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2015-01-28赵秀文金锋
赵秀文,金锋
(天水师范学院政法学院,甘肃天水741001)
社会转型期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赵秀文,金锋
(天水师范学院政法学院,甘肃天水741001)
社会转型期,我国西部地区在发展经济过程中面临着愈来愈多的生态环境瓶颈的刚性羁绊,究其原因是因为人们对自然环境不适度的开发所致。只有将生态环境纳入经济发展的影响因子之中,加大力度发展生态经济,并且,促进二者的有机结合,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才能适应西部地区经济落后且自然条件相对脆弱的现实情况,最终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西部地区工业化、现代化的迅速发展面临着愈来愈多的生态环境瓶颈的刚性羁绊,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更多的注意和关注。只有将生态环境问题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子之中,才能适应西部地区经济落后且自然条件相对脆弱的现实情况,才能减小与东部发达省份的巨大差距,实现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1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必然是在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阈值之内的发展。否则,超出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阈值呈现出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无疑是经济与生态环境非均衡、非协调发展的体现和反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西部地区在后发赶超冲动刺激下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GDP总量呈持续增长态势,在2000年为16 537.16亿元,到2012年增长为68 425.38亿元,年增速为1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群也快速推进。关中城市群、川渝城市群发展成效显著,带动周边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南北钦防城市群、天山北坡城市群、呼包鄂成城市群、兰白西城城市群、银川平原城市群、领中城市群、酒嘉玉城市群、滇中城市群等8个城市群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有效地带动了西部经济和社会整体发展。加之最近中国倡议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也将会极大地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但是,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过快发展却导致了西部资源环境的强约束,“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的原材料和能源工业比重过高,资源性产品在经济发展中居于主体地位,西部经济对自然资源依赖性极大。资源依赖型产业比重过大导致西部一些资源性地区陷入资源枯竭的危机之中,致使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比较突出。目前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的基本态势是:生态多数脆弱,保护能力极低,虽然局部得到治理,但是总体恶化;城市环境问题尤为严重,污染治理水平极低;西部地区整体可持续发展能力落后。据统计,全国沙化面积的81.43%、水土流失面积的80%和草地“三化”面积的93.27%分布在西部地区[2]。近年出现的沙尘暴、长江中下游大水、黄河断流问题就是西部地区生态退化影响的集中爆发。国家提出的8个需要重点建设的生态区域中5个就在西部地区。在生态恶化的制约下,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虽有所发展,但仍然落后于东部地区,且差距在进一步拉大。
2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与经济非协调运行的多维因素分析
西部地区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呈现出非均衡、非协调的发展态势,成因是多方面的,且成因形成的内在机理也是非常复杂的。
2.1 基础因素: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基础和人口超载压力
西部地区位于我国的第一二阶梯,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西南地区多水缺土,西北地区多土缺水,部分地区水土皆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又是欠发达地区。据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研究表明:青海、甘肃、宁夏、四川、新疆、重庆、陕西脆弱度最高,西藏、云南、内蒙古和贵州处于脆弱度较强区,这些情况说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极差,致使人类只要进行生产经济活动就会致使生态环境损坏。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基础是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这对西部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均衡协调发展是一种制约,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构成了严重威胁。另外,西部地区人口超载也是一种潜在性很强的影响因素。西部大部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为了生存,人们必然采取掠夺式的生产方式向自然界索取资源,人口增长过快对自然环境的过度索取必然对生态环境形成巨大的压力。这种索取超出一定限度,必然导致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恶化。建国以来,我国西部地区的人口平均增长率高于全国人口平均增长率。在有限的生态环境容量空间中,人们为了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必然采取如滥伐、滥牧、滥恳、滥采等不合理的经济行为。可以说西部地区陡坡耕种、毁林开荒都与人口超载有着紧密的关系。西部地区人口增长的压力增加了西部地区人类活动的强度,进而对生态环境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2.2 核心因素:西部地区不合理的经济行为对区域生态环境过度袭扰
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依托和物质基础,而社会经济发展则是生态环境演化的主要动力和外在支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升,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也会愈益明显,尤其是脆弱生态区域各环境因子的时空变化率比较大,对外界的干扰反应敏感,人类的经济活动对脆弱生态环境的影响特别强烈。反思西部地区环境的恶化过程,可以发现西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生态环境恶化的元凶。西部地区粗放式的经济增长除了对资源、能源的过度依赖和污染的过度排放外,还表现为一系列不合理的经济行为:滥垦、滥牧、滥伐、滥采、滥樵等,不合理的经济行为是造成西部地区土地荒漠化、林地退化、水资源短缺、草原沙漠化等生态灾害的元凶。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不合理的经济行为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和危害。即使在积极倡导走集约型发展道路的今天,习惯性的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也是积重难返。据权威部门的统计,我国的经济增长大约60%以上是在对生态环境透支的基础上实现的。
2.3 直接因素:西部地区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产业结构是指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产业间的相互关系和数量比例关系[3],其实质是经济发展所需(生态)资源在各个产业之间的布局,本质是资源的投入结构。产业经济系统的形成会受到资源条件的抑制,同时也会对环境系统造成显著的影响,一个产业在现有平均生产水平下会形成一定的资源利用规模并产生相应的污染产出规模。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第一,产业结构层次较低。西部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高,产业结构水平明显滞后。工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也比较低,产业结构明显表现出低度化[4]。第二,工业发展层次不高,竞争力较低。西部地区由于工业技术水平落后,工业发展以资源开发为依托,带有明显的初级型特点,高加工度工业比重较小,原材料、能源工业以及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的初级产品加工业比重大。第三,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轻重工业比例失调,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结构刚性化发展缓慢,进而导致高新技术所占份额不高,在产业升级中的拉动作用极低。
3 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运行机理
西部地区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以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为前提,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即发展生态经济。
3.1 恢复与重建西部区域生态子系统:生态脆弱区分区治理
重建与恢复西部区域生态,是指通过对西部地区生态系统的改造升级,达到森林植被覆盖率上升、草原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等生态恶化现象得到有效治理,再现西部地区山川秀美、景色壮观的目的。根据西部地区生态景观的特点和类型,西部地区的生态脆弱区可以分为西部干旱区、长江中上游地区、黄土高原区和青藏高原区四大类型,各生态脆弱区自然条件迥异。因此,必须要以各生态脆弱区的不同特点为基本出发点,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生态建设路径进行分区治理:对西部干旱区,应当改变大水漫灌的传统农业用水灌溉方式,合理调整灌溉系统,强化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上下游用水统筹安排,保证生态用水。同时要严厉禁止开荒,维护绿洲生态安全,进行以绿洲为中心的生态环境建设;对长江中上游地区,要以植被恢复为依托,保护天然林,建设防护林,改造坡耕地,因地制宜进行山地生态建设。同时还要调整能源结构,促进生态移民,减轻生态压力;对黄土高原区,要对坡耕地实施有步骤、分阶段的退耕还林还草还灌工程。同时还要科学合理分类和统一规划,有针对性地造林种草;对青藏高原区,要保护自然生态系统,设立国家级生态保护实验区,深化有关牧业用地占有和使用制度改革,实施“三化”草场综合治理生态建设工程,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2 调整与优化西部区域经济子系统:产业结构的生态转型
西部地区是我国自我发展能力最低的地方,目前西部区域经济子系统运行的重要特征是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方式落后。自改革开放至今始终走的是一条“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道路,始终没有摆脱“先温饱、后治理”的恶性发展模式。因此,西部地区要真正实现社会经济与区域生态环境的协调、均衡发展,必须克服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更高层次上的发展。西部区域经济系统运行优化升级的关键在于改变以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重点优化升级区域产业结构,以产业的生态转型为龙头,全力发展生态农业、工业和旅游业,走低成本高效率的绿色科学发展道路。为此,必须加强生态工业知识宣传,树立生态工业新思维;构建生态工业利益驱动机制;建立生态工业技术支撑体系和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开展生态工业试点。以此为契机,实现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生态转型,促进西部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3 优化西部区域生态经济中介系统:绿色技术支撑体系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根据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经济系统是由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但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不可实现直接地耦合和联系,必须通过技术中介来实现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物质能量循环转化,自然离不开绿色技术支撑体系。因此,西部绿色技术支撑体系构建路径,应该以提高西部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为依托,建构和健全西部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推进西部区域技术创新环境的改进和优化,走引进吸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之路,培育技术创新主体,加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充分发挥西部区域政府的协调拉动作用,促进西部区域环境保护技术和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的创新发展,实现西部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区域经济系统的优化,以及二者的对接,促进西部地区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平衡发展,把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的水平。
总之,在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转型期,寻求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现西部地区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发展。就必然要求人们在社会经济社会活动中既遵循经济系统的规律,又遵循生态系统的规律,促进二者的相互结合,形成二者协调发展的运行机理,使二者互为发展动力,最终实现我国西部地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经济发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103.
[2]国务院.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N].人民日报,1999-01-07(2).
[3]廖太玉.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改善长江源区生态环境[J].中国水土保持SWOC,2001(7):4-6.
[4]廖元和.中国西部工业化进程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159.
Research 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rowth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west China at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ition
ZHAO Xiuwen,JIN Feng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Tianshui 741001,China)
At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ition,China's western regions are facing more and mor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ottleneck rigid setbacks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which is due to the excessive development of natural environment.Only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considered as the impact factor of economic development,intensifying the efforts to develop ecological economy,as well as promote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and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both,the western region backward economy situation can adapt to the relatively poor natural conditions and finally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region economy.
western regions;economic growth;ecological environment;coordinated development
F062.2;X196
A
1674-0912(2015)11-0012-04
2015-10-10)
甘肃省教育厅项目“生态政府建设视角下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
赵秀文(1976-),女,甘肃榆中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旅游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