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武警部队卫勤保障模式探讨
2015-01-28郑瑞锋杨润楠魏从光
孟 晓,郑瑞锋,杨润楠,魏从光
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发展及国内改革进程的深化,在日趋复杂的国家安全环境和社会稳定任务下,武警部队担负的任务逐渐由以静态执勤为中心向动态处突、反恐、维稳、灾害救援等多样复杂化拓展。其卫勤保障模式也必然面临由目前单一的上下垂直式体系内保障向多样化、信息化、模块化、社会化保障模式转型[1,2]。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积极践行“基地式、伴随式、机动式、集中式和军民融合式”五种卫勤保障模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贴近实战、全过程、全方位、全时段为部队官兵提供卫勤保障。笔者总结实践经验,旨在探索一套适合武警部队自身特点规律要求,适应新形势下现代武警卫勤保障力量建设需要的模式,为提高部队战斗力及官兵身心健康服务。
1 主要做法
1.1 依托武警医院本部实施基地式保障 武警医院是各总队体系内武警官兵的定点医疗机构,也是体系单位基层卫生队上送的定点医院。平时以固定收治为主,以机动派出增援救治为辅。武警医院担负着“平时保健康,战时保打赢”双重任务。近年来,医院建设突出为兵服务方向,组建卫勤应急分队,成立为兵服务办公室,开展远程医疗实施网上授课辅导、网上会诊、网上心理咨询,主动下到基层部队巡诊,设立军人门诊、军人病区和专科军人病房。开展院前咨询、院中全程医护保障和院后随访环形服务等措施,大大提高了部队医疗卫生保障水平,丰富了卫勤保障内涵质量,提高了为兵服务水平。武警医院具备人才、技术、设备等资源优势,是目前武警官兵主要就诊和收治的主渠道和根据地,也是基层部队医务人员免费进修学习和技能培训的基地,更是卫勤分队人员最大化抽组的基地。卫勤保障时,医院发挥技术力量保障和补充、器材保障和补充、药品保障和补充、救护车辆保障和补充的基地保障作用和接受批量伤病员住院救治与康复训练的基地作用。新时期应进一步充分发挥医院人才、设备、技术、床位等资源优势和卫勤保障、健康保障的基地作用。
1.2 派出卫勤保障分队实施伴随式保障 针对部队演习、反恐、维稳、处突、灾害救援等任务,由总队医院按最大化抽组组成卫勤应急分队,人员及物资管理模块化[3,4]。下设指挥组、抢救组、抗休克组、分类组、手术组、医技组、生化救治组和留观后送组,配备指挥车、卫生急救车、卫勤宿营车、手术检验方舱车、医疗设备装载车、运输车,携带战救药材,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制订并不断完善各种应急预案。平时遵循着眼实际,坚持严训,贴近实战、讲求实效的原则,坚持从难从严、从实战要求出发,加强卫勤应急保障分队演练,充分把练战术、练救护、练思想、练作风、练指挥、练保障融于一体,全面锻炼医护人员在信息化条件下能够拉得出、冲得上、救得下的综合救护能力,伴随部队遂行多样化卫勤保障任务,平时重点演练卫勤力量编组、人员紧急收拢、物资装载、向陌生地域机动、救护所功能展开、救护所撤收等科目内容。
1.3 抽组应急救护组实施机动式保障 针对爆炸、劫持人质、劫机、抢险救援、火灾、水灾、电击伤、地震、毒气中毒、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根据上级要求,由医院或支队视情况抽组相应的应急救护力量,派出救护车,携带专业急救器材、药品,配合机动部队实施机动式保障。按照上级下达的路线,指定地点,按时到达现场,并迅速展开救治。根据事故现场事态严重程度及事态变化情况,注意自身安全防护。保持与现场指挥和后方医院联系,随时做好转运、接收伤病员或请求增援专业急救力量和器材、药品的准备工作。
1.4 参加当地医保,实施军民融合式社会化保障 到体系医院看病是部队官兵的第一选择,但远离体系医院的官兵看病却比较困难。针对边远支队(团)、边远中队(连)官兵,交通不便,距离体系医院较远,病情紧急时来不及转运等实际问题,主动协调当地医保部门,将边远支队(团)、边远中队(连)官兵的日常就医保障就近加入当地医保,利用当地医疗资源,选择当地综合实力较强的医院,保障官兵患病或受伤后第一时间就诊或住院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转送到总队医院行康复治疗。医保诊疗目录、药品目录、耗材目录外费用由总队或总队医院统筹解决。与当地医院签定协议,平时由驻地医院承担急救任务,遇有紧急情况随时派救护车出诊抢救,医院为部队预留病床,同等条件下优先收治部队伤病员。战时可依托地方医疗救治机构体系及时就近分类及转送救治。
1.5 集中管理派出式保障 针对于集中居住管理的支队(团),整合现有卫生资源,提高保障效益。将卫生人员和设备统一收到支队(团)卫生队,实施集中管理派出保障。平时集中管理、培训业务。定期下到中队(连)巡诊,遇有任务,如部队内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卫生人员原则上全部归建。野外驻训,实弹射击,军事演习,国防施工,海关监管等派出保障,原则上派出原编制卫生人员按标准携带战救药材,伴随部队保障。部队离开营区遂行处突、反恐、维稳、抢险救灾等重大任务时,原则上按照“点有卫生员,片有救护所”的要求部署卫勤力量[5]。
2 经验启示
2.1 把武警医院医疗保障基地建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时期部队官兵健康理念发生变化,更好的医疗技术、医疗环境和服务保障水平成为普遍要求。随着武警部队职能使命任务的不断拓展,武警医院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有把武警医院这个医疗保障基地建强,才能完成好“平时保健康,战时保打赢”双重任务。从国家和军队医改趋势看,突出公益性、限制规模扩张、实行分级转诊、取消药品加成、试点医师多点执业等改革措施,将对军队医院带来重大影响。2014年7月,武警部队卫生工作会议(成都)确定新形势下武警医院建设要将发展方式转变为控规模、严管理、重内涵。确立“政治建院、质量立院、人才强院、科技兴院、从严治院、信息主导”的建院理念。实现转型发展,建设研究型、质量型、服务型和精细化、信息化、人文化医院。牢固树立“姓军为兵”思想的主导地位,突出“人才、学科、技术、质量、管理”的支撑地位,将“夯实基础、技术引领、融合创新”作为重要手段,实现医院发展从数量规模扩张型向质量内涵服务型的转变。加强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积极探索绩效量化考核,走优质、高效、低耗、军民融合式发展和保障之路。
2.2 把卫勤保障分队建精 卫勤保障分队伴随部队演习、反恐、维稳、处突、灾害救援等任务时,往往任务特殊、环境复杂、条件有限,必须建设一支能征善战的精锐救援队伍,才能完成伴随保障任务。一是人员组成要精干。挑选各类讲政治、素质高、技术精、作风硬、体能强的人员,科学编组,组成一、二梯队。二是预案制订要科学。针对爆炸、骚乱、毒气、灾害抢险救援等不同情况,研究制订科学的卫勤保障预案。三是组织训练要常态化。按照习主席“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牢固树立练为战的思想,定期组织演练,确保遇有任务时,卫勤保障分队能够伴随部队拉得出、上得去、展得开、救得下。
2.3 把应急救护组建活 针对小型突发事件,根据上级指示要求,视情依托武警医院120急救站力量或支队卫生队力量,临时组成紧急救护组,派出救护车辆,携带急救器材、药品,迅速出发,第一时间到达事发现场,及时展开救治。该模式机动灵活性强,可以缩短人员集结出发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伤亡率和伤残率。
2.4 把军民融合式医保建实 目前地方医院已基本开通全民医保,远离体系医院部队,可充分发挥武警部队双重领导机制,建立警地医疗协作体制,构建医保平台,主动申请协调当地医保部门,将官兵健康及疾病救治纳入当地医保,利用驻地医疗资源,为官兵健康服务。与当地综合实力较强的医院签定医疗保障协议,建立官兵就医、检查、急诊抢救及住院绿色通道,平时保健康、战时保救治。超出医保费用由总队、支队和医院统筹解决。笔者所在医院今年在前期试点支队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协调省卫计委及财政厅,将全总队地县中队官兵纳入驻地人民医院医保。为官兵办理医保卡,落实医保经费及标准,优化就医流程及120急救保障,每年免费为官兵体检,开展到驻地营区巡诊及传染病防治。加强和规范官兵外出就医管理,制订外诊审批制度、卫生队备案制度、外诊专人陪同制度、住院专人陪护制度、医疗经费使用登记及公示制度。用好经费,堵塞漏洞。
2.5 把集中管理派出保障建顺 基层卫生力量“集中管理、派出保障”是指 将集中居住的支队(团)、大队(营)、中队(连)卫生人员集中在支队(团)卫生队统一管理和使用。根据部队工作与随行任务的需要有计划地派出卫生人员到部队实施伴随保障,尽最大可能整合优化卫生资源。行政、组织、供给关系全部纳入卫生队统一管理,由卫生队负责政治教育、专业训练、理论学习及其他日常活动,并接受支队检查和考核。卫生人员集中到卫生队后,原则上按照三分之一日常保障、三分之一进修学习、三分之一集中训练的要求组织实施。遂行重大任务时,卫生队统一调配使用卫勤力量。卫生队编设卫勤指挥、常规门诊、住院治疗、健康维护、机动派出、医药技保障等保障模块,促进卫生队建设结构优化、要素齐全、功能完备。通过近年来军队改革实践和武警部队试点验证“集中管理、派出保障”改革是解决基层卫生工作难题的有效手段,有效提升了卫生队应急处置、伴随保障、健康维护、心理服务、疾病防治和远程医学六种能力。
3 小 结
武警部队点多、线长、面广,任务、体制、环境特殊,任务突然、紧急、复杂。随着其职能使命的不断拓展,在完成以执勤为中心任务的同时,担负反恐、处突、维稳、灾害救援任务突显繁重[6]。目前武警部队尚无一种卫勤保障模式能够满足多样化任务需要,必须建立多种卫勤保障模式[7],应该根据所遇情况,具体分析,灵活选择不同的卫勤保障模式。新形势下须更新理念,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牢固树立大安全观、大健康观、大服务观。强化能打仗,打胜仗意识。不断加强武警部队卫勤保障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卫勤保障新模式。为提高部队战斗力和官兵身心健康服务,为部队建设大局服务。
[1]张金龙, 唐潮浪, 钱小权, 等. 新形势下城镇化省份武警部队医院应急卫勤保障模式的探讨[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4, 2(7): 398-400.
[2]刘 莉, 李建朗, 袁 岚, 等. 武警总队医院应急卫勤分队建设探讨[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3, 20(12): 1161-1163.
[3]刘 庆, 郑静晨, 侯世科. 武警医院应急卫勤保障分队规范化建设探讨[J]. 武警医学, 2009, 20(9): 805-807.
[4]朱飒飒, 周建丽, 赵志勇, 等. 武警总队医院应急卫勤分队建设之探讨[J]. 武警医学, 2012, 23(2): 181-182.
[5]陈劲松, 叶 锋. 医院对基层部队卫生人员集中式管理的探讨[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2, 19(6): 545-546.
[6]曹新历, 王触灵, 张丽环. 武警医院卫勤保障力量构建的思路[J]. 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5): 147-148.
[7]方 健, 陶 勇, 刘 涛, 等. 野战医疗所(队)卫勤保障能力评估体系的构建[J]. 东南国防医药, 2011, 13(1): 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