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国传统旗袍、襦裙风格的服装、软装设计

2015-01-28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214122

大众文艺 2015年22期
关键词:旗袍面料背景

周 惠 朱 茜 (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214122)

基于中国传统旗袍、襦裙风格的服装、软装设计

周 惠 朱 茜 (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214122)

旗袍、襦裙是具有东方特色的服装风格,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了创新中国传统服装风格并与现代服装的实用性、时尚感相结合,同时创造出与服装结合并具有创新性的软装舞台设计。通过对中国传统服装旗袍、襦裙风格的了解,运用PS软件,绘制出旗袍、襦裙元素的创意服装效果图和舞台软装背景,推动服装创意设计和舞台多媒体化。

旗袍;襦裙;传统风格;创意;舞台软装

一、襦裙、旗袍服饰的历史背景与现状分析

(一)历史演变

1.襦裙的历史演变

在战国时期,以上襦下裙的女服样式。以浅色、纯色为主,极短窄袖右衽及矩形交领上襦,素绢四幅连接合并拖地裙子,裙腰系绢带。魏晋南北朝时期,穿齐胸对襟襦裙,腰间外束丝带。隋唐五代时期,高腰襦裙出现并盛行。在宋代,襦裙形成淡雅恬静之风。元代则沿袭宋代遗制,但色彩比较灰暗。明代时期,上襦为交领、长袖短衣,裙内加穿膝裤。裙子的颜色浅淡,有纹饰但不明显。至崇祯初年,裙子多为素白,刺绣纹样仅在裙幅下边

一、二寸部位缀以一条花边,作为压脚。

2.旗袍的历史演变

旗袍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受西方服饰影响,汉族妇女在吸收西洋服装样式后,经改良的旗袍逐渐流行起来。20世纪30年代后期在结构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胸省和腰省的运用使旗袍更加合体,同时出现了肩缝和装袖。50年代旗袍变得更加美观大方,更为实用。60、70年代,旗袍的鼎盛年代已经远去,80、90年代出现了一种具有职业意义的“制服旗袍”。90年代以后,出现了传统旗袍与西方礼服结合的产物。

(二)现状分析

就旗袍的理论研究方面而言,分别从旗袍的内涵、首选材质和创新设计方面进行了分析,同时阐述了旗袍在色彩、款式、面料、配饰等方面的创新设计,以及通过对传统旗袍元素的分析,设计出创意旗袍作品。揭示了襦裙与其他服装不同的独特的美学内涵和社会内涵及其在现代女装中的美学生命力。

在实践应用方面,以旗袍为原型的改良设计在时装周上屡见不鲜。Alessandro Dell’Acqua简洁的斜开领白色中式旗袍清新典雅,Prada水粉工笔画印花,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完美结合。

二、以旗袍、襦裙为设计元素进行的服装设计进展

(一)创意服装设计原因和思路

1.旗袍、襦裙设计原因

(1)随着国际间联系的紧密,世界各国的服装在交流中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短装化、实用性是其主要特点。那种古典式的、不便于活动、对快节奏生活、高效率工作的适应性差的传统服装,容易成为生活和工作的障碍,多为现代人所摒弃。

(2)随着人们对流行时尚风潮的追求,个性着装成为了服饰市场的热点,传统服装的款式相对单一,缺乏时尚感,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时尚需求。

(3)旗袍和襦裙是最能体现中国历史文化特征的服饰,它们都能衬托出中国的文化底蕴和思想特征,应当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加以运用。

2.旗袍、襦裙设计思路

在面料的选取上,除了采用雪纺、纱质品、棉等面料,柔软轻盈的面料更适合人体穿着,适宜日常生活;还可以运用皮质、毛料、PVC等现代感的面料来展现女性的刚强。在图案方面,传统的民族民间服装,最大的特点就是图案非常讲究,但现代社会中机器批量制作做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同时,繁密的图案不但视觉冲击力差,也不是现代人欣赏的装饰方法,应该提取少量元素放大使用,或者将原有图案加以简化,抽象化,使之充斥着强烈的时尚感。在款式上,除了沿用历史“上衣下裳”的款式,还可采用裤装进行设计,使其更具有现代感。

(二)襦裙、旗袍设计说明

1.襦裙

从面料上运用丝绸、棉类,使其达到华贵与自然的结合,同时展现出历史的气息感,运用襦裙的飘带、裙摆,展现出高雅的气质美,飘带在风的吹拂下,并且运用硬挺的面料以及反光感较强的面料来表达出现代女性的气质感受。刺绣与镂刻的工艺使服装更具有传统韵味,透明的纱质裙摆使服装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的神秘感;同时服装中还运用棱角分明的几何来展现刚强感,裤装使服饰更加的中性化,颜色方面有明暗的对比,运用深绿色展现女性的丰富内涵、沉稳的性格、历史的磨练感;亮黄色展现出女性的权威与朝气,对地位的一种象征,并给人眼前一亮的视觉效果;粉色的点缀,使服装更具有柔和感,透露出女性的优美气质,产生审美艺术中对比的效果。

2.旗袍

本次设计的服装主要从面料和款式上对旗袍进行改良。用硬挺的皮革和细腻的雪纺两相结合设计成的连体裤,给温婉的女性形象中注入了硬朗和帅气。服装中中西合璧的气息浓厚,如服装运用棋牌中盘扣、立领、开叉的元素作为装饰,头饰上将清代旗头变形为小巧的现代配饰,颇具东方韵味,手套、胸衣、露脐、蕾丝等设计属于较有代表性的西方服装的设计手法。颜色上运用中国古代皇家特有的金色,与视觉冲击力较强的红色、黑色相结合,使服装稳重且华丽。服装体造型简洁,曲线分明,塑造出柔中带刚的现代女性形象。

三、舞台创新应用

(一)舞台背景设计

设计的舞台背景不再局限于平面的背景板,而是由屏幕与舞台伸展区形成的立体效果,舞台背景分为三个场景,分别是宫殿城门、古城街道、现代都市,象征着时代的不断推进与演变,展现古代传统元素与现代艺术的结合,表明了基于传统元素进行设计的舞台服装能够与当代的审美相互融合。

(二)舞台展示设计

此次的舞台展示正是吸取前人的成果,进行新的创新发展而成。展示时全场处于黑暗的状态下,屏幕中逐渐出现中国古代城门的影像,由远及近的向观众推进,城门缓缓打开,这时身着改良襦裙的模特从城门中走出,出现在舞台之上,随着模特的走动,背景也随之变化,慢慢的身着改良襦裙的模特变成零散的花瓣,飘散到地面,舞台背景也从古代城门切换到古城街道,嫩芽从新土中萌发,一点点开成一朵娇艳的花朵,这时身着改良旗袍的模特从花中出现,随着模特的行走,场景随之切换到现代都市,身着改良襦裙的模特犹如战士从高空飞入我们的视野中,展开一场世纪之约。

在舞台背景设计的产生过程中,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及建筑构成样式,从而产生手稿草图,运用Photoshop软件制作,通过新建白色背景后,运用画笔工具分图层画出所需建筑样式,根据画笔的粗细调整,产生绘画效果;同一色系的不同深度色彩,营造光亮与阴影的效果。城门、古巷、城市的背景,通过钢笔工具绘制,路径的转换添加色彩,变形工具进行较为简单的变换,不同图层的反复叠加,产生城门缓缓开启,树木随风摇动,嫩芽开出花朵,花瓣分散飘零等视觉效果。再与服装的结合上,新建图层,把服装所在的图层复制在建筑背景的适当位置,形成一系列由远及近的动态效果。

[1]黄燕敏.旗袍的底蕴与创新设计[D].苏州大学艺术学院,2006.

[2]吴小笑,李春暖.浅谈旗袍的设计创新[D].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纺织与艺术设计分院,2012.

[3]李娟.旗袍元素在现代中国风服装设计中的应用[D].郑州华信学院,2014.

[4]于玲丽.唐代女子襦裙装的时尚性[D].商数字出版平台,2013.

[5]王丽娜.唐代女子襦裙装之演变考[D].安徽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旗袍面料背景
怎样区别不同面料?
等腰直角三角形背景下的旋转相似
锦绣如织
“85后”非遗传承人的旗袍梦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我来说说旗袍美
旗袍找不同
奢华提花
意大利2017春夏面料流行趋势
基于Modelica的高炉顶压控制仿真