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教学教师分层初探
2015-01-28梁园园
梁园园,金 荣
新疆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语文教学教师分层初探
梁园园,金 荣
新疆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
为了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特点,高职语文教学改革迫在眉睫。高职语文教学教师分层是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结合职业院校学生及语文教师的基本情况,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拓展对高职语文教师进行分层,同时,分层对高职语文教师也提出了动态化分层、多样化教学、内涵化自身、多元化评价等要求。
高职;语文;教师;分层
当前,我国大部分职业院校普遍存在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如果采用统一的要求,不仅会大大的影响教学效果,同时也会严重的阻碍学生的专业发展。所以,采用分层次教学,成为解决学生差异、落实因材施教的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之一。
一、职业院校语文教师基本现状
在高职院校中,语文虽然是一门基础学科,但是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保证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经济方面作用不可小觑。可是大部分职业院校还是偏重于专业技能课程,所以语文教师的师资队伍方面需要不断的优化。以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高职语文教师的师资情况有以下表现:中文类专业毕业的师资在所有教师中所占的比重为4%,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者占28%,讲师以上职称者占56%,工作时间超过八年者占65%。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在全院师资队伍中所占的比重较少,学历水平普遍不高,但是工作经验丰富,职称水平较高。
二、高职语文教师分层的方法
根据高职学生不同的基础层次,可大体将学生分为三类,一是语文基础较差,通过语文教学使其掌握一定的语文常识;二是语文基础一般,通过教学使其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三是语文基础较好,通过教学使其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下,增强其自学能力,拓展其人文素养。
(一)根据教学目标分层
与之相对应,语文教师也可进行以下分层:a类教师为基础教学类,侧重于基础常识类的教学、测验和复习,旨在使学生牢固掌握教学目标中的基础目标。此类师资可任用工作时间较短,经验相对欠缺的年轻教师。B类教师为过程教学类,将教学内容的重点突出,顺利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并到达教学大纲要求的各项任务目标。此类教师可较多的任用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的从事一线教学的语文教师。C类教师为拓展教学类,在基础较好的学生预习之后,点出学习重点,积极拓展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自学潜能,不断拓宽学生知识面,并逐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这类教师可任用工作经验丰富,学识广博的资深高职语文教师。
(二)根据教学过程分层
教学过程中,针对上文所提到的三种不同学生,教师也可分层为:a类教师,可多采用直接、直观导入,并通过提问吸引和维持学生注意力,讲解过程注意应多回顾,理论联系实际。可采用的重基础兼顾实践的课程模式,在使学生比较系统的学习理论基础的同时,受到了良好的技能训练。B类教师,可多采用问题导入、以旧带新导入,便于学生认识到新的内容是旧内容的深入和提高,从而系统地把握知识的结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检查教学效果。同时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采用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模式。要奠定学生继续学习的基础,加强关键能力的训练。C类教师,可多采用案例、联想导入,通过讲述与教学内容有密切联系的案例,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讲解方法上则要注重启发思维,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拓展思路,采用能力本位课程模式,联系职业岗位需求,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
(三)根据教学拓展分层
课堂教学结束后,高职语文教师可根据三类分层的学生进行分层,并进行一定的拓展教学。一方面是布置作业,a类要加强所学的内容积累、掌握一些基本的常识。b类要着重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把握、写作方法的掌握及中心思想的理解等。c类则要强化作者方法的运用,作者思想的感悟以及联系实际抒发自身的感想等。另一方面是拓展活动的开展,a类教师可多采用知识竞赛、小组抢答等方式对一些基础性知识进行不断的巩固。b类教师可采用诗歌朗诵、社团组织等方式在巩固学生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其一定的技能。C类教师则可采用征文比赛、辩论、论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分层对高职语文教师的要求
首先是教师“分层”的动态化: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于知识点的处理、上课的方式方法、自身的素养经验等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但无论教师如何分层,都应该把握一个原则,就是教学最终的目的是更好的因材施教,保证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的不断进步,切不可死板的将每个层次割裂开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分层教学事倍功半。其次是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每个层面的教师都应该围绕自己的教学目标,搜集更多的与实际生活相关的视频、音频等多媒体素材,以满足学生在信息时代的知识需求,同时也培养学生利用多媒体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再次是师资队伍的内涵化: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需要在数量上更多、质量上更优秀的教师来任教,使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具有高技能的同时也具有高素养。最后是评价体系的多元化:评价范围上要包括师德师风、基础技能、专业技能等全方位、多角度。评价参照值要尽可能规避教学效果上全班同学互相之间的比较,倡导每个层次学生达到本层次目标和递进情况,也就是说要倡导学生与自身相比是否不断进步发展。
总之,高职语文教学教师的分层要与学生的分层相对应,要更加契合学生专业岗位人才培养的要求,以便教学目标和过程都更有针对性,教学效果得到强化。同时,高职语文教学教师的分层无论是对教师个人还是高职语文这门课程都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深远的意义。
[1]全国高职语文研究会.高职语文研究集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吴宪洲,关于高职语文实践性教学的思考[J].新学术论坛2009(3).
[3]黄省,职高语文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