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配偶吸引目标视角下男性炫耀性消费动因分析

2015-01-28

2015年16期

洪 敏



配偶吸引目标视角下男性炫耀性消费动因分析

洪敏

摘要:本文选取配偶吸引目标的角度,依据进化心理学及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以人类情感需求为基点,探讨择偶期男性炫耀性消费行为的动因。通过动因分析了解到,为了达到配偶吸引的目的,提升与优秀配偶的基因组合能力,男性主动或者被动地进行炫耀性消费。

关键词:配偶吸引;男性;炫耀性消费

一、问题提出

随着时代的进步,炫耀性消费日渐流行,其目的不仅在于对物质本身的享受,更重要的是追求炫耀性消费所带来的象征意义。我们通常认为购买奢侈品能够充分展现地位与财富,更甚者认为这是一种炫耀财富的方式,是赤裸裸的物质主义。而从人类的情感需求来分析,人们购买奢侈品可能是为了提升个人潜质,通过配偶吸引来满足自己情感上对于恋爱及婚姻的向往与渴求。因此有必要从人类的情感需求出发,探讨炫耀性消费行为的深层次动因。

二、相关研究回顾及概念界定

综合国内外文献,袁少锋等人认为,若有优秀的配对目标,会激发个体对于有吸引力异性的知觉准备。Miller认为炫耀性消费具备交流功能,能将个体拥有财富和获取资源的能力展示给他人。黄洋子认为,女性需要冒更大的风险来孕育和抚养孩子,因此更倾向于选择实力雄厚的男性作为自己的配偶。所以男性基于获取理想配偶的动机,向异性展示自己的特质,来吸引配偶。

本文将炫耀性消费定义为:消费社会中,个人为了突出自己的地位和独特性,出于炫耀心理而进行的消费行为。这种行为不以满足自身需求为目的,主要向公众展示自己拥有财富的能力,并借此获取他人的羡慕与赞许。

三、男性炫耀消费动因分析

对于男性炫耀性消费行为的动因,本文主要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来探讨。

1、外部驱动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价值观的影响。由于教育水平、生活方式、个人观念不同,造就了每个人的价值观各异。而正确的价值观对于人的行为有导向作用。当今中国,“拜金主义”盛行,近年来,在我国出现女性择偶拜金主义现象,相当数量的女性选取配偶时过度追求物质利益,将对方的经济条件作为择偶的首要甚至唯一标准,有的情愿被富人包养。更甚者为了金钱不惜沦为他人婚姻的第三者。正是由于部分女性的拜金主义倾向,女性在选取配偶时倾向于经济实力雄厚的,能为自己的生活提供有力支撑的男性。为了满足女性的择偶标准,男性依托炫耀性消费来展示经济实力、地位等来获取异性注意,如穿戴名牌服装、开豪车、消费场所的高档化等。(2)、对于“面子”的需求。“面子”是指自身的行为举止在他人面前获得赞许或者认同,自身获得的一种满足感。面子和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密切,并对人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倾向产生重要影响。当“面子”和地位关系联系在一起时,“面子”就会成为炫耀性消费的一大驱动因素。注重面子会使部分人更倾向于消费炫耀性商品,通过这种消费行为来展现自己的地位。当今中国,男性的“面子意识”在人际交往中表现的尤为强烈,因为要“面子”,部分男性在消费时,会考虑到所消费的商品能不能给自己带来地位效应,或产生形象意义,在别人面前能不能“有面儿”。基于“面子”,男性就更倾向于选择炫耀性商品,来彰显自己的实力。

2、内部驱动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寻求自我补偿。个体在某一方面处于劣势时,心理会产生一定的自卑感,为了克服自自卑感与心理偏差,就需要积极“补偿”,通过这种“补偿”来弥补个体内心的缺失,积极克服困难,重拾自信。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讲,女性在寻求配偶时偏向年长且经济实力雄厚的男性,那么在经济、地位、财富等方面缺失的男性则会在内心产生一定程度的自卑感,而通过炫耀性消费则能有效的缓解男性的自卑感、无力感,并能有效的弥补其在金钱地位上的缺失,进而达到满足理想配偶需求,达到配偶吸引的目的。(2)显示心理。代价显示理论认为,个体会通过一系列需要付出高昂代价的行为来利用经济资源,并在利用资源的过程中产生浪费行为,以此来展示自己的优势地位,获得理想的展示效果。基于女性在择偶时偏爱拥有经济地位的男性,那么男性通过炫耀性消费来展示自身的身份地位,这样不仅迎合了女性对男性配偶的需求,也满足了男性本身的情感需求,通过这种“显示交流”,可促使男性达到配偶吸引的目的。

3、需求层次理论下的男性炫耀性消费行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1943年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描述了人类的五种需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其中,我们重点探讨与之相关的感情需要与尊重需要两方面:(1)获取自尊感。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希望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马斯洛认为,人的尊重需要得到满足,才能使人充满信心,并用满腔热情来回报社会,这样才能真正体现自己的价值。在尊重别人和被尊重的过程中,个人也享受到了自尊感。通过炫耀性消费可以向配偶展示自己的资源能力,这种展示可能会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这种好的印象会转化成一种自尊,来满足心理需要。2、情感需求。情感需要在整个需求层次中属于中间阶段。即任何人都可以采取有效措施达到情感的满足。而人的情感需求涉及到一个重要的心理动机:配偶吸引。对于单身人群,该动机体现了向异性展示自己优秀特质的欲望。对于婚恋人士说,该动机反应出个体维护伴侣关系的欲望。如何展示自身的积极特质则是成功吸引配偶的关键。其中自身积极特质包含了先天性积极特质与后天性积极特质。先天性积极特质主要体现在男性个体的身高,相貌等外形优势。后天性积极特质则表现在个体的学历,工作,财富等附加优势。对于择偶期的男性来说,在先天性的积极特质不处于明显优势的情况下,提升个人的后天性积极特质就成为了其必然的选择。

其中,由于社会择偶观与价值观的影响,财富的展现成为获取配偶青睐较为稳妥的方式。炫耀性消费具有某种符号意义,被人们认为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择偶期男性通过购买具有炫耀性意义的商品来体现自己作为优秀配偶的特质,来吸引目标配偶。择偶期的男性基于对爱情的渴望,为了吸引目标配偶,通过炫耀性消费来充分展示自己所拥有的财富与获取资源的能力。与此同时,择偶期的男性会对女方进行炫耀性消费以期获得女方认可与崇拜,并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因此,男性为了满足对方情感需求,更刺激了其炫耀性消费行为的发生。

四、结语

本文主要是从配偶吸引的视角,来探讨男性炫耀性消费行为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男性炫耀性消费的动因包括价值观、“面子”、补偿心理、显示心理等因素。由于对配偶的渴求,情感上的需要会更促使男性倾向于展示自己的地位、财富以及获取资源的能力,进而产生炫耀性消费行为。(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袁少锋,高 英,郑玉香.面子意识、地位消费倾向与炫耀性消费行为-理论关系模型及实证检验[J].财经论丛,2009,5:1-6.

[2]黄洋子.进化心理学两性配偶选择及相关问题差异的研究述评 [J].社会心理科学,2009,24(6):1-4

[3]张梦霞.中国女性购买行为的价值观动因实证研宄.财贸经济,2005(10).

[4]Mille G F.2000.The Mating Mind:How Sexual Choice Shaped The Evolution Of Human Nature[M].New York:Double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