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舒曼及其艺术歌曲的风格
——以《莲花》为例

2015-01-28江汉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430056

大众文艺 2015年22期
关键词:舒曼艺术歌曲音乐家

彭 琦 (江汉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 430056)

浅谈舒曼及其艺术歌曲的风格
——以《莲花》为例

彭 琦 (江汉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 430056)

在德奥艺术歌曲的发展史中,舒曼是一位杰出的浪漫主义作曲家。舒曼的艺术歌曲继承和发展了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传统,进一步丰富了钢琴伴奏的表现方法,注重选择富有诗意的歌词,享有“诗人音乐家”的称号。作为音乐评论家,舒曼特别关照当时许多不知名的音乐家,为他们提供帮助,从而对浪漫主义音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就以舒曼创作的艺术歌曲《莲花》为例,分析他独特且细腻的音乐风格。

舒曼;艺术歌曲;风格;浪漫派;《莲花》

舒曼是十九世纪上半叶德国音乐史上突出的人物,在他的艺术创作中深刻地反映出德国浪漫主义的优点和弱点。他的出现,使音乐风格从古典走向浪漫,让传统音乐得到一系列进一步的扩展,曲风变得更加自由。在舒曼的创作风格中,他重视个人主观感受,强调个人情感色彩,创作形式不拘泥于传统,尤其是艺术歌曲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一、人物背景介绍

(一)简介

舒曼是德国音乐家和音乐评论家,1810年出生在德国的一个小镇,7岁开始作曲,20岁学习钢琴,开始专攻音乐。因为起步太晚,舒曼曾经强迫自己大强度、长时间地去练习钢琴,后来高强度的练习导致他的手指受伤,右手中指完全麻痹,所以舒曼想成为音乐家唯一的希望就只有往作曲和音乐评论的道路上走了。然后之后的舒曼并没有放弃钢琴,钢琴曲的创作始终是舒曼最重要的一部分。舒曼的音乐作品以钢琴曲和艺术歌曲居多,他的钢琴曲代表作有《蝴蝶》《狂欢节》、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等,艺术歌曲代表作有《献词》《核桃树》《莲花》、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和生活》《诗人之恋》等。

(二)生活经历

童年时的舒曼特别喜欢熟读各种小说和散文,在学习之余他会组织一些小型音乐会,12岁时,舒曼亲自组建了一个小型管弦乐队,在乐队中,他担任主伴奏的重任,为以后的音乐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为舒曼的母亲希望儿子将来能找到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青年时期的舒曼遵照母亲的意愿进入德国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直到1830年,20岁的舒曼在听了一场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音乐会之后,从此立志成为一名钢琴家。从那以后,他一直投身于钢琴学习中,他长大后,发表了第一个音乐作品《狂欢节》,在那之后,他又投身于音乐杂志的评论工作当中,最后创建了属于他自己的音乐杂志,该杂志具有他独特的浪漫风格,当时舒曼的大部分观点都体现在该杂志中。

(三)创作路线

在舒曼的创作路线中,他比较重视创作思想和创作实践,从而让创作思想符合音乐所表达的真实情感,在音乐创作方面,舒曼的相关音乐创作促进了德国音乐的大力发展。大部分人认为他是充满幻想的一个音乐家,因为他认为音乐就是心灵的诠释,也是人们情感的一种表达。他使每个聆听音乐的人都可以注意到音乐所要表达的文化内涵及人物情感,以此来体现音乐所表达出来的人生价值。

二、《莲花》的音乐风格

在舒曼的众多创作中,《莲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作品。1840年,舒曼将他创作26首艺术歌曲汇集成一本名为“桃金娘”的歌曲集,《莲花》就是《桃金娘》歌曲集中的一首。在这首艺术歌曲中,舒曼用音乐强有力地衬托“阳光”的重要意义,其中最重要的意义主要来源于莲花的特点。比如每当夕阳西下的时候,莲花才会盛开,在月亮的照耀下,莲花会盛开的更美更大,当在第二天阳光的强烈照耀下,莲花会很快谢掉。舒曼看到如此景象,就把该情景与我们的人生联想起来,从而进一步进行比拟。

《莲花》这首歌书写了舒曼的情感,主要讲述了他人生中从苦难到再次见到光明的一段经历。这歌曲主要有二十七节,各小节之间的结构十分清晰明了。在内容上,它需要钢琴伴奏和演唱者要有一个比较协调的合作。钢琴部分,歌曲的伴奏曲调处理的十分细腻和协调,其节奏听起来似乎十分简单,但我们不能将该部分只当作伴奏来看待,因为当你细细品味该部分时,就慢慢会被陶醉,从而领悟该伴奏表达的感情。《莲花》第二小节,该小节的钢琴高声部分就是该歌曲的一个旋律;同理,在第八小节,该小节的钢琴旋律是整体的高三度音;在第六节和第四节中,该两部分的旋律主要是隐藏在其它小节的声部中。所以要想完美诠释这首艺术歌曲,必须满足以下几个要求:1.钢琴的旋律必须与和弦相互兼顾;2.歌曲中每个小节都必须是相互联系的;3.担任歌曲伴奏的人必须有较高的音乐处理技巧。

《莲花》的整体音调速度较慢,每一个节拍单位均为二分音符。在歌曲第十八小节,速度逐渐加快,此时体现了莲花在夜间开放时的壮观。到歌曲结束的时候,歌曲的旋律又会降低直至收尾。整首歌曲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转调手法,其采用的是七度和弦的方式,完整诠释了莲花盛开到败落的过程。

三、总结

从分析著名歌曲《莲花》可以看出,舒曼是一位心理细腻且浪漫的钢琴音乐家。在《莲花》中,它利用莲花的盛开到莲花的谢落来比拟自己的人生。在歌曲的艺术氛围中,大部分歌曲的演唱部分和舒曼的伴奏部分是独立的;其次,歌曲中的浪漫感情十分浓厚;协调处理了歌词与伴奏间的合理配合;歌曲中伴奏独特,性格色彩显著。从而我们比较容易看出,舒曼由于现实生活不能满足他个人理想的追求,所以他将这份追求寄托于歌曲中,从而使《莲花》这首艺术歌曲完美诠释了他自身的情感表达。

[1]李想,马琳.浅谈舒曼及其艺术歌曲的风格——以《莲花》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4(27):152.

[2]都辉.浅析舒伯特与舒曼艺术歌曲的比较及其演唱风格[D].西安音乐学院,2007.

[3]吴秀琴.舒曼二重性格及其对音乐评论和钢琴套曲的影响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7.

[4]丁璐,王韵.浅谈舒曼艺术歌曲的创作风格[J].音乐大观,2013(06):76-77.

[5]刘芬芳.舒曼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的演唱研究[D].河南大学,2007.

[6]单良.从舒曼声乐套曲《艾辛多夫歌曲集》探究舒曼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D].沈阳师范大学,2011.

彭琦,女,1982年生,汉族,湖北武汉人,武汉音乐学院硕士,声乐演唱与教学专业,单位:江汉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职务:教师,职称:讲师。

猜你喜欢

舒曼艺术歌曲音乐家
从默默无闻到遐迩闻名的音乐家
艺术歌曲演唱的技巧探究
舒曼:请求法院做主结婚
舒曼奢华系列AL1新品推介
高中“艺术歌曲”教学之漫谈
对我国艺术歌曲演唱技巧的研究
小小音乐家
音乐与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