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藻原性内负荷对水体TP贡献估算方法

2015-01-28欧阳凯华

科学中国人 2015年5期
关键词:藻类水体培养基

欧阳凯华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藻原性内负荷对水体TP贡献估算方法

欧阳凯华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基于藻源性内负荷的概念,尝试探索计算藻源性内负荷的方法。在人工、最适、无菌环境下配制从贫到富三个营养级别的藻类培养液,加入蓝五种优势藻类进行共培养,观察不同级别的水体中藻类的生长情况,同时对TP进行测定。

藻源性内负荷;水体负荷;估算方法

1 引言

一些优势藻类因为湖泊富营养进程的加速而过度增殖,破坏了水生生态系统食物网正常的营养动态平衡,这被称之为“藻源性内负荷”。

2 藻源性内负荷概念的提出

当前对于藻原性内负荷估算方面鲜有报道,缺乏定量估算,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正确认识水华形成机理的难度,从而难以提出切实有效的控制办法,国家水专项“十一五”课题中,对藻原性内负荷量的估算设立成为一个需要重点研究的科学问题。本文通过获取藻细胞TP自身负荷估算结论及藻细胞TP释放负荷估算结论,尝试建立藻源性TP内负荷的估算方法。

3 藻原性内负荷估算方法

AGP(AlgalGorwthPotneaitl,藻类生长潜力)试验是指某一水体中浮游植物所能达到的最高生物量,并且通过统计试验前后营养盐浓度的变化,可预测以后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是一种有效地进行预测、控制藻类增殖、测定藻类增长潜力的。按照藻液的原始浓度,计算需接入的藻液量,接种后要求每种藻的浓度为5×102moL/ mL,培养液设置贫、中、富三个营养级别。每个营养级别设置三个平行样。所有实验均采用500mL的三角烧瓶,每瓶添加不同营养级别培养液200mL。五种藻类全部接入后,放入湖泊基地人工环境室进行培养,光暗周期设为12h:12h,光照强度设为2500Lux,温度为23℃,实验周期设置为20天。

实验仪器有:光学显微镜(OLYMPUSBH-2)、超净台(ZHJH-1112)、移液枪、移液管、酒精灯、培养皿、灭菌锅(TOMYSS-325)、超声波仪、分光光度计、0.45微米混纤膜、慢速定量滤纸。

试剂:鲁哥试剂、氢氧化钠、过硫酸钾、抗坏血酸、钼酸铵、硫酸、高锰酸钾、草酸钠、酒石酸钾钠、酒石酸第氧钾、氨基磺酸、纳氏试剂等。

AGP实验配水培养藻的营养级别设计按照表所示指标进行。

3.1 藻细胞TP负荷

我们对5种不同营养水平藻细胞TP负荷的检测数据表明,多数藻种在中营养组中细胞TP负荷最大,营养级由贫至富依次是一个上升再下降的过程,富营养级负荷最低。

3.2 藻TP释放负荷

实验中测得过膜前后水质TP指标的变化,得到5种藻种在不同营养级藻释放负荷情况。藻体对水体在不同营养级中影响不同,所有藻种在贫营养组中,TP均呈现释放,向水中释放的磷负荷使水体TP升高,中营养组和富营养组均出现吸收现象,最大可达3.1pg/L(束丝藻)。随着营养程度增高,吸收能力下降,中营养组吸收负荷值最大,尤为突出的是束丝藻,变化非常明显。

在不同营养级培养液中,所有藻种TP释放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在贫营养状态下,各藻种与初始培养基TP比值接近于1,且生物量没有太大变化,说明在TP含量较低时,藻体以合成和代谢自身含有P组分的生命活动为主,可以维持生命,达不到增值要求,营养负荷达到动态平衡。在中营养组中,比值明显小于1,而生物量迅速增加,说明此时处于藻种吸收水体磷成分状态,富营养比值达到最低,藻体几乎完全靠培养基中P进行分裂增殖,平衡被打破。

3.3 细胞与其释放TP负荷与的关系

藻细胞负荷总量与释放总量比值平均值均为1.3左右,释放量是随着营养级的增高而增高,显示为富>中>贫。

4 藻原性内负荷估算验证

为了得到AGP实验的准确性及可行性,实验中单独取出微囊藻对其进行室内培养,分为持续添加培养基和不添加两种培养环境,每个环境三个平行样,再加一个只有培养基的空白样。

光照培养箱中培养,光暗周期为12h:12h,光照强度为1800LUX,设定温度为25°C。配剂为M11培养基。仪器与材料同前。

M11培养基:硝酸纳200mg/L,磷酸氢二钾20mg/L,硫酸镁140mg/L,氯化钙80mLg/,碳酸钠40mg/L,柠锰酸铁12mg/L,钠盐2mg/L,蒸馏水(2000mL)。调节PH值为8适宜。

微囊藻对TP表现为吸收,这与AGP实验结论完全吻合,即随着营养水平升高微囊藻对TP的释放降低,在培养基富营养水平时表现为吸收。结果表明,按照不同营养级配水测定藻类释放TP负荷的实验是切实可行的。

5 结论

(1)在藻类的生长期,富营养组中藻的TP释放量为负,说明藻类会大量吸收水体中的磷,水体营养物质丰富,促进藻类增值生长,同时水体中的溶解性总磷数量变化不大,说明藻类的生长促进水体磷形态的转变,当达到峰值后,藻类开始衰亡,藻细胞TP负荷呈现释放状态,导致水体总磷增加,加剧水体富营养化,水华便如此形成。TP负荷在藻类衰亡期水体向水体释放,生长期向水体吸收与自然状况相符,能作为藻源性内负荷的衡量指标。

(2)本次试验所探索藻源性内负荷的估算体系符合水体实际情况,可以作为自然水体的一个负荷表示,但是测定方法在自然界是否适用,还需进一步验证。

[1]毛新伟,徐枫,徐彬,etal.太湖水质及富营养化变化趋势分析[J].水资源保护.2009(01):48-51.

[2]孔繁翔,马荣华,高俊峰,etal.太湖蓝藻水华的预防、预测和预警的理论与实践[J].湖泊科学.2009(03):314-328.

猜你喜欢

藻类水体培养基
不同水质和培养基对紫金久红草莓组培快繁的影响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与农村污水处理程度探讨
浅谈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藻类水华控制技术及应用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细菌和藻类先移民火星
动物体内有植物
本市达到黑臭水体治理目标
紫薇组培快繁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