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比喻教学法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使用价值

2015-01-28赵晓红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科学中国人 2015年9期
关键词:基本功能对讲机计算机网络

赵晓红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浅谈比喻教学法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使用价值

赵晓红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比喻教学法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使用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就以此作为主要视点以及研究对象,从对平淡的知识生动化处理,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对教学难点进行逐一讲解,不断提升教学水平等方面详细介绍比喻教学法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使用价值,以期能够不断提升“计算机网络”整体教学水平。

比喻教学法;“计算机网络”;教学;使用;价值

1.前言

比喻教学法通过对抽象知识进行具体化处理,不仅能够使繁难的内容变得更加简单,同时也能使深奥的问题变得更加浅显,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时的浓厚兴趣。比喻教学法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灵活应用比喻手法,通过有机联系学生已知的知识以及新知识,并对两者的相似性进行类比分析,从中详细介绍新知识的基本内涵以及疑难点,在予以正面讲解的基础上,达到教学目标。

2.对平淡的知识生动化处理,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比喻教学法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使用,通过对平淡的知识进行生动化处理,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在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的基础上,确保教学程序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

例如,教师在讲解网络设备相关知识时,涉及到的内容主要有路由器、集线器以及交换机等,由于知识内容十分抽象,所以学生难以理解其基本功能。在此背景之下,教师应当深入研究比喻教学法,并将其应用至教学活动中[1]。笔者在教学环节,就设置了以下比喻对设备进行介绍。

将局域网视作大楼,所有人(即主机)都拥有其独立房间(即网卡),房间中所有人均拥有一个对讲机。当对讲机处于工作状态时,只需某人说话,在同一个频段当中的所有人均能立刻听见。这种行为为网络广播存在异曲同工之妙,将信息包发送给主机时,唯一会响应的是目标主机,而其他主机尽管也能收到信息包,但是却不会理会。而同一个频段内的全部对讲机组合起来就形成广播域,对讲机即为集线器端口,其工作形式即为半双工工作模式,一旦出现同时说话的人数超过两个,就可能出现冲突,即为冲突域。

人们逐渐觉得对讲机交流存在着漏洞,所以开始以内线电话为主要交流模式。在此环节,内线电话即交换机端口,且人们都有独立的内线号码(IP地址),通过号码之间的良好互动,并将其加入至电话薄内(MAC的地址表),在后期需要联系时,可以直接拨打其分机号码。电话通信以点对点作为主要形式,当两者电话通话时,第三者无法听见电话内容,其工作形式即为全双工工作模式。

如果人们想要与其他建筑物中的人进行交流和联系,需要把电话线连接至其他建筑物,该操作程序类似于专线接人。同时,如果以分机拨打外线,在号码前加0之后,总机才会对电话进行转接,在此环节中,总机所发挥的作用即为路由器发挥的功效[2]。

通过这样的比喻教学模式,学生能够对各项专业知识进行直观了解,同时还能加深其记忆,在吸引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其兴趣,而各项教学活动也能顺势开展。

3.对教学难点进行逐一讲解,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计算机网络”在知识点方面具有繁难性、抽象性特征,不仅给教师教学带来挑战,学生在学习环节也会感到十分吃力,往往难以实现教学目标[3]。鉴于此,教师同时收集学生熟悉和喜欢的事物,并用其比如各项教学内容,既能满足学生认知需求,同时还能提升教学效率。

例如,教师在讲解“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时,同样可以采取比喻教学法。假使企业B属于跨国企业,其总部设在上海,分公司则遍布全球。总部经理想要给国外分公司的经理发送一份公函,但是双方都只懂得本国语言,当总部秘书执行通信任务时,总部经理需要对应用层基本功能进行利用,即OSI第7层。秘书以英文备忘录等方式把信息打印出来,一式三份,再交予办事人员,此环节秘书需要对表示层基本功能进行利用,即OSI第6层。办事人员用三个信封对三分函件进行分别装订,并填写收件地址和姓名等信息,登记完成后,再交予收发部门。此环节办事人员需要对回话层基本功能进行利用,即OSI第5层。而在信件送达环节,每送递一层,均会加印各种有效信息,再将其传递至下一层。

采取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对“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相关知识进行直观了解,还有助于鼓励学生发挥其主观想象力,帮助学生形成创造思维,并学会以“比喻”的方式去学习新知识,将其应用至日常生活中,从而促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主动积累的综合型人才[4]。

4.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教学活动本身具有重要性、繁琐性、实践性以及操作性等特征,是顺应时代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重点项目。比喻教学法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使用已成为大势所趋,而为了提升教学效率,除了需要教师对平淡的知识生动化处理和对教学难点进行逐一讲解之外,还要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从而实现教学的整体目标。

[1]张敏莉.基于探究式教学法的“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分析[J].时代教育,2014,21(21):248.

[2]丁美荣.虚拟实验与真实实验整合的计算机网络研究性实验教学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05):163-166.

[3]陈晓明.行动导向教学在《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组建小型局域网教学设计[J].信息通信,2013,03(03):125-126.

[4]江兵,杨海波,杨娟.Seminar教学模式在研究生《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实践[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4,36(z1):143-146.

猜你喜欢

基本功能对讲机计算机网络
帮助聋哑人士交流的“对讲机”
家用对讲机的概述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究
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应用架构设计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分析
Analysis of Strategies and Procedures Employed in Translating Literary and Non—literary Tex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ist Theory
耳机式对讲机
时尚对讲机,情侣们的爱情专线
水果的新家
博物馆基本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