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笔墨在当代山水画创作中的作用

2015-01-28福州市群众艺术馆350000

大众文艺 2015年22期
关键词:笔墨山水画意境

俞 亭 (福州市群众艺术馆 350000)

浅论笔墨在当代山水画创作中的作用

俞 亭 (福州市群众艺术馆 350000)

中国山水画源远流长,隋唐时始独立,成就巨大。从古至今,无论是传统山水画还是当代山水画,笔墨都是画中的精髓。观历代大家的作品,有的追求作品的苍润雄厚,有的追求作品的清新雅逸,有些刻画“山峦浑厚,势状雄强”的山水形象,有些描绘 “烟岚清润,山峦平缓”的山水之景,如此种种,都离不开骨法用笔和墨韵生动。随着中国山水画的发展,笔墨技巧也在当代山水画创作中得到继承和发展。笔墨是山水画创作中的灵魂所在。

笔墨;当代山水画创作;作用

山水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在中国山水画中,笔墨语言是否精妙,往往成为作品中意蕴生动与否的关键,自古以来,中国山水画是经过笔墨通向意境向前发展的。

山水画有三美:构造美、笔墨美、意境美。笔墨作为山水画的三大要素之一,作用非凡。中国画主要是用笔墨造型。在一幅山水画中,用有意味的、精妙的笔墨虚实相生地去描绘和表达各种山水形态能够较好地实现山水画的构造美,追求画面的意境美也需要作者通过运用多变的笔墨,体现各种不同的画意,以抒发自己的性情和心境。

一、笔墨在传统山水画中的作用

五代、宋初的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的高度成熟的时期,五代山水画家荆浩在运笔用墨上总结唐人经验而自成一家,自谓:“吴道子画山水有笔无墨,项容有墨无笔,吾当采二人之所长,成一家之体。”1可见他的山水画是有笔有墨,笔墨结合的。传他的《匡庐图》是现存最早以皴法来表现山石形象的完整的山水作品。他还著有《笔法记》一篇,提出了“六要”:气、韵、思、景、笔、墨。其在山水画领域发展了谢赫的“六法”。 而且他赋予“笔墨”新的意义,在中国画的创作中起到了新的作用。

历代画家无不重视把握住笔墨语言这一中国画特有的要素,以精妙的笔墨使山水画表现得淋漓尽致。

宋代李成的用笔清瘦、淡墨如烟;范宽的笔墨枯老劲硬;米氏父子的“米点山水”以崭新的面貌登上山水画坛,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笔墨形式,同时通过这种墨法更生动地展现出了“平淡天真”的山水形象。

元代以后对笔墨形式的追求普遍起来。赵孟頫首倡“书画同源”,所谓书画同源,就如他题《秀石疏林图》所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 他的这一见解,强化绘画中书法性的笔墨架构,加强了笔墨的艺术趣味与艺术表现力,深刻影响了元代及以后山水画的发展。

清代“四王”的笔墨有其独到之处,笔的圆、侧、逆、转,墨的深、浅、浓、淡,他们运用如是,出入有致,使仿古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到了近现代,在笔墨上有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并且善于用墨、成就最突出的画家首推黄宾虹,他的山水画继承了传统的笔墨并且使笔墨在传统的基础上迈出了一大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黄宾虹在总结了前人笔墨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提出了中国画技法的“五笔七墨”之说。五笔是:平、圆、留、重、变;七墨是指:浓、淡、破、泼、焦、宿、积。他的山水画创作达到了“笔精墨妙,神韵贯通”的高度境界。他为后代画家提供了继谢赫“六法”之后,笔墨形式的具体表现方法,以具体的笔墨表达诠释了谢赫六法中的“气韵生动”和“骨法用笔”。干裂秋风的焦墨法、润含春雨的湿墨法、纵情恣性的泼墨法,浑厚华滋的积墨法等多种墨法在黄宾虹的作品中占据多数,而宿墨,用了易使画面发灰,黄宾虹却独善用之,出奇制胜,造成意外的笔墨效果。

重视传统笔墨并以精彩的笔墨语言创作出优秀山水画作品的画家还有很多,他们对笔墨的把握和讲究使他们创作出许多优秀的山水画作品。笔墨在传统山水画中一直占据了重要地位,传统的笔墨也对后来的山水画创作有着极具价值的传承和借鉴,使当代山水画的笔墨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更丰富精彩的创新和发展。

二、笔墨在当代山水画创作中的作用

(一)当代山水画的现状和特点

随着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当代山水画的风格形式呈现多样化,笔墨技巧也得到了不断发展。当代有众多画家不断在探索和总结笔墨语言,开创山水画新风格,开辟新的笔墨天地。

传统笔墨较多体现古代的人文精神与时代气息,当代笔墨则更体现当代的人文与时代思潮。众多画家在继承中求新变,使当代山水画呈现了新面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随着时代的发展,画派日渐成熟,派别越来越多,风格也越来越多。

当代山水画派别风起云涌,当下也有些画家抛弃传统,轻视笔墨,只求样式翻新,但浙派山水则仍把笔墨效果作为主体表现。当代著名山水画家孔仲起引领当代浙派山水画,他的画以气势磅礴、雄浑大气为主要风格,画中体现出隽永澎湃的激情,成就最大的是那些以云水为主题的作品,特别是他所描绘的钱江潮,富有动态的韵律感,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孔仲起的山水画,无论是外在形式还是内在精神,都新颖迥异于前人,以其特有的浑厚风貌卓然自立于当代山水画之林。新徽派也奋然崛起,张松就是把握笔墨语言独到的一位,他注重执笔、泼墨、气韵的相互交融与其间的微妙变化,追求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山水画的创作境界,画面空间感强烈,并将传统笔墨与当代气质相结合,洋溢着当代山水画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开拓创新的精神。

当代还涌现出了不少学院派山水画家,他们也在笔墨语言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贾又福师承李可染先生,以中国北方太行山为创作基地,创作了太行山系列作品。他创造的山水画新样貌和新风格,是继李可染之后的又一次突破。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何加林对“墨”的把握也有独到之处。他既重传统笔墨,又结合西方现代绘画的构成理念,他的山水画别具一格,有很突出的创新。何加林更加独具特色的是他善于用墨膏作画,墨膏的特性是它里面含一定的胶,又含有一种颗粒,有比较粗犷的成分,这种成分有一种特殊的质感,它的颜色和墨不一样,较为偏冷,偏冷的基调有一种通透性。何加林掌握了墨膏的性能,了解了其规律,能够熟练运用墨膏作出效果与众不同的山水画。

当代山水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创新和发展,笔墨作为山水画三要素之一,并且是中国画特有的绘画语言,在当代山水画中仍然很重要。无论是强调画面的构造美,还是追求画面的意境美,主要还是依靠笔墨的运作来实现,笔墨在当代山水画创作中依然起到很大的作用。

(二)笔墨在当代山水画创作中的作用

1.画面的笔墨美

当代众多山水画家开创了笔墨形式多样化的新天地。优秀的山水画作品离不开笔墨的巧妙运用,画面都呈现出笔墨美。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张仃多以焦墨作山水,他对焦墨的运用掌握独到。由于他的画笔大多趋向那些刻下了历史年轮的旧庙古道,以及与自然一样地老天荒的古村野寨,那些古树、古屋、古道、野山、野村,在他的画中都是历史的符号、历史的见证,格外多了一层“沧桑”之感,所以他总以独特的焦墨来表现那些有着时间痕迹和历史记忆的细节,他的笔墨刚健老辣、刚柔互衬、燥中含润、韵味无穷,如他的作品《早行石上水》。他把来源于自然和生活的一种沧桑在画面中提升到一种美学境界,开拓了中国山水画罕见的新境界。

在艺术作品百花齐放的当代,浙江山水画界在中国山水画坛中占有很具价值和影响的地位。以中年画家为主的山水画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受西方艺术的影响较多,艺术形式感强,个人风格突出。中国美术学院何加林教授的笔墨兼顾到表现形式的多元,他的笔墨之中,强烈地渗透进“月色”的光影,作品中呈现一种独特的高雅。林海钟教授的山水画也具有典型的笔墨美。他的笔下不再以山水画常表现的崇山峻岭与广阔江河为题材,而是多描绘极为平常的山林溪流等景象。他用传统的笔墨融入当代的情境展现了带有生机活力的画面。

当代山水画作品中的一大部分着色山水画也散发出浓浓的色彩美的气息。宋文治先生的山水画在60年代后开始创作反映江南水乡、太湖风光等题材的画。他以清新的笔调以及斑斓的色彩把人们抓住,使人过目不忘。后来他借鉴张大千的泼彩泼墨,又尝试运用西洋的水彩画的对比色、灰颜色,融合中国传统的笔法技法,创作了一批风貌全新的山水画。林容生的许多山水画作品在笔墨基础上把着色也提高到一个境界,显露出浓郁的色彩美。

2.笔墨美对体现构造美的作用

中国画主要是以笔墨造型。在一幅山水画中,需要用有意味的笔墨虚实相生地去描绘和表达各种形态,笔墨美对实现画面的构造美有很大的作用。

贾又福的太行系列作品构造极美,太行山在他的奇妙的笔墨技巧下呈现出非凡的气势,如《太行丰碑》。他的作品常以大块面的各种几何形构成画面主体,笔墨的灵动将构造上的气势宏伟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感染力。大体块的构成和抽象的几何形中又加入局部的微妙变化,刺激着观者的感觉,笔墨美衬托出的构造美给观者强大的震撼。他的小幅作品大多是表现夕阳的天空下的光、氛围和时间的变化,捕捉一刹那的物象,如诗一般。他的奇妙的笔墨运用,不论是积墨、破墨还是泼墨,都体现着其笔墨之美与块面造型之美的完美结合,使他的作品颇具特色。

3.笔墨美对营造意境美的作用

山水画不论要表达何种思想,展现何种意境,都要通过富有变化的笔墨表现出来,笔墨美对营造山水画的意境美也是至关重要的,是意境美得以展现的表现形式。

在当代山水画中,有不少优秀作品的画面让人们感受到很美的意境,这是画家们以绝妙的笔墨营造出的意境美带给观者美的感受。洪惠镇独具特色的湿墨法在他的山水画中营造的意境美往往令人流连。像其作品《月光如水水如天》,利用泼墨表现月光下水天的迷离,意境浓郁,效果特殊而美妙。另一幅作品《大美无言自在春》也是运用精妙的特殊的笔墨将画面的意境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笔墨是山水画的精髓,在形式风格丰富多彩的当代山水画中,笔墨仍然是作品成功的关键。笔墨是灵活的,它当随时代不断地扩充和完善。无论在过去还是当今,笔墨的优劣是中国山水画作品艺术感染力强弱的关键。笔墨是内涵最丰富的中国式的绘画语言,笔墨对体现山水画构造美、营造山水画意境美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山水画中的灵魂所在。当代的山水画要在继承传统笔墨的同时求创新,开辟笔墨语言的新形式、新风格,使中国山水画艺术的精髓得以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注释:

1.陈传席.《山水画史话》.江苏美术出版社,第三章,第36页.

[1]陈传席.《山水画史话》[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2]王鲁湘.《中国名画家全集 当代卷 张仃》[M].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

[3]刘人岛.《中国十大山水名家名画 下卷》[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笔墨山水画意境
苏轼词中的时空与意境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雒红强山水画作品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笔墨名家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
为练笔墨才写荷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