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艺术走向公众
——论美术馆的美术教育功用

2015-01-28延边大学美术学院133000

大众文艺 2015年1期
关键词:功用美术家观者

罗 洋 (延边大学美术学院 133000)

让艺术走向公众
——论美术馆的美术教育功用

罗 洋 (延边大学美术学院 133000)

随着大众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需求,美术馆作为艺术文化宣传和社会美术教育的重要机构场所,获得了广泛欢迎和参与。本文通过阐述美术与大众关系及其历史演变过程,论证美术作品的公众需求。同时,论述美术展览的主要承载者——美术馆与大众的关系,以及美术馆美术教育与学校美术教育之间的区别,从而探讨美术馆的美术教育功用。

美术;美术馆;美术教育;公众

由于美术馆在我国不断涌现,使得越来越多的优秀美术作品得到群众的欣赏。美术馆在进行艺术文化宣传的同时,其社会美术教育功用也逐渐得到展现和重视。其实,早在中国近代,美术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已经开始大众化。当时,蔡元培等教育家更是喊出“美育救国”的响亮口号。进入20世纪,大众化与社会性成为了中国美术的主流,艺术家积极将自己的作品推向社会。在这种环境之下,作为西方舶来品的美术馆在中国大地陆续出现。其中,国立中央美术陈列馆也就是现在的江苏美术馆成为中国第一座美术馆,紧接着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等等相继建立。应该说,“美术馆”在中国美术史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为它的出现使艺术公众化和美育要求真正得到落实。

一、美术与公众

在中国近代美术之前,美术作品不是成为宫廷庙堂上的装饰,就是远离尘事,作为文人墨客的把玩之物,显然当时的画家并没有因为缺少观众而意识到艺术上的“寂寞”。毕竟,追求闲适是中国艺术文化特点之一。直到中国社会受到内忧外患的冲击时,直到中国美术发展遇到颈瓶时,对美术功用才开始重新进行思考。当时,为了艺术为政治服务的需求,艺术家开始对社会、文化、政治等现实问题的展开关注和介入,国家开始强调艺术和公众的关系。随后,中国进入和平时代,绘画形式与语言继续发生着变化,但是没变的是美术与公众的紧密性,并且愈演愈烈。当然关系维持不再是受要求,单一的宣传某种主题,而更多的是画家主动采用展览的方式,来赢得观众的亲身参与。这种“中国绘画从宫廷庙堂、私人宅所,进入面向社会大众的公共展览会时代,是20世纪中国绘画史上的重大转变”。

作为视觉艺术,美术本不该是孤独的,它应是通过展示来使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从而影响人们的思想精神,而能够提供合适展示空间的就是美术馆了。美术馆是陈列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美术作品或当前的美术创造成果,可以说是展示人类文明的场所,是提高全民素质的理想课堂,是人们接受和领会艺术的殿堂。美术馆文化,虽然属于艺术的范畴,但它必须借助于大众文化传播方式向公众推广。其实美术家、作品与观赏者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可惜的是中国美术过去长久的忽视第三者的存在,不过历史变革和时代发展使美术家意识到公众的重要性,告诉我们“美术家需要公众,作品也需要公众”。当然美术家对公众的“依赖”绝不是消极、被动的,他们是互助的,因为公众也从美术作品中得到了东西。

二、美术馆与公众

“学生不是常在学校的,又有许多已离学校的人,不能不给他们一种美育的机会,所以又要社会的美育。”正如20世纪蔡元培先生所倡导的美育方针,任何人都应该接受美术教育。那么,艺术普及的任务,让美术馆承担再合适不过。目前,美术馆越来越成为百姓驻足的地方,而在早期,美术馆常被误解为只有艺术人或者文化人才去的地方,而自认为不懂艺术的人则望而却步,但如毕加索所说:任何人都是天生的艺术家。每个人都有审美能力,在人们对艺术品进行欣赏时,这种能力就会表现,进而提高观者的审美情趣,艺术品位,帮助人们完成了道德与艺术上的融合,最后促进人的精神升华,这其实就是美术教育了。美术家在美的方面是领导者,他们的思想、意志以及对美的理解通过作品被观者感悟,在观者的精神领域里,美术发挥出它自身具有的普遍感染力,从而让观者受到教育。

美术馆的教育作用在中国受到重视比国外要晚一些,很多早期的中国留学人员成为了先于国人享受国外美术馆教育的幸运儿,比如著名画家徐悲鸿在留法期间就对美术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其为民众集合之所,可以增进人民美感,舒畅其郁积,而陶冶其性灵。”同样为中国美术教育做出突出贡献的刘海栗旅欧三年,却未踏入任何艺术学校或师从某位大师,而是将美术馆当成最好的老师,最后依旧载誉而归。当中国在南京建立国立中央美术陈列馆时,就提出“将美术展览立足于教育,想通过美展来提高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和素养”。民国时期的美育要求直接促进了美术馆在中国大地上的出现和发展,随之美术馆便产生了比预想还要好的效果。艺术家需要观众的理解,观众也需要艺术的精神,美术馆在观众与艺术家之间架起互动的桥梁。中国的美术馆正在不断拓宽艺术大门,不仅重视为美术家服务,而且面向公众开展美术普及教育。

三、美术馆美术教育与学校美术教育

学校美术教育以课程教育为中心,向学生传授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法,因为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往往缺乏一定的灵活性,使美术失去其特有魅力。而美术馆美术教育因为不受传统要求限制,能够充分体现出美术的趣味性与丰富性。美术馆以展出作品为基本,让人们直接欣赏美,培养观者对艺术的敏感性。以为人们提供轻松的美育环境为目的,从而发挥美术教育功用,“形成一个三维的审美感觉的氛围是美术馆美术教育与学校美术教育的最大不同”。另外,美术馆美术教育对象范围广,从儿童到成人,甚至艺术家。观者根据兴趣进行自主性的欣赏和学习。学校美术教育与美术馆美术教育各有侧重,两种教学方式理应紧密结合,取长补短。比如,学生到美术馆上美术课,结合展览举办有针对性的学术研讨、讲座,探讨美术教育实践等等行为活动都将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教育效果。美术教育不仅是美术技巧的传达,更是文化传承、塑造正确人生观的过程,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另外,美术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美术馆美术教育不能是简单停留在展览层面上,还应该从传统民族文化中寻找资源,重视培养观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避免失去“民族文化根性”。美术馆的进一步开放,教育活动的进一步开展,以及美术馆教育与学校美术教育的结合将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国,美术馆美术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拥有继续发展的空间。笔者相信随着大众对文化和艺术的越来越关心,对美术馆所包含的文化价值的认识也会有不断地提高和要求。未来,美术馆应在保持现有功用的基础上寻求进一步的扩展,充分利用美术馆资源,以多种形式开展美术教育,继承民族艺术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积极引入国外优秀美术成果,向公众开放更高层次的审美领域,以达到提高大众的艺术修养, 提高全民素质为最终目的。

[1]李铸晋,万青力.《中国现代绘画史》文汇出版社,2003-08-01.

[2]丁亚平.《艺术文化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03.

[3]马楚华.《终身教育大课堂——析美术馆的教育功能》2002-03.

[4]张小鹭.《浅议当代国外美术馆和艺术博物馆的艺术教育》中国美术教育,2004(2).

猜你喜欢

功用美术家观者
第三届广西青年美术家作品提名展作品选登
《逆行者》油画
端午节观龙舟赛
广西美术家抗击疫情美术作品选登
小榄美术家协会建会35周年作品展作品选登
花朵的作用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
钢笔和墨水的争吵
六路钻第六路
——翻身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