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字媒体时代下大众与公共艺术的互动形式
2015-01-28曲虹叡江南大学214122
曲虹叡 (江南大学 214122)
浅析数字媒体时代下大众与公共艺术的互动形式
曲虹叡 (江南大学 214122)
随着数字媒体时代的全面来临,公共艺术已经不再局限于原有的艺术形式。随着公共艺术在数字媒体时代下的发展,大众与公共艺术作品之间的互动形式也在发生着变化。本文阐述了数字媒体时代下公共艺术的新变化,分析了由这种新变化带来的新的互动形式,并探讨了引发数字媒体时代下大众与公共艺术之间新互动的形式的可行性。
公共艺术;数字媒体时代;互动
一、数字媒体时代下的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是德国的布莱梅最早提出的概念,简单地说公共艺术是存在于公共空间中,面向大众的艺术类型。公共艺术形式极为丰富,它的表达形式包含但不局限于雕塑、壁画、装置艺术等艺术类型。由于公共艺术的受众是未经过区分的、具有不同的审美偏好、审美能力的大众,所以公共艺术在内容的选择上具有多样化、服务大众、引导大众审美的特点。“公共艺术”是一种具有很大开放性的艺术,它欢迎社会大众主动参与互动,具有“互动性”的特点。
数字媒体时代是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全面发展的时代。数字媒体通过计算机储存、处理、传播信息,包含图像、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数字媒体具有虚拟、互动、共享、开放等特点。数字媒体时代下的公共艺术,接纳了数字媒体观念,使用了数字媒体技术,为自己带来了新的活力。运用了数字媒体技术的公共艺术作品从单一运用静止材料的传统公共艺术变成了跨界运用多种材料的能动的新型公共艺术。
二、大众与传统公共艺术的互动模式
面对传统的公共艺术,公众与艺术作品之间的互动多是被动和单向的。比如,面对一件雕塑或一副壁画,公众与其的互动是观赏作品,单向的接收艺术家通过作品的表达的观点。在14年举办的上海“奔牛艺术展”是自1999年开始的跨国公共艺术。“奔牛展”是在公共环境中,放置由不同的创作者装饰过的牛雕塑。作为以静态雕塑形式呈现的公共艺术,大众与其的互动形式主要为合影、触摸、攀爬等。随即则有报道指出,在公众的热情互动下,这些雕塑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建议公众在与艺术作品互动时注意对艺术作品的“保护”。此条建议一出,在奔牛展艺术的展览现场就出现了工作人员指导公众欣赏艺术作品,避免攀爬踩踏。这种指导下的欣赏行为较好的保护了艺术作品,却极大的折损了原本就单一的互动,使公众与艺术作品之间的互动回到了最原始的被动接受层面。而有的艺术家也在寻求传统公共艺术上的突破,通过在设计中增添具有互动性的部分来主动邀请公众与之亲密接触。周阿成老师的互动性雕塑《你动我动齐动》是将自行车运动融于雕塑,公众可以通过踏动地面上的自行车踏板来带动5米高的金属杆上部的“运动员和自行车”。这种由艺术作品本身邀请公众参与的互动较之前提到的被动互动受到了更多公众的欢迎。但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是,这种借助于机械传动的互动方式能够同时接纳的互动行为相对有限,在后期的保养修护上也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在管理措施跟不上的情况下,我们能看到的结果往往是艺术作品完全丧失掉互动功能。
三、大众与数字媒体时代下公共艺术的互动模式
对于数字媒体时代的公共艺术而言,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在成为了它的新特征的同时也增强了它原本的特征。诸如人机交互,虚拟现实之类的数字媒体技术都为公共艺术增强了公共性、虚拟性。在此类技术的支持下,公共艺术变得更加开放。这种开放主要表现在公共艺术作品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接纳的互动方式和公众数量的扩大。14年的索契冬奥会上的Megaface”项目,在奥运会期间与大约17万人次进行了互动。Khan所设计的整个装置依靠10000个配有LED灯的制动器的伸缩运动来形成立体形状。参与者们首先需要在配套的“3D照片亭”进行脸部扫描,随后制动器才开始移动,最终形成约46.5平方米的大型扫描立体模型。此装置支持同时显示3个人的立体头像,同时还提供参与者的脸在建筑上立体呈现过程的20秒视频。这种新型的公共艺术的互动给公众提供了选择性,是直接参与互动,让墙上显示出自己脸,还是观看不同人脸的生成过程都是由公众来主动选择的互动方式。在充分利用了计算机技术的公共艺术作品中,公众不但能够主动选择互动方式获得更好的互动反馈,甚至可以直接参与公共艺术作品的再创作。交互灯光装置《Trees》是公众参与影响艺术作品呈现效果的一个很好的案例。荷兰的SintOrderoad以木材作为这个城市重要经济来源,因此树是当地的标志。“TREES”灯光装置利用人与树之间的距离,控制灯光装置方向和光的方向。树和在道路上行走的人之间会相互连接的灯光,这种跟随人的位置变化而改变的射光创造出新的城市照明系统。由于参与的人的不同,同一件艺术作品在原本熟悉的环境中也能产生让人陌生的视觉效果。这些由应用了数字媒体技术的公共艺术所带来的新的互动现象、互动反馈都是公众与数字媒体时代下公共艺术之间互动的新形式。
通过对比传统的公共艺术与数字媒体时代的公共艺术,我们不难发现大众与公共艺术之间的互动形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互动”正在从静止的、单一的、被动的行为转变为积极的、主动的、双向的行为。由此可以说,数字媒体时代下大众与公共艺术之间的互动才是真正的互动。我们也可以相信,借由数字媒体技术带给公共艺术的无限可能,公众与艺术作品之间的互动形式也将日益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