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转变时代下的中国人口弹性分析
2015-01-28许娜李雨柔方瑞新山西财经大学
许娜,李雨柔,方瑞新山西财经大学
人口转变时代下的中国人口弹性分析
许娜,李雨柔,方瑞新
山西财经大学
人口作为影响经济水平的重要因素,其增长模式和数量水平对一国经济发展及经济政策落实有着重要意义。我们结合人口转变理论,利用时间序列,以计量方式对我国2000—2012年的人口增长状况进行实证研究,从经济角度对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进行分析,并由此推测我国短期人口增长方式、经济影响及应对策略。
人口转变;人口治理;弹性惯性;经济发展模式
一导论
(一)选题意义
观察中国近期人口增长模式及相应经济指标,我们发现,在某些影响因素(特别是人口弹性)作用下,人口与经济的双向联系及作用机制对中国经济发展走向及速度有深远影响。从人口年龄结构上看,人均寿命不断延长使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人口红利”逐渐衰退,造成中国经济两个瓶颈同时到来:总劳动力开始负增长;经济增长率有所下降。而新的经济社会变化对生育控制政策的重要意义常为人们所忽略:中国生育控制政策经过多年的运作,似乎已独立于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缺乏事实层面的支撑。中国低于更替水平的生育率已注定总人口将在2020年到2030年间达到峰值,并在此后开始长期负增长。因此,从研究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入手,关注我国近年来人口增长状况,对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具有战略意义。
(二)理论依据
人口转变是指人口增长率转变的过程,它描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过渡的趋势,反映社会经济现代化进程与人口再生产的的内在联系。
(三)研究背景
截至21世纪初,我国经济一直处于稳定增长阶段,经济增长对人口的辐射作用明显。而合理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整体素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人口治理之路也成为中国经济策略的重要一环。经过长期努力,中国逐步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人口调控体系和计划生育工作管理体制,人口发展取得了明显成就,人口增长逐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但我国也面临着各类人口问题,人口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内生技术革新速度,有碍社会进步。
二人口经济模型
(一)模型设定
模型样本为2000—2012年中国全国指标时间序列,其中,Y为年人口净增数(万人),X2财政支出(亿元),X3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一年为100),X4为城镇化率(%),X5为老龄人口比重(%),X6为粮食产量(万吨),X7为人均GDP(元),X8为医疗机构床位数(万张),X9为二氧化碳年排放总量(百万公吨)。设置该模型为对数模型。
(二)参数估计
通过OLS估计,最终回归方程表示为:
Yˆt=0.361344-0.652886 ln X2+0.562851 ln X6+1.049854 ln X8+0.220177 ln X9
(1.244173)(0.075068)(0.131340)(0.140445)(0.072219)
t=(0.7813)(0.0001)(0.0052)(0.0003)(0.0225)
R2=0.991589 Rˉ2=0.984580 F=141.4676 DW=2.666687 n=13
三人口经济模型分析
(一)基本系数分析
1.财政弹性
人口净增数的财政支出弹性系数为负,且绝对值小于1,表明当财政支出增幅大于人口净增数跌幅。财政支出扩大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保障性支出,即国家财政对于交通、治安、养老等社会公共事业的支撑;二是经济行为支出,即国家财政对投于资、就业、政府购买等主动经济行为的支撑。上述影响表明了社会结构的合理化和秩序性,社会模式实现了自我升级,社会结构和层次的良性发展使自然人更多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福利或机遇,而畏惧于抚养后代的机会成本,实质上削弱了人口增长的潜在动机,也是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跃进的必然过程。同时,单纯财政支出的扩大并不能完全说明社会整体进步,加以中国人口基数较大,人口净增率的下降速度要比致令社会进步的投入的增长速度慢得多。
2.粮食弹性
人口净增数的粮食弹性系数为正,且绝对值小于1,这一弹性反映了粮食产量增幅大于人口净增数增幅。粮食产量已能相当满足人民生活需求,对人口的影响相对未达到温饱时较小。从根本而言,自然人对后嗣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温饱水准,当基本温饱需求满足时,自然人对于后嗣的需求变大,但当基本生活水平提高至更高级的精神追求后,这种需求就相对减弱了。
3.医疗弹性
人口净增数的医疗弹性系数为正,且绝对值大于1,这一弹性反映了人口净增数增幅大于医疗机构床位数增幅。这体现了医疗条件改善对人口净增的巨大动力:医疗技术的进步,直接提高了出生率,降低了死亡率,大幅地提高了人口净增数。
4.环境弹性
人口净增数的环境弹性系数为正,且绝对值在四个弹性系数中最小,这一弹性反映了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增幅相当大于人口净增数增幅。环境系数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国家工业化进程,由于我国实施了严格的人口控制政策,即使家庭经济和就业状况得到较大幅度改善,环境弹性系数对人口净增的影响也极其有限,其并非整体社会层级的演化和进步,故符号为正,表示与人口净增同向变动。
(二)长短期弹性分异
由于抽样数据时间跨度的局限,上述弹性表现为短期弹性,而长短期的弹性对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间的阐述不同。我们发现,短期人口净增数在弹性因素发生变化时表现出一个迟滞,这种迟滞导致在相当长的时间跨度内,短期人口净增变化方向不会向其长期值方向变化。即弹性惯性(可以理解为某种建立在非线性动力学基础之上的复杂模型),通常表现为某种因素在其相关弹性发生变化时保持先前发展规律。
导致人口净增数弹性惯性的因素可能很多,但我们认为其中应至少包含以下因素:
1.社会习惯,意指整体社会对于婚姻、生育、养老等活动的一般和通俗观念。社会习惯通常很难随社会经济状况变化而在短期内变更,具有其固有的社会历史渊源。
2.政策习惯,意指国家政策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延续性,当一项政策发生变更时,新的影响在一定迟滞期后才会完全显现。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上述分析表明,我国短期内的人口增长模式将不会有太大改变,人口年净增长数将持续减少,人口绝对数量将在短期内持续增长。保持适度的人口净增率能够继续刺激消费,扩大经济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但人口的继续增长将占用更多资源,对环境和政府财政造成更大压力,并将对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提出更高要求。
伴随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实施,我国人口结构进入了重要转型期,因人口问题与社会发展结合紧密,涉及经济、文化、健康、气候等诸多决策,中国迫切需要深化改革、开拓创新。
(二)政策建议
1.加大我国财政支出,尤其是社会保障性支出。由于城乡发展不均衡,社会公共事业不成熟,我国人口的社会保障指数较低,这潜移默化地影响生育观念。而增加我国财政支出,将会带给人们更多社会福利,减小其生活压力,延长人口增长速度下降的周期。
2.增加我国的粮食产量。在已经满足温饱的现代社会,人们会追求更加健康和多元的食物满足自身需求。增加我国粮食产量,将更大限度地减轻人们对于生育后孩子的抚养压力,降低人口生育障碍。
3.改善我国的医疗条件、医疗环境,改革医疗保险制度。目前我国的医疗资源仍然十分紧张,很多医院都会出现没有床位、医疗条件差、医疗专业人员短缺等问题,就医难成为一大热点。政府财政应继续加大对我国医疗水平的扶持,扩大医疗规模,使人口自然增长率相对保证稳定。
4.加大环境保护和教育力度,继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环境问题相当严峻,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由于环境问题影响作用较为缓慢,并不能在短期内发挥很强的效果,但从长期的角度看,环境持续仍作用于我国人口状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增强环保意识,将在未来减缓或抵消年净增率下降造成的人口水平下滑的不良影响。
许娜(1995-),女,山西临汾人,大学本科(在读),国际经济与贸易方向;
李雨柔(1994-),女,山西运城人,大学本科(在读),国际经济与贸易方向;
方瑞新(1992-),男,山东青岛人,大学本科(在读),国际经济与贸易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