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实践及前景研究——以江苏沭阳为例
2015-01-28钟山职业技术学院沈柳
钟山职业技术学院 沈柳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实践及前景研究——以江苏沭阳为例
钟山职业技术学院 沈柳
摘 要: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进一步明确了互联网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互联网+”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江苏省沭阳县作为全国著名的花木之乡,早在本世纪初当地很多农民就依托互联网从事花卉苗木交易,实现了互联网与农业的深入融合,既促进了花木产业发展,又增加了农民收入。本文深刻阐述了“互联网+农业”能够在沭阳成功实践的主要原因、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并展望了沭阳未来“互联网+农业”的发展前景,提出了丰富“互联网+农业”内涵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 电子商务 农业 农产品 沭阳
1 沭阳独特的产业基础、宽松的创业环境和有力的政策支持,使“互联网+农业”成为可能
苏北共有23个县市,区位优势、产业状况总体上差距不大,大多还是以农业为主,但能够把农产品电子商务做大做强做出品牌的不多,沭阳是其中之一,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1 花木产业体量巨大,产业基础扎实
沭阳地处中国南北交界处,气候宜人,一年四季雨水充沛、光照充足,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北方的树种到南方种植、南方的品种移植到北方,都需要在沭阳先“待”上两年,否则移栽难以存活,早在很久以前,沭阳人就发现了这一规律,并利用这一特有的优势,大面积种植花卉苗木。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当地政府进一步挖掘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引导新河、颜集等乡镇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普遍种植花卉苗木,并且带动了木材加工产业的发展,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互联网的广泛运用,网上交易成为花卉苗木及相关附属用品销售的重要渠道,一大批网店应运而生,目前网上销售的鲜花绿植等70%来自沭阳。同时,网上销售的持续火爆又加速了沭阳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壮大,全县花卉苗木种植面积扩大到了51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花卉苗木基地。
1.2 人力资源丰富,无数人通过网上销售发家致富
人是第一资源,也是最宝贵的资源。沭阳拥有190多万人口,是全国人口第三大县。敢想敢闯、富有创新精神是沭阳人的鲜明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年轻的沭阳人到苏南、苏中地区务工,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本领。伴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无数外出务工的沭阳人看到了商机,他们把目光瞄准了家乡的花木,选择了返乡创业,成为新一代“创客”。颜集镇周小龙2005年开始从事网络花木交易,经过两三年的打拼,网上年交易额突破200多万元,其花木产品通过网络销售到东南亚及港澳台市场,沭阳电视台专题报道了他的致富经历。新河镇龙堰村创业青年陆明2006年注册网店,当年销售额达到20多万元,2012年突破300万元,被县创业办公室授予“沭阳县十佳网络产业示范店”称号。他们的成功激励了千千万万沭阳人,成为一道靓丽的创业风景线。
1.3 电商平台日趋完善,“互联网+农业”空间越来越大
2003年以前,沭阳县花木销售主要是通过花木绿化工程、花木经纪人以及通过各种网站发布花木信息,销售渠道相对单一,网上销售份额很低。2003年,有人利用“书生商友”网络平台做起苗木生意,标志着沭阳县网络营销进入了新的阶段,当年10月,部分青年尝试在淘宝网开设花木销售网店。2005年以后,很多青年人利用淘宝、阿里巴巴、天猫等网络平台开设花木网店,从事花卉苗木及其他农产品网络交易。2010年后,全县农产品网络营销步入高峰期,到了2014年,除了上述网络平台,又有部分农民登陆京东、中华、淘宝南京馆等网络平台从事农产品网上交易。2014年,沭阳县坤艺园林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马飞等8个人投资80万元建立了沭阳县花卉苗木交易网络平台——苗木汇,2015年3月京东宿迁馆成立,沭阳县也于2015年建立了网络创业公共服务平台,所有这些为沭阳“互联网+农业”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平台。
1.4 政策宽松、扶持力度大,基础设施配套相对完善
农产品网上销售的主体主要是实力不强的创业农民,农产品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业态,它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2014年把农产品网上销售列为农村工作重点,鼓励农民开展网上开店创业。网络创业已被列入县委、县政府对乡镇及县直部门的目标考核,建立了严格的奖惩和考核机制。2015年县里专门腾出土地,规划建设了2万平米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并对入园电商给予大幅度优惠。县农村商业银行专门开发了信贷品种,对网络创业给予大力扶持。2012年,沭阳县在宿迁大道与上海路交叉口规划建设605.05亩、总投资达8.6个亿的百盟物流园,该园是一座以公路运输为主,公、水、铁多式联运的现代化物流枢纽,一期项目2013年11月投入运营,众多物流企业的进驻,为推动沭阳农产品网上销售提供了重要条件。
2 “互联网+农业”让老树发新芽,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农民得增收、市民得实惠
农产品网上营销门槛低,对文化知识的要求相对不高,从而赋予了个人和企业更大的商业能量与自由。从沭阳的实践来看,互联网与传统农业的有机结合,不仅改变了农产品流通模式,催生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繁荣,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也让城市居民得到了实惠。
2.1 推动了花木产业提档升级
沭阳是传统的花木大县,一度只能靠数量取胜,在高档品种上与常州武进桠溪、南通如皋等地存在一定差距。随着农产品网络销售的蓬勃发展,沭阳农业提档升级的步伐也逐步加快:一是高档苗木栽种面积不断扩大,以江苏金海棠、三叶园林为代表的园林企业,所种植的苗木高档化、专业化、品牌化趋势日益明显;二是推动特色产品发展,互联网将小农户与大市场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激烈的市场竞争倒逼网络经营者改变种类和提高产品质量,风信子、长春腾、杜鹃、君子兰等200多个新品种在沭阳落了根;三是促成了花木有形市场的建立,沭阳县先后建立了花木大世界、国际花木城、苏台花木产业园,线上交易的活跃带动了线下市场的发展。
2.2 完善了花木网络营销经营模式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沭阳县农产品网络经营模式日趋多元化,目前主要有B2B、B2C、C2B、C2C四类,B2B、B2C主要以沭阳县坤艺园林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马飞等人创建的“苗木汇”网络营销经营平台为主,实现营销主体、网络平台、产品输送一体化,通过建立自己的苗木基地向企业和个人提供绿化苗木、大小盆景等产品。C2B、C2C则是沭阳县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主要力量,经营主体利用淘宝、阿里巴巴、天猫等网络平台销售各类农产品,经营的产品多半靠自己生产,但也有许多特色产品从当地、山东、广东及养殖户和生产厂家采购而来,形成了“买全国、卖全国”的格局。
2.3 带动了农产品物流产业的发展壮大
在互联网的催化下,农产品的物流模式也在发生嬗变,以电子商务为主要形式的新型流通模式快速崛起,在流通主体、组织方式、上下游影响等方面都呈现了积极的创新和变化。各类生产者直接对接电子商务平台,沭阳的农户和家庭农场、合作社、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踊跃变身网商,在广阔的市场前景下,他们的议价能力变得越来越强。据了解,沭阳的快递价格在华东地区价格最低、效率最高,江浙沪三地一般次日即可送达,在不超重的情况下,一般的快递费用通常不超过5元,这主要得益于沭阳农产品的销售量特别巨大,形成了明显的规模效应,而且全国知名的物流企业在沭阳都建立了分公司。
2.4 直接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
沭阳县花木网络销售的快速崛起,激起了创业就业的热潮,带动了农民就业、物流运输、餐饮业,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社会效益巨大。据不完全统计,全县1.2万家网店,平均每个网店用工5人,大的网店用工都在10人以上,按每人每天收入100元测算,仅此一项,至少给农民带来20亿元的收入。同时,物流运输业随之兴旺,圆通、申通、中通、快捷、天天、汇通等20多家物流公司在新河、颜集、庙头等乡镇建立了物流中转站,按照物流成本占交易额15%计算,全县农产品网络销售产生的物流费用约6亿多元。不仅如此,花木网络营销的关联配套产品销售也十分火爆,在新河、颜集等乡镇,花盆、托盘等附属产品批发店随处可见,当地住宿、餐饮等产业生意人气也很旺。
2.5 切实提升了农民的市场地位
通过互联网交易,农民转型为卖家,可以直接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和交易,从而极大地增强了议价权,提升了交易地位。可以说,在“互联网+”大发展之前,中国农民很少有人能够直接和消费者平等地讨价还价。部分农民虽然没有直接面对消费者,但也通过电商供应商的方式,融入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产业链,并从新型流通模式带来的扁平化中受益。从去年起,淘宝推进了特色中国项目,面向全国开展地方馆建设工作,发展原产地农产品直销模式,不仅推动了各地农产品品牌的树立,也推动建立了一批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营商,强化了分销、质检、包装、冷链在内的农产品服务体系的完善,而农民是最大的受益者。
3 沭阳“互联网+农业”的前景展望
3.1 加快推进农村互联网基础建设
信息时代,互联网在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宽带和水电气一样成了生活的必需品。因此深化“互联网+农业”首先就要解决互联网问题。与城市相比,农村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网速慢、资费高的问题由来已久,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仍然存在。沭阳应以国家正在实施“宽带中国”战略为契机,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为广大农民“触电上网”提供便利条件。
3.2 做大做精农业产业
“互联网+农业”的基础是农业产业。据阿里零售平台统计,2014年福建省卖掉了平台上74.88%的乌龙茶,云南卖掉了平台上63.11%的普洱茶,黑龙江卖掉平台上26.87%的大米。而乌龙茶、普洱茶、大米正是上述三省的特产,并且实现了产业化规模化。因此,沭阳可借鉴其他地方好的经验做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提升产品档次、在产品品牌上做文章,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夯实“互联网+农业”基础。
3.3 提升农产品物流产业层次
当前,影响和制约“互联网+农业”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物流产业不规范、效率不高。与工业产品相比,农产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物流的要求很高。作为地方政府,沭阳可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引导和鼓励顺丰、圆通等物流公司加大在沭阳的投入,改善农产品物流设施设备,优化联运交通网络,增加箱式冷藏车数量,尽量减少运输农产品损耗,最大限度地缩短农产品在途时间。
3.4 切实规范网络经营行为
网上营销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也给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沭阳县绝大多数网络经营者守法经营,但也有极少数者不讲诚信,严重影响了沭阳电商整体形象。目前,沭阳市场监督部门已经与阿里巴巴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享网商身份、销售等基础信息,联手打击违法行为,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赋予“互联网+农业”更强的生命力。
3.5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从总体上看,沭阳“互联网+农业”发展空间巨大,但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电商实力不强,需要政府给予更多扶持。要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充分利用宿迁经贸学院、县农广校、软件园电商学校等,邀请专家对网络经营者开展电商专业培训、创业培训。要设立网络创业基金,鼓励更多的大学毕业生或农民从事农产品网络营销。
参考文献
[1] 高亚娟.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J].商业时代,2011(14).
[2] 孔祥春,张恒可.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行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2010(4).
[3] 殷锋社,李选芒.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分析与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1(6).
[4] 周琳.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J].经济观察,2011(4).
中图分类号:F71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5(b)-04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