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挑细选的“真实”——浅谈电影声音创作中真实感营造的规律
2015-01-28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200000
杜 婕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200000)
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电影的记录特性使得它在营造真实体验方面有着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而今,随着制作技术和观念的不断发展,电影的制作变得越来越逼真、精美。
在早期的有声影片中,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除去音乐和对白,影片中其他声音元素少的可怜——环境声几乎没有,只偶尔有一些由演员明显动作引发的动效声;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数字音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录音师可以创造出许多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声音,可以在数字音频工作站中同时播放、编辑和混录上百轨的声音素材,每一场戏都可能是由上百片细小的声音素材排列组合之后形成。这一切技术上的发展,都使得电影声音在制作上受到的限制越来越少,因此,录音和编辑人员为了追求逼真的还原效果,曾一度倾向于尽可能的将画面中所有事物的声音都一一表现出来,但到了混录阶段,混录师却常常被“声音素材太多了”这个难题所困扰。因此不得不浪费大量时间精力来对声音素材进行筛选和精简,减少同时出现的素材数量,防止声音之间的彼此干扰。而在这个过程中,录音师们逐渐发现,在电影中所追求的“真实”并不能等同于对客观世界的简单复制,我们进行创作的规律而应当是在遵循人的认知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对素材进行有选择、有重点的重组,来再现出的一个感觉上“真实”的世界,而无需原原本本的照搬客观世界。
一、 注意带来的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外来的刺激物有选择的作为知觉对象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1这也就是说,人在对客观世界进行感知和认识的时候,并不会同时关注一切细节,而是有选择的去对某些事物进行性系统感知的,那些有一定意义的物体会被我们详细认知,而那些不是十分重要的事物,则会被知觉或多或少的忽略掉。知觉的这种选择性是通过注意完成的,注意就好像是人类认知的过滤器,帮助人们从客观世界的万千细节中筛选出那些具有重要意义的事物,只允许这些信息通过,到达人类认知的更深层次去。当我们关注某一个事物的时候,我们就将自己的注意投射在这个事物上,完整、细致的对它进行感知。只有被注意聚焦的事物,才能被更好的认知,那些处在聚焦之外的事物,依照他们与关注主体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只能被模糊、粗略的进行感知,甚至根本就没有被感知。人类认知我们周围的客观世界时,都是以“注意”开始的,“在所有的内心的机能中,在我们周围创造出一个有意义的世界的中心问题是‘注意’”2。
二、 建立在心理真实之上的电影声音
电影具有记录的特性,但电影绝不是对客观世界1:1的记录,电影所营造的真实感应当是建立在观众的“心理真实”的基础之上的。由注意引起的认知的选择性,这样的认知规律也同样适用于电影。观众在影院中观看影片时,同样不能同时关注影片中所有的视听细节,而只会在制作者所创作的主次分明的听觉与视觉元素的引导暗示之下,不自觉地将注意投注在影片制作者所想要他们关注的主体或者剧情上。
周传基教授曾近在文中提到“人对外界的感受,80%来自视觉,20%来自其他感官,其中主要是听觉3”。即便人类的听觉没有视觉那样敏锐,听觉对感知对象也同样具有选择性。与“视觉”不同,人类的听觉可以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信息。人类在下意识的接受声音的同时,仍能通过注意来筛选出某一部分声音元素进行深度加工。当人把感知相对集中于某一声音对象,忽略或不去理会环境声的存在时,人耳在噪声中分辨信息的能力就会大大的提高,比如即使身处嘈杂的酒会现场,人们照样能听出其中某个人的声音,这就是鸡尾酒会效应。人类听觉通过注意形成的这种选择性,使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忽略或者降低无关的声响对我们认知对象的影响,从而使那些真正有意义的信号进入我们的深层认知之中。
在电影声音的制作中,录音师们为了营造真实感,保证剧情的顺利推进,经常会人为的模拟鸡尾酒会效应,来保证包含重要信息的声音元素能够具有足够的清晰度和可懂度,让观众能够清楚听到那些有意义的声音(例如台词),而不会被环境中的杂音所影响。例如说,当拍摄两名特工坐在公园长椅上交换情报时,即便周围有很多喧闹的儿童,我们仍能够清楚听到两人的对白。为了保证两人的对白清晰可懂,录音师常常会通过适当压低环境声音量(儿童喧闹声)、消减环境声中与主体声音重合的部分频率,或者将环境声中那些无法消除的突出的声音安排在两人对话的间隙等等方式来保证主体发出的声音清晰可辨。根据实际创作经验,并结合心理学相关知识,笔者认为,在同一场戏中,那些包含剧情发展至关重要信息的(例如对白)、相对响度较大的、与其他声音频率分布截然不同的、音色优美的、富于起伏变化的、以及以前从未听过的声音都更加容易引起观众的注意。这些听觉元素区别于其他元素、突出于其他元素,更易唤起观众注意,吸引他们将这些元素作为主体来进行系统地认知,而其他的则会被观众统一当做营造时空真实感的背景环境,而只会被模糊的认知。
三、结语
了解了观众观影的认知规律,我们在制作声音时就格外需要注意声音元素的选择、分布与构成,避免那些对影片剧情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观众应当听到的声音,被不那么重要的声音所掩蔽。笔者认为在电影声音制作中,我们可以将所有素材分为三类,那些包含对剧情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声音,制作者希望它们能够按照我们创作的意图,吸引观众聚焦注意,引导观众投入剧情,这类声音应当通过各种剪辑手段,保证被清晰的听到(例如演员的对白);还有一部分声音是为了保证电影的纪实特性而存在的,为了保证电影时空的真实感,这类声音同样不可缺少,但不应引起观众注意,也不需要被观众清晰感知,只为给认知主体营造所处的背景环境而存在(例如环境和一部分补充性音响),这部分声音应当避免出现过分突出或与主体声源的声音过分相似的声音元素;最后还有一部分声音,这些声音既不包含重要信息,对帮助形成时空环境又没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这些声音应当处于注意的范围之外,一般情况下来说它们是可有可无的,在电影声音的制作中我们应当果断的将这些声音舍弃,保证最终完成的电影声带能够做到主体突出、各种元素分布合理、不同层次间的声音结构清晰。
注释:
1.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主编.普通心理学[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雨果·明斯特伯格(Munsterberg.H 1863-1916),徐增敏 译,周传基 校译.《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
3.周传基.电影艺术中的一个被忽视的方面——声音[J].电影艺术,1981(3):2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