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业污染场地及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
2015-01-28范占煌
范占煌
(杭州大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20)
浅谈工业污染场地及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
范占煌
(杭州大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20)
随着工业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工业污染场地泛滥,而地下水的水质也遭到了严重破坏。工业污染场地的控制以及地下水污染的修复是我们面临的极具挑战性而又非常严峻的重要课题,需要我们对此进行格外关注并展开调查研究工作。工业污染和水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在治理和修复方面需要我们做出更多的努力,为保护我们的绿地蓝天贡献一份力量。
工业污染;地下水污染;控制;修复
所谓污染场地,主要是指因堆积、储存、处理、或迁移而承载了大量的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危害或具有潜在风险的空间区域。而该空间区域中有害物质的载体主要还包括场地土壤、场地地下水、场地地表水、场地残余废弃污染物如生产设备和建筑物等威胁的风险场所。苏格兰、美国、德国和其他地区的研究报告表明,滴滴涕(DDT)、多氯联苯(PCBs)和其它持久性污染物(POPs)可能导致生育能力下降,甚至引发肺癌及生殖系统,严重地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由于我国对环境污染意识薄弱,导致各种有害物质引发的场地污染和地下水污染依然在我国各地区肆意泛滥。据统计在2001~2009年间,全国共有9.8万家企业关停或搬迁,城市中出现了大量的遗留、遗弃场地。由于原企业设备陈旧、工业“三废”排放以及生产过程中“跑、冒、滴、漏”等原因,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土壤和地下水,导致土壤污染严重。这类土地规模非常庞大,治理起来也非常困难,被称之为历史遗留场地问题。
1 我国工业污染场地的现状
工业污染场地在与其他类型的土壤污染相比,其危害力在污染物的浓度更高、污染土层更深、空间扩散更大、甚至导致地下水污染存在着相同的破坏和影响力。直到2000年,我国城市工业污染问题才逐渐浮出水面,针对于北京、上海、南京等各大城市展开调查,发现工业污染场地主要是覆盖在地表0cm~22cm的土壤内,就会对地表产生相当的危害力。而在美国关于治理土壤污染和水污染调查中,在这些化学物品中,若含有重金属的浓度高达1199mg.kg-1、1166mg.kg-1时,将会严重影响土壤地表下的水资源,在多个发达国家,针对污染场地的修复处理中,而同时进行修复的土壤和地下水控制、处理的污染场地,达总数的35%,由此可见,土壤和地下水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污染载体,同时具有土壤和地下污染的场地占污染场地的比重是相当大的。根据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2014年联合发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从土地利用类型看,耕地、林地、草地土壤点位超标率分别为19.4%、10.0%、10.4%。从污染类型看,以无机重金属为主,有机污染次之,无机和有机的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从污染物超标情况看,镉、汞、砷、铜、铅、铬、锌、镍8种无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7.0%、1.6%、2.7%、2.1%、1.5%、1.1%、0.9%、4.8%;六六六、滴滴涕、多环芳烃3类有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0.5%、1.9%、1.4%。如此巨量的场地污染,在未来面临处理场地污染和地下水污染的修复与控制中,将会带来更大的挑战。
2 工业污染场地的修复以及地下水污染的控制
2.1 我国工业污染场地修复技术
工业污染场地再开发利用与可持续管理是关系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大民生问题,国家必须加大场地污染的监管和修复工作力度,以控制污染场地的环境风险,保障人们生活周围环境安全。污染场地的治理与修复需要国家积极鼓励的政策,行之有效的技术,以及灵活、多元的资金机制。在技术政策上,应加强制度和规范建设。建立有所区别的、场地针对性的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制度或工程控制、修复和自然衰减等方法选择体系,建立场地调查、危害识别与档案清单,风险评估与技术方案优化,场地污染控制与修复,修复工程评估验收,以及可能性的二次污染防治等全过程的管理和技术体系。工业污染场地土壤和含水层的快速修复与资源再利用技术,特别是针对化工、石化、冶金、电子、制造、农药、等重点行业和重点矿业的工业污染场地,研究和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效、实用、低成本的工业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技术及装备。
在2012年之前,国内陆续开展了工业污染场地的土壤修复工作,修复技术以水泥窑共处置和异位填埋换土等为主,且非常少涉及地下水的修复。2012年以后,国内的修复企业和科研院所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情况下结合中国污染场地的实际,在修复领域不断开拓新的技术应用领域,如杭州大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在国内率先在规模化修复工程中采用气相抽提技术和原位注射氧化技术,并且独立运行国内第一套移动式热脱附系统用于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处置。截止目前,物理修复技术(如气相抽提、水洗)、化学修复技术(如化学氧化)、生物修复技术(如微生物、特异富集性植物修复)等都有实际的修复案例,而且在地下水修复方面也有一些大规模的修复项目竣工,为以后国内大规模开展污染场地及地下水修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 针对地下水污染的控制以及修复措施
在解决我国地下水污染的措施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工业园区内循环使用,减少排水量;我国本来就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不论是在工业或者农业上,我国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耗水量相当高的,这不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更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2)加强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效率;为提高工业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加强对工业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的监管,我国各大高新企业在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效率上更是捷足先登。例如宇星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研制生产出一套集数据监测、控制、传输及监督管理于一体的污水处理厂远程监控系统,该系统适用于所有日处理能力大于2×104t的工业污水处理厂,监控污水处理厂的进出口水量、水质、污泥产生量与处置情况、主要设备运行状况等数据,并能随机调阅核查期内上述运行指标数据及趋势曲线,作为核算主要污染物减排量的重要依据。(3)严格控制污染源的排放;近几年来,我国工业污染源控制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统计,2008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571.7×108t,工业废水排放量241.7×108t,占废水排放总量的42.3%,比上年减少两个百分点。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2.4%,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3.8%,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因此,在治理和控制污水源方面有着明显的成效,因此,控制污水源的排放志在必行,也是目前取得控制和修复地下水污染的最好成效之一。(4)开发新水源;我们在治理地下水污染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开发新的水资源,修建水库、开采地下水、净化海水等等以解决各地区日益紧张的用水压力。同时,在开发新水源的同时,更应该以保护环境的大前提下进行开发和利用。
3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业污染场地和地下水污染的控制与修复工作将会有很大的实际需求和现实意义。在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工业污染和地下水污染场地开展调查研究工作非常重要。由于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刚刚起步,仍然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技术,结合本国自身条件,研究新一代的技术和发展方向,使我国在治理地下水污染和控制工业污染场地方面更加出色。
[1]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
[2]赵勇胜.地下水污染场地污染的控制与修复[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S1:116-123.
[3]车均,张蕾.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的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4,03:136.
[4]李玉双,胡晓钧,宋雪英,孙铁珩,侯永侠.城市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2,10:6119-6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