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师范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2015-01-28李晨光

科学中国人 2015年17期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心理学

李晨光

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

新时期师范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李晨光

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

人类一直不变的一个主题就是对幸福的追求,随着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幸福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话题。在心理学界,伴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主观幸福感逐渐成为心理学家关注的课题。研究主观幸福感有助于改善与增强人类的生活质量。大学生是重要的社会群体,而师范大学生又往往担当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因此,研究师范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十分必要。

新时期;师范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一、主观幸福感

作为人生权利与目的的幸福有着常新与恒久的意义,人们的所有行为活动都是对幸福进行追求,且都受到人们内心当中联想的幸福方式的制约。为此,人们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不同,所理解的幸福也存在差异性。人们以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语言学、哲学等异样的视角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阐述,从而使异样的观点与理论形成。以心理学作为视角,幸福个体明确自身的理想获得满足以及要求得以实现的时候形成的一种心理态度,是基于外部因素和情感、认知、兴趣、欲望,动机等心理要素互相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多层次和复杂的心理态度。只有把握住了幸福的实质后,才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条件得以改善。

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制约要素

1客观要素

(1)生活事件:生活事件指的是人们从社会生活当中感受到的一系列紧张性的刺激。对主观幸福感来讲,生活事件有着非常大的制约效果。

(2)社会支持:个人在社会当中获得的承认的体现就是社会支持。心理学专家明确较高社会支持的个体存在较高的主观幸福感。不少的研究证实,社会支持跟大学的主观幸福感正相关。朋友支持、家庭支持,以及其它支持(亲戚、同学)都涵盖社会性支持、情感性支持、工具性支持的内容,在预测主观幸福感的时候,支持条目的不同导致了存在差异的影响。

(3)经济现状:针对主观幸福感和经济现状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争议。

(4)人口统计量:近四十年的分析证实,主观幸福感的一少部分可以被人口统计量解释。

2主观要素

(1)归因倾向:心理控制源的含义体现了人们对后来事件和行为间关系的期望,且体现了人们外部控制与内部控制的趋势。外控者提出行为外的要素决定了后果,而内控者提出行为本身决定了行为的后果。不同大学生的归因倾向制约着他的主观幸福感,以及归因从相应的范围上制约着主观幸福感。

(2)自尊:自尊能够使幸福感形成。有关的研究证实自尊跟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然而,直观幸福感和自尊间不具备普遍性的联系,在个人价值小于集体价值的社会文化当中,自尊感较高并非幸福感就高。

(3)人格:在不同的时间,主观幸福感较为稳定,其稳定性跟人的品格有关。外倾、神经质、和谐、尽责、开放是人格的五要素,对主观幸福感存在异样的影响机制。外倾与神经质各自对消极情感与积极情感具备相应的敏感性,体现气质性功能,而其它的要素不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直接性影响。

三、建议

1指导大学生合理地认知自我,对适宜的期望值进行确定

对于主观幸福感来讲,个体对自身的期望具备很大的制约作用。主观幸福感的缺口理论提出主观幸福感体现了个体成就感和期望值间的缺口。而个体成就感跟期望间的差就是缺口,成就感常常低于期望值。两者间差距愈小,个体就愈加幸福。为此,针对大学生来讲,一是需要指导他们树立远大的抱负以及理想,二是指导他们合理地认知自我,正视自身的不足和优势、短处跟长处,对自身的友谊、学习进步、爱情等确定适宜的期望值,确保有所作为。并且,增强对学校和专业的认识,加强学生的爱校爱专业意识。

2对大学生实施幸福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让大学生树立成才的目标与理想

从实质上讲,目标理论是对主观幸福感进行解释的最为流行的理论。这一系列的理论指出,实现目标与满足需要而产生了主观幸福感。有没有目标跟大学生积极的情感具备密切的联系,缺少了理想与努力的目标,就会失去幸福感。倘若大学生具备正确的幸福观、价值观、人生观,那么在遭受不幸的时候也可以积极地应对。

3注重实施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塑造大学生健全的品格

一些研究分析证实,人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特点跟人的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不同的人格特性会造成不同的生活满意度、负性情感、正性情感,大学生恰恰处在心理发展和成熟的关键阶段,他们的情绪情感以及人格特性等没有定型。需要把握住机会对大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从而使他们的意志得到锻炼、心理素质得以提升,让大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保持良好的情绪与快乐的心境。当今,不少的高校设置了心理学的有关学科,依旧面临教学方式传统和教学质量低的不足,需要深入地优化。除此之外,教师需要根据大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需要和特点,指导他们解决一些问题,像是大学生新生怎样适应校园生活的问题、职业心理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等等,引导大学生遵循规律和认知自我,进而实时地调整好心态,以更加有效地跟社会的进步相适应。

4组织多姿多彩的学校文化活动,实现不同大学生的心理需要

有关主观幸福感的活动理论明确,活动本身是产生幸福的渊源,在追求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快乐。有关主观幸福感的“流溢论”指出,在人们投入到一种难度符合人的能力的活动当中去的时候,一种“幸福流”的体会就会形成,人们会厌烦过于简单的活动,而也会焦虑过于复杂的活动。结合这种观点,多姿多彩学校文化活动的组织能够实现大学生的一系列心理需要,从而使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提升。学生会与团委需要结合学生的爱好、专业、个性等提供给学生形式多样的活动,且激励大学生努力参与活动。像是文艺表演、文化天地、社会实践等,如此不断能够使大学生的文化业务生活丰富,拓展知识面,而且还能够提供认知社会、表现自我、人际沟通、求知的机会给大学生,最终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以及综合素质。

[1]何瑛.重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重庆师专学报,2000,9(2):35.

[2]朱国文,蒋关军.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26(3):67-68.

[3]于静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26(5):98.

[4]张雯,郑日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62.

猜你喜欢

主观幸福感心理学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三秦百姓的“幸福感”怎么样
后印象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