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民族舞蹈的几点看法
2015-01-28尹波
尹 波
宜昌市艺术研究所
关于发展民族舞蹈的几点看法
尹 波
宜昌市艺术研究所
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已经出现了愈来愈多的舞蹈类型,但民族舞蹈的地位并未出现动摇。在今后发展中怎样更好地发展我国民族舞蹈,已经成为舞蹈界必须高度重视的课题。本文从将情感融入到民族舞蹈的发展、在传承中促进民族舞蹈的发展、在保护中加快民族舞蹈的发展和在创作中推动民族舞蹈的发展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民族舞蹈;传承;发展
我国是由五十六民族所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舞蹈之形成均已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而且充分集合了歌曲、舞蹈、音乐等三者之特色,以最原始的舞蹈形式为其载体,结合本民族自身表达的舞蹈形式,打造本民族的鲜明特色。如今,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势头的不断加快,各国间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交流变得愈加频繁。民族舞蹈是本民族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继承本国民族文化之精华和进行对外交流中具有极为重要之作用。然而,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民族舞蹈也受到了各种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为了让民族舞蹈保持其固有之风格,就一定要紧紧跟上当前时代发展之大潮,从而促进民族舞蹈取得新的发展。
一、将情感融入到民族舞蹈的发展
民族舞蹈中的技巧应当和宣泄情感、营造场面氛围密切结合起来,这是民族舞蹈创作者和表演者内心强烈激情的一种外在物化。一旦缺乏情感上的极大投入,即使再高深、再精巧的形式在民族舞蹈中也变得缺乏力量与光彩。笔者曾从一些视频当中已经看到过一部分民族舞蹈的剧目,尽管如今已经无法记起其名称,但令人记忆犹新的则是其技巧性均十分强烈,而这类技巧已经成为了游离于舞蹈者情感与舞蹈风格以外的缺乏意义的举动,所以也会显得缺乏足够的艺术感染力。例如,笔者十分欣赏的一段民族舞蹈是由云南省歌舞团所编创的舞蹈《小伙·四弦·马樱花》,其所展现出来的热情、有趣、质朴、踏实的表演风格使人觉得百看而不厌。在该舞蹈中,还同时安排了比如倒踢紫金冠和抢脸之类的舞蹈技巧。值得一提的是,以上技巧均为演员们情感的一种自然流露,这是在民族舞蹈情绪的不断推进之中合理地完成的。这一情感化技巧同时也很好地丰富了民族舞蹈表演者的艺术魅力,提升了其表演舞蹈具备的强大艺术感染力。
二、在传承中促进民族舞蹈的发展
民族舞蹈作为中华民族十分宝贵的精神层面上的财富,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精华的具体体现,在实现我国民族舞蹈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必须保持民族舞蹈现有风格以及特色,让民族舞蹈能够具有鲜明的特色。鉴于各个不同民族间开发与交流程度的不断强化,各民族自身的舞蹈艺术均在持续发展之中不间断地和别的民族舞蹈艺术之间加以借鉴和吸收。我国民族舞蹈的编创者们应当勇敢地抛弃本民族舞蹈艺术之中的各种糟粕,从而得到别的民族舞蹈中的精华部门,从而为本民族舞蹈融入全新的元素,包括一些现代化的商业文化元素。比如,云南傣族舞蹈的创作和表演中极大地吸收了别的民族舞蹈中的有用成分,《雀之灵》和《水》等舞蹈中均展现出各类现代化元素。同时,民族舞蹈在借鉴与吸取别的民族中的各种优秀元素之时,应当注重于保持自我风格,体现出本民族舞蹈的特色,绝不可出现本末倒置甚至丧失本民族舞蹈中的精华部分。
三、在保护中加快民族舞蹈的发展
本民族舞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加强保护。唯有切实保护好本民族的舞蹈艺术,才能够在持续地传承之中实现新的发展。应当说,保护为实现本民族舞蹈发展之重要前提,而发展则是保护民族舞蹈的重要目的。两者之间呈现出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鉴于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持续强化,愈来愈多的民族艺术能够充分地重视与保护。有鉴于此,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应当积极出台与民族舞蹈相关的各类法律法规,从而为本民族舞蹈的合理保护造成法律上的保障。为此,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应当尽可能合理地向民族舞蹈艺术加以倾斜。要主动采取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式方法,从而强化对民族舞蹈艺术的保护工作。
四、在创作中推动民族舞蹈的发展
众所周知,民族舞蹈艺术的主要载体就是舞蹈作品自身。为了更加永久地保存高质量的舞蹈艺术,就一定要创作出民族舞蹈作品。这就要求有一大批表现优秀的舞蹈家们献身于民族舞蹈艺术创作体系之中。为此,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从创作角度上推动民族舞蹈的发展。一是政府部门要及时出台有关政策,从而为民族民族舞蹈的创作者们开展舞蹈艺术创作活动提供相应的物质支持,并且对创作高质量舞蹈艺术作品的创作者们进行合理的奖励。二是民族舞蹈机构应当尽可能地组织民间舞蹈的编创者和表演者们前往舞蹈艺术发达的国家地区进行参观、学习以及交流活动,从而了解到当前国内外民族舞蹈艺术发展的新方向。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广泛地邀请著名的民族舞蹈艺术家们和国、内外的民族舞蹈表演者以及创作者们讲述自身对于民族舞蹈的感受、经验,这对于我国民族舞蹈的创作者们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会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鉴于全球经济融合趋势的不断推进,各国文化也开始逐步趋同,各类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渐渐缩小。作为民族文化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我国的民族舞蹈艺术也在受到了别国民族文化的极大冲击。我国的民族舞蹈是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精华之体现,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之下,我们必须坚守民族精神,不让自身迷失于物欲之中。我国民族舞蹈要想实现新发展,就一定要从生活中吸取养分,持续推陈出新,并且积极吸收其他国家舞蹈艺术之精华,为本国民族舞蹈的发展提供新的养份。如此一来,才能在新形势下加快我国民族舞蹈的发展,进而创作出满足国人心理需求的当代舞蹈佳作,实现我国民族舞蹈的新发展。
[1]田丽萍.论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发展及其动因[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2]刘长春.中国人口较少民族舞蹈文化传承发展研究项目[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4).
[3]惠颖.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巍山彝族打歌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4(10).
尹波(1970-),男,汉族,湖北当阳人,宜昌市艺术研究所,三级编导(中级),主要从事地方舞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