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生物处理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运用与实践

2015-01-28田秀芳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5年3期
关键词:二甲苯大肠菌群乙酸

田秀芳

(利津县人社局 山东东营 257400)

1 运用微生物对水质情况进行监测

饮用水以及食品领域的细菌监测最重要的一个对象就是大肠菌群,而且这已经在世界的范围里都已得到了明确。目前我国的水质标准对大肠菌群的规定:其中饮用水是≤3(个/L),游泳用水的质量标准则是≤10(个/L)。另外根据水的等级,其中一级水则是每升要小于等于500个,而二级水则要小于等于10000个,三级水的标准则是小于等于50000个。由于大肠菌群会让乳糖产生发酵效应,因此会分析出酸以及气体,那么通过检测酸性物质和气体就能够获得大肠杆菌的数量,再结合大肠菌群检数表,就能够判断出水质情况,所以利用微生物进行水质检测从卫生学方面来说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2 使用微生物对废水进行治污处理

采用微生物来净化工业以及生活污水成本最低,而且非常简单,净化效果非常出色,具体有下面几种方法:

2.1 厌氧处理法

厌氧微生物可以在无氧环境下生存,那么将这些微生物置入废水中,就能够让废水中存在的有机物分解成CO2和CH4等物质。具体过程大概经过三个步骤:第一,水解发酵。这个环节主要是废水中的有机物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较为简单的有机物,比如纤维物质在厌氧菌的作用下转化成蛋白质以及糖类等,然后再进一步转换成脂类以及氨基酸等物质,接着进行转换就能够转变成脂肪酸和甘油等物质。接着添加一些产酸菌,就能够将这些物质进一步转换成乙酸、丁酸以及醇类物质。参与这些发酵活动的微生物包括了拟杆菌属、真细菌以及双歧杆菌等厌氧微生物。第二,转化成乙酸或者氢气环节。这主要是利用产氢产酸菌将第一阶段中间衍生物如丙酸和丁酸和各种醇类等进行转换,形成乙酸和氢气,同时伴随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第三,转化成甲烷。在这个阶段主要是运用产甲烷菌将第二阶段生成的乙酸、氢气以及二氧化碳进行发酵反应转化成甲烷。其具体的处理方法包括了厌氧接触法、升流式厌氧污泥层反应器以及生物膜等方法。

2.2 好氧处理法

这种方法就是将好氧微生物放置在拥有大量氧环境下,使之快速繁殖,然后通过好氧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从而转化成二氧化碳以及水和硝酸盐等物质,这样就能够实现对污水的净化。目前这种方法比较简单,而且灵活性较强,比如有活性污泥法以及生物转盘法等。

3 对固体垃圾进行微生物发酵转化成肥料

对于固体垃圾的处理,可以在这些固体废物中置入大量的嗜热的微生物以及硝化细菌、纤维分解微生物等,然后再为这些微生物的快速生长提供一定的环境,并能够促进微生物反馈回路的形成。比如对于部分中温微生物,如果温度升高或者不能够适应该种微生物生长时,就能够变成负反馈机制,此时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然后嗜热微生物的在高热环境下活性增强,于是又再次形成正反馈回路,也就是高温微生物的数量快速增长会让温度出现升高,但是如果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同样也会对嗜热菌构成负面影响,于是嗜热菌的数量增长就会变缓,最终让这个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根据最新对不同微生物的研究表明,白腐真菌能够很好的分解含苯有毒污染物,所以注意这类真菌的培养则能够很好的分解固体垃圾。

4 运用微生物对废气进行净化

微生物也能够对废气进行净化,对此第一,要对废气进行液相转换,然后通过液相环境置入微生物从而实现对废气进行降解,其中产生的代谢物则能够进入到液相环境中,部分可以作为细胞代谢能源,另一部分比如二氧化碳被析出。比如通过微生物净化二甲苯就可以在室温环境下进行,其中废气含有二甲苯的浓度达到了每立方米为250mg~2500mg之间,气流量则为每小时100L~400L,废气在空塔中的时间为28s~83s,该塔的阻力将为12.8Pa~40.9Pa之间,根据实验结果得出,该生物膜填料塔在处理含有二甲苯的废气具有良好的效果,总有效去除率达到了90%以上。

5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应用

这种方法能够解决普通微生物难以处理的废气以及废水问题。利用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将活炭核、海藻酸钙、N-假丝酵母进行混合,形成混合菌群,然后将其放置在不同含氧环境下对废水的净化处理进行研究,该废水主要是由生产土霉素产生,经过实验结果得出:通过固定微生物,温度和pH值的使用条件更加宽广,同时对有机物的降解能力也好于普通微生物。另外著名专家袁志文在自己的论述中分析了运用固定化微生物处理技术,发现生物脱臭塔在处理臭气的时间通常不大于13s,去除低浓度(每立方米小于1219mg)的甲硫醇气体效果极佳,能够达到99%以上。而且脱臭塔能够有效消解废气浓度和进气量增加可能引起的负荷冲击,因此适应能力也更强。

总之,微生物处理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而且随着微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微生物对于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无疑会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而且经济效益日益突出。

[1]张蔚萍,陈建中.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J].云南环境科学,2003(12).

[2]周东群.污水治理专用微生物制剂的开发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2(06).

[3]李靖,周玉林,关杰.环境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09(11).

猜你喜欢

二甲苯大肠菌群乙酸
乙醇和乙酸常见考点例忻
保山市饮用水水源地水中的大肠杆菌分析
生物滞留池处理污水厂尾水中粪大肠菌群的试验研究
大肠菌群不同检测方法的结果分析
景观河道病原微生物污染来源与分布特征
芳烃抽提二甲苯白土塔活化流程改进技术分析
聚酯纤维/聚烯烃纤维混纺织物定量分析方法探讨
液相色谱法测定糕点中脱氢乙酸不确定度评定
DMAC水溶液乙酸吸附分离过程
甲基甘氨酸二乙酸及其在清洗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