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之—药学实践V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2015-01-28李焕婷邱敏贾平平何静波王艳芳杨玉梅

科学中国人 2015年5期
关键词:药学考核教学内容

李焕婷,邱敏,贾平平,何静波,王艳芳,杨玉梅

包头医学院药学院

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之—药学实践V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李焕婷,邱敏,贾平平,何静波,王艳芳,杨玉梅

包头医学院药学院

药学实践V教学体系是我院学分制下药学专业“一体化、阶梯式、多层次”实践教学改革总体布局的一部分。课程内容由临床药物治疗学及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两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有机交叉和整合形成,单独设课,单独考核,将围绕有关药物的使用专业技能训练展开,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运用掌握的药物作用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方法和技能,实现能对患特定疾病的特定患者,能根据复杂多变的病情,制定和实施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并进行必要的治疗药物监测与新药临床药动学研究,并针对患者进行药品使用相关的药学服务。

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一、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药学是一门最终将服务于实践的学科,实践教学是培养药学专业人才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但在目前我国药学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多采用学科教育模式,实践教学内容依附于各门理论课,而各门理论课程因过分强调自身完整性,因此依附于各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内容也各自独立,零星开出,内容不连贯,不成体系,学生得不到系统的实践培养和训练。因此,通过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出一条适合于药学人才培养需求的实践教学之路,是我国高等药学教育的重要任务。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也在逐步推进,而学分制是其中的重要内容[1]。目前我院已经成功构建药学实践I、II、III、IV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内容已经涵盖包括药学基本技能性训练、天然药物的基本认知和鉴定、药物的制备以及有关新药临床前研究专业技能训练的内容。药学实践V课程体系的构建将围绕有关药物的使用专业技能训练展开,以形成完整系统的药学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合格的药学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二、药学实践V教学体系的构建

1、药学实践V教学体系的教学目标和主要内容

药学实践V教学体系是我院学分制下药学专业“一体化、阶梯式、多层次”实践教学改革总体布局的一部分。实践教学V课程内容由临床药物治疗学及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两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有机交叉和整合形成,单独设课,单独考核。临床药物治疗学和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两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均以实现最终临床合理用药为目标,实践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运用掌握的药物作用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方法和技能,实现能对患特定疾病的特定患者,能根据复杂多变的病情,制定和实施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并进行必要的治疗药物监测与新药临床药动学研究,并针对患者进行药品使用相关的药学服务,最终实现“安全、有效、经济、方便”的用药原则。针对药学专业学生,实践部分的具体教学内容涵盖药学服务、药学查房、处方点评、用药过程中治疗药物监测、药物药师疑难病例会诊、新药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的估算及药品不良反应及关联性评价等实践性很强的教学内容,内容有一定的连贯性及渐进性,围绕药品最终使用过程中展开。

2、药学实践V教学体系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形式

药学实践V实践课程总学时40学时,在4年制药学本科学生的第7学期开设。

该课程体系采用三阶段不同的教学形式:

第一阶段深入临床教学医院实习,参观药房,参与药学教学查房,参加医院处方点评大会。在目前的药学教育模式下本科生很少有直接接触临床药学。深入医院实习,学生可以直观地接触到处方调剂、临床药物治疗、药物监测及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的过程,是一个很好的行业认知机会,这既可以使学生对药学服务社会的意义及内涵更加深刻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沟通、分析、临场应变能力。

第二阶段采用“模拟式”、“案例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临床教学医院参观学习的基础上利用模拟药房、病房培养学生开展临床用药过程中药品发放、存储及药学服务和药学查房。并通过提供临床特定患者的病历和处方让学生完成药历记录、处方点评、会诊及进行药品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和药品不良反应上报表的填写等具体工作;

第三阶段采用实验动物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模拟临床用药过程进行特定药物血药浓度的监测和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的估算。

3、药学实践V教学体系的考核方式

在实践V课程体系下,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药品使用及用药指导的基本技能,仅凭报告结果的考核方式无法完整真实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药学实践教学V课程实施单独授课,单独考核,考核中注重过程性评价,注重对实践技能的掌握水平的考核,从考核知识向考核能力转变,使学生充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重视对实践技能的掌握。课程采用平时成绩和报告成绩相结合的综合评分评价体系,各占实验课总成绩的50%进行评分。平时成绩根据出勤情况、提问、模拟综合表现和实验操作等评分;实验报告按四个等级评分。考核能够将学生在各个实践阶段中多方面的表现考虑在内,能客观反映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实践技能和开展实际工作的能力。

三、总结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得进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药行业的需求也在迅速提高[2]。从应用领域出发,培养实际岗位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是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加强药学专业在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今后发展以及药学服务的发展乃至对整个社会、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提高都是大有裨益的。通过整合与优化实践课程,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一条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如课程成本投入不够,师资队伍建设不足等问题,还需要不断加大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进一步统一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罗红宇,夏松养.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推进学分制的理性思考.嘉兴学院学报,2008,20(5):117

[2]郭薇,孙墨陶,刘祖玫,等.对药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药学教育,2012,4(11):41-43

包头医学院学分制下课程改革项目(20141016)

李焕婷(1980-),女,硕士,讲师,从事中蒙药药理学及临床药学相关教学与科研工作

猜你喜欢

药学考核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中的药学研究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