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省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的困境分析

2015-01-28朱荣花马晓燕张静李俊佳西安思源学院管理分院

科学中国人 2015年5期
关键词:应用型校企院校

朱荣花,马晓燕,张静,李俊佳西安思源学院管理分院

陕西省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的困境分析

朱荣花,马晓燕,张静,李俊佳西安思源学院管理分院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校企合作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形式之一,不仅能够使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进行有机结合,而且能够使高校和企业实现双赢。本文针对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中存在的困境进行分析,目的是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管理的良好运行。

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困境

该文章是课题“陕西省应用型本科院校校外实习困境与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为SGH13449

一、陕西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立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分析

1、校企合作是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途径

随着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从规模扩张转入内涵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教育部对此类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特别强调的应用型的市场定位使得这些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对应用型本科教学提出一个新的要求—工学结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就是校外实习,不仅把学校的理论知识进行了升华认识,而且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校企合作可以使学校与企业实现双赢

进行校企合作,使学生的专业应有有了实体模型,不仅可以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使学有所用,而且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企业方来说,利用学校的科研力量及学生的创新思想,可以对企业提供新的技术支持,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3、校企合作为学生提前适应社会和工作环境创设了机会

大学生在学校里主要的任务是学习,接触的对象主要是老师和同学,环境相对纯净,人际关系相对简单。而进入社会工作时,要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务,还要处理相对复杂的人家关系。提前进入企业实习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现实的工作环境,能锻炼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承受挫折与压力的能力等,为学生毕业后适应社会及工作环境创设了良好的机会。

二、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的困境分析

1、学生在实习期间的人身伤害问题难以处理

校外实习牵扯到校方、学生方、企业方三方的责任与权益,在实习过程中发生的校外实习事故看似仅仅损害了学生的利益,也阻碍了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

2014年11月23日《中国青年报》报道称,“某省铁路学校学生张某在实习单位车间操作遥控行车卸载货物过程中,被倒下的货物压倒,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这一新闻各大高校届引发了一阵波澜。根据教育部选取的80万例样本分析,2013年每10万名实习学生发生一般性伤害的约为78.65人,其中导致死亡的约为4.69人,明显高于2012年每10万名实习学生中约39.9人发生一般性伤害,3.96人死亡的统计数据。据数据显示全国工矿企业每10万职工的平均死亡率为1.636人,而高校校外实习每10万实习学生的平均死亡率达到4.69人。这一数据令校方和企业方因担心实习期间发生安全事故而减弱了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据统计,2013年学生实习安全事故类型主要包括机械伤害、跌倒摔伤、交通事故、砸伤、突发疾病、灼伤、暴力伤害、注射针头扎伤、动物抓咬伤、溺水、煤气中毒等。

究其原因,一些院校对学生实习安全教育与管理流于形式,与实际情况脱节的现象较为严重。有的院校未安排专人负责学生的实习风险管理工作,有的院校未针对实习生安全事故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一部分指导老师不深入实习现场进行指导管理,与实习生缺乏沟通交流。

2、妨碍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

企业在平时正常的运营过程中,大都实行定岗定编制,没有多余的岗位空缺,所以很难抽出专门的师傅来指导学生。再加上现在的生产技术专业化程度高,设备先进,初入企业的学生很难上手,企业也不愿意让学生亲自动手,怕搞坏他们的设备,再加上企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很高,员工一般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才能正式上岗。所以初来单位实习的学生必须要有专门的师傅对其进行引导和技术指导,但是这不仅影响了各个岗位的工作进度,也妨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

3、企业担心技术、生产工艺、管理等方面的机密泄露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处于市场竞争经济体制下,与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及其激烈,每个企业担心自己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技术或者工艺被透漏给竞争对手。一般情况下企业会通过与内部员工签订竟业限制协议和保密协议的方法来规避商业机密的泄漏问题,。再者,企业的内部员工都为其正式员工,他们与企业之间均签有正式的劳动合同,企业可以理所当然的通过竞业限制协议和保密协议及劳动合同里保密义务等的规定对其进行管理和限制。

4、实习时间短,未能为企业创造效益

一般情况下高校与企业建立的顶岗实习期限长则半年,短则一个月甚至一个星期的认知实习。在如此短暂的实习时间里,一个学生从熟悉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工艺流程、操作规范,到适应一个企业的工作节奏至少需要三个月。据《劳动法》规定,大部分企业的实习期规定为三个月。因此,在如此短暂的实习期里,企业方认为相当于刚好把一个新员工培养成正式员工的状态与工作能力的时候,而该员工还未能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该员工就要离开了。因此,企业接收实习生的积极性就不高。

三、结语

校外实习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是提升其市场核心竞争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因此,各大高校应高度重视校外实习的战略地位,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保证其顺利开展,并收到良好的效果。要对学生实习工作性质、内容、时间、环境,以及健康、安全防护等方面进行实地考察,选择生产设备安全、劳动环境良好、安全管理到位的实习单位,建立完善的实习风险保障机制。并且要与学生签订保密协议,来保证校企合作中企业方的权益得到维护,进而提升企业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1]院校实习事故《中国青年报》2014年11月23日报道

[2]王杜春,马海鹍.校企共建本科教学校外实习基地的思考[J]商业经济2013(5)

[3]付丽红.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校外实习风险防范对策研究[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2)

朱荣花,女(1982-)西安思源学院管理学院教师,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马晓燕,张静,李俊佳:西安思源学院管理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应用型校企院校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