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思考

2015-01-28程仁福刘光辉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5年3期
关键词:环境质量环境治理环境监测

程仁福 刘光辉

(山东省沂南县环境监测站 山东临沂 276300)

所谓的环境监测就是指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的物质因素进行代表值的测定,从而推导确定环境质量以及其污染变化趋势,通过这种对环境大气有影响的各种物质含量、排放量的检测,有效跟踪其环境物质变化,从而确定该地环境质量水准,这也是开展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所必要的科学数据支撑。简而言之,进行环境监测是了解环境质量和污染程度的前提,是开展所有环境工作的必要保障。

环境监测主要包括对环境背景的调查、监测方案的确定、监测点的布设优化、现场监测采样、样品保存运输、数据搜集和试验分析、综合总结等等内容,这种通过计划、采样、分析和结果的信息过程最早实际上是污染源监测,其最早应用于50年代的污染物的分析,当时环境污染物含量低,主要采取分析化学方法来辅助监测,随后人们开始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复杂多样性,70年代到现在,环境监测技术开始与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并行发展,国家也逐步建立了全国范围内的自动化环境监测体系,这个自动监测阶段不仅运用了各种化学、物理方法,还运用了生物手段,其监测也包括环境质量监测和环境污染源监测,其主要目的就是本着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战略思想,为改善我国酸雨、臭氧层空洞、沙尘天气、全球变暖等状况提供科学数据支持,这对我国环境治理有着莫大的好处。

1 环境监测内涵及其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

环境监测就是间断性或持续测量某目标环境中相关污染物或者某种物质的浓度变化,通过观察该物质及其变化对整体环境造成的影响的工作,通过这项工作就能够本着科学可持续发展原则,来为环境保护治理提供科学有效依据。环境监测内容比较广泛,有水体监测、大气监测、土体监测、噪声监测、自然灾害变化监测等等。

在环境治理工作中,有效进行环境监测就能够掌握环境质量变化趋势、了解监视环境治理实施效果、评级环境质量健康状况,综合采取针对性环境防治对策,判断环境治理是否达标,掌握环境污染程度、污染物分布及污染原因,以便于制定相应政策来减少相关污染物的排放,有助于提升环境质量改善效率。此外,环境监测还能够直观显示污染物给人们带去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环境效益损失,环境治理团队就能够合理划分环境污染重难点来提出合理治理政策,还能够根据其监测数据的变化来判断该政策措施的有效性,以便后期改进完善。

2 目前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当前环境监测还缺乏资金和技术人员的配备,尤其是当前环境监测任务众多,不少基层监测站都因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经常几个人开展数十个环境监测项目,这直接影响了其环境监测任务完成效率和质量,也无法更快适应实现日益突出的各种水污染、噪音污染和环境空气质量低下等问题。

2.2 伴随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我国环保力度和环境治理力度也日益极大,然而新增污染物的增多就必须要借助的大量新型环境监测设备仪器来辅助检查治理,然而因多方面原因导致其仪器设备配备不足,也缺乏先进性和紧密性,进一步阻碍了我国环境监测水平和环境治理进程。

3 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工作的促进

环境治理业内人士或者相关专家介绍,其治理首要工作就是进行环境监测,不讳言的说环境监测是环境治理工作的基础、必要、核心手段,其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的地位日渐提高。总结以往环境监测在环境治理工作中的状况,其对环境治理工作的促进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3.1 环境监测工作中会对某检测对象进行采样,收集数据处理并对检测数据进行科学分析,这种获取信息过程和所得科学结果有利于业内人士科学评价了解所测地域环境状况和质量等级,从而更科学、更针对性开展环境治理。比如在日常生活饮用水源、水体污染的防控工作中,工业废水的排放治理中、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中、热污染、电磁污染、放射性污染以及噪声污染的有效控制中国、大气污染的治理中等等都需要准确、真实的大气、水体、污染物、污染源等等信息,这就依赖于环境监测工作,通过环境监测的高新技术和遍布全国的环境监测站的全方位实时监测网络,城市建设管理人员和环境治理人员就更能够得到其所在区域内污染指数、污染物分布及含量,通过环境监测数据分析就能够查找这些诶污染物形成过程和原因,从而在源头和根本进行有害物质的治理,大大提高其环境治理措施的稳定性、质量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例如,在2014年山东省迎接全国淮河流域检查中,我们沂南县莪庄河的水治理工作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莪庄河虽然水量不大,但超标较严重,河水质量COD、总氮、氨氮超标有时到几十倍,数家治理企业提供了各种方案都不能彻底解决河流污染问题,后来我们沂南县环境监测站对该河流进行了分段,设置多个监测断面,每天对河流断面和入河口、污染源排口进行定点监视监测,分析了污染物特征及各污染点的影响贡献,找出了污染原因,为后期治理方案提供了可靠有效的科学理论依据,降低了治理投资,也大大加快了污染治理进程,目前该河流水质治理工作已经取得良好效果,水质也已稳定达标。由此可见,环境质量监测中大多数据和环境指标都能够用于环境管理中,如果缺乏环境的实时动态监测和管理,环境问题和其他相应指标的科学管理就无法实现,也就不能进行系统、全方位科学有效环境治理。

3.2 环境监测工作不仅要确保采集样本的真实性、代表性和可靠性,还要对样本处理结果进行严密分析,这一方面能够提高环境管理工作的严谨性,使得环境管理和治理工程每个环节细节都做到位,另一方面也从根本上杜绝了环境治理工程干扰因素,有利于环境治理工程的顺利实施。比如城市环境改造工程、城市地区绿色建设,就可以利用环境监测开展地区气候环境信息的调查,能够指导施工建设中的生态环境的营造;如不同环境工程选择更合适的植物景观,高速公路隔音带选取更好的高杆植物来防护。

3.3众所周知,环境监测工作涉及诸多领域知识,已经运用多种先进高超检测分析技术,例如运用水污染检测、生物传感器检测到环境管理中,BOD生物传感器就能检测某物质初始氧化速率等,这种实验研究和应用案例不胜枚举。一方面这些高新环境检测技术能够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全面具体认识,另一方面综合这些检测数据信息,就能够从全局出发理性分析制定具备战略大局观的环境保护管理措施,这种行业趋势也充分证明了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管理方面的应用价值和环境保护行业对该技术广泛而深入应用的认可和推广,也代表了环境监测对环境管理应用中可行性、必要性和促进性。这同样能够大幅度提高促进环境管理工作的升级优化,促进环境保护治理工程上升到全新层面。

3.4 通过环境监测,就能够及时有效察觉和反馈环境问题,也有利于当地保护组织和城市建设人员更好的制定颁布环境保护制度和法律条文,从而有效督促环境管理工作的正常顺利进行。此外,进行环境管理具体工作和业务操作也离不开环境监测提供的各项数据,尤其是高耗能、高污染和高危险的工业行业和石化能源行业,通过具体分析不同各行业污水废弃排放状况和不可理污染物排放,能够帮助相关治理人员更深入具体掌握污染程度,也有助于监督工业行业污染治理整改效果,这也是我国环境治理首要核心任务,对我国未来生态环境的良好建设有着十分重大的促进效益。

4 结语

从上面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环境监测不仅对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决策提供了有效的科学数据支撑,还能够通过动态监测数据来确定环境污染状况,有助于我国其他经济行业的大力发展,如农业、生态畜牧业等等,这些绿化健康生态经济行业大力发展能够有效实现我国环境优化目标。除此之外,环境监测还对我国环境管理有着极大的促进性作用,其不仅能够分析企业对环境改造工程中所发挥的影响力,还能够进一步以环境监测督促环境治理工作,使得我国环境管理和治理工作能够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也能够给其他环境管理人员提供更多的便利。

[1]甘毅.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3(12).

[2]庄小青.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作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4(11).

猜你喜欢

环境质量环境治理环境监测
论提升县域环境质量的现状及治理思路
国家乡村环境治理科技创新联盟
多源污染水体水环境质量提升技术应用
城市水环境治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北京地铁环境质量问题调查与对策分析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环境监测实验中有害试剂的使用与处理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中国环境监测第33卷(2017)总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