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她在学,我在看

2015-01-28陈安仪

孩子 2014年7期
关键词:天分才艺小提琴

陈安仪

女儿从小学过很多东西,包括跳舞、溜冰、踢足球、打桌球、游泳、拉小提琴、画画、写作、烘焙等。

我之所以称它们为“东西”而不是“才艺”,是因为我从不认为学了就要精通——我只是希望她知道世界上有这些好玩的事物。

找到生活的乐趣

女儿曾经问过我:“妈妈,你为什么要让我学小提琴、溜冰、画画……”我是这么回答她的:“因为妈妈希望你以后可以懂得欣赏好听的音乐、观赏美好的画作、拥有美好的姿态与强健的身体。妈妈也希望协助你早点发现自己的专长和兴趣,将来不用绕好大一圈的冤枉路。总之一句话,妈妈希望你多尝试。”

其实除此之外,我还有更长远的目的:将来她年纪大了,不需要工作,孩子独立生活了,老伴走了,只剩下自己一个人时,我希望她有一项自己喜欢的爱好,能快乐地生活。

女儿还小,这番话我说了她也未必懂。但是,她迟早有一天会懂。

在这一点上,我很感谢我的父母。在我很小的时候,他们就协助我找到了兴趣与嗜好:我热爱阅读、写作;我喜欢爬山、游泳;我可以弹琴、画画。即使一个人在家,没人陪伴我,我自己也可以找到很多乐趣。

对于孩子学东西,我的看法就是这样:尽情体验,并感受其带来的乐趣。

了解孩子的特质

我从来没想过,女儿将来要成为一个溜冰达人或乐坛名家、写作高手等。我只是从旁观察,哪些东西她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完成,哪些东西她显然不在行,也没有兴趣,进而得知她的长处、优点,更加了解她。

女儿溜冰三年,我很清楚地看到,她的特长并不在于肢体的柔软和协调;但是,我也看到因为溜冰,她严重的驼背矫正了许多,身体线条更优美。

因为学琴,我发现她的音感极佳;但同时也发现,她的视谱能力不佳,那是因为空间能力不好。

我还发现她对下棋没有兴趣,那是因为逻辑思维不强;因此,入学后她的数学成绩较差,我毫不意外。

因为“自然体验”,我看到她的合群与直率;因为写作,发现她的专注与语文天分;因为足球,我看到她日益强健的体魄;因为烘焙,我看到她显然对于手工操作不太感兴趣。

她学东西的时候,我在干什么?

我在观察她。

一种休闲的方式

我婆婆有一次对我说:“新闻里说,孩子才艺学得太多,上课比较不专心。”我笑笑解释:“她不是学才艺,只是课后去运动跟休闲。”

低年级的时候,只上半天课,下午都是选学内容。女儿的活动是这样的:

周一:PLAY GROUP 、出游

周二:溜冰、社团、小提琴各1小时

周三:足球课1.5小时

周四:溜冰课1小时、作文课1.5小时

周五:爬山两小时

至于晚上,则是她的自由时间,以保证她可以看非常多的课外读物、写她的床头秘密小日记,每天晚上准时10点上床睡觉。到了周末,如果没有去野外露营,就是爸爸出动带他们骑脚踏车、逛动物园、看电影、看表演的时间。

每隔一阵子,我都会询问她:“你会不会觉得太忙?”或是“你可以把所有的课从最喜欢到最不喜欢排一下吗?”然后,我会仔细询问她喜欢的原因、不喜欢的原因,再跟老师商量怎样增加课程的趣味,或是让女儿自己取舍。

更利于重拾

女儿花式溜冰学了三年多,但有一阵子很排斥。她说教练很凶。

在跟教练沟通后,我发现教练要求较高。女儿并非很有天分,再加上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带她去冰场练习,她觉得压力很大。于是,我们毅然决定暂停溜冰的课程。

有妈妈问:“已经学了这么久,停下来不觉得可惜?钱不就白花了吗?”

我并不这样想。运动和乐器,其实是一种终生技艺,学了就是学了;虽然有些技巧会生疏、遗忘,但是将来想要重新拾起来的时候,因为有基础,往往学得更快更好。

以我和妹妹来说,我们小时候都弹钢琴,升上中学后因为升学压力就没有再继续。但是我读大学时,一有机会便参加钢琴社团,重拾琴谱。我妹妹也在出国留学时,将钢琴视为解除寂寞的良伴。

我们都没有成为钢琴演奏家。那么爸爸、妈妈当时花的学费白花了吗?

当然没有。

猜你喜欢

天分才艺小提琴
才艺咖
才艺咖
才艺大展示
延河晨晓(小提琴独奏)
Hey Diddle, Diddle
诚意
诚 意
没有绝对的天分,也没有绝对的天才——指挥家陈琳专访
才艺展示
天分和勤奋孰轻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