壤Cl、S、P、N、C、Hg、Au和有机质含量大部分低于皇陵内表层土壤,见表4,外围土壤pH值高于皇陵内土壤,均为碱性土壤。

靠近皇陵南向土壤Au含量(6.1μg/kg)和西南向土壤Au含量(6.9μg/kg和7.7μg/kg)高于陵墓宝城和外围其它土壤Au含量,表明皇陵内土壤Au向陵外迁移。

在陵墓外围北侧的土壤Hg含量低于土壤自然背景值,南侧土壤Hg含量略高于自然背景值,东侧土壤Hg含量自西向东先增加后逐渐降低,西侧土壤Hg含量自东向西也是先增加后逐渐降低,研究表明位于长陵陵墓正北、正南、正西和正东向土壤没有受到皇陵内高Hg土壤的影响。在皇陵外东南向和西南向的水平土壤剖面上,发现位于东南向,接近皇陵的土壤Hg含量为1.650μg/g,出现异常,然后土壤Hg含量逐渐降低到0.521μg/g,表明东南侧地区土壤Hg受到皇陵内土壤Hg影响;西南向土壤中Hg含量从0.483μg/g逐渐增加到3.631μg/g,表明有外来Hg物质影响土壤Hg含量,陵墓内土壤Hg含量不是影响西南向土壤Hg异常的原因。

5 结语

明长陵陵墓土壤Cl、S、P、N、C、Hg、Au和有机质含量显著富集,表明陵墓土壤经过百年历史,表现出特殊的土壤元素富集特征。几百年来,没有被扰动的陵墓土壤中富有高含量的N、C和有机质;陵墓建筑使用的Hg和Au在土壤中存留,并对陵墓外土壤环境造成影响。

[1]刘 鹏.北京明十三陵[J].北京档案,2006(11):42~43.

[2]国家环境保护局.GB 158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杜,1995.

[3]迟清华,鄢明才.应用地球化学元素丰度数据手册[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

[4]成杭新,庄广民,赵传冬等.北京市土壤Hg污染的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J].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2008,15(9):126~145.

[5]邢光熹,朱建国.土壤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陵墓表层剖面
ATC系统处理FF-ICE四维剖面的分析
半潜式平台表层卡套管处理与认识
10 Facts You Should Know About Nanjing
水体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收及释放研究进展
古代陵墓中的防盗机关
复杂多约束条件通航飞行垂直剖面规划方法
金字塔不都是陵墓
船体剖面剪流计算中闭室搜索算法
超声波光整强化40Cr表层显微硬度研究
近年来龙门山断裂GPS剖面变形与应变积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